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陈平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韩信被灭族,是因为韩信的功劳太大了,他的功劳大到让刘邦感觉害怕,毕竟大汉三分之二的领土,是他打下来的。
韩信的军事才能刘邦不是不知道。刘邦活着还好,韩信可能看在刘邦是老上级的面上,不会造反,但是,若是刘邦去世了,韩信反的话,刘邦的子孙毕定会遭殃。
所以,为了子孙后代着想,为了自己的大汉江山着想,刘邦只好把韩信给杀了。当然了杀韩信的人不是刘邦,而是吕后。
不过无论是刘邦也好,还是吕后也好,除掉韩信肯定是他们两个人共同的意愿。所以,韩信最终是被灭了族的。
他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他的功劳太大了功高盖主了。
萧何坐牢,是因为萧何的威望太高了,刘邦怕他会取代他们刘家江山当皇帝
萧何曾经坐过牢,是没有错。萧何为何会坐牢,还不是因为和刘邦的猜疑有关,刘邦晚年的时候,发生了太多的变故。不是这个反叛,就是那个反叛,刘邦真的是害怕了。
正是这些变故,让他谁都不愿意相信了。
所以不管是谁,在刘邦看来,都是有可能反抗他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刘邦的晚年,也就是他要死的那一年。他把萧何给抓了起来。抓萧何就是因为萧何的名声太好了。
刘邦怕萧何在自己去世后,会取代他儿子的位置当皇帝,毕竟萧何的威望太高了,百姓都拥护他。
所以,不得已刘邦只好把萧何抓进监狱当中。
不过,萧何因为人缘比较好,再加上他认错的态度好,为此还不惜自毁名节。
刘邦最终还是放过了萧何。
因此,萧何大难不死,也得到了善终。
张良不贪图功名,善于明哲保身
张良功成而退,这个都是大家比较熟知的。
说实话张良的聪明之处,就是他早就把刘邦这个人给看透了。刘邦是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享福的人。
所以,在张良帮助刘邦建立大汉帝国之后,他就选择了退出。
毕竟自己的抱负一直都是灭秦,既然大秦帝国已经被灭了。他也就不想在节外生枝了,更何况自己被刘邦封为了万户侯,等于是衣食无忧了。
所以,他也就远离了朝政,开始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
张良也是汉初三杰中,影响最大,最聪明透顶的一个。恰恰他也是没有被刘邦惩治的一个,不得不说张良确实是有过人之处的。
陈平是靠逢迎,靠溜须拍马成就自己的,当然这也和自己的才能有关。
陈平就不一样了,首先陈平的功劳是没有办法和张良,萧何与韩信相比的。
因为陈平跟随刘邦的时间比较短,他是在楚汉争霸的中后期投靠刘邦的,因此他的功劳也没有那么大。
若是陈平想要争取更多的名利,他就要跟随在刘邦身边,建立更多的功勋。
所以,刘邦在建立大汉之后,张良离开了,这时候陈平几乎就成了刘邦的头脑,无论是白登山上刘邦的化险为夷,还是把韩信贬为淮阴侯,陈平都是功不可没的。
陈平因此也越来越被重用了。
后来,到了刘邦去世之后,陈平还当上了大汉的宰相,成为了和萧何平起平坐的人,当然了那时候的萧何早已作古了。
陈平之所以能够步步高升,还在于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前途,无所不用其极。比如他在刘邦去世之后,公然违抗刘邦的白马盟约,拥护吕后立吕氏为王,刻意的去逢迎吕后。
在吕后去世之后,陈平又厚颜无耻的带头把姓吕的给灭了族。
不得不说,陈平之所以能够在汉朝政坛成为不倒翁,完全是他厚颜无耻的厚黑学在起着巨大的作用。
当然了陈平在那个多变的时候,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让他成为政坛上的常青树。
因此,陈平的这些做法,也是无可厚非的。
自古开国皇帝,在大事未举之前,多半能和手下称兄道弟,一旦登上皇位,立马兔死狗烹,当刘邦对韩信起了猜疑心后,萧何设计帮他除掉韩信,其实他自己也没能高枕无忧,而刘邦下一个怀疑的对象,就成了萧何,如果不是萧何聪明,故意收刮民脂民膏,败坏自己的声名求自保,难免不会落得和韩信一样的下场,最后他被关进监狱,也算保全了自己。
韩信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将领,只可惜无论是项羽还是刘邦,都不是识人的伯乐,但好在刘邦的手下有萧何,他一直看好韩信,在韩信不被刘邦重用转身离开时,是萧何月下追回韩信,并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最后韩信被封为大将军,在与项羽的对战中,韩信建功无数,为刘邦打下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刘邦成为皇帝后,便开始猜忌那些功臣,时时视他们为眼中钉,这使韩信大为不满,意欲谋反,为向刘邦表忠心,萧何联合皇后吕雉,利用韩信对自己的信任,在宫中设下圈套,使吕雉成功杀了韩信。
韩信死后,刘邦下一个怀疑的对象立马成了萧何,每每外出作战之前,都问向前线押送粮草的人:丞相在家中做什么,然后又做沉默不语状,这让萧何特别惶恐,知道自己功高盖主,已经被皇上猜疑。
为了自保,萧何一改平日作风,大量掠夺百姓田地,并开始疯狂敛财,弄得百姓冤声载道,当刘邦听说消息后,找来萧何对质,萧何对此不但毫不否认,而且无一丝悔改之意,于是刘邦将萧何关入大牢,但因为萧何已失去民心,对自己构不成一丝威胁,最终还是放了他。
在楚汉之争这段精彩的历史中,风云际遇英雄辈出,而韩信绝对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军事才能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功彪史册但却连连被降职、被猜忌造反直至最终为吕后设计擒杀,结束壮烈而悲情的一生。
纵观韩信的一生,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活下去,然而可惜的是,他不但功高震主,还杀错了人,加速了自己的生命终结。
韩信,不但是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更是我国历史上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首先,在军事理论方面,他著有《韩信兵法》三篇,还曾和张良一起整理兵书兵法,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战术技法,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而说到率军打仗,韩信更是用兵如神奇谋百出,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可谓身经百战无一败绩。被汉高祖刘邦誉为"能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如果说,汉初三杰对汉高祖刘邦来说,是左膀右臂一样的重要人物,对汉朝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汉初三杰中的韩信,更是难得的将才,以非凡的军事才能屡建奇功,帮刘邦打下半壁江山。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然而,正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所说的:"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历代封建君主治下,功高震主者多没有好结局。韩信更是不例外。
他的功劳大到让刘邦夜不能寐,被屡次三番夺回兵权;从经营多年齐国被迁至楚地为楚王,又被人诬告谋反,一路坐囚车见刘邦,然后贬为淮阴侯,不得不时常称病在家,却最终还是躲不过鸟尽弓藏的悲哀。
据《资治通鉴·汉纪》记载:太祖高皇帝十一年(前196), 韩信被吕后和萧何合谋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并被夷灭三族,一代军事奇才就此结束短暂而不凡的一生。
这样的杰出将领没有死于沙场马革裹尸,反而因功名过盛而被当权者谋杀,实在是令人痛惜。因此,很多学者都在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韩信的悲剧?若韩信想要不死,他该怎么办?
韩信之死因素固然很多,但在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错误就是他杀了对自己极为重要的两个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76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