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李渊在所有的开国皇帝之中,绝对也算得上是最悲剧的一位了,当然他也是所有的皇帝中最省心的一位,在军事方面,他有李世民帮他在前开疆扩土,内政方面由李建成内政人才帮他管事,不管是从哪一个方面上来看,李渊都是那么的省心,只要好好的坐享其成就好,相当于我们打游戏挂机一样了,但大家都知道李世民他虽然是嫡子,但是他却并非嫡长子,这就已经杜绝了他未来继承大统的可能,所以他为了自己的野心,只能在不久后选择发动玄武门之变,如果他不发动玄武门之变,不说别的,李建成上位,也不可能容忍李世民继续存活。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也会好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小编要告诉大家,在当时的朝堂之上,主要是分为三股势力,李世民和他的党羽,李建成和他的党羽,剩下来的就是李渊和他的手下了,这三股势力在朝堂之中达成了一个平衡,如果当时李渊能够提前的站出来说一句话,未来的玄武门之变完全就没机会上演,李世民也将完全没机会上位,但李渊并没有,因为他觉得亏欠李世民,在李世民打天下的时候,他就已经隐晦的向李世民承诺过,如果帮他征伐天下,李世民就是未来的储君,但这废长立幼本来就是犯了大忌,李渊说了以后就后悔了。
自古以来,不管是哪个朝代,只要出现了废长立幼的行为,最后都没有什么好结局,尤其是在唐朝之前的隋朝,谁都不知道隋炀帝本来就并不是嫡长子,那时的皇储杨勇就是因为被自己的弟弟玩了一手阴的,导致他被父亲杨坚厌恶,从而被废掉了太子之位,而这朝廷落到了隋炀帝的手中后,难道真的有变好吗?这答案是否定的,隋朝的国运也正是在隋炀帝的手中宣告结束,正是因为这血淋淋的例子摆在了这里,所以李渊也在这立场中摇摆不定,他一方面感慨李世民曾经立下的功劳,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对自己这个有野心的孩子痛下杀手。
说到这里那很多人都会好奇了,那为什么李世民最后依然是要靠自己来争夺皇位呢?李渊这时候的摇摆不定,又是什么原因直接让他忽视李世民的战功彪炳,直接将李建成选为皇储呢?其实这个原因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因为李建成嫡长子这个身份摆在这了,正是因为这缘故,李世民如果不搞非常规手段就一直不会有出头之日,虽然曾经有朝代兴起过立贤的说法,但这个举动却会有着很大的隐患,甚至会动摇到整个朝堂,李渊是不敢赌的。
如果要是选择这个制度的话的话,一旦哪一位皇子被选为储君,他肯定会遭到其他皇子的针对,甚至会对他痛下杀手,这样一来,选出贤能的皇子完全没用,因为很快就会遭到他人的排挤,并且他们都觉得自己有机会,有能力去当皇帝,人人都想拼一波,这样一来,这朝堂怎么可能还能够稳定下去呢?嫡长子继承制虽然有些矛盾,虽然有些让人不满,但是它却是一个解决这个尴尬境地的好手段,它能直接绝了那些野心勃勃的皇子对皇位的渴望。
其实不管李世民表现的再怎么优秀,李渊压根就没动过心思想将他选为皇储,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完完全全就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因,虽然选贤也可以,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他选这个制度,那这个新的朝代未来肯定会有很多的动荡,以后那些野心家想要发动暴乱,也完全不需要找什么理由,直接就是打出一个口号“我是最贤能的存在”就可以了,为此,李世民想实现自己的野心就只能自己去拼了,只有他成功,他才能成功坐上梦寐以求的位置。
在小编看来,李世民这个人是非常优秀的一位人杰,他在位期间将整个唐王朝带到了一个辉煌的盛世,就算是在千百年以后,唐朝盛世的辉煌依旧让人神往,但也咱们不能否认他的玄武门之变到底有多么的黑暗,这个黑暗的往事咱们自然不用多说,他当时的所作所为并不是没有缘由的,他只要在这个时候有所懈怠,李建成顺利上位了,未来李世民的性命也就岌岌可危了,一位战功彪炳的将领,一位才华横溢的皇子,怎么可能相继的性命交给其他人呢,所以他也只能够拼了,反正横竖都是这个结局,不拼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李渊反隋成功后,建立了唐朝,是为唐高祖。李渊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唐朝得以顺利建立离不开李渊父子的同心协力。但是几年之后,因为皇储继承问题,发生了以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为一方,秦王李世民为一方的权力利益冲突。
冲突越来越激烈,最终引发了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以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射杀,李世民一方得以胜利成功上位登基而告终。在这里有一个疑问,当时李渊的禁军在哪里?李世民杀了太子后就夺权成功了吗?
