秦灭六国为什么楚国这么难打,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历史上的秦国,自秦昭襄王之后,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到了无法扭转的地步。因为,秦昭襄王在位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山东列国中齐、楚、赵等强国,悉数遭到了秦国不同程度上的打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秦王嬴政继位的时候,秦国的国力已经到了远迈山东六国的存在。以至于,秦国发动的灭六国之战,仅用了十年的时间。
在历史上的秦灭六国之中,诸如燕、韩、齐等国的覆灭,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在山东六国中,却有这样一个不存在,为了灭掉这个诸侯国,秦国甚至为此动用了全国的兵力,进行征讨,这个诸侯国便是南方的楚国。当时,在秦灭六国之战中,楚国可以说是秦军最为难啃的一块骨头。不同于,灭韩之战一样,秦军一到抵抗便彻底的土崩瓦解。秦国为了能够灭楚国,更是命王翦率领全国的军队进行征讨。可即便如此,双方却一度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并且在攻灭楚国主力之后,秦军还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做到彻底攻灭楚国。那么,秦灭六国的过程中,为何灭楚之战最为艰难?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从春秋到战国的数百年时间里,近乎没有任何一国想过彻底灭亡楚国。不同于,五国合纵伐齐,列国希望彻底瓜分齐国,当时所有诸侯都知道的是,没有绝对优势,灭亡楚国近乎是不可能的。秦昭襄王时期的伐楚之战,一路告捷,可以说是给予了楚国沉重的打击,使得楚国甚至为此失去了经营八百年之久的国都,楚国却依然屹立不倒。实际上,究其原因的话,我们便能发现,同其余山东列国相比,楚国简直就是一个巨无霸的存在。
秦灭六国时期的楚国,虽然疆域与国力相较此前,有着很大的退步。但是,楚国依然坐拥着大半个长江流域,而北部疆域,更是延伸到了淮北泗水流域,并同齐国相接壤。除了疆域辽阔外,楚国的动员能力,丝毫也不弱于秦国。在秦灭楚之战过程中,秦国动员全国六十万大军,而楚国则也召集全国的军队相抗衡。如此可怕的动员能力,当时六国之中也就只有楚国能够做到。
并且,当我们回顾这场决定秦楚两国命运的旷世大战时,便能发现,若不是王翦老谋深算,趁楚军东归之时,发动进攻的话。那么,鹿死谁手,则犹未可知。在王翦伐楚之前,李信20万之众孤军深入,近乎全军覆灭便是一个最为真实的例子。
同时,楚国所有难以被灭,跟楚国一直以来,所盛行的分封制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在战国时期列国都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时候,楚国中却有着数量可观的封君。这些封君往往占据一方,自身拥有很大的权力,正是因为有这些封君的存在,使得楚国始终都难以进行有效的变法。但就是这样的情况,却也成为了楚国难以被速克的原因,这是因为,秦军在攻克楚国国都后,并没有宣告楚国彻底灭亡,而又给深入楚国腹地,四处征讨楚国的封君。反观灭其他五国,近乎都是一战两战足以定乾坤。
其次,楚国所以难被秦国扫平,实际上同楚国在战国末期的励精图治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考烈王执掌楚国时期,楚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楚国在考烈王时期,完全将泗水流域纳入了楚国的疆域之中。同时,曾经越国占据的江东地区,在考烈王时期,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这样的情况,使得楚国得以在秦国发动灭国之战时,能够尚且一战的重要原因。
历史上秦灭六国之战,可以说是结束了一个长达数百年之久的战乱时代。而在这场大战过程中,楚国的抵抗力度最强,迫于无奈之下,秦国只得出动全国大军进行征讨。最后,秦国可能不知道,不超过二十年的时间里,楚人便上演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先容我挑一个毛病,大家都知道战国七雄分别是秦、韩、赵、魏、楚、燕、齐,秦国作为七雄之一,怎么自己还要打自己啊。这么一来,最难打的应该是秦国自己,俗话说得好?最难打败的敌人?就是自己。
秦国最难对付的一个国家,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秦国所面对的形势都是不同的。在战国的历史上,楚国、魏国和齐国都对秦国造成过严重的威胁。其中在公元前298年,由齐国发起的伐秦之战,齐、韩、魏三国之兵已经攻入了秦国的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求和。在秦国的历史上,可以说齐国是一个最具有威胁的对手。
