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会晚些灭亡吗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3 00:06:17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会晚些灭亡吗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中国历史中,唐朝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存在。这是因为,唐朝传承了此前华夏文化的精髓,并且唐朝对于后世的赵宋,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历史影响,这也就有了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说法。并且,在唐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一度形成了万国来贺的景象。并且,唐代文化是极具包容性的,以至于唐朝最初的几位皇帝,都被尊称为“天可汗”。可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朝代,却最终因为一场变乱,而化作了南柯一梦。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对于唐朝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在经过这场变乱后,唐朝虽然还是维持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大多数的时间里,唐朝则完全处在被各种弊病包围的困境之中。因此,后世学者公认“安史之乱”为唐王朝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拐点。由此可见,“安史之乱”对于唐王朝的百年国运,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如果“安史之乱”,没有发生的话,唐朝是否会晚些灭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安史之乱”的发生,看起来是安禄山等一些叛将所为。可实际上,这场变乱的根源性问题,则在于天宝年间节度使职位的设置。历史上“天宝十节度使”的设置,本意上的出发点是对的,这样能够使得唐王朝更为有效的专注于边患问题。可是,“天宝十节度使”的设置,却有着先天的缺憾。这样的缺憾在于,节度使到任一方后,往往将所在地域的军政大权独揽于一身,这就使得节度使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掣肘。而只依靠简单的君臣伦理,来保证节度使不会反叛,显然有些单薄。

由此可见,“安史之乱”的爆发,看起来出于巧合,可实际上这同唐朝节度使职位的设置,有着很大的关系。即便没有安禄山的叛乱,也说不好在未来的岁月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乱。尤其是“天宝十节度使”的设置,更是造成了唐朝外重内轻的局面。手中握有大军的边镇节度使,难免会拥兵自重,借以窥伺皇权。历史就是这样,“安史之乱”的发生,并非出于偶然,从深层次看的话,这偶然之中有着必然的情况。

同时,“安史之乱”即便不爆发的话,唐朝的国祚也不会延长太长的时间。因为,在天宝末期,上到唐玄宗下到群臣,显然已经没有了开元初年那份进取心。而这样的情况,唐玄宗则需要负最为直接的责任。因为,当唐玄宗开始觉得天下太平的时候,自然便会有怠倦政务的情况发生。而这样所造成的后果,则同西晋的衰败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当司马炎开始追求纸醉金迷的时候,便会形成上行下效的局面。以至于,在王朝盛世的背景下,民生则开始逐渐凋敝。

其次,从以往王朝兴衰更迭的历史来看,每个朝代似乎都逃不过这样一个怪圈。这个怪圈就是,封建王朝在延续一定时间后,因为官僚化,以及土地兼并等问题,必然会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唐朝末期的黄巢起义,实际上便是唐朝土地兼并严重,以及唐朝官员的横征暴敛的产物。历史上无数的封建王朝,都验证了这样的铁律,唐王朝自然而然也很难跳出这样的轮回。

历史上“安史之乱”的爆发,虽然是唐王朝的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实际上,即使这场变乱不发生的话,也会有其他的变乱走进人们的视野。因为,天宝年间所设立的节度使,本就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并且,天宝晚年开始盛行的奢靡之风,以及历代封建王朝逃不出的历史规律。这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唐王朝难以逾越的高山峻岭。

如果唐代藩镇割据不被清除,唐王朝是不是就不会覆灭的那么快呢?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藩镇割据?是造成唐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但其实,如果没有藩镇存在,唐王朝其实很难延续那么长时间。为什么这么说呢?

(藩镇割据)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一直有一个矛盾,就是南北矛盾。南方的中原国家与北方的部落一直是敌人。北方的部落一再要往南方打,抄掠南方的粮食、茶叶、布匹等各种日常用品。而南方的中原国家又会反对这种侵略,甚至主动发起战争,把北方部落往更远的地方追击。

这种矛盾造成南北的巨大对抗。在秦汉三国的时候,南方中原国家对北方部落还是一种压倒性的优势。不过从两晋开始,随着中原王朝的失控,北方部落大量的内迁。而且在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这些内迁的北方部落,相互作用,攻击及融合,实际上已经让北方的部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原的国家,已经不可能像秦汉那样,对北方的部落形成压倒性优势了。

隋唐建立以后,吸取了两晋失败的教训,不敢再分封同姓诸侯王,不敢让同姓诸侯王们掌兵权,害怕造成西晋?八王之乱?那样的悲剧。

不敢把兵权给诸侯王们,因此只能把兵权交给各地的藩镇。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不把兵权收回来呢?明清时期,各地的官员不是没有兵权吗?