听说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身死后,云麾将军敬君弘掌管着宿卫军,驻扎在玄武门。他挺身而起,便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声呼喊着向秦世民方冲去,结果全部战死。另外:把守玄武门的士兵与薛万彻等人奋力交战,持续了很长时间,薛万彻擂鼓呐喊,准备进攻秦王府。此时,尉迟恭提着建成和元吉的首级给薛万彻等人看,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马顿失战心,迅速溃散。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把守玄武门的禁军将领并不是无动于衷,也曾进行激烈的反抗,想把李世民这个叛逆缉拿归案,只是由于李世民事先在玄武门设下埋伏,有心算无心,计划也周详,而且带着天策府一众大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等,全部是李世民的精锐。李世民方行军下手也快,尉迟恭在建成、元吉中箭身亡后马上割下两人首级,主心骨一死,加上禁军将领也被杀死,马上震慑住了众人,军心涣散之下也是对李世民无可奈何了。
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马上让尉迟恭入宫担任警卫。李渊看见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予,径直进入,便吓得大惊:?爱卿到此做什么??尉迟恭回答道:?秦王因为太子和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殿下担心惊动陛下,故派臣担任警卫。?
要知道古代皇宫御前露出兵器,是大逆不道的大罪,李渊看见尉迟恭这身装扮,就知道李世民是破斧沉舟,放手一博了,大有一言不合,便血溅五步之架势。李世民这是逼他这个老爹表态站队了,当时李渊有两个选择:一是叫侍卫拿下尉迟恭,判他一个大逆不道之罪名,跟着下诏讨伐逆贼李世民,为太子李建成讨回公道。二是面对现实,遂了李世民心愿,将皇位传给李世民。
之后李渊问裴寂等人:?事已致此,你们认为应当怎么办呢??萧瑀和陈叔达说:?建成与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举义兵反抗隋朝的谋略,又没有秦王功劳大,威望高,多年来更是策划诸多阴谋危害秦王,如今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们,陛下如果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大事委托于他,天下归心,就不会再生事端了。?李渊说:?好!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啊。?
看来李渊对于这场政变,虽然有些震惊,却也有些在意料之中,毕竟这儿子仨近几年来的明争暗斗也是了然于胸的。
李渊从太原起义反隋朝之后,李世民便一直追随父亲的脚步,一路带兵南北战争,立下汗马功劳。如果论功行赏的话,理应是李世民继承大统成为太子的。李渊当初建立唐朝时,可能是把李世民当成一个将才来看待,然后立李建成为储君人选,兄弟俩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齐心协力共建和谐大唐这样。
李渊在内心深处,一直对于秦王有着亏欠,没有给他应该得到的,而是一直在维护李建成的利益,以致于酿成如今兄弟相杀的局面,这是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一天,既然已成事实,且已经是最好的结局,李渊就算杀了李世民泄愤又能怎么样呢?只是再徒添伤痛而已,所以,李渊已经知道怎么样选择了。
古代的帝皇之家无父子
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手下大将有尉迟恭、秦叔宝、程咬金等著名猛将。因此李渊才会扶植李建成成为太子,而为了补偿李世民,李渊封了个秦王给他,还允许李世民成立天策府。李世民虽不是太子,但手中握的权利可是比太子还要大,可以自行招贤纳士,广招人才。坦白地说,李世民当时的天策府势力之大,也同样让李渊感受到了威胁。
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这下子心里更加妒忌,就和弟弟齐王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后来李渊也渐渐感到李世民的不可掌控,慢慢便开始偏袒李建成,连同一起打压李世民。
当时李渊当然也可以选择除掉李世民,不过由于李世民的势力实在是太大,李渊害怕会引起李世民势力的强烈反击,所以只好慢慢的进行消弱打压,李世民面对李渊李建成等给他的压力,所谓帝王之家无父子,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再迫李渊襌让皇位,虽然显得残忍无情,但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我们不妨反过来看玄武门之变,假如李世民并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也迟早有一天会有李建成发动,在李渊还在位的时侯有一个结果,对当时的李氏唐朝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公元626年9月3日,唐高祖李渊颁布诏书,将皇帝位传给李世民,自为太上皇,高祖颁布诏书的第二天,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登上帝位,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
