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忠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说起魏忠贤,想必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不陌生。作为天启年间朝政的实际掌控者,魏忠贤专断国政,排除异己,朝廷内部皆是魏忠贤的党羽。
动静这么大,明熹宗不可能不知道。但是明熹宗非但没有治他的罪,反而在死之前特意嘱咐下一任皇帝,“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宜委任”。不过,崇祯皇帝上位之后,却开始清算魏阉的势力,他大刀阔斧,将和魏忠贤有牵连的大臣清理得干干净净。但是没过几年,李自成就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于煤山自缢身亡。在死之前,崇祯皇帝的贴身太监曹化淳哭诉道:“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因此后世关于关于魏忠贤的评价,一直争论不断,有人认为魏忠贤其实是一个能臣,也有人认为魏忠贤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奸臣。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魏忠贤到底是能臣还是奸臣?如果不杀他,明朝是否还能延续下去?
首先,评价魏忠贤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
如果站在封建皇权的角度来看,魏忠贤是一个千古难遇的能臣。魏忠贤把控朝政期间,虽然拉帮结派,排除异己,但是魏忠贤也确实让一些很有才干的人得以上位。皇帝不上朝,但是国家依旧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转,凭借的其实就是魏阉集团。
除此之外,天启年间,辽东战事就已经很吃紧了。而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都是很费钱的,因此朝廷需要大量的军饷。朝廷要钱,魏忠贤就能通过各种手段搞到钱。魏忠贤当政时期,国库不缺钱,军队粮饷充足。
而且魏忠贤本人出身寒门,所以他也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问题。因此,魏忠贤征集的粮饷多出自富商以及士族之手,对农民的欺压并不重。因此,像李自成等人也就不会出现。
最后,魏忠贤虽然专政,但是作为一个太监,他没有后代,他所做的一切,最终获利者还是皇上。因此,站在封建皇权的角度来看,魏忠贤是一个能臣。
但是如果你站在东林党的角度来看,魏忠贤就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奸臣了。因为魏忠贤当政期间,一直压着东林党。而魏忠贤的税收政策,也直接损害着东林党的利益。所以在东林党的眼里,魏忠贤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魏忠贤倒台之后,东林党乘势而起。而崇祯皇帝一直为东林党所利用,逐渐取消了魏忠贤时期的工商税,从而保证了东林党人的利益。但是辽东的仗还没打完,还需要军饷。不能向工商阶层收税,那么只能把收税的对象转向农民。最后的结果就是民不聊生,农民不得不拿起武器造反。
因此,魏忠贤其实既是一个治世能臣,同时也是一个奸佞之臣,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看了。
至于魏忠贤不死,明朝还能不能延续?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如果魏忠贤继续当政,那么东林党人就没有出头之日,而朝廷靠征收工商阶层以及士族阶层的税收,也还能维持运转。国库不缺钱花,老百姓的负担就能少很多,李自成等人也就不会揭竿而起。因此,即使当时明朝已经积重难返,但是如果魏忠贤不倒,明朝至少不会这么快玩完。
崇祯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杀了魏忠贤,如若不处死,明朝可能不会这么快灭亡!
提到魏忠贤,人们就会想到,这是一个残暴、冷库、自私,无恶不作的奸佞。他之所以能够得宠,权倾朝野,甚至有人叫他九千九百岁,是因为明熹宗朱由校。如果没有朱由校,也就没有历史上的权臣魏忠贤。
而朱由校临终嘱托朱由检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朱由校的言外之意,千万不要杀魏忠贤,遇到大事的时候,他能够帮助大明朝。但是崇祯帝朱由检没有听哥哥的,当上皇帝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干掉了魏忠贤。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么,假如崇祯不杀魏忠贤,崇祯皇帝还能翻盘吗?明朝是否也不至于亡得那么快?
魏忠贤原先不过是一流氓恶棍,在里面混不下去了,便选择了进宫当太监。魏忠贤虽然目不识丁,但拍马屁的功夫却很凶猛,于是进宫不久他就失掉了老太监的选拔,后来又和皇子奶妈打得炽热。
在万历皇帝时期,魏忠贤深得皇帝的喜欢,开端青云直上。而到了明熹宗上台之后,魏忠贤间接成为了太监之首,而朝政大事也根本上交给了魏忠贤。在位七年的明熹宗,他只对制造木器感兴趣,所以朝政的事情,他都交给了信任的魏忠贤。
魏忠贤当政之后,他是阉党实际上的首领,魏忠贤代表的阉党和士大夫臣工为代表的东林党人水火不容,相互奋斗十分激烈,他开始打压东林党,不少东林党的人士在此时遭到虐待。
天启帝不算弱智君主,心里非常清楚自个做了啥,关于阉党的实力逐渐强大也感到惧怕,可是东林党也有点不受操控的姿态,这即是玩平衡的手法了,坚持两边的战略平衡。
1368年,朱元璋正式创立大明帝国。和历史上哪家皇帝都一样,朱元璋也希望着自己的大明王朝能够千秋万代,永不凋零。平时朱元璋除了每天处理政务之外,基本上就是想着怎么能够使大明王朝,延续万年不断。因此他让刘伯温去斩了各地的龙脉,尽管最终还是放没能斩断长白山的龙脉。
话说斩了龙脉之后,朱元璋还是不放心。于是,有一次朱元璋,就委婉地请教足智多谋的刘伯温,想让他算一算自己的大明公司到底能延续多少年?
