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靖难之役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细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叛乱,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所谓叛乱和政变有很大区别,政变指的是没有运用武力或者是只动用了少许武力,只花费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的事件,而叛乱则是双方动用了大量军事力量,发动了战争,在很长时间之中,才解决了事情的事件。实际上,叛乱比政变难的多,政变无须政变者掌握太多兵力,甚至不需要有兵权就可以实施,双方的伤亡也比较少,但是叛乱不一样,它需要动辄数万数十万计的军队,双方都会拿出自己所有的家底进行决斗,大家都死伤惨重,对于战略战术的考量会比政变多的多。
历史上有很多大规模的政变,比如西汉七国暴乱、西晋的八王之乱,还有明朝的靖难之役等很多很多叛变事件,但是实际上这些叛变难以取得成功,除了靖难之役基本上没有多少叛乱取得成功,尤其是在统一王朝之中发动叛乱。七国之乱看似影响极大,中央朝廷难以平定,实际上他们在几个月之内就击败了各位诸侯,取得了胜利;八王之乱更是一个没有赢家的叛乱事件,几位藩王同时作乱,你打我我打你,最后也没分出胜负,大家都是输家,只有靖难才是真正取胜的叛乱。
实际上,这次叛乱能够取得胜利也是十分奇怪的。首先,燕王实力完全不如中央的实力,燕王当时在发动叛乱的时候仅仅能够控制北平一个城市和几万军队,而且北平也是燕王刚刚夺取控制权的,人心还不稳,全国其它地区都对明朝朝廷效忠,就算是朱棣攻入南京之后,它实际上也没能控制多少土地,而且尽管他的军队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实力较强,但这也是有限的,跟朝廷拥有数百万计的大军和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招募到的几十万预备军,燕王的实力可真的是弱的可怜,从实力上看,他根本难以取得胜利。
其次,燕军的战略空间小,而朝廷的战略空间十分大。从北平到南京按照古代的走法和明初北伐的路线,应该是先从北平经过河北地区到达山东,攻克济南之后,再取得徐州,最后渡江南下攻取南京。但是这条路上都是军事重镇,无论是济南徐州还是南京要取得都是很困难的,加上燕军数量少、缺乏粮食,一旦时间拖得久了那就难以为继了;而朝廷的可回旋空间则是很大的,他们完全控制山东江苏等地,不仅如此,他们还拥有很多坚城、淮河和长江的天险。根本不用惧怕燕王的攻击。
而且,朝廷对燕军的军事行动是具有完全的正当性的,自己才是正义的一方,燕王想要争夺本不应该是他的皇位,违背了基本的礼制,从道理上看就输理,更是在和平之中非要制造混乱和战争,给百姓带来战乱的痛苦,更应该得到人们的反感,况且燕王势力很小,任谁看都不会相信他会取胜;而朝廷是在平叛,具有道德上的优势,而且朝廷兵多将广、占据优势,这就更让人怀疑燕王取胜的可能性。
然而,这次叛乱最后的结果却和人们想的不一样,反而是兵少将寡实力不足的燕王取胜了,这真是让人感到十分奇怪。在很多人看来,朝廷不仅是站在道德高点上,军队实力和财政实力都比燕王强一百倍,怎么可能会输掉呢?
事情是这样的,这次燕王能够取胜确实是有极大的侥幸成分在里面。首先,当时燕军已经陷入了战略被动,不用说首都南京,就连山东境内的济南他两次进攻都没能攻下来,被挡在了这里难以向南,如果这样下去,按照自己的实力,不用打仗都很可能被拖垮,这是胜利已经离朝廷不远了。然而意外发生了,朱棣不愧是优秀的战略家和军事家,他看到这种情况,已经知道了自己不能再像传统的方法一样进攻了,必须要使用奇招致胜。于是他决定跳过济南和山东,从安徽东进,直接进攻徐州甚至是南京,朱棣亲自率领军队走了这条路线,他首先攻打徐州,却不能攻克,之后决定直捣黄龙,直奔南京。没想到朝廷后防空虚,完全没想到燕军能够直接进攻首都,情急之下守军投降,朱棣成功攻克南京,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朱棣发动靖之役是建文元年(1399年),至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取得胜利。朱棣是以侄子皇帝年纪尚小,初登帝位,削藩势力尚未成熟,趁虚而入取胜的。靖难之役其实理论上没有成功的可能,实在是朱允文这个臭棋篓子实在是太臭了,必胜之战被他打成这样在历史上也是独一份。
中国历史上的诸多朝代,都曾发生过藩王之乱,例如:唐朝的安史之乱、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等。纵观历史,虽然藩王之乱并不罕见,但真正篡位成功的也就唯有朱棣一人。“靖难之役”是由建文帝的强硬“削藩”手段引起的。由于藩王势力的日益强大,对朝廷构成了威胁,朱允炆于即位之初便起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近臣开始了他的“削藩”计划。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废除了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和岷王朱楩等五个藩王,接着又将矛头指向了燕王朱棣,在这种情况下,迫使燕王朱棣不得不走向谋反这条道路。