如果有人要问: 历史 上有哪些好皇帝?我想:很多人都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他于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年号贞观,据说在这23年之中国家富强,百姓安乐。《旧唐书·太宗本纪》中说:当时“东至于海,南至于岭”,老百姓睡觉不必关大门,行旅外出可以不必带粮食,能够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这23年就是 历史 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他为什么能把国家治理得这么好,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一、能够用人,人尽其才;二、能够“纳谏”,也就是能够接受意见,别人有话敢说。特别是他能纳谏,名臣魏征直言敢谏,君臣契合,千秋传为佳话。其实,能够接受意见,办好了国家大事,对自己也是好事,何乐不为?李世民勇于纳谏成了他最大的德政,就说明别的皇帝大都不肯接受意见,横不讲理,老虎屁股摸不得。事实正是如此,言官小心翼翼地向皇帝进言,只因为说的话不合皇帝的胃口,被打被杀的事,历代有之。过去给专制王朝里的忠臣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文死谏,武死战”。当武官的能够战死在战场上,就是忠臣,这是容易理解的。至于“文死谏”,要求当文官的为谏(规劝皇帝)而死,这就没有道理。希望文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去规劝皇帝,当然可以。皇帝听不听是他的事,不能因为意见不合,发生争执,皇帝就要杀人,那不太蛮横了么?把“文死谏”作为一种要求提出来,就等于认可了皇帝可以随意杀人,未免可怕。
既然很多皇帝都不愿意纳谏,有些皇帝因为厌烦那些啰啰唆唆来谏的臣子,还会冒火。为什么只有李世民能够虚心纳谏,而且从谏如流?我们总得问个原因。是因为他的修养特别好?不是。是因为他读书读通了,深明事理?也不是。在他获得纳谏的美名之时,他还很年轻,正是少年气盛之时,而且他的事业如日中天。在这时候,他能虚心、耐心纳谏,总有特殊原因。要了解其原因,就得把话说长一点。
唐朝的开国之君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皇后窦氏共生四子,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霸早死,四子元吉。李渊即位之后,封建成为太子,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世民比较能干,在跟随李渊打江山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被拜为“天策上将”,地位在诸王之上。他恃功而骄,与建成、元吉的关系都很紧张,到了势不两立的程度。建成虽是太子,却无威权,很不自安,乃联合元吉,共同抵制世民。双方各结党羽,互相倾轧。他们都到李渊面前告状,指责对方“图谋不轨”。李渊多次努力,希望作出一个妥善的安排,来化解矛盾,都未如愿。最后矛盾激化,终于爆发了一场骨肉相残的大悲剧——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6月4日,27岁的李世民悍然发动宫廷政变,带领部下埋伏在长安宫城北面的玄武门内,突然袭击前来上朝的建成和元吉。等不及部下动手,他亲自张弓射死自己的长兄太子建成,元吉同时遇害。
这是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事情的经过清清楚楚,无可隐讳。李世民用极不光彩的手段背着皇帝,谋杀太子,同时犯下了大逆谋反和灭绝人伦的大罪,于公于私,都是罪在不赦。在发动这一事变之前,他虽然下了很大的决心。也作了一些必要的准备,但在事成之后,反而极为惶恐,不敢去见李渊。他当时的顾虑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在行动之前,他是抱着我不杀你,你会杀我的想法,决心冒险以求一逞。事成之后如何善后的问题,未及多想。但在行动之后,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自己一方虽然颇有实力,但是对方也还是有一定的力量,非短时期内所能扑灭。而且在道德上、法纪上、舆论上,自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突然袭击虽然胜利了,下一步的吉凶祸福。很难预卜。这时李渊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李渊被激怒了,一定要对此事追究罪责,则自己就很被动,难道在杀兄杀弟之外,还要在冲突中被迫杀父,承担更大的罪名?如果对李渊软硬兼施,暂时稳住了他,还有争取化解矛盾的可能。于是,他决定拜托自己的大将尉迟敬德去向李渊告变,相机行事,力争让矛盾缓和下来。
尉迟敬德受托,擐甲持矛入宫去见李渊。既想进行劝说,也有威慑的意味在内。李渊闻讯大吃一惊,长叹道:“想不到今天会出现这样的事!”他既感痛心,又觉得万分为难。如果认真追究这次政变,必然自相残杀,不知要杀到何时才能了结,这对李氏政权自然极为不利。思之再三他只好叫尉迟敬德把世民喊来,商量如何善后。世民见到李渊,“号啕久之”,不知道是自己问心有愧,还是故作姿态。这时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觉得是绝处逢生。李渊先封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位太子,自己当了太上皇。世民的党羽接管了政权。虽然建成和元吉冤死,但李渊这种妥协的决定总算避免了一场大流血。
李渊虽然不再追究,但事情并未就此了结。《旧唐书》中说:当时人心思乱如“旱苗之望雨”。为什么在李世民登位以后大局不稳,人心思乱?他自己心中有数。那是因为他用阴谋杀兄夺位,引起朝野许多有识之士的不满,民心不在他这一边。