刘伯温大家都知道,正史上他称是著名的政治军事家,也是一个文学家。朱元璋把他尊称为刘邦手下谋臣张良一般。而民间多把刘伯温与三国演义中半人半神的诸葛亮相提并论,都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更神奇的是刘伯温还被传言为一个著名的预言家。
刘伯温掐指一算,就知道千秋万代肯定是做梦,所以刘伯温对朱元璋说:“大明王朝的将会到万子万孙之后。”朱元璋一听非常高兴。他欺负朱元璋是一个文盲,还就出了一个谜语,而这个谜语就是刘伯温所著的《烧饼歌》。烧饼歌中关于明朝有这么几句话:“谁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忠臣贤士尽沉沦,天启其衷乩更纷。纵有胸怀光坦白,乾坤不属旧明君。”
这些诗句看起来是大明会千秋万代,实际上却暗藏奥秘。
如今我们再来看刘伯温的预言,发现居然神奇地符合了历史,万子万孙只的便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万历皇帝的年号。而那“八千女鬼乱朝纲”讲的便一个字“魏”,而“忠臣贤士尽沉沦”讲得便就是这魏忠贤了。
当然预言归预言,只不过是一场历史的牵强附会罢了。我们还必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魏忠贤。
那么按理说魏忠贤应该是乱臣贼子,为什么又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呢?”,这句话又是来自哪里呢?
魏忠贤的确在历史上被骂得很惨。他也做过许多残害忠良的事情,作为一个宦官,他勾结上皇乳母客氏,扰乱朝纲,曾经一度成为大明朝真正的掌权人。也就是在他掌权之时,排除异己,不断地残害朝中士大夫一族,稳定自己的政权。因此受到了朝中东林党的猛烈抨击,东林党人非常期盼着能够灭掉魏忠贤。在崇祯皇帝上位后,东林党人不断上书启奏魏忠贤的死罪,崇祯也明白魏忠贤是自己掌控权力的最大阻碍,于是崇祯皇帝就这样将魏忠贤送上了死刑架。
然而崇祯13年3月份的一天,李自成带领着自己的起义军攻到北京,崇祯皇帝在这一霎那终于明白了,父亲对自己说的:“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崇祯皇帝在这一刻才明白对于大明朝来说,谁才是蛀虫,谁才是奸臣?崇祯皇帝的贴身太监曹化淳发出了“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感慨,也正是以为这句话让崇祯皇帝明白了是被谁玩死的。
为什么那些官商贵族非要弄死魏忠贤,魏忠贤当权之时,为什么农民出身的李自成并没有造反?
其实魏忠贤当权之时,大力打压的就是那些官商贵族,但实际上他对老百姓非常好。他他自己是农民出身,所以对那些贵族大夫大肆压榨,而使得他受到了来自这些官员的抵抗。
我们还应该明白一个问题,大明并非亡在了金人的入侵,而是死在了自身的农民起义。魏忠贤一死之后,大明国库慢慢空虚。而当时,西北地区接连大旱,朝廷又没有钱来资助。如果魏忠贤还在世的话,那些官员商家迫于他的压力,无奈就只能出钱镇压,所以民变的可能性会变得很小。
其次魏忠贤对明朝以文制武的弊端进行了修正,这其实也是歪打正着。明朝武将在外征战,说不定哪天就被朝中的文臣所陷害,抢了功。而魏忠贤是怎么做的呢?他就对武将说你只管打仗,给我钱就好了,我罩着你,保证你不会出事。魏忠贤这样做,虽然不是什么正当手段,但他的确保护了武将的性命,也让那些拿笔杆子的文官没有漏洞可钻。
而魏忠贤一死,那些士大夫阶层又崛起,文官不断加强对百姓的压榨,增加税收,而武将也受到了文官的压制,导致后期,那些名将卢象升,孙传庭都被冤枉而死,大明的军事实力大大削弱。
虽然说魏忠贤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对明朝还算忠心耿耿。说他不死能够拯救大明朝,还是夸张了一点。但那些真正希望他死的人才是大明朝的蛀虫,崇祯杀掉的是一只忠心耿耿的恶犬,而他留下的却是一群见风使舵的老鼠罢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79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