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高手,一定是内外兼修,有招式也有心法,且心法往往比招式重要,因为招式决定了如何做,心法则能让人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战场上,一个统军高手,不仅要懂战术、御人、计策等招式,还需具备战略、人性、洞察力等心法。战术决定了战役的胜负,而战略决定了战争的成败;洞察力可以让人通过蛛丝马迹、只言片语得出有效信息,进而做出最有利于己方的计策。
高手对决,比拼的是心法,扬长避短,以及在招式上等待对方犯错。在这一点上,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时可谓发挥到极致。
司马懿与诸葛亮,两人都是三国的顶级人才,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出斜谷,发动了第六次北伐战争。然而,司马懿看透了诸葛亮的“七寸”,知道蜀军千里迢迢而来,粮草肯定难以供应,于是采取“坚壁据守,消磨蜀军锐气”的作战方略。
起初,诸葛亮也能沉着应对,他让蜀军在渭水之南搞起了屯田,仿佛要打一场持久战。双方相持一百多天后,诸葛亮坐不住了。因为蜀军是客场作战,时间越久越不利。于是,诸葛亮发兵挑战,司马懿不予理睬。
诸葛亮心急如焚,又无计可施,便想了一个办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女人衣服。将司马懿比作女子,这是对他莫大的侮辱,韩信的胯下之辱都难以望其项背,想借此激他应战。那司马懿如何应付呢?
继续修炼“龟缩大法”,任凭诸葛亮的东南西北风,司马懿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面对铁桶阵,诸葛亮有力也使不出,心里难受,而司马懿却稳如泰山,气定神闲。《晋书·宣帝纪》记载:
先是,亮使之,帝问曰:“诸葛公起居如何,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蜀国使者说者无意,话中却透露出两条关于诸葛亮的重要信息:
一是生活上的。按照常理,诸葛亮奔波在外,饭量应该增加。但他每天仅吃三四升饭,明显不及正常人的进食标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饭量不正常,时间久了,身体就会出问题。
二是事务繁忙。每次二十军棍的处罚,诸葛亮都要过目,而整个蜀军十万人,每天大大小小的杂事多如牛毛。这说明诸葛亮事必躬亲、事无巨细,精力肯定跟不上,工作上呕心沥血的结果就是身体每况愈下。
司马懿依据蜀国使者提供两条信息,完全可以洞察出诸葛亮不管是工作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不利于健康,由此才会得出结论:诸葛亮命不久矣。
诸葛亮去世,纯粹是自己把自己给累死的。作为北伐的最高长官,诸葛亮需要的是举重若轻的魄力,负责重大的军事部署,而不是举轻若重的责任心,对于具体事务,完全可以交给下属处理。
精准解读情报的信息量,洞察对方的弱点,才能料敌制胜。在与诸葛亮的两次北伐对决中,司马懿根据有限的信息,看穿了对方的弱点,然后针对性地应付,让诸葛亮出师未捷生先死。
有一次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在五丈原对垒,当时司马懿见了诸葛亮派来的使者,他并没有问太多的问题,只是随意地问一下诸葛亮最近的饭量怎么样?
这看似很平常的问候,所以那个派来的使者就很诚实的告诉他说,诸葛亮每天都是晚睡早起,每餐饭的饭量,就三四升米,凡是二十以上的处罚,丞相都要亲自过问。
司马懿听到这个使者这么说,心里感到十分的开心,使者走了之后,他就对众人说,诸葛亮每天这么辛苦的干活,食量却如此少,他肯定活不了多久了。
司马懿为什么能够如此肯定呢?第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每日的食量才三、四升米而已。三、四升是现在的一斤左右。可能有人会说一天能吃一斤米,已经很厉害了。可是现在跟古代不一样。在古代的时候,越能吃饭就代表身体越好,诸葛亮那么大的一个人,才吃那么一点米,说明他身体非常的不健康。
这第二个原因就是,诸葛亮实在是太过于劳累了,晚睡早起,军中的大大小小事,都要亲自过问,操心才行,没有太多的时间能够休息长时间这样,身体肯定是会垮的。
司马懿就是从这两方面判断出诸葛亮一定不会活太久,一个整天操劳睡眠又不好的人,就算吃的再多,身体还是会垮下来的,诸葛亮还吃的那么少,身体也就更加的承受不了,不病死也会累死的。
诸葛亮在历史上一共进行了五次北伐,其中有两次是与司马懿直接交手的,在第四次北伐中,也就是卤城之战,诸葛亮大败司马懿主力,斩杀司马懿手下甲士三千人,这次失败是司马懿一生中唯一一次失败,而且还是大败、惨败,还折了车骑将军张郃这员曹魏后期唯一的名将。