面对这种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局面,李世民还算比较冷静,想出了一系列治标与治本的办法。所谓治标,是解决眼前的问题:对于已经露头的谋反者,只好坚决打击,丝毫不能软手,以免蔓延;对于那些虽未露头但明知是情绪不稳的人物,则尽量采取安抚、笼络、加官、赏赐的办法,争取他们倒向自己。更困难的是如何去治本。他这个皇帝来得名不正、言不顺,愧对全国臣民。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大家对自己的观感,就只好谦虚谨慎,小心翼翼做事,夹紧尾巴做人。
虚心纳谏,当然是收揽人心的一个好办法。这就是他比以前任何一个皇帝都乐于纳谏的真正原因。他纳谏的对象,主要是丞相魏征。其中自有特殊原因。老臣魏征原是太子建成的心腹,一直为建成出谋划策,是在李渊妥协之后,不得已才归向李世民的。他有一定的声望。又深知双方斗争的内幕,李世民因为自己有顾虑,对很多人都不敢得罪,更不敢得罪魏征。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魏征才敢于犯颜直谏,指出李世民的一些短处。后人不明真相,就事论事,就觉得魏征既正直敢言,李世民又虚心接受,这样的君臣关系千古少有,堪为典范,歌颂之声,千年不绝。
却不知道他们常常是在唱双簧。许多事情都是他们预先商量好了的,对于一些不该做的事,李世民先是要做,魏征站出来一谏,李世民立刻虚心纳谏,收回成命。这完全是现代人所说的“做秀”。做秀做给谁看?双簧唱给谁听?对象是老百姓。李世民唱双簧唱成了圣君,魏征唱双簧唱成了贤相。表面上圣君贤相,相得益彰,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李世民并非真有雅量,真能接受意见,就是在唱双簧的时候,他心里还是觉得很不舒服的。
《新唐书·魏征传》中有一段话,就足以说明李世民从“乐于纳谏”到厌恶进谏的变化过程,也可以说是李世民纳谏的真相。这段话是:(魏征对李世民说)陛下贞观之初,导人使谏(诱导别人提意见);三年以后,见谏者,阮而从之;比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平也(心里不舒服)。帝惊曰:公何物验之(有什么根据)?(魏征)对曰:陛下初即位,论元律死,孙伏伽谏,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曰:赏太厚。答曰:朕即位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人使谏也。后柳雄妄诉隋资,有司得劾其伪。将论死,戴胄奏,罪当徙,执之四五,然后赦,谓胄曰:第守法如此,不畏滥罚。此悦而从谏也。近皇甫德参上书。言修洛阳宫,劳人也;收地租,厚敛也;俗尚高髻,宫中所化也(外界是受宫人的影响)。陛下恚(很不高兴)曰:是子使国家不役一人,不收一租,宫人无发(剃光头),乃称其意(他就满意了)。臣奏:人臣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近讪谤。于时陛下虽从臣言,赏帛罢之,意终不平。此难于受谏也。
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李世民即位之初,玄武门之变阴影尚在,他不得不装出一副虚心纳谏的假象,以搏得臣民的好感。几年之后,事过境迁,他对纳谏就不是那么耐心了。再到后来,江山坐稳,顾虑消除,有人直言提意见,他就不免冒火,即或暂时克制,“意终不平”,可以说是纳谏的雅量已经不复存在。
不过,为了长期保持他与魏征君臣契合的美名,为了长期宣传他乐于纳谏的美德,双簧还是要唱下去的。即使别人觉得气氛不佳,不敢多言,魏征凭他这块老招牌,总还可以敲敲打打,来一点小骂大帮忙。或者是不说具体内容,只说些“提个醒儿”之类的不痛不痒的话。例如有名的《十思疏》:
一、见可欲则思知足,
二、将兴缮则思知止,
三、处高危则思谦降,
四、临满盈则思挹损,
五、遇逸乐则思遵节,
六、在宴安则思后患,
七、防壅蔽则思延纳,
八、疾谗邪则思正己,
九、行爵赏则思勿因喜而僭,
十、施刑罚则思勿因怒而滥。
说来说去,都是老生常谈,而且字句整齐,讲求对仗,可以说是一种文字 游戏 。后来李世民主动问起魏征,近年施政情况比往日如何?魏征乃上“十渐”之疏。文曰:
陛下即做初,清净寡欲,化及荒外,今万里遣使,访求珍异,一渐也。初爱民如子,今漫用民力,二渐也。初劳身以役物,今纵欲以劳人,虽忧时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三渐也。初亲君子远小人,今则于君子也,恭而远之;于小人也,狎而近之,四渐也。初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今则玩好之杂然并进,五渐也。初求贤若渴,今好恶随心,使谮言得行。六渐也。初无田猎游观之好,今晨出夕返,驰骋自娱,七渐也。初遇下有礼,群情上达,今诘责细过,忠款不申,八渐也。初孜孜求治,惟日不足;今长傲遂非,兴兵黩武,九渐也;初频年水旱,抚恤不遑;今徭役渐兴。元元之心,恐不能如前安固,十渐也。
李世民看了。命人将全文写在屏风上,以便随时提醒自己(其实是表示自己乐于纳谏的宣传)。对于魏徵则立赐“黄金十斤,厩马二匹”,双方皆大欢喜。
虽然如此,魏征还得掌握分寸,说话不能过火。如果掌握不住火候,仍然会冒犯天颜,带来不测之祸。据《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中记载,有一次罢朝后,李世民回到内苑,大发雷霆说,“魏征每廷辱我。”(在大庭广众中给我难看)。“会须杀此田舍翁”(总有一天要杀了这个土老头)。经过皇后再三苦劝,说明利害关系,他才息怒。可见,他纳谏的耐心实在太有限了。听了比较尖锐的意见不仅会冒火,还想到了杀人。而且想杀的不是别人,正是与他君臣契合千古传为美谈的老臣魏征。请想一想,这些美谈的真实性究竟还有多少?