如果仅仅从秦灭六国之战来看,最难打的非楚国莫属。秦国为了灭掉楚国整整动员了多达八十万大军,并且在交战过程中还采取了守势,最后还是利用强大的后勤才彻底压垮了楚军。楚国是唯一一个在最后的战争中能够与秦军一较高下的国家,是秦国最后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很多人会认为赵国是秦国最强大的对手,但笔者对此并不认同。赵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是秦国的主要对手,一直到长平之战矛盾才彻底激化,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前后,此时距离秦统一天下不到40年,赵国真正与秦国交手也没几年功夫。
而且,赵国基本上都是被秦国压着打,长平之战赵军损失四十余万,邯郸之战虽然胜利,但是此战中魏国军队的增援功不可没,赵军单独打败秦军,基本上不可能。后来的赵军在李牧的带领下两次击败秦军,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赵国的国力军力还是越来越弱。秦军虽然暂时失利,但是依旧有能力发兵攻赵,赵国最后毫无悬念的灭亡了。
"王翦大破荆军。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
这段话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卷七十三,所谓荆地,是指当时最后一个被秦国消灭的楚国。因为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曾经改名为楚,秦始皇为了避讳,就将楚国叫做"荆"。
在秦国灭楚之后,才将触手伸到"百越"之地。这个"百越"本来是春秋晚期的越国,主要在现在的广东,广西地区,这些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都和中原人有很大的不同。虽然越国曾经被楚国征服,但是楚国也并没有能力直接管辖他们,只是作为一种藩属国的形式存在。
在楚国覆灭以后,根据《绝越书》记载:
"秦始皇并楚,百越叛去。"
这些百越各族纷纷自立,这在秦始皇看来是一个相当大的祸患。虽然这地方史称"蛮荒之地",可如果放任这些越人自立,他们有可能结合形成更大的部族,成为一支对秦朝不利的力量。
在征讨百越的时候,因为当时他们居住分散,秦王派遣大将屠睢为主将,征集了50万大军。将兵力分为五路南下,进攻百越。
"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
其中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这主要在现在的福建境内。这一路相对顺利,出兵当年就平定了。而其他四路都遭遇了很大的打击。尤其是位于今天广西的"西瓯",这地方群山峻岭,到处是山林野兽,除了居住已久的土著居民,秦军很难找到方向。
再加上交通不便,运输很难及时送到,尽管秦军已经用尽全力,仍然僵持不下。公元前218年,西瓯军对秦军发出反击,秦军伤亡惨烈,"伏尸流血数百万"
因为当时的主将屠睢见许久战争没有进展,心情十分焦急,于是杀红了眼,甚至滥杀无辜,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反感,不久被暗杀,秦军的粮道也被百越军给毁了。秦和百越的这次战争,秦可以说伤亡惨重。
"当是时,秦祸北构於胡,南挂於越,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屠睢战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秦始皇那里,这让秦始皇震怒,一个小小的蛮荒之地,动用五十万大军,居然死伤惨重,这也让始皇开始意识到这些越人的强大,如果任由他们发展下去,只会给秦国带来更大的威胁。
此时也正是秦国刚刚灭亡六国的时候,秦国已经没有其他的敌人了,百越可以说是当时秦国的唯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始皇下了很大力气,首先,要解决这五十万人的粮草问题。
官员史禄给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既然陆路不通,咱们就走水路吧。他提出可以在湘水和漓水之间修建一个渠道,然后只用顺着渠道运粮,岭南大军的粮草就一定能解决。
这让秦始皇很高兴,于是史禄征调了十万军官和农夫,开凿水渠,这个渠修了五年的时间,终于能够让粮船顺江而下,粮草问题终于解决。这条渠被称为"灵渠"这一次,秦王的大军终于势不可挡,一举将岭南拿下。
"三十三年(前214),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
这一战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场战争,史称"秦瓯之战"。这场战争最关键的取胜条件,是这条神奇的"灵渠",这条灵渠可以说是中原文明传入岭南的重要渠道,成为了孕育中华民族之灵的湘漓走廊。连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实现了南北航运的畅通。
这条灵渠的建造并不容易,动用了十万大军还耗费了五年的时间。既然百越人这么难对付,秦始皇为什么非要对付他不可呢?像当年的楚国一样,当成附属领地处理不也很好吗?
