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王莽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大一统的朝代一般不为史学家所承认,这就是新朝和武周朝。它俩分别夹在汉朝和唐朝中间,仅仅经历一世就灭亡了。
但是,人家这俩朝代毕竟也改了国号,怎么就不能算一个独立的朝代呢?被史学家承认的秦朝,大统一的时间也并不比新朝和武周朝长啊?
更吊诡的是,与一代女皇武则天相比,王莽在历史上的名声要差得多,能找到的相关历史资料里,大都在诋毁王莽的不学无术,胡乱改制。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武则天再怎么说也是唐明皇李隆基的亲奶奶,当时的史官再怎么春秋笔法也得照顾一下皇家的脸面,不能写的太过不堪。
而王莽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他并没有留下直系后人来继承皇位,所以,那些史官为了维护所谓的皇家正统,肯定会添油加醋,乱写一气。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史书上记录的王莽,可能跟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王莽有较大的出入,甚至是颠覆性。
经常关注大鹏说事的读者可能也注意到了,最近大鹏更新的比较慢,有两个原因:一是单位确实有事,二是大鹏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写了。
好了,严肃的话题说完了,下面说点轻松的。大鹏从有限的史料中,读出了王莽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地方,甚至有点相信他是个穿越者了。
读到这里,大家肯定以为我又要举那个已经臭了街的王莽发明游标卡尺的例子。其实不然,大鹏今天要举的例子是,王莽可能是个爱踢足球的皇帝。
据史书记载,公元9年,王莽登基之后,马上按照金匮图书的解释,封了11个辅政大臣,您瞧瞧这数,是不是正好是一个足球队的编制?
先拜四辅:太师王舜封为安新公,太傅平晏封为就新公,国师刘秀封为嘉新公,国将哀章封为美新公。这是三个后卫外加一个门将。
再拜三公:大司马甄邯封为承新公,大司徒王寻封为章新公,大司空王邑封为隆新公。这三个人负责的是中场传球。
最后拜四将:更始将军甄丰封为广新公,卫将军王兴封为奉新公,立国将军孙建封为成新公,前将军王盛为封为崇新公。这应该是四个前锋,或者俩前锋俩边峰。
好了,玩笑开完了。王莽到底是不是穿越人士,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今天,主要想说一下史书上写得王莽德不配位而失天下的故事。
虽然,王莽这个帝位不是老百姓一票一票选出来的,但也差不多,前前后后有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上书请求王莽再走一步。
从这里来看,王莽的个人品行还是得到大多数知识分子认可的,所以,王莽上台后,大封群臣,一天之中就封了几百个卿大夫、侍中、尚书官等。
尽管,王莽将原汉朝刘姓宗族凡是担任郡守的一律调任为谏大夫,但为了显示自己宽宏大量,他又规定刘姓宗室可以免交赋税直到去世。
更可怕的是,为了拉拢人心,王莽又下令,天下所有的田地都叫做“王田”,所有的奴婢都叫做“私属”,一律不得买卖。
家里原来没有土地的,按照一人一百亩的原则分给土地。家里的土地超过一人一百亩这个标准的,要将多余的土地分给九族、邻里、乡党。
如果有人胆敢不执行或者非议圣人制定的井田制、不执行法律、造谣惑众,就把他们流放到边疆,让他们去垦边,抵御外敌侵略。
