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战国区别到底有多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划分多种多样,昨天我们已经讲了春秋和战国的划分,历史学界的划分大都是以“三家分晋”来作为分界。当然还有其它的说法,比如西方学者就主张以铁制工具的来作为划分。
但春秋和战国的区别远不止划分怎么简单,战国时期和春秋时期的区别是方方面面的,国家关系,战争规模,战争目的,伦理制度都有很大区别。
首先这两个时期的国家形态有极大的区别。春秋时期的国家都是由一个国都加上一些野地组成。周王分封的时候,只是将某个功臣或宗室封到一地,给与其多少土地和人口,并没有明确规定领地。当时周朝并没有大量的地方机构,是依靠诸侯来治理天下的。这样一来,诸侯之间的土地名义上属于国家,但是归谁管理并没有明确规定。大量的野地就成了无主之地。有些诸侯就打起了这些野地的主意,特别是楚子,就带领全族人披荆斩棘开垦野地,让楚国一步一步强大起来。其它国家情况也大体相似。这样每个诸侯国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与其说一个国家有多大,不如说一个国家控制的土地范围有多大。各国国都以外的地方,国君将其封给了封君,由其管理,整个国家和周朝一样也没有完善的地方政府。总而言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还是早期不健全的国家。到了战国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时天下已经被几大诸侯国瓜分完了,每个国家的领土边界逐渐的清晰起来。国家管理地方的形式也打大不一样。封君的势力小了很多,诸侯国建立了大量的地方政府来管理各地事物,诸侯国的中央政府直接将地方紧紧的控制了,国君的权力大大增强。
第二,这两个时期的军事制度和战争目的完全不一样。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有两种人,即国人和野人。当兵是国人的事,野人只需要提供军用物质。到了战国时期,国人和野人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都被征兵。从两种征兵制度就可以看出,这两个时期的战争规模有很大的区别。春秋时期,兵员少,各国军队规模也不大,战争规模自然也不大,一般战争双方都不到万人。到了战国时期,几乎全员参军,每个诸侯国军队规模变得空前的大,楚国在怀王时期,军队达到了百万之众。军队规模大了,战争的规模自然也就大了。到了战国时期每场大战,双方都有几十万之众。一场战争下来,搞不好就有几十万男儿血洒疆场。总之,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为了争霸,从而威慑四方。战国时期,每次战争,都是为了获得对方的人口和领土,甚至是为了吞并对方。
第三,春秋时期,整个国家还处于奴隶社会,国家的统治是靠着氏族血缘来维系的。各种生产也是采取的氏族集团生产的方式。到了战国时期,国家是依靠国法来统治的,主要生产方式也由集体劳作变成了以个体家庭生产为主。随着牛和铁的使用,生产力大大提升了。国家的基础变大了,国家综合实力也变强了。
用一句话总结的话,春秋时期争的是霸主地位,而战国时期争的是天下;春秋时期国家由公族掌握,战时代的君主掌握国家。
有区别。二者的时间跨度不一样。
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自从东周开始,各国就开始混乱,征战不休。这段历史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时期,而且是一段国家最多的时期。也是剪不断,理还乱。但是就是这样的时期,混战的时期还是出现了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和文明都达到了非常高的进化。
但是春秋和战国的区别还是有的,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标志就是,公元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了晋国!
我们今天所看到关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历史记分为《春秋》和《战国策》。春秋时期实际上有七霸,和战国的七雄其实大同小异。春秋之间都是各国发生争斗和战争,经过这时期的变革,几百个小国家逐渐被七个大国家兼并、占领形成了春秋七霸。
到了战国时期,除了晋国以外,其余的国家均保持不变。战国的形式大致就是楚、赵、燕、齐、秦、韩、魏。这七个国家分别代表了南、北,东北、东、西、中。战国早期,秦,魏,齐是最有左右局势的强国!
如果去细分它们之间的不同,实在是太难说明白了,而且一本书你都写不完这两个时期的不同。只能简单的做点介绍,从政治权力关系,刑法改革,变革地方行政到诸侯国,军事,经济,农业,工商业,手工业,人口文化,文字文学,思想艺术,书法,建筑,医学教育,社会,诸侯王国。这些都是有很大程度的更改和不同。
说个最简单的,鲁国在历史记载上就和其它诸侯国略有不同,是按春、夏、秋、冬来记事。所以,鲁国的史书上经常出现的字眼是。XX年春,晋国来打我。XX年秋,齐X公XX死了。XX年冬,晋X公继位了等等。除了战争所有的重要仪式,比如祭祀、新王继位、国与国会盟、谈判等,都选在春、秋两季。
国家结构的变更。春秋时期都奉承周天子,因为我们大家都是周王室的后代,也不会过于同室操戈,所以都不敢称王都称为公。例如齐桓公,晋文公。到了战国时期,经过三家分晋,田氏伐齐。这些士大夫取代了周氏宗亲,大家就完全不听从周王室的了,纷纷自立为王。
包括社会阶层从奴隶制变成了阶层制、经济结构也是从奴隶制转变成了阶级制,最后的宗教信仰变成了文化兴起。包括之前的诸子百家,再到商鞅变法,各国变法。后来公元前26年,秦王嬴政登上王位,任用一群能人,加紧了统一的步伐 。从公园前230年秦国灭韩国至公元前221年灭齐国实行了统一,开启了新的制度国家。这就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不同简短版。
其实春秋到战国一共也只有两百五十多余年,但是这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也是非常的精彩!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中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一段时期。这段历史的开端是周平王元年东周立国,结束是秦王扫六合。尽管春秋与战国紧邻,但是却有本质上的区别。春秋得名,来源于鲁国的编年史《春秋》,相传是孔子所做,但目前没有定论;战国得名,来源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一二,春秋有儒家的影子,讲究的是礼法;战国以战为策,讲究的是实力。春秋战国的分界线是韩、赵、魏三家分晋,《资治通鉴》里有过明确,之所以这件事能成为分界,本质在于周天子的地位。
春秋和战国的战争的介绍
战国时代战争的激烈程度和残酷程度都远超过春秋时代,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是贵族的游戏,以荣誉为目标,战争规则明确,风度翩翩。因此,春秋时代被灭掉的都是大国身边微不足道的小国,从来没有哪个大国吞掉另一个大国。
比如,郑国夹在楚国和晋国之间,被攻打了近100次,却始终没有被楚、晋任何一方吞并,而战国时代,战争却是功利的,目的是直接消灭对方的国家,掠夺对方的人口。越国吞并吴国,开创了一个大国吃掉另一个大国的不幸先例,在那之后,灭国战争愈演愈烈,直至秦灭六国。
初中学习历史时,相信很多人都背过这样一段文字: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其中,东周的前面295年,又被称为春秋时代,它始于公元前770年,止于公元前476年。东周的后面254年,又被称为战国时代,它始于公元前475年,止于公元前221年,标志性事件是秦始皇一统六国。
在历史上,我们一般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作为战国开始的标志。
不过,这两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其实是在公元前481年和公元前386年,这与史书上记载的战国开始时间(公元前475年)相差甚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秦始皇灭掉六国后,下令焚烧掉其他各国的书籍,从而使战国时期的历史记载基本被毁灭,以至于司马迁在写《史记》时,难以找到依据,所以他只能根据秦国所保存的《春秋》一书中的时间来做参考。?