如果说,李世民的虚心纳谏,是因为自己不得人心,政权不稳,不得已而为之。那么还有一件事足以说明他是一个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伪君子。这就是所谓“纵囚”事件。也许是他多年来唱双簧作自我宣传唱惯了,无事生事也要找些题目来做文章,宣传自己是古今少有的大圣人。可惜他的智商并不算高,想出来的花样出现不少漏洞,明眼人一看便知。结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被人传为笑谈。此事的大致经过如下:公元632年,李世民认为在他的治理之下,老百姓安居乐业,道德水平一定大大提高。为了作一次惊人的测验,他下令把已判死刑的390名犯人一律暂时释放回家探亲,为期一年。明年今日,如期返回接受死刑(真是很有人情味)。据说期满时这些人全都回来了,一个也不少。李世民非常高兴,下令一律赦免。这件事在当时传为美谈,认为那些死刑犯人被李世民的大恩大德所感动,都成了讲信义的君子。宋代的欧阳修写了一篇《纵囚论》,批评这是李世民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举。真实情况是李世民和死刑犯人双方都用了心机,达成一种默契。即李世民估计他们会回来才会放他们,死刑犯人也是估计回来会被赦免才会回来,这是在合演一台好戏,演给老百姓看。李世民得了美名,死刑犯人得了赦免的实惠,双方都有好处,受愚弄的是老百姓。《纵囚论》中评论此事曰: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互相揣测。互相欺骗)以成此名也,鸟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哪里有什么“施恩德”与“守信义”的事。)
可见用权术来蒙哄世人,只能蒙哄一时,难以蒙哄久远。这种滑稽剧只能愚弄芸芸众生,愚弄不了许多明眼人与有识之士。要想耍弄小聪明欺骗天下后世,亦非易事!用卑劣的手段夺取《兰亭序》
汉字的书法是汉人独有的一门艺术。写得一手好字是知识分子必有的基本功。南朝梁元帝萧衍因为书法绝妙,为天下的士子所敬佩,李世民也对他羡慕不已。只要自己的字写好了,自然就会成为一位合格的皇帝,这就是李世民一生爱好书法、苦练书法的根本原因。要想把字练好,必须遍观天下的名帖名碑。古今第一书家王羲之父子亲书的名帖,就成了他梦寐以求的珍品。皇帝有的是财富,有的是权力,岂有办不到的事。于是,圣旨一下,天下二王的名帖都进贡到了长安玉华宫含风殿里。如王羲之的《游目帖》《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送梨帖》等等都到了李世民的手中,快哉!快哉!
可就是王羲之最出名的《兰亭序》帖始终找不到。有人提供线索,说是此帖保存在越中(浙江)一位有名的禅师辩才手中。一道圣旨下去,辩才老和尚被请到长安。尽管唐王朝的君臣好话说了千千万万,老和尚就是不承认藏有此物。李世民无可奈何,只好仰天长叹:“贵为天子,却无缘得见此神品,奈何!奈何!”李世民手下有两大能臣,房玄龄能谋,杜如晦善断。在大家共商良策之时,房玄龄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即先放辩才回越,让事情冷下来,再派一个能说会道的御史萧翼前去“诈取”。如何“诈”法?由萧翼假扮成一个世代书香的
名门子弟,携带几幅二王的真帖,以拜师求教为名,辗转介绍,接近辩才。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旋,萧翼果然不负君命,骗取了辩才的信任,从辩才的手中看到了《兰亭序》帖的真品。真品一出现,萧翼立刻“变脸”(变脸的速度,绝不亚于川剧中的“变脸”),当即拿出钦差御史的官威,狠狠数落老和尚对皇上不说真话的“欺君大罪”,当面宣布将此真品没收,上缴朝廷。可怜82岁的老和尚惊得目瞪口呆,不久就郁郁病逝。那位萧御史则兴高采烈,得胜回朝。李世民得此国宝,终于圆了多年来的一个梦。他临终时下令将此国宝随葬,永伴圣躬。后来虽有人多次盗墓,就是不见此物。有人讽刺贪官,说你要这要那,死了总不能带到棺材里去。李世民却竟然真把《兰亭序》真品带进棺材。永别人间,至今不知下落。
在了解以上这些 历史 真相之后,我们不禁会想:在君主专制的制度之下,做皇帝实在是太讨便宜了。难怪有那么多人舍死忘生不择手段去争夺皇帝宝座。因为一般人(包括文武百官在内)做事,都要“自负盈亏”,事情做好了的有功,做坏了就得承担罪责。只有做皇帝可以“负盈”不“负亏”。做了好事如“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当然会郑重其事地记载在 历史 上;做了坏事,如李世民的杀兄夺位以致引起日后一连串骨肉相残的宫廷政变,如李隆基宠信边将一手造成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几乎覆亡,好像他们都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不像现代人当总统,当得再好,不过连任一次,出了问题就要承担罪责,可能提前下台。所以今人争当总统就远没有古人争当皇帝那么拼命。
史书是一本账。既然是一本账,那就应该记载清楚,无论是盈是亏,都要如实记载。虽然做不到分毫不错,至少也应该大致不差。中国史书的记事,对皇帝们特别是那些开国之君有特殊优待,就是记功不记过,负盈不负亏。既然如此,史书就成了一本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连篇累牍地记着皇帝的好处,怎么转眼之间国家就垮台了?请问执笔的史官,你向天下后世如何交待?一本假账又如何能让后人鉴古知今?因此,对于历代的皇帝,最好是功过、盈亏皆记,揭开他们的盖头来,让大家多看看他们的真面目。
回顾两千多年来中国 历史 上大大小小几百个皇帝,首屈一指的李世民不过如此,等而下之的那些各种档次的皇帝是些什么货色,也就可想而知了。可笑这位太宗皇帝为掩玄武门之变的一事之丑,千方百计挖空心思用许多办法来改变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以后竟然养成了一种时时不忘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习惯,直至“驾崩”。对此,作者有诗叹曰:
为掩恶名挣美名,
沽名钓誉赦死刑:
瞒得当时天下士,
难欺后世明眼人!