靖难之变,是明朝第二任继任者,建文帝朱允炆与亲叔叔燕王朱棣争夺皇位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燕王朱棣发檄文: 清君侧,靖君难。从而发动叛乱抵抗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战争开始于1399年至1402年历时四年,最终以燕王朱棣成功占领南京,赶走亲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结束。“靖难之役”的成功,更多的是朱棣中表现出来的非凡军事韬略。建文帝削藩太急、手段太酷。建文帝急于削藩,一年之内就废了四个藩王,把湘王逼的全家闭门自焚,在宗室内部完全丧失了威信和团结能力。庙堂无能、政策无常总而言之,燕王朱棣既有出师之名、军事实力、指挥才能、群众基础……做到了“有里子、有面子”,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所以,篡权成功也就不足为怪了。
中国明代初年,燕王朱棣(见明成祖)以“靖难”为名而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始发于建文元年(1399)。四年,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失踪,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藩王各拥重兵,其中尤以秦、晋、燕、宁诸王势力最强。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标病故,继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对诸王势大难制深感忧虑。燕王朱棣与周王朱橚及齐、代诸王均拥兵自重,多行不法,朝廷孤危。故1399年朱允炆即位后,即与齐泰、黄子澄等密议削藩。以燕王势大难图,故削藩自燕王同母弟周王始,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削夺,湘王自焚,余皆废为庶人。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加强防燕措施。建文元年六月,齐泰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具得燕王将举兵反状,乃发兵逮燕府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燕王。张信为燕王旧部,此时遂降燕,朱棣随即为备。七月,朱棣以计擒杀张昺、谢贵,并命燕府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遂据北平。后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这就是“靖难之役”。
战事之初,因北方诸将多燕王旧部,降燕从战者甚多。燕军先后下通州、蓟州、怀柔等城,宋忠等战死。八月,朱允炆以太祖旧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师30万伐燕,屡战失利。
建文三年年底,有内臣自京师告密,朱棣知南京空虚可图,决计改变战略,于四年正月率师南下。四月,连破何福、平安师,五月克泗州、扬州。朱允炆败局已定,遣庆成郡主至燕师,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许。四年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燕师渡江,下镇江,直逼南京。谷王朱炆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燕,南京城陷,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
朱棣下南京后,自即皇帝位,下令大索齐泰、黄子澄等建文朝臣50余人,榜其名曰奸臣,大行屠杀,并实行族诛之法,族人无少长皆斩,妻女发教坊司,姻党悉戍边。朱棣还令尽复建文中所改的一切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于恢复祖训。朱棣夺取皇位后,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建立厂卫,继又迁都北京,使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说起「 ”靖难之役”,这是古代王朝中少有的藩王凭一己之力推翻中央政权而取得胜利的战争,而且此战还发生在大明王朝刚立国不久。按说新的王朝建立之初,其军队战斗力是相当高的,而且明朝还是大一统王朝,怎么会以举国之力斗不过一个小小的地方藩王呢?虽然朱棣本人是一名优秀将领,他麾下军队战斗力也高,但是毕竟士兵人数少、后勤补给不足,那么为何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呢? 如果我们仔细了解一下靖难的前后经过,就会找到答案,朱棣能取得胜利除了自己能打之外,还有以下这三点原因: 朱棣画像 一、朱允炆的特殊保护 朱允炆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的儿子,因为朱元璋厚爱而得以继承大典,这个人素来是敢想敢做,前面刚刚答应朱元璋善待自己的藩王叔叔,在朱元璋去世后,棺材板还没捂热,就开始了大张旗鼓的削藩行动。