当时,在《春秋》一书中所记载的最后时间,是公元前476年。于是,司马迁便以这个时间的下一年,即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来作为记叙?六国时事?的开始。?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没有战国这种叫法,直到西汉末年时,著名的经史学家刘向,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资料编成一本书,取名《战国策》,从此,这一历史阶段才被正式称为战国时期。?
最初,春秋时代共有大小诸侯一百四十多家,其中以?春秋五霸?最为强盛。
但是,经过近三百多年的兼并战,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其中又以西嬴姓秦国,东姜姓齐国,中原姬姓三晋(赵国、魏国、韩国),南芈姓楚国,北姬姓燕国此七国为最强,故史书上又称之为?战国七雄?。?
对此,很多人会很好奇,所谓的春秋和战国,其本质都是大小诸侯打来打去,相互兼并。那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特意划分这两个时代?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
其实,如果简单点解释的话,春秋和战国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
换句话说,在春秋时代,虽然已经有部分铁器出现,但主流的生产工具仍然是以青铜为主,甚至而言,春秋时代又被称为青铜时代的巅峰时期,其中最出名的代表作就是越王勾践剑。
大家也知道,青铜材质太脆硬,韧性不够,更无法大规模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在这种背景下,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力水平仍然相对有限,老百姓凭个人的能力很难开垦土地来养活自己,所以土地制度就仍然以井田制为主,也就是土地归贵族所有,平民百姓只能集体给贵族打工来养活自己。
与此同时,井田制所带来的就是爵位分封,在各个诸侯国内,他们的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势力范围和臣属,所以也就造成春秋时期的各个诸侯国,实际上都是贵族联合执政。
换句话说,春秋时代的这些诸侯王,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王,他们只是爵位和封地最大的贵族,大多数情况下是被称为?公?或者?侯?,其拥有的权力也比较有限。
当然,因为各诸侯国都是贵族联合执政,所以他们之间兼并战争,相当而言也比较温和。
因为,基于贵族的利益,他们肯定不愿意诸侯王发动大规模的战场,因为战场需要他们出钱出力,但最后战争的胜利果实,往往会被诸侯王摘走,让他们的权力变得越发强大,所以关键时刻,这些贵族都会消极怠工。
另一方面,这些贵族的爵位和封地本身都是世袭的,他们的子弟并不需要靠军功来获取这些,自然对战争的积极性并不高。
同时,对于广大底层士兵,他们无法凭借军功来获取权力和地位,甚至而言,如果在战场上受伤和阵亡,也没有任何抚恤,这样他们对战争的积极性也不高,所以造成春秋时代,其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都非常有限。
但是,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此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因为,铁器不仅坚硬,而且韧性好,更可以大范围的使用,在这种背景下,广大底层百姓凭借所拥有的铁器工具,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来开垦土地养活自己,于是那些原先只能靠给贵族打工才能养活自己的百姓,纷纷自己去开垦荒地,造成原有的井田制逐渐走向瓦解。
与此同时,随着井田制的瓦解,贵族们所拥有的经济基础也走向覆灭,而经济基础的覆灭所带来的就是政治制度的解体,于是贵族联合执政也开始走向崩溃。
这个时候,一些富有远见的诸侯国也会趁势抓住这个时代的大趋势,果断进行军政制度的改革,将原属于贵族们的权力收归己有,将他们的土地以军功的形式分配的百姓,最终确立起中央集权式国家的雏形。于是,此时的诸侯王,终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王,真正的万人之上。
当然,因为铁器的大规模运用,各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也应运而生,再加上大量底层百姓为获取军功好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而诸侯王又不用再受到贵族们的制约,所以这个时候的战争,也终于变得规模巨大和异常残酷,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大军兵戎相见、斩首几万几十万。
当然,正是因为如此巨大的变化,所以史书上才特意将这个时代,重新命名为?战国时代?,借以与?春秋时代?做区分。
从这层意义上说,春秋和战国的区别,本质就是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区别,其外在表现就是贵族联合执政与中央集权、井田制和郡县制、打架和打仗的区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3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