王莽的这个想法很好,那么到底有没有执行呢?没有。首先,谁家的地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那都是钱啊,所以没有人主动把地交出来。
其次,天下的土地也根本不够分的。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全国耕地只有8亿多亩,而户数有1千多万户,如此算来,每户只能分到六十八亩。
口惠而实不至,这种空头支票对中央政权的公信力的伤害是极大的。这就导致后来王莽的很多政令都出不了未央宫,地方上根本没人执行。
比如说,王莽搞得币制改革,他先是废除错刀币、契刀币和五铢钱,改铸小钱。结果老百姓都不认,新钱币一直无法正常流通。
后来,王莽又制作了金、银、龟、贝、钱、布六种货币,总计二十八个等级。由于币制过于庞杂,百姓都懵了,所以还是无法流通。
王莽再做更改,仅保留面值为一的“小钱”与面值为五十的“大钱”;龟、贝、布等币种停止使用,然而民间私铸五珠钱(汉币)的还是屡禁不止。
这就是因为王莽的信任度极低造成的,百姓认为王莽朝令夕改,不靠谱,所以还是习惯使用五铢钱,甚至有人谣传“大钱”就要废止了,没人肯用。
王莽不仅在国内的公信力不高,在国际上的公信力也不咋地。就以新匈关系为例吧!王莽即位后,立即派王骏把新朝已代替汉朝的情况谕晓单于。
然后,王骏诏令单于交出汉朝的旧印,接受新朝的新印。虽然手下人多次建议单于先看新印,再交旧印,但出于对新朝的信任,单于还是先交了旧印。
结果上当了,汉朝旧印的文字是“匈奴单于玺”,新印的文字是“新匈奴单于章”,这就导致单于的社会地位明显下降。于是第二天,单于派人来要说法。
让他没想到的是,右帅陈饶晚上的时候就用斧头就把旧印砸碎了。单于见生米煮成熟饭了,而且又接受了新朝这么多的赏赐,就忍下了这口气。
但是,这事就像扎了进匈奴单于心里一根刺,再加上新朝让他释放被俘虏的乌桓民众,于是单于派人率一万多骑兵陈兵朔方郡边塞。
王莽仗着国库充盈,想要在匈奴面前立威,他改称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并诏令立国将军孙建率三十万人攻打匈奴,想以武力胁迫匈奴屈服。
新朝大军对匈奴人穷追猛打,一直将匈奴单于赶到贝加尔湖一带,然后王莽把匈奴的土地和人民分成十五个部落,立了十五个单于,想分而治之。
但是,匈奴人并非真心归顺,匈奴单于栾提知遍告左右部都尉、沿边各亲,让他们不停的入侵内地,大股上万人,中股数千人,小股数百人。
虽然,当时在边塞驻扎着几十万人,但是匈奴骑兵来去如风,等大部队集合起来,匈奴人早跑得没影了,所以沿边一带的郡、县逐渐的败落了。
因为驻军每天消耗的物资很多,导致人民负担很重,严尤将军建议速战速决,但是,王莽不不同意,仍按原计划继续转运钱粮、调动部队。
结果呢,边军因为吃不上饭,经常打家劫舍,骚扰当地百姓,而内地的老百姓为逃避徭役,也纷纷逃离家园,有的甚至落草为寇。
自汉宣帝以来,北部边境的老百姓好几代没有见过烽火,生活很幸福。等到王莽与匈奴开战后,边民大量死亡或者被掳走,累累白骨曝于原野。
后来,为了缓解匈奴对新朝的全面骚扰,王莽想使乌孙牵制匈奴。因为小昆弥势力较大,为笼络他,王莽让小昆弥的使者坐在大昆弥使者的上位。
祭酒满昌说,夷狄之所以屈服于中国,就是因为他们仰慕中原的礼仪。大昆弥是君,小昆弥是臣,让臣使位于君使上首,这不是臣服夷狄的好方法。王莽闻言大怒,撤了满昌的职。
由于王莽刻薄寡恩和屡次失信,西域的焉耆国首先反叛,杀死了西域都护但钦,结果,大家纷纷响应,局面一发不可收拾,新朝在西域的统治就此土崩瓦解。
王莽在当摄皇帝的时候,干得好好的,为什么一当上皇帝就不行呢?这可能就像《周易·系辞下》说得: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论品行,王莽在几百位皇帝中绝对算得上是正人君子;论勤奋,王莽跟后世的朱元璋