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非常成功的“阳谋”,稳定了汉朝数百年的基业

众妙之门 2023-07-03 02:06:37

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非常成功的“阳谋”,稳定了汉朝数百年的基业

历史上最著名的阳谋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分封制由来已久,从夏商西周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此制度一直延续到秦始皇时代,下令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由此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但是秦始皇死后,天下纷争并起,刘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汉朝,从这一朝代开始又重新推行分封制度。

刘邦在楚汉争霸当中取胜称帝,对于其手下分封诸侯,当时每一位诸侯手中都有大量的土地、兵力,甚至有些强大的诸侯可以直接挑战中央的地位,对刘邦的统治形成巨大的威胁。刘邦亲手消灭了韩信、彭越、英布等诸侯王的叛乱,但是对于那些诸侯慢慢壮大,威胁皇室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从此之后,削藩、集中皇权统治就成了每一任大汉皇帝必须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汉景帝失败的削藩令:

汉景帝听从了晁错的建议,直接下达给各位诸侯削藩令,此举引起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国的联合抗议,最终爆发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给汉朝的统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汉景帝甚至将提建议的晁错斩首示众,但是无奈效果一般,七国无一人买账。最后还是在周亚夫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才最终平定了七国叛乱,至此汉景帝的削藩令以失败告终。

汉武帝成功的推恩令:

汉武帝时期,刘彻自然不会放任诸侯继续做大威胁中央皇权,汉武帝吸取了汉景帝的教训,接受大臣主父偃的建议,施展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阳谋:推恩令!

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所有子弟,包括庶出子弟。当时诸侯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庶出的儿子非常没有地位,推恩令的实施让诸侯王的庶子都可以分封为列侯。

诸侯王的庶子们都对皇帝感恩戴德,诸侯王面对“推恩令”这一招阳谋,如果选择拒绝,光自己家中的几十个庶出的儿子为了利益也会先联合起来干掉自己;如果选择接受,自己偌大的封地将被数十位庶子分走,这些小国再也不是在自己的管理之下,而是在官府。一代过后又一代再分封,还必须践行推恩令,这到最后就分不到什么了。

汉武帝成功废除爵位:

此外,元鼎五年的时候,汉武帝说要祭祀宗庙,让全国各地的诸侯全都要到场,而且还要献上用于祭祀的酎金。这些诸侯都不以为然,觉得就按照以前的样例随便送了一些金子凑数,结果到了举行祭祀的当天,汉武帝以所献的祭祀所用的酎金成色、分量不足,这是不孝的大罪,一举废掉了106位诸侯,这些诸侯的封地也都被重新收回。

后来汉武帝只要不爽哪位诸侯,就随便找一个理由,罢免这些诸侯的爵位。此举导致这些诸侯国再也没有实力联合反抗中央皇权。

当然其中还是有不死心的诸侯企图谋反,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密谋起兵造反,于是两人暗中招结宾客,制造兵器,准备反叛汉武帝。但是无奈消息暴露,连大军都没用到,直接下令就可以逮捕了两人,二王自知不敌所以自杀,因此事牵连被杀的人达到数万之多,淮南和衡山两地的领土也被废为郡。

汉武帝“推恩令”政策的实施绝对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而且非常成功的“阳谋”了,稳定了汉朝数百年的基业,永除藩镇做大的局面。你们看到这里有什么想说的吗?

最厉害的阳谋,是不是就是汉武帝的推恩令呢?

认为秦国之所以灭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实行了郡县制,天下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时候,秦朝没有外援来救助,所以秦朝短短几十年就被十八路诸侯所消灭,正因为周朝实行了分封制,所以有八百年的国运。认为秦国之所以灭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实行了郡县制,天下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时候,秦朝没有外援来救助,所以秦朝短短几十年就被十八路诸侯所消灭,正因为周朝实行了分封制,所以有八百年的国运。

下一步该怎么走,都明明白白的告诉日本人,最后怎么战胜日本人,别看当时日本很强大占领很多中国领土但是我们会一步步收复失地,毛主席的远见和计划。然而依靠庞大的用户数量,每一个成功游戏人数必定爆满,玩的人多了,想要站在全服顶端的王者你就需要不断充钱,然而低战玩家就失去了游戏体验啊,但是企鹅把游戏做的很吸引人,低战玩家不想离开游戏,又不想失去体验,于是也加入了充钱行列。

不同之处在于表面形式,一个是快刀斩乱麻,一个是温水煮青蛙。削藩太快容易生变,而且显得皇帝太过于寡恩无情,负面影响比较大。推恩令则是一边表现皇恩浩荡,一边把诸侯国越切越小,最后切没了,遭遇的反弹比较小。推恩令肯定是比直接削藩要高明一些。

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阳谋,制定易,坚守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政策的制定者,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往往自己成为政策的破坏者。再就是领导层缺乏原则性,不懂得维护原则的重要性,遇到破坏原则的人,做和事佬,久而久之,政策也就会因履遭破坏而寿终正寝。

古代著名的2大阳谋,明知是陷阱却不得不往里跳,为何千年来无人能解?

《孙子兵法》有云:上者罚谋,中者伐交,下者伐兵。而最高明的计谋,就要属于阳谋了,就是站在明面施策,却让对手们不得不跳。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就有最著名的两大阳谋,敌方明明知道是陷阱,却不得不跳,千年以来无人能解决,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个,便是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在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遣大将庞涓去攻打赵国,一路上,魏军势如破竹,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允诺,并命令田忌为将领,使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事领兵出发,援救赵国。

孙膑和庞涓是多年的师兄弟,他对庞涓十分了解,当时田忌向直接进军邯郸,逼迫魏国撤退,然而孙膑却阻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现在魏国精兵尽出,大人直接去攻击空虚的魏国后方,那么邯郸之围一定能够解决。田忌依令从事,果然魏国国内告急,魏军离开邯郸,中途又陷入到了伏击和齐国战于桂陵,魏军疲于奔命,溃不成军,这就是有名的围魏救赵故事。

《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也曾经用过这个计策,赤壁之战后,想要报仇的曹操继续率领30万大军直扑江南,诸葛亮和刘备接到了求救信,反而是给马超写去了一封书信,说服他给被曹操杀害的兄长报仇,直取曹魏后方的关中,为此曹操只好罢兵回救。

第二个阳谋,要属汉朝的推恩令了,在西汉建立初期,刘邦为了稳固天下民心,重新分封了有封国的诸侯王,虽然异性的诸侯王基本都被剿灭,然而同姓的依然广泛存在。

这对于中央的王朝产生了很大的威胁,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曾经尝试将诸侯国的权力收回一些,然而却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并且在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七国之乱,虽然叛乱被平定,然而对于汉朝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剩下的那些诸侯同样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究竟怎样才能在不撕破脸皮的情况下将他们的势力瓦解?汉景帝的继任者汉武帝在主父偃的提议下,开始进行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封给自己的子弟。

这样以来,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趁机加以制衡削弱,这样一来,威胁到汉政权的诸侯王们就不复存在了。诸侯们明明知道汉武帝的推恩令不怀好意,然而他们能够反对吗?

手心手背都是肉,天子都同意你自家管理土地了,你会将领土分给其他的儿子吗?实际上,汉政府巧妙的将诸侯国和中央的矛盾转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矛盾。按照主父偃的话来说就是:“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围魏救赵和推恩令这两个绝招,在历史上多次出现,而且可谓是屡试不爽,对此,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5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