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前,将赵云和诸葛亮作为自己的托孤大臣,他希望这一文一武组合能够帮助蜀汉统一天下,因此刘备各自放给诸葛亮和赵云一些权力,让他们能尽量发光发热,成为蜀汉的两大支柱,期间刘备曾放给赵云一项特权,赵云弄不懂这特权的含义,诸葛亮懂了却选择保持沉默。
刘备为什么会放给赵云这项特权呢?因为赵云在这之前军衔低权力小,作为托孤大臣要震慑朝中高官保护后主,手中不掌握权力是不行的。刘备一生把赵云放在身边当守卫,食则同粥衣则同袍,把他当成仅次于关张的第三个义弟。虽然刘备很亲信赵云,他却迟迟不肯给赵云放权,赵云一直在军中担任杂牌将军,虽然被封为五虎将,可掌握的军权和其他四虎来说不是一个级别。
世人都知道刘备在临死的时候对诸葛亮进行了嘱托,但是却不知道其实他还和赵云说了很多话并且有些话还非常的有内容,在后期的历史故事书上中就提到了刘备向赵云进行了托孤,虽然在正史中刘刘备没有向赵云托孤,但是既然能在这么重要的文献上写出来那必定就有他的道理。
第一赵云为蜀汉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但却没有得到实际的汇报这让罗贯中觉得只是一份遗憾,所以将赵云推动刘备的面前在临死之前对他说说话,也弥补一下赵云心里的那份委屈。第二就是赵云作为他们父子俩的救命恩人和保护神怎么能把他给忘了。
如果领略得稍有偏差就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刘备即将去世,军心肯定会不稳,朝中肯定会有一些人开始动荡不安。如果自己稍不留神做错一件事说错一句话,都是有关于国家大局的,恐怕到时候朝野之间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也将岌岌可危。所以当时的诸葛亮不敢多说,也不敢过多揣测。不管怎样这一切都足以说明刘备对赵云的信任,赵云对他的忠心和付出,包括对刘备的保护,都是被刘备看在眼里的。
三国时期,烽烟四起,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持续了很长时间。刘备就是蜀汉政权的开创者,蜀汉政权在他的经营下实力逐渐强大了起来,使得蜀国称霸一方。虽说刘备一生也比较辉煌,但是身体总有不行的那天,所以说他终究会退位。刘备唯一的儿子就是刘禅了,他也是蜀汉唯一的继承者了,这就有了白帝城托孤的故事了。
历史上对刘禅的评价也不是很好,所以就有了扶不起的刘阿斗的称呼。刘备常年征战,久经沙场才得此天下,但是不幸的是,他在夷陵之战中元气大伤,紧接着就一病不起,最终不得已就准备让刘禅继位了。刘备对他的这个儿子也十分的不信任,所以就对诸葛亮和赵云吩咐了一些事情,恳请他们尽心尽力辅佐刘禅。
刘备这个人还是比较小心谨慎的,他先后秘密的召见了诸葛亮和赵云,以交代后事。诸葛亮一生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刘备的帮助是最大的。所以刘备就希望诸葛亮能像以前一样继续尽全力辅佐刘禅,若是刘禅太过无能就让诸葛亮自己掌管蜀国。但是刘备从心底里还是不希望自己的江山落到他人手里。
所以之后他又秘密召见赵云嘱咐了一些事。赵云乃五虎上将之一,年少有为,刘备对他也十分的信任。所以他就交代给赵云若是自己死后,有他人想要对刘禅起了不臣之心,不管是谁都要将其诛杀。可见刘备还是小心地提防着诸葛亮,但是后来诸葛亮也没有什么非分之想,还是尽心尽力的辅佐刘禅。
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倾蜀中之兵力伐吴,但却在夷陵之战中败给了“后生小子”陆逊,羞愤交加的刘备为此一病不起,于是上演了白帝城托孤之举。
刘备托孤的人有两个。第一个人是我们熟知的军师诸葛亮。
刘备先是对诸葛亮说:我自从得到你之后,才成帝业,只是后悔没有听你的话,才遭此大败,我也快不行了,我的孩子还小,只能将此大事托付给你。诸葛亮说:希望陛下能够养好身体,不负天下所望。
刘备看到马良的弟弟马谡在旁边,就让马谡先退下,刘备对诸葛亮说:丞相,你觉得马谡之才如何?诸葛亮说:马谡是当世的英才。刘备说:不对,我看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希望你好好观察一下。
刘备说:我也快死了,我有一个心里话,想和你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治理好蜀国的,终成大事的。如果阿斗可以辅佐,那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行,你就自己取而代之吧。
诸葛亮听了,惊慌失错,泣拜说:我一定尽心辅佐,别无他想。刘备让诸葛亮起来,坐到榻上,让刘永和刘理过来,对他们说:你们要记住,等我死了,你们兄弟三人,要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丞相。然后让刘永和刘理两人拜诸葛亮。
果然,刘备的“三心”换来了诸葛亮的“真”心,他泣拜表态,说了8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成功搞定了诸葛亮后,刘备马上对另一位牛人进行托孤——虎将赵云,并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我与你是故交,一路风雨兼程,一路不离不弃,但此时却要分别了。我死之后,希望你能照顾好阿斗,千万不了辜负了我对你的一片真心。
刘备将最后一道遗书留给赵云究竟是何用意呢?
一是说明刘备充分信任赵云。要知道赵云不但忠心于刘备,而且还和刘备的接班子刘禅有很深的渊源。在长坂坡时,上演单骑救主好戏,成功将陷入曹营的刘禅救出。另一方面在吴蜀交恶时,孙夫人回江东时带上了刘禅,赵云和张飞联手拦江将刘禅救下。可以说没有赵云,就没有刘禅的今天。
二是说明刘备还是“堤防”诸葛亮。诸葛亮的忠心刘备固然知道,但他毕竟知道儿子刘禅的能力,毕竟还是担心诸葛亮“图谋不轨”,不想让自己辛六苦打下的基业毁于一旦,他把赵云纳入托孤两人组,一方面可以牵制诸葛亮,让其不能“为所欲为”,另一方面是为刘禅寻找双保险,万一有人在他死后想“谋反”,可以迅速平息。
总之,一文一武托孤大臣辅佐刘禅,可确保刘禅继位后政权稳定,刘备的超级政治才能令人钦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7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