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斩杀赵国俘虏的除了白起,还有一个下落不明的他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2 21:22:49

斩杀赵国俘虏的除了白起,还有一个下落不明的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桓齮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秦朝时,始皇帝做过一件事,这件事让后世对于先秦乃至是秦王朝时期的许多人物和事件都变得十分模糊和不可考证,这件事就是焚书坑儒。

虽然后来有人多方考证后撰写了史书,还原了一部分历史,但是依然有许多应该记载的史实遗失了,比如说与蒙骜王龁同时期的秦国大将麃公是谁,又比如说桓齮在被赵牧打败后“奔走”去了哪里,最终又得到了什么样的结局。

拿桓齮为例,桓齮第一次出现在史记中是秦始皇十年,在吕不韦因嫪毐之乱被连坐贬谪之时,当时他的身份是秦国的将领,再后面就是始皇十一年,桓齮和王翳、杨端和受命攻伐赵国,连下赵国九座城池后,王翳开始整军分兵,这时候,桓齮单独带领一支军队攻克了赵国的邺邑和安阳,再之后记载的就是桓齮的一次大胜——十三年,桓齮攻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

其实说来比较搞笑的,赵国似乎与秦国特别不对付,在秦昭襄王时期,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多万大军, 在始皇时期,桓齮也杀了十万赵军,赵国的面积在战国时排名第三,但是先是死了四十多万壮丁,好不容易又一批男儿长成,从军后又对上秦国,然后又死了十万,但是,就是这样,赵国居然还有力气反扑。

而赵国的反扑就是派遣赵牧为将,与桓齮对上,桓齮此时已经夺下了宜安,但是最后还是赵牧略胜一筹,不仅打败桓齮夺回宜安和肥下,也如桓齮一般,杀掉了桓齮以及其带领的十万秦军。

另外也有史料记载桓齮在战后畏罪,逃亡往燕国,而这种战败而逃的行为触怒了始皇,始皇千金买其头颅,并承诺,若是能杀掉桓齮,献上他的头颅便可封万户的食邑。

然而,这种说法其实有待商榷,虽然有人说桓齮出逃燕国后,化名为樊於期,成为了燕国的将军,甚至以自己的头颅送于荆轲,使荆轲有机会去刺秦王。

但是即便在战国时期桓齮和樊於期的发音相近,但却不能代表什么,对樊於期的记载是他曾罪于秦王,而樊於期的记载也是在桓齮逃亡燕国却了无生息之后出现的,再加上荆轲是拿着樊於期的头颅去进献从而获得刺秦王的机会,桓齮的头颅刚好有这样的分量。

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王弟长安君成蟜之乱,据记载,是樊於期对成蟜说始皇非秦庄襄王之子,得位不正,才使得成蟜起兵叛乱的,而成蟜之乱在始皇九年,因此,樊於期最初也是秦国将领,至于他得罪秦王,难道说始皇身份不明以及鼓动始皇弟弟成蟜叛乱还比不上一个桓齮兵败吗?

所以,桓齮只有可能是销声匿迹或者是再也没有什么“大事件”流传出来,又或者是历史上另一种说法,即他死在了与赵牧的那场对战中,而不是化身成为了樊於期。

当然,这些说法都是建立在桓齮在秦始皇十四年被李牧战败之上的, 但是也有一种说法是桓齮是在秦始皇十三年被李牧所败,战败后逃回了秦国,并于十四年再次领军,夺得了平阳和武城。

至于为什么后来秦史上再没了桓齮的记载,这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关,也与桓齮本身有关,秦国好战,因此能当将军的人才相当多,而桓齮除了有记载的几场战役之外,再没出头的机会也是有可能的,因此,他只能在秦始皇本纪中“客串”出现一下,稍微展现他对大秦的功绩,毕竟,在始皇本纪中即使是名将王翳也只不过几句笔墨,更何况桓齮了。

一人屠杀一百万,晚年悔不当初,历史上这位“杀神”是谁?

这位”杀神“就是大名鼎鼎的白起,白起的军事能力非常强,著名的“长平之战”,这场战役中,赵国死了四十五万士兵,他一生打了七十多场的仗且无败绩,白起是一位世人歌颂的英雄。




白起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兵家“的代表人物,在白起那个年代,秦国是非常强盛的,秦昭王想要一统天下,于是选拔人才,白起出现了,在秦昭王十四年,白起担任主将,攻打韩、魏两国,白起带兵消灭了韩、魏两国二十四万人,还将公孙喜俘虏了,白起是一战成名,也升了职,成了国尉,秦国的一名大将。

这也更给白起带来了无限斗志,之后白起指挥了许多战役,有七十多场,而且没有失败过,著名的长平之战,白起带兵在赵国长平一带与赵国的士兵发生战争,白起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杀了赵国四十五万人,其实赵国已经白起投降了,但是白起以免后患,居然将他们都活埋了。



而后白起生病了,但是秦王仍然继续战斗,又一次向邯郸发起进攻,但是几次进攻都失败了,秦昭王让白起出战,但是白起拒绝了,秦昭王再一次失败后又回来请求白起,白起仍然拒绝了,这时秦昭王不满了,堂堂一个皇帝给你下命令,你三番五次拒绝,再加之再邯郸无数次战败,他决心除掉白起,秦昭王向白起下一条死令,白起不得已出战,但是途中一位使者拿出宝剑,白起彻底明白了。

白起死之前说了一段话;"我到底是犯了什么过错,怎么会走到了现在这一步!”他在死之前也恍然大悟:“我确实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都已经投降了,而我却将他们都活埋了,这一条,我就该死。”秦国的人都非常同情他,在他死后都为了建了寺庙祭拜这位英雄。