1. 10篇文言文和翻译 5.掩耳盗铃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 【原文】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
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⑥。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智伯消灭范氏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准备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胡涂了。
6.请君入瓮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周兴》 【原 文】 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鞠之。 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与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来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兴惶恐叩头伏罪。 【译 文】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
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 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 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 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 来俊臣严查此事。
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 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 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 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 劝我喝,边喝边聊。
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 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 说:“哦,请快快指教。”
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 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 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 进瓮里吧。”
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 我有罪,我招供。” 7.高山流水 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翻译:音乐才子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懂,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和寡。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
俞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俞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
这就是那段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8.唇亡齿寒 【出 处】 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 原文(《左传?僖公五年》)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 (肙力)在王室,藏于盟府。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者,其虞、虢之谓也。”
3.望梅止渴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原文: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译文:有一次,曹操率领部队行军时一时没有找到水源,士兵们都干渴难忍。于是曹操传下命令说:“前面有一篇大梅林,梅子结满枝头,既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了这话,。
2. 求短篇文言文带译文要求原文60字左右译文100字左右准确说字越少越 海之鱼, 有乌贼其名者, 响水而水乌.戏於岸间, 惧物之窥己也, 则响水以自蔽.海鸟视之而疑, 知其鱼而攫之.呜呼! 徒知自蔽以求全, 不知灭迹以杜疑, 为窥者之所窥.哀哉! [翻译] 海中有一种鱼,名叫乌贼,它能吐出墨汁使海水变黑.有一次,它爬上岸边游玩,它怕别的动物看到它,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隐蔽起来.海鸟看到了乌黑的海水而起疑,知道一定是乌贼在里面,就毫不犹豫地往水里把乌贼抓了出来. 1、弈秋诲弈 【原文】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 下棋在众技艺中,只是一种小技巧,但不专心致志,就没法学会.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向弈秋学习,全神贯注地听弈秋的讲授;另一个人虽然也坐在弈秋面前,但心里老想着会有天鹅飞来,想着张弓搭箭去射它.这个人虽说是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远不及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这个人赶不上前一个人聪明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2、豚子食于死母 【原文】 仲尼日:"丘也尝游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晌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庄子·德充符》 【译文】 孔子说:"我曾在去楚国的时候,在路上正巧遇见一群小猪在一头死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儿便都惊慌失措地逃跑了.因为它们看到母猪不再用眼睛看它们了,不像一头活猪的样子了.小猪们爱它们的母亲,不仅是爱母猪的形体,更主要的是爱充实于形体的精神. 3、巫马其买鸩 【原文】 巫马其为荆王使于巴.见担鸩者,问之:"是何以?"日:"所以鸩人也."于是,请买之,金不足,又益之车马.已得之,尽注之于江. ——《尸子》 【译文】 巫马其作为荆王的使者出访巴国.在途中,他遇见一个肩挑毒酒的人,于是问道:"这是做什么用的?"那人答道:"是用来毒害人的."于是,巫马其就向他买那毒酒,带的钱不够,又押上随行的车马.买来后,全部都倾倒到江里去了.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醉翁谈录》节选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嘴对鼻子说“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子说:“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子对眼睛说:“子有何能,而在我上也?”眼睛说:“吾能观美丑,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子又说:“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毛说:“我也不愿与诸君相争,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哪里”? 眉毛,眼睛,嘴和鼻子他们四个都有灵性.一天,嘴对鼻子说:"你有什么本领,可以在我上面?"鼻子回答:"我能识别香味和臭味所以才能在你的位置之上."鼻子对眼睛说:"你有什么本领,可以在我上面?"眼睛说,:"我能观察善恶美丑,遥望东方和西方,我的功劳不小,所以位置在你上面."鼻子又说,"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眉毛说,"我不能和各位相互争辩比较.如果我在眼睛鼻子下面,不知道你的脸放到哪里?" 未尝一遇 昔周人有仕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少年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主君好用老.用老主,后主又用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翻译:从前周国有个想当官总当不上的人,年纪大了头发白了,在大路上哭泣,有的人就问他:“为什么哭啊?” 回答说:“我几次想当官都不被看中,自己可怜自己年老了没有机会了,所以就哭啊.”别人说:“求官怎么就一次都没求到呢?”回答说:“我少年的时候,学的是文,道德文章学好了,准备去当官,国王喜欢用年老的人.用老人的国王死了,后来的国王又用武将.(等我)兵法武功学好了,用武将的国王又死了.少年的国王刚刚登基,喜欢用年轻人,我又老了,就这样没求成一次官.” 商汤见伊尹 昔者汤(商朝建国君主)将往见伊尹(商朝初年的贤相),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 *** 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
