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哪里的状元最多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我们一般都认为,这从隋唐时候开始的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里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因为它改变了汉代以来靠举孝、举廉等带来的弊端,杜绝了氏族贵族和门阀势力对于权力的垄断,为新兴地主阶级和天下读书人开辟了一条上升的渠道,可以说是为封建王朝能够从更大的范围去选拔任用人才、任免官吏开拓了思路、打开了通道,特别是到了武则天时又发明了密封制度,此后经过宋、元的逐步完善,到明清的时候有了最终的固定模式。
在古代社会,能够到最高一级考试,也就是殿试这一层次的考试中,夺得第一名的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状元,当然这在不同的朝代了也有相应的一些变化,但总体而言大同小异,并不能改变什么。而我们现在能够找到的最早与科考有关的资料,相对完整的记录应该是在唐朝时期,因此我们在这里就从唐朝开始,对历朝历代的状元分布进行一番分析。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的状元都是统一封建王朝的全国性科考或者局部统一(比如北宋、南宋)的科考结果。
经过粗略统计,从我们手头现在可以掌握的情况来看,历朝历代共有状元超过七百名,但有名有姓能够追根溯源的约有将近三百八十名,而在对这些状元的籍贯进行整理分析,我们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规律。从唐朝到清末,据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共产生状元700多名,但在文献中明确著录籍贯的只有378名。这378名状元的籍贯分布出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
值得我们注意的第一个现象就是,随着经济重心一点一点的向南方转移的大趋势相吻合,这些状元的籍贯分布也好像有一只无形中的手,在推着他们从北向南逐渐移动。比如唐宋时期的经济重心还在北方,特别是北宋以前是这样。这段时间的状元里,北方考生就占到了六成多,而南方考生则只有不到四成。到了明清时期的状元就正好相反了,北方的考生只有一分三,而南方的考生则占到了八成七,这对北方完全形成了碾压态势。
一般认为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在于经济条件的优化,使得南方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子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而且区域条件的相对富庶,也更容易投资兴建教育基础设施,这也使得南方的教育资源相对更加优惠,我们现在也能够看到南方遗存有相当多的书院。此外还有一种现象也十分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尽管我们普遍认为科考是破除阶层固化的一种有效制度,但事实上这种制度在破除氏族贵族对地方权力垄断的同时,又产生了新兴的科举家族,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父子状元、兄弟状元、叔侄状元,这说明了制度还是有相应的弊端。
与北宋开始就出现的状元多为南方考生形成对比的,就是政治中心一直集中在北方地区,这使得当朝者千方百计想要打压南方考生,但最终还是证明这一举措是劳而无功的。除去经济因素以外,晚唐开始北方的战乱明显要多于南方,这使得北方地区的主要任务在于恢复人口、发展生产,读书人远没有南方人多,也是造成了南方状元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科举制度自隋朝大业二年创始,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这期间共产生状元504人,其中唐代139人,无代十国11人,宋代118人,五代32人,明朝90人,清朝119人,另外辽金二代也以名列榜首的进士为状元,辽有18人,金有15人,张献忠的大顺政权有状元1人,太平天国有状元14人。如果将这些状元同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状元算在一起,中国历代状元有557人。
江苏省出状元最多。
作为一个中华儿女,人生没有考过一次试,都不好意思叫自己龙的传人。这个传统,从我们老祖宗时期就有了,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延续到清朝末年,前后跨度近1300余年。在这1000多年时间里,进行过几千几万场考试的华夏大地上,光是有据可查的,就诞生过357位文状元。大数据统计显示,这些处于科举食物链顶端的状元们,其实在地域分布上,也相当有意思。
一般来说,文化的繁荣程度跟经济、教育,和是不是政治中心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比如孔孟之乡山东,文化底蕴深厚,教育发达,人才辈出,除了北方局面过于混乱的南宋时期,山东省是几千年如一日,保持着历朝历代出状元的优良传统的。状元数量,全国第五。
再比如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动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福建省,状元数量,全国第四。还有河南,除了历来被视为政治中心,中原文化核心,北宋时期更是经济、文化同步发展,相当具有国际大都市的气质了。状元数量也是高居全国第三。排名前两位的江浙,更不用说,鱼米之乡,经济发达,江南人杰地灵,才子佳人无数,教育氛围浓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状元数量最多的省份,江苏,可以说是状元之乡担当。光是清朝时期,全国一共出过79名状元,其中江苏就占了27名,也就是说,清朝大约每2个半状元中,就有一个来自江苏。而江苏省诞生的状元之中,大多又来自苏州。仿佛整个城市都变得高大了起来。一直到近现代,江苏省人才辈出也是全国知名。据2015年的统计显示,江苏省光是两院院士数量,60年来一直盘踞全国榜首。
您好,很高兴为你回答!