今天把这个藩王叔叔贬成普通老百姓,明天把那个藩王叔叔关进大牢,等到他削藩削到朱棣头上时,他知道这不是一个好欺负的主,于是就派军队用武力解决。但是朱允炆偏偏「 ”当了 *** 还想立牌坊”,他在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统帅耿炳文时嘱托了一句话:「 ”请你务必不要让我背上杀害叔叔的罪名。” 这真是一个愚蠢而又气人的吩咐,都已经这样大张旗鼓派军队去打自己的叔叔了,却又不想背上杀叔叔的坏名声。既然这样,那之前被你抓起来的藩王怎么解释,难道是他们自己犯法有罪吗?而且在两军交战之时,刀剑无眼,砍伤甚至杀掉敌方统帅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你偏偏特意交代一下己方军队统帅,这无疑是给朱棣加了一个防护罩。在朱允炆的命令下,耿炳文自然不然伤害朱棣分毫。 所以在后来的多次战事中,朱棣充分发挥了保护罩的作用,亲自带领军队冲锋拼杀,即使在深陷重围之中,南军士兵也不敢过于针对朱棣,那更别说放个冷箭什么的。如果没有朱允炆的关照,朱棣不知道已经死了多少次了。可叹朱允炆,他虽然是一位敢做事的皇帝,颇有爷爷朱元璋那六亲不认的「 ”精神”,但是他却缺少重要的一样,那就是朱元璋的为人信条:话不可说绝,但是事一定要做绝。自从发动削藩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又将开始新一轮的皇位争夺战,如果做事不果断就必受其乱,因此朱允炆就吃了这个亏。 朱允炆画像 二、受上天眷顾 古来征战中,双方不管是打攻防战还是在平地上互相冲锋,想要取得胜利基本都是凭着士兵的作战勇猛和事先策划好军事行动。但是在靖难之役中却发生了意外,当以上两点都不起作用时,就会有第三点来决定战斗胜负归属,那就是运气。 朱棣被南军逼入险境 根据史料记载,朱棣在和南军的作战中,曾受到两次上天眷顾。事情是这样的:第一次发生在靖难之役的第二年,白沟河之战,此战中朱棣已经兵临险境,到了全军即将崩溃的边缘。就在最后一刻,突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本来晴空万里、阳光明媚,而忽然间变成了乌云遮天、飞沙走石随风四起,而且风向对于朱棣的北军来说是顺风向,也就是对着北军士兵后背吹;而对于南军来说则是逆风向,对着南军士兵眼睛嘴巴吹。就这样在南军要取得胜利之时,士兵们被风吹得眼睛睁不开,阵型大乱,于是北军趁机反击,杀的南军丢盔弃甲。因此朱棣得以从险境解脱出来。 第二次是发生在夹河之战,此战情形和白沟河之战一样,都是在朱棣陷入困境时,由老天伸出援手帮了朱棣一把,同样是飞沙走石、同样是风向有利于北军。这两战是朱棣起兵以来最危险的时刻,偏偏两次都因为运气好而取得战事最后胜利,不得不说朱棣或许真的是有当皇帝的命。 得风沙帮助朱棣趁机反击 三、南军统帅是内奸 以上两点原因可以起到一时之用,但不是长久之计。对于第一点,虽然朱允炆给朱棣了一个特殊保护政策,但是其他士兵没有,在北军人数和南军人数相差甚远的情况下,就算打消耗战也能把北军消磨殆尽。等到最后朱棣成了光杆司令的时候,就算不杀他,把朱棣困起来活活饿死也能取得胜利。而对于第二点,两军交战想凭借运气取得最后胜利,是非常不现实的,虽然这次老天帮了朱棣,那么下面就可能帮助南军,所谓风水轮流转嘛。 所以朱棣取得胜利的最关键一点,也是第三点,那就是充分利用了内奸的力量,把堡垒从内部打破。史料记载,靖难之役开始时双方兵力是这样的,北军顶多有十万人,而南军派上战场的就有六十万,还不包括其他省的地方军队。在这样的人数差距下,就算朱棣的士兵各个以一敌六,也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偏偏南军的统帅在交战不久后又耿炳文换成了李景隆。 李景隆画像 关于李景隆只介绍两点,第一他是一个军事菜鸟;第二他和朱棣关系极好,而在开战之前已经被朱棣策反,成了朱棣安插在南军的奸细。这样的话就不难解释在开战之初为什么朱棣能以不到十万兵力抵挡住李景隆的六十万大军,而且最后杀得这六十万人大败而逃。因为在许多关键时刻,当朱棣被逼上绝境时,李景隆突然下令全军停止追击,或者停止攻城,总之是先撤退给朱棣喘息之机。 正因为李景隆担任南军统帅,才使得朱棣度过了最初的兵力不多、粮草不足的尴尬局面。虽然后来朱允炆撤掉了李景隆的统帅之位,但是李景隆的作用却没有消失,在后来朱棣改变战略直扑京城的攻城战中,李景隆做为内应打开城门放入北军入城,使得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最后胜利。 李景隆打开城门放北军入城 综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朱允炆的特殊保护、上天眷顾、内奸,这三点少了其中任何一点,朱棣的坟头早就长满了草。毕竟就算个人再厉害,也是斗不过集体的,想当年汉朝「 ”七王之乱”,最后不照样被周亚夫平复了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78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道光一生勤俭治国,为什么却越治越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