3. 文言文全文翻译 【译文】 秦始皇派王翦(战国名将,曾为秦始皇平赵、燕、蓟等地)率六十万大军伐楚,出征日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
临行前,王翦请求始皇赏赐大批田宅。秦始皇说:“将军即将率大军出征,为什么还要担忧生活的贫穷呢?”王翦说:“臣身为大王的将军,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无法封侯,所以趁大王委派臣重任时,请大王赏赐田宅,做为子孙日后生活的依凭。”
秦始皇听了不由放声大笑。王翦率军抵达关口后,又曾五次遣使者向始皇要求封赏。
有人劝王翦说:“将军要求封赏的举动,似乎有些过分了。” 王翦说:“你错了。
大王疑心病重,用人不专,现在将秦国所有的兵力委交给我,我如果不用为子孙求日后生活保障为借口,多次向大王请赐田宅,难道要大王坐在宫中对我生疑吗?” 汉高祖三年,萧何镇守关中,汉王与项羽在京、索一带相持不下。这期间,汉王屡次派使者慰问镇守关中的宰相萧何。
鲍生于是对萧何说:“在战场上备尝野战之苦的君主,会屡次派使者慰劳属臣,是因为君王对属臣心存疑虑。为今之计,丞相最好选派善战的子弟兵,亲自率领他们到前线和君主一起并肩作战,这么一来,君主才能消除心中疑虑,信任丞相。”
萧何采纳鲍生的建议,从此汉王对萧何非常满意。 汉高祖十一年,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用萧何的计谋诛灭韩信。
高祖知道淮阴侯被杀,就派使臣任命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邑民,另派士兵五百人和一名都尉为相国的护卫兵。群臣都向萧何道贺,唯独陈平(秦时为东陵侯,秦亡后降为平民)向萧何表示哀悼之意:“相国的灾祸就要从现在开始啦!皇上在外率军征战,而相国留守关中,没有建立任何战功,却赐相国封邑和护卫兵,这主要是因淮阴侯刚谋反被平,所以皇上也怀疑相国的忠心,派护卫兵保卫相国,并非宠爱相国,而是有怀疑相国之心。
我建议相国恳辞封赏不受,并且把家中财产全部捐出,充作军费,这样才能消除皇上对相国的疑虑。”萧何采纳召平的建议,高祖果然大为高兴。
汉高祖十二年秋天,英布叛变,高祖御驾亲征,几次派使者回长安打探萧何的动静。萧何对使者说:“因为皇上御驾亲征,所以我在内鼓励人民捐献财物支援前方,和皇上上次讨伐陈豨(汉朝人,高祖时以郎中封阳夏侯,后自称代王,被诛)叛变时相同。”
这时,有人对萧何说:“你灭门之日已经不远啦!你已经身为相国,功冠群臣,皇上没法再继续提升你的官职。自从相国入关中,这十多年来深得民心,皇上多次派使臣慰问相国,就是担心相国在关中谋反。
相国如想保命,不妨低价搜购百姓的田地,并且不以现金支付而以债券取代,这样来贬低自己的声望。这样皇上才会安心。”
萧何又采纳这个建议。 高祖在平定英布之乱凯旋而归,百姓沿途拦驾上奏,控告萧何廉价强买民田,高祖不由心中窃喜。
4. 古文翻译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nilupar2002 151.狐猪争功,文言文翻译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
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
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汝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班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译文:狐狸笑猪说:“你是一个大蠢物,哪能和我相比呢?”猪说:“你就不必讥笑我了,你也不见得在世界上有什么功劳。”狐狸说:“我的毛皮,能作衣服、被子造福百姓,怎么说我没有功劳呢?如果是你则没有功劳了。”
猪说:“我的肉,能让人吃饱肚子,怎么能说没有功劳呢?”这时一只羊莽莽撞撞地走过来了,说:“你们就不用再争了,我兼有你们两个的长处,你们觉得呢?”话还没说完,一只狼突然来到,将它们全部扑杀了。然后笑着说:“这一帮只适合做奴隶的动物,动不动就说自己的功劳,只能做我的食物罢了!”152.文言文《沈沌子多忧》的翻译沈屯子生性多虑,整日忧心忡忡。
一天,他与朋友一块来到集市上,听说书人说到“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外无援”时,他立时紧皱眉头,站在一旁唏嘘不已。朋友把他拉回家中,他竟日夜不忘此事,口中不住地念叨着:“文广被困在那里,怎么才能解脱呢?”竟因此忧愁得生了一场大玻家里人劝他到外面走走,散散心,他就走了出来。
途中正好看见有人扛着一捆竹竿。
5. 文言文翻译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驴不胜怒,蹄之。
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6. “韩信与萧何”文言文翻译 史记卷九十二列传第三十二淮阴候[韩信]0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02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我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我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03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裤[裤,原作左衣右夸]下,於是信孰视之,俯出裤[裤,原作左衣右夸]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04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05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06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情;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我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我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於是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07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08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吒[吒原作∶左口右宅],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我,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09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豪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於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10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11汉之败却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悦豹,不下.12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左土右反],