古代以科举取士。科举始于公元587年(隋开皇七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干)济二科,结束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推行学校教育,历时1300多年。临桂县是广西历史上中状元、进士最多的县。
从隋唐至清,广西共有状元9人,临桂占5人;明清两代,广西中进士711人,临桂占242人,高居各县之首。其中,公元895年(唐乾宁二年)赵观文状元及第,是临桂也是广西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第二位是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状元陈继昌,他连中三元,1813年~1820年连中解元、会元、状元,成为清代两个三元及第者之一。第三位是龙启瑞,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状元及第。1889年~1892年(清光绪十五年至十八年)科举考试共开三科,临桂就有张建勋、刘福姚两人中状元,是临桂县的第四、第五位状元。其中1892年,除了中1位状元外,还中了7名进士。
自那之后,北京临桂会馆的大门上便挂出了“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的楹联,一时成为佳话,广为流传。
状元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隋炀帝始置进士科,分科取士。
从隋到清末的1300年中,姓名可考的有状元有600余位。但五代、南宋、元由于属于分裂或民族限制的因素,因此这几个时期的状元代表性不强,再除去籍贯不明或有争议的,真正有三百余人。
本文的分析即以此为基础。
01状元人数哪家强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历代状元分布是不停变化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常有人说起江南自古人文荟萃,状元数量冠绝天下。这话有合理成分,但也有明显错误。
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文化的真正繁荣在唐以后,明清时才蔚为大观。唐代籍贯明晰的状元有六十余人,北方状元数量为南方的三倍左右。
北方又以河南河北两地为最,各有十余名。及至北宋,不平衡状态有了明显改变,南方迎头赶上,共有状元27名,北方则有28名,二者基本持平。
图/数据来自《历代状元地理分布解析----兼论高考分省定额制度的合理性与改进》
明清之际,状元分布彻底改变。南方处于绝对优势,以往北方状元众多的局面不复存在。此时南方的状元分布多且集中于江浙一带,有近百人之多,而整个北方的状元不过才二十余人。
02状元分布的特点
古代状元分布变化不是杂乱无章毫无头绪,而是有其自身规律。
最为直观的一点就是南方状元由少变多。
唐代南北状元比例大致为一比三,到了明清南方全面超越北方,江浙成为?状元行业领跑者?;
其次,状元分布呈现出向少数府县集中的特点,江苏苏州及其属县共有状元20余名,紧随其后的是杭州、绍兴,昆山、莆田等地也排名靠前。
状元集中的府县大多位于江南一带,北方的只有开封一处。另外,古代状元呈现家族特点。父子、兄弟、叔侄状元屡见不鲜,比如北宋梁灏、梁固父子、章衡、章惇叔侄等家族状元。
03状元分布的背景
状元的分布变化并非只是单纯数量的差别,而是古代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首先,南北状元数量的发展变化与古代经济中心的变化密不可分。安史之乱后,大批北人南迁,为南方注入了新鲜的经济、文化血液。北宋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到了南宋,经济中心彻底转移,?苏湖熟,天下足?,经济的活跃带动了文化的兴盛。明清时期江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之对应的便是江浙一带状元的?井喷式?出现。
图/反应北宋商业发达的《清明上河图》
其次,人才的培养以当地教育为前提,教育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决定了状元的数量。以书院教育最为发达的宋朝为例。东南地区的私学竟然占到了全国的70%~80%,县学普及率超过90%的均在南方。久而久之,众多的书院积淀出深厚的人文底蕴,对南方的社会氛围产生重大影响。
图/岳麓书院
最后,政治对状元的诞生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唐代河北地区共有状元十余位,到宋朝却空无一人。
抛开经济因素,北宋时期河北处于宋辽军事对峙的前线,战乱频繁,与唐代富庶稳定的局面截然不同。百姓朝不保夕的情况下状元出现的几率必然会大大降低。
此外,国都的高级官吏大多为文化精英,众多国家文化机构同样分布于此,由此而形成的文化氛围无疑是状元的?催化剂?。唐代东西两京状元就占据了全国的近十分之一。
如今,科举早已没落,王朝成为历史,但它们为后世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仍然深刻影响影响着我们,?状元情结?也会一直留存在中国人的心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3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