贾谊在《过秦论》里评价秦王为: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也就是说秦始皇的欲望远远不止中原地区,他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就是费了再多的钱财,再多的人力物力,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他也在所不惜,他根本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这也是后来为什么秦政权到了二代就被推翻的原因。
不过始皇修建灵渠,终究是将岭南这个当时的"蛮荒之地"并入中国版图。在秦始皇去世以后,这些岭南人建立了南越国,当时驻守岭南的秦国军官赵佗将先进的中原文明带进了岭南,越人逐渐改变了野蛮的习俗,渐渐被汉人所同化。
直到汉武帝时期,汉军大举进攻南越国,并将之灭亡。从此以后,岭南各郡彻底并入华夏版图,从此再未分割过。现今我们可以看到,这片"蛮荒之地",变成了我国沿海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为我国的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看出,骁勇善战,智勇双全的岭南人当年成功的拖垮了秦国,现在还是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秦始皇的征服欲没能成功,反倒给后世招来了祸患。
难怪太史公说,"秦王怀念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所谓"以史为鉴",读历史,能够开阔人的心胸,扩大人的眼界。尤其是像《史记》这样的经典作品,更是值得细细品味,其中的历史故事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今天给大家推荐这本《史记》是精装的正版原著,一套6本,盒子上下是用布包起来的,长期存放在书架上不易磨损,字迹印刷清晰,绝没有漏印现象,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是必须要入手的。
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当中,赵国可能不是最强大的,但绝对是最难啃的。秦国跟赵国的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公元前二三六年到公元前232年这4年期间,赵国仅凭一股之力就阻挡住了秦国的向东争讨的步伐。第2阶段为公元前229年到228年。这一阶段是秦国逐渐占据上风,并且最终消灭赵国的事件。在这中间秦国还因为吃过一次大亏,休整了三年。秦国跟赵国实际进行战争的时间足足有8年。为什么这么难打,主要跟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就是名将李牧。
自古以来就有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这句话可不是随便乱说的,在秦国消灭赵国的战争当中,李牧是一个力挽狂澜的存在。在第1阶段,林木带领的赵军连续两次击败了秦军,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军不得不放慢自己,消灭6国的计划。只不过后来秦国也懂得了,没有办法强攻就要使用离间计。李牧因为离间计被赵王处决,从此赵国就失去了顶梁柱。
当然赵国能够抵挡这么久,除了名将李牧之外,跟赵国的国力也有一定关系。因为两国距离的原因,所以秦国跟赵国两个国家有着深仇大恨,在长平之战之后,赵国的40万强族都被白起坑杀。在当时赵国家家户户都举办丧事。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赵国失去了主力军队,但同时也加深了赵国人民对秦国的仇恨。秦国侵占赵国每一分的土地都会遭到当地百姓的反抗。所以秦国要打败的不仅仅是赵国的军队,还有赵国的人民百姓。在历史上秦灭赵的过程足足持续了8年。但实际上在长平之战结束之后,赵国就基本没有足够的兵员来应对秦国,但即使这样秦国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甚至为此进行多次的休整。在赵国灭亡之后,就算强大的楚国面临秦军的进攻,也是短时间分崩瓦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6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明代书法家沈度,被朱棣誉为,我朝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