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左缶石瓦]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后九月,破代兵,禽夏悦阏与,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13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悦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悦,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薪柴不足],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14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我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我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我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15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
7. 文言文 翻译 【原文节选】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译文】
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孟尝君应允了,就给了五十辆车子,五百斤黄金。冯谖往西到了魏国,他对惠王说:“现在齐国把他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到国外去,哪位诸侯先迎住他,就可使自己的国家富庶强盛。”于是惠王把相位空出来,把原来的相国调为上将军,并派使者带着千斤黄金,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车回去,告诫孟尝君说:“黄金千斤,这是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显贵的使臣了。齐国君臣大概听说这事了吧。”魏国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魏国。
齐闵王果然听到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惊恐。于是连忙派太傅拿着千斤黄金,驾着两辆四匹马拉的绘有文采的车子,带上一把佩剑,并向孟尝君致书谢罪说:“由于我不好,遭到祖宗降下的灾祸,又被身边阿谀逢迎的臣下包围,所以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帮助的,但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暂且回国都来治理国事吧。”冯谖又告诫孟尝君道:“希望你向齐王请求先王传下来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庙。”(齐王果然照办。)宗庙建成后,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8. 古文《幽王击鼓》翻译 原文: 周宅①丰、镐②,近戎人.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③于王路④,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戎寇尝⑤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⑥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皆数至而无寇. 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⑦之下,为天下笑. 译文: 周朝定都酆、镐,接近西戎人.(于是周王就)与诸侯约定:在官道上修建碉堡,在(碉堡)上边摆放战鼓,(鼓敲响的时候)远近都能听到,假如戎人来到(丰镐),击鼓互相告知,诸侯的兵马都来救天子. 戎寇曾经侵入,幽王击鼓(传递消息),诸侯的兵马都来了.人声和马的嘶鸣声鼎沸,褒姒非常高兴.幽王想让褒姒笑起来,于是多次击鼓,诸侯的兵马几次来到而没有见到戎寇. 到了后来,戎寇真的到了,幽王击了鼓,(可是)诸侯的兵马没有到来,幽王死在骊山之下,被天下人耻笑. 注释 1.周宅丰、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 2.近戎人:接近西戎人.戎,西戎,西方的少数民族. 3.为高葆于王路:在大路上修建碉堡.为,修建;葆,同堡;王路,大路. 4.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 5.即:如果 6.当:同尝,曾经. 7.骊山:今陕西临潼东. 8.幽王:西周末代君主,因身前昏庸,死后被谥为“幽”. 9.说:通“悦”,高兴. 10.宅:居住,这里是“定都”的意思. 11.约:约定 12.尝:曾经 启示: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不要像幽王一样,戏弄别人最终没有好下场。
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这五位均是唐朝最重要的皇帝,那么他们的能力排名如何呢,下面为您从政治、军事、民生三方面为您比较一下。这里有五个人,我们分别为其打1~5分。
政治能力
唐高祖李渊,唐朝开国皇帝,功不可没,自起事起仅仅七年便坐稳了皇位,而其自起事起主要就是坐镇大后方运筹帷幄,居中调和各方势力。所以,唐高祖李渊政治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再其晚年却没有处理好继承人问题,导致玄武门之变爆发,骨肉相残,在这里李渊为3分。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开国皇子,大唐王朝的建立,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在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便开始了与太子李建成的皇位之争,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发动玄武门之变,一举定乾坤,谋得皇位。之后又是励精图治,以仁德治天下,开启了唐朝盛世?贞观之治?,所以在这里李世民为5分。
唐高宗李治,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之子,皇九子,嫡三子,李治的皇位可以说是捡来的,但是也是一种手段吧。唐太宗李世民的嫡子和嫡二子展开皇位之争,李世民一怒之下便将此二人越过,就这样李治获得了皇位。而在李治晚年宠爱武则天,导致二圣同便的局面发生,为武则天之后的称帝打下了基础,所以在这里李治为1分。
女皇武则天,本是一介普通的小女子,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登上皇位,打压李氏,扶持武氏,最终坐稳皇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帝。其政治能力不可谓不强,武则天不仅擅政治谋略,在治理国家上也跟我一套,更是开启了开元盛世,在这里武则天为4分。
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前半生还颇有建树,两次发动政变,分别打败外戚势力韦皇后,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夺回李氏的天下,因此李隆基的前半生还是不错的。但是李隆基登上皇位之后过于风流,尤其是有了杨贵妃之后,更是不理朝政,直接的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由盛转衰,所以,在这里李隆基为2分。
军事能力
唐高祖李渊,为唐朝的开国皇帝,虽然更多的是坐镇后方,但是最终能够谋取天下,所以李渊的军事能力不会差的,在这里为4分。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是大半个李唐江山都是由李世民带兵一寸一寸土地打下来的,李渊能够七年就平定天下,李世民功不可没,所以李世民的军事能力在整个历史都是数一数二,因此李世民在这里为5分。
唐高宗李治,李治皇位来的相对简单,一生的经历也相对简单,所以谈不上什么军事能力,因此这里为1分。
女皇武则天,武则天为一届女流,自然不擅长带兵打仗,但是却可以运筹帷幄,合理用人。武则天称帝,很是李氏藩王带兵讨伐,但是都被武则天任用合理的人给轻松的平定了,因此武则天为3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3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