从这次战役之后,司马懿就不敢与诸葛亮正面交锋,自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马懿就被手下人称为?畏蜀如畏虎?,准确地说应该是?畏诸葛如畏虎?,司马懿怕的不是蜀汉,而是诸葛亮,放眼整个三国时期,诸葛亮是司马懿唯一不能取胜的对手。
所以当诸葛亮第五次卷土重来发动北伐时,司马懿按兵不动,依靠地形、城池、粮食优势对诸葛亮避而不战,以消耗计来拖延时间,消耗掉诸葛亮的粮食,自然也就解了诸葛亮之围,虽然这招不好看,但很有效果,诸葛亮五伐是从斜谷到武功五丈原,与司马懿在渭南对峙,这一次诸葛亮甚至命令士兵在前线屯田,以便长期与司马懿对峙下去。
诸葛亮是远道而来,粮食、物资依然需要从益州及汉中运来, 虽然在屯田,也没有这么快有收获,因此诸葛亮希望能与司马懿速战速决,而不是拖下去,为了让司马懿交战,诸葛亮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经常向司马懿下战书,甚至派使者把女人的衣服送给司马懿,司马懿就是不出战,虽然司马懿没有出战,但为了安抚手下人的军心,司马懿还导演了一出千里请战的闹剧。
司马懿这个人城府极深,喜怒哀乐从来不会在脸上显示,并且善于隐忍,尤其善于忍辱负重,不达目的不罢休,从他后来的经历就能看出,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挑衅非常理智,他是绝对不可能因为诸葛亮送他女人衣服就会发怒生气的那一种人,司马懿虽然没有动怒,但他手下人显然沉不住气了,主帅这个也能忍?因此魏军军心动摇,有些不理智的人就嘲笑司马懿。
司马懿为了平息内部军心,所以就派人向魏明帝曹睿上书,要求出战,司马懿明明就在前线,却还向千里之外的皇帝请战,这不明摆着忽悠嘛,谁都知道将在外,军命有所不授,这个道理连蜀汉的姜维和诸葛亮都看出来了,是司马懿故意耍的花招,果然不久,魏明帝派出使者辛毗持节要求司马懿不要出战,魏明帝与司马懿一唱一合,现在司马懿就有借口向手下将领和士兵解释,看吧,是皇帝要我不要出战的,不是我不想出战,现在皇帝都下了命令,更不能出战了,诸葛亮送女人衣服也无所谓了,我忍了。
这个闹剧结束后,诸葛亮仍然不死心,其间仍有派出使者到司马懿处请求交战,曾经有一次司马懿就问蜀汉使者:诸葛亮最近日常生情况如何啊?使者回答: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都亲自批阅,一天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司马懿听了使者的话后,就对手下人说:
诸葛孔明吃饭少而事务杂,他还能活多久呢!
果然没过多久,诸葛亮就在五丈原病死了,司马懿怎么这么厉害,他怎么就能猜中诸葛亮生病了要去世了呢?
其实,如果仔细看诸葛亮整个五伐情况,就会明白,
司马懿说诸葛亮活不长了,就是个计谋,是为了向诸葛亮扳回送女人衣服所受到的耻辱
。
司马懿的为人决定了他有仇必报,不是不报,只是时间未到,就像司马懿对待曹爽那样,先让曹爽得意一阵子,然后寻找机会,灭了曹爽三族及其所有亲信,杀了五千多人,血流成河,心狠手辣,司马懿杀孟达同样如此,一面写信稳住并忽悠孟达,一面暗中急行军,八天急行军1200里兵临城下,出其不意斩杀孟达,司马懿就是个狠心的主。
在诸葛亮北伐咄咄逼人的态势下,司马懿只能避而不战,同样在诸葛亮步步紧逼求战的情况下,司马懿也只能当缩头乌龟,即使是在诸葛亮送女人头巾、发饰和衣服的时候,司马懿能做的只能隐忍,隐而不发,待机行事,司马懿的示弱并不代表他就认输,他一直在暗中寻机可以打击诸葛亮的机会,既然军事上不敢打击,司马懿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
当司马懿听到诸葛亮事无巨细都要插手,和吃饭只吃了三四升时,在心中就想到一个恶毒的主意,就是故意放出风声,说诸葛亮活不长了,你想啊,敌军主帅如果活不长了,这仗谁会赢?如果司马懿这句话传到军营之中,魏军听了,就是长志气,蜀军听了,就是灭自己威风,主帅都活不长了,这仗还能打下去不?
诸葛亮原本就是事必躬亲的性格,一辈子都是如此,很多细小的事都要去管理,这并不代表诸葛亮有问题了,这只是个人办事风格不一样而已,再说一天吃三四升米,换算成现在的单位,差不多就是一天吃2斤米吧,不算多也不算少,但是一天吃多少米跟身体健康有关系吗?没关系,只跟粮食供应有关系好吧,没米的时候,一天只能吃一斤米,也不会饿死,有米的时候,一天吃三四斤米也不奇怪,这是打仗,不是在家里,打仗的粮食供应直接决定了士兵的粮食量,与身体是否健康没有直接关系。
司马懿根本不能凭借诸葛亮吃饭少、事务杂而判断诸葛高身体不健康,况且主帅的身体状态本来就是军事机密,使者也不能随便说出真相,所以司马懿说诸葛亮活不长,就是一种计谋,你可以称为诅咒,
诸葛亮送了女人衣服给司马懿,司马懿就诅咒诸葛亮活不长,这就是最直接简单的解释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77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曹操篡位失败,为什么曹丕却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