中国战国后期军事家,史传他曾坑杀赵国兵卒40万,他是谁

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之首。

白起善于用兵,史书记载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秦国商鞅变法完成之后,赵国也开始了“胡服骑射”的改革。秦赵两国的势均力敌,从“战国四大名将”就可见一斑:白起战廉颇、王翦对李牧,他们分属秦赵两国,是彼此毕生的劲敌。

公元前262年,白起再度攻打韩国,夺取野王城,切断了韩国的上党和都城的联系。上党郡守冯亭和老百姓商量说:“通往都城的道路切断了,韩国肯定没法管我们。秦军逼近,韩国不能接应,我们不如归附赵国。赵国如果接纳了我们,秦国肯定会攻打赵国。赵国受到武力威胁,必定和韩国结盟。这样一来,就能阻挡秦国了。”

上党的归附,在赵国引起了一场争议。有人预见到了祸害,有人垂涎一郡之地。最后,赵王还是决定接纳上党。
两年后,秦国的报复来了。秦将王龁夺取上党,上党军民纷纷逃往赵国。赵国在长平驻军,接应上党的百姓。这给秦国落下了攻赵的口实。

长平之战是一场两国的生死大战。赵国派出了王牌将军廉颇。在长平,廉颇坚壁清野,三年不出,迫使秦军陷入僵持战。无可奈何的秦国,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反间计就此上演——秦相范雎派人带着千两黄金,进入赵国,“间谍”逢人就说,秦军不怕廉颇,廉颇有什么本事,只会守不会攻,秦军就怕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王果然中计,立即把赵括调往前线。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却不懂临阵应变。秦国反间计得逞,立即启用白起为主将,王龁调为副将。同时下令:“任何人敢泄露武安君担任主帅的秘密,斩!”赵括准备好的一套应对王龁的策略,完全落空了。

长平之战以白起的胜利告终。赵括走投无路,被秦军射死,40万士兵投降。白起却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为防降兵暴动,除了派240名年幼的赵国小兵回国报信外,40万人全部坑杀!
坑卒40万,成了白起万世难辩的罪证。

探索历史,解开中国古代战神级人物都有谁呢?

我们都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作为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战争冲突必不可免。特别是在朝代更迭之际,更是战乱不断。俗话说,时势造英雄,频繁的战场之中,也涌现了许多名垂青史的武将。

中国历史上武力高强的将军不在少数,但一个真正的武将,骁勇善战的能力固然必不可少,但谋略同样十分重要。因此,历史上名将虽多,但能被称之为"战神"的确是少之又少,不过寥寥三人罢了。那么,他们都是谁呢?

一、白起

白起是秦国的将军,他是从平民的身份一步步爬上将军这个位置的。我们都知道,商鞅变法的时候推行军功爵制度,斩杀的敌人越多,获得的奖赏与爵位就越高。一个秦国士兵只要在战场上斩获一个敌人的首级,就可以得到公士的爵位和一顷田地和一处住宅。就这样层层递进,越往上升的话所需要的军功也就越来越多。我们不难想象,虽然说商鞅变法给了平民晋升的渠道,但像白起这样,从一介白身高升到将军的位置,需要斩杀多少敌人,立下多少军功。


据统计,白起的一生经历过大大小小七十余场战争,无一败绩,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战神",既然说起他,就不得不提起他最著名的一场战役?长平之战。这一战,堪称战国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一战。

秦国刚开始攻打赵国的时候,赵国的主将也是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名将廉颇,他采用了以逸待劳的方式,设置多道防线,消耗秦兵的体力,延缓他们的行军速度。而当时的赵孝成王昏聩,白起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使用了反间计,让赵王用赵括替换了廉颇。

长平之战中,秦赵两国参与的士兵接近百万,赵国战败之后,白起下令坑杀赵军俘虏,人数高达40万之众。从此以后,赵国逐渐衰败,而赵括的失败,最终也成为了纸上谈兵的最好诠释。

据估算,战国时候死亡的士兵大概是200多万人,而战国的人口也就大概2000万人,仅白起一人,斩杀的士兵就超过100万,数量之多可见一斑。因为白起杀人众多,还获得了一个称号"人屠",而在如今的山西省高平市,当地至今流传着一种小吃叫"烧白起",从这些不难看出白起这个人打仗有多狠。

第二、韩信

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大功臣,这也是打仗非常猛的一个主。韩信早年十分落魄,靠浣洗衣物的老妇人赠送的大饼充饥,还受过胯下之辱。效忠于项羽之时,多次献计未被重用。投靠刘邦之时,他也同样不受重视,多亏了萧何的慧眼识珠,不但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韩信也才有了施展抱负的空间。


韩信也没有让萧何失望,众多战役中,他也同样是屡战屡胜。特别是背水之战,面对双方兵力上的巨大悬殊,韩信沉着冷静,他让手下2000余将士偷偷绕道赵军的后方营帐中,拔下赵军旗帜改插汉军旗帜,命令剩余的汉军拉开阵势,赵军为汉军气势所震撼,慌忙撤军,决定改日再战。回到大本营却发现已经是"改旗易帜",惶恐之下以为自己已经汉军包围,霎时间乱做了一团,就这样,汉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种冒险又大胆至极的打法,除了韩信再也没人能够重演。还有其它一些同样著名的战役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十面埋伏等,都证明韩信可谓是将兵法谋略运用的淋漓尽致,他打仗,从来不靠硬拼,而是靠智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79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