这话问得好,明清时期,地方官员确实不用掌兵权。因为当时南北矛盾已经不尖锐了。明朝的时候,北方基本上只有蒙古族,而蒙古族已经不能形成比较大的威胁。虽然后来明朝最终被重新崛起的后金给打进关来。但是,主要还是得力于农民起义。如果没有农民起义,满清是很难有更好的发展的。

唐玄宗

清朝的时候(尤其是清朝前期和中期),南北对抗的矛盾,则变得更加小。可以说,清朝算得上是真正的民族大统一。

总之,由于明清时期,北方部落非常弱势,因此地方的官员不需要掌兵,不需要建立藩镇。

但是唐朝不一样。唐朝虽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是北方的形势太复杂。突厥、回纥(回鹘)、靺鞨、柔然、契丹等等,真的是太多太多。不只是北方的少数民族部落太多,西边及西南有吐蕃、南诏,东边及东北有高句丽、日本等各种威胁唐王朝的民族及部落。

有的说,唐朝的衰败,是从唐玄宗开始的。因为他好大喜功,喜好开疆拓土,对周边民族各种打击,从而纵容安禄山这样的藩镇做大,最后安禄山造反,引发了全国性的大动乱。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完全有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呢?事实上,我们必须认定一个事实,北方的部落,总是在不断地往中原渗透。当他们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会依附唐朝。但是一旦他们打败了周边的敌人,发展起来了,形成了一个比较强大的民族,他们就会往中原打。没有任何一个北方游牧民族不是这样的发展过程。

(安史之乱)

在初唐的时候,唐朝对付北方部落,一般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和亲,另一种是挑唆他们互相争夺。但是发展到盛唐,国家的综合国力起来以后,唐玄宗就有野心了,他想像汉武帝那样,让中原国家重新确立对北方民族的压倒性优势,所以就让藩镇发展起来。而他则由于贪玩怠政,因此造成?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之后,中央政权对地方上的控制力已经非常弱小了。对边关的控制力就非常弱小了。也就是说,实际上唐朝朝廷已经不具备打击周边少数民族的能力。

但是,我们看到,唐朝朝廷不具备这种能力,而唐朝的边防竟然不是非常差,至少没有出现两晋及两宋那样被北方吊打的局面。为什么呢?关键的原因,就是有藩镇的存在。

由于藩镇掌控着兵权,又不听中央的指挥。因此,当遇到外族入侵的时候,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拼命地打。这样一来,其实藩镇们也就确保了唐朝不受外族的入侵。

不过,到了晚唐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农民起义如同点了一把火,各个藩镇之间想要争夺地盘,就打了起来。而这种互相的打仗,最终也打破了藩镇的平衡,造成了力量的削弱。

终于,唐王朝灭亡了。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我们的唐代,乃至现在的中国会怎么样呢?

我认为安史之乱对于中国的影响,不管是近代的鸦片战争还是八国联军入侵、日本侵华、国内战争都是无法相比。安史之乱时期的中国是封建社会的最顶峰,军事、国力、文化、经济都是历朝历代、世界各国所无法比较的。如果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中间有一个良性的过渡的话,中国无疑会成为今天世界的超级大国。
记得采纳啊

如果安史之乱,唐朝还会那么快衰弱吗?

在安史之乱之前,其实唐朝已经已经开始衰弱,只是史之乱之后,这种衰弱的速度更加快数了而已。

唐朝就特别是玄宗的后期,完全没有了之前的进取之心,开始贪图享受和安逸,完全的放弃了昔日开拓之志。国内的矛盾也是日益突出。首先,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经过几十年的征战,征服了大量的异族,并把这些异族的人迁入内地。但是很多配套的政策没有相应的跟上,歧视的现象也很严重,导致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其次,在玄宗后期,唐玄宗觉得天下太平,生活日益开始腐化堕落,也别是宠信杨贵妃已经全家,在唐朝,杨贵妃个人每年的开销都将近百万钱,杨国忠之所以被玄宗重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杨国忠的理财本是很厉害,用来帮助玄宗皇帝收集天下财富。而杨国忠为了满足玄宗日益奢靡的生活,搜刮民财,导致天下糜烂。最后,在玄宗后期,朝廷中的政治斗争激烈,玄宗皇帝偏听偏信,先是宠信口服蜜饯的李林浦,后又偏信杨国忠和安禄山,给与地方节度使太大的权力,导致失去控制。最后导致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之后,七年的战乱,导致国家民力损失巨大,任命死伤无数。关中和河北以及陕西大部分地区,人烟灭绝,百鬼夜行。特别是长安,损坏的房屋,十之又七八,人口大减。而此战之后,唐朝的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渐散失,导致了后来的藩镇割据。阶级剥削更加厉害,从而也使得农民起义不断,最终黄巢起义,摧毁了华丽的长安,大唐不复存在。

假如唐玄宗来不及跑,唐朝会灭亡吗

不会,当时的唐朝是盛极而衰,正处在极盛转入衰落的阶段。
你可以参照一下北宋,在宋徽宗的北宋,各方面都不及唐玄宗的时候的唐,宋徽宗被抓了,北宋也没有就此灭亡,同样撑住了。
只是说玄宗如果被俘可能对唐朝平灭安史之乱有影响,说不定最终会形成分裂之局,但要靠这个覆灭当时的大唐还是做不到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3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