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祖大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祖大寿投降了清朝,但是,他本意并不愿意投降清朝。可以说,都是被崇祯皇帝给逼的。
祖大寿一直是明朝的一员骁将,他在李成梁的手下,在熊廷弼的手下,在孙承宗的手下,在袁崇焕的脚下,都骁勇善战,多次打败清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且不仅仅是祖大寿为明朝立下了大功劳,祖大寿家族的人,包括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纷纷在明军中任职。
祖大寿跟随袁崇焕取得宁锦大捷后,皇太极把宁远及锦州攻不下来,就绕过那里,取道蓟门攻进长城,一直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没有办法,只好带着祖大寿等人,回援北京城。
那时候,崇祯皇帝已经对袁崇焕起了疑心,不准军队进城。袁崇焕只好在城外驻扎和皇太极决战,把皇太极打败。皇太极打不赢,便散布谣言,说袁崇焕投敌;同时,与袁崇焕有矛盾的满桂,也诬告袁崇焕的军队炸伤他;接着,魏忠贤的余党也诬告袁崇焕。于是,崇祯命袁崇焕进去见他。袁崇焕带着祖大寿进去。刚进去,崇祯就把袁崇焕抓了起来。当时祖大寿吓得发抖。出城来后,没过几天,就吓得带着军队逃回了辽东。
当时,恰好满桂在皇太极的攻击下,全军覆没,因此,崇祯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让祖大寿的老领导孙承宗把祖大寿叫回来。可是,祖大寿怎么敢回去呢,于是他一直不动。
皇太极了解到这种情况,在大凌河城把祖大寿围困起来。祖大寿是仓促守城,粮草不足。很快粮食就吃光了,接着杀马吃,接着杀城中老百姓吃,这样一直坚持了三个月,皇太极也是反复不断地劝降他。不过,祖大寿都不为所动。
由此可见,他实在是不愿意当汉奸的。
后来,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祖大寿才决定开城投降。
皇太极这时候正在劝降明朝的那些将领们,所以,对祖大寿特别厚待。祖大寿一投降,他对祖大寿恩宠有加,极尽优渥。
不过,祖大寿依然不愿意投降,于是他说,他要回去把妻子儿女带出城来,并希望趁机夺取锦州。尽管皇太极知道祖大寿可能有变,但他还是同意让他回去。
祖大寿一回锦州,立刻组织人马抵抗清军。同时,崇祯皇帝也明白过来,不但不降罪祖大寿,还给祖大寿极大的封赏,把他封为左都督。
不过,崇祯显然并没有皇太极真诚,也没有皇太极有智慧。他三次下诏,让祖大寿回京。谁都知道,祖大寿要回京,就肯定没有活命了,他怎么敢回去呢?所以,崇祯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再一次逼迫祖大寿投降。
不过,祖大寿依然还在犹豫,还是不愿意投降。
皇太极不是这样做的。尽管祖大寿背叛他,但他一直没有对祖大寿动粗。虽然派兵围困了锦州,但却并没有让军队真打,而是一直派使者与祖大寿联系,并推心置腹地给祖大寿写信。甚至还对自己的军队曾屠城一事,表示道歉。但是祖大寿一直不为所动。不回复,也不投降。
接着,皇太极加紧了进攻,崇祯皇帝派洪承畴带着吴三桂等人前往救援。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洪承畴不但没有把祖大寿救出来,最终还在被清军打败的情况下,投奔了清军。
这样一来,孤立无援,又弹尽粮绝的祖大寿,只得再次投降皇太极。
皇太极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皇帝,在处理再次投降的祖大寿的问题上,真是表现出了极大的睿智。尽管祖大寿降而复返,但是,他依然没有为难他,还对他以礼相待。对他的家人,也是很好地保护了起来。
不过,皇太极当然不可能重用祖大寿。祖大寿和洪承畴等人都不一样,他其实一直不想投降,一直对自己投降一事感到羞愧。但是,他在明朝却又没有坚决抗战的决心,同时也明白他不容于崇祯皇帝,最终只能投降皇太极。
这样摇摆不定的人,皇太极是绝对不敢把他投入战场的。一旦投入战场,祖大寿随时都可能反叛。但是,皇太极也不会把祖大寿杀掉。只有留着并优待祖大寿,才会有更多像洪承畴、祖大寿这样的明将,投降清朝。
所以,祖大寿投降清朝后,虽然经历了14年,但一直没什么表现。
“松锦大战”后,明朝遭受到了重大打击,精心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明朝已然彻底失去了反击的能力,仅能困守山海关和宁远等几座孤城。而在整个“松锦大战”中,只有吴三桂的军队建制较为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而他镇守的宁远也是此前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君王历经十余年都不能攻克的。
所以,皇太极积极拉拢祖大寿,也是要利用祖大寿与吴三桂之间的舅甥关系,以对吴三桂实施劝降,进而拔除其挥师入关之路上的最后一颗“钉子”。
只不过,即便是自己的舅舅祖大寿出来劝降,吴三桂却依旧不为所动。
“上方欲宠大寿讽明诸边将,使大寿书招明宁远总兵吴三桂,三桂,大寿甥也,答书不从。大寿因疏请发兵取中后所,收三桂家族。”
其二,祖大寿的子侄与部将,都已经皇太极汉军营中的高级将领,善待祖大寿也是要让其安心。
前文中也说到了,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正式扩编创立汉军八旗的时候,祖大寿长子祖泽润成为了汉军镶白旗的固山额真,自领一旗。而包括祖泽洪、祖可法、张存仁等,也都在朝堂上担任高官。
所以,皇太极需要借祖大寿,来对这些在“大凌河之战”以及后来在“松锦大战”中投降的汉族降官降将们进行安抚,以使其更加死心塌地的为其效忠。
其三,此时的皇太极已经将目光放在了挥师入关、逐鹿中原上,而这也是他的一种“怀柔之道”。
祖大寿是辽东的军事世家,其本人更是在明朝辽东战场以及在整个明军队伍中享有极高的声望与影响力。对于祖大寿曾经“降而复叛”的既往不咎,继续委以高官厚禄,无疑就此树立其怀柔政策的榜样,解除了明朝有投降意愿的武将和官员们的后顾之忧,特别是那些曾与清军进行过对抗的将官们,对他们的冲击力是更加明显和彻底的。
而这也为后来清军入关争夺天下,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基础,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在此期间,皇太极仿照明朝制度,开科取士,遴选人才,打通了汉族精英阶层的晋升通道,“清初第一汉臣”范文程便是这其中的最大收获。对于明朝的降官降将,皇太极一律予以信任与优待,籍此吸引了一大批明朝官员将领来降,“三顺王”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便是其中的代表。至于曾经的敌人,皇太极也同样是既往不咎、笑脸相迎,以使其转而为自己效力,除了祖大寿,洪承畴也被皇太极劝降,而他更是在之后清军定鼎中原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也正是因为皇太极对于人才的重视,使得可用之人越来越多,朝堂上下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而这也为后来大清王朝最终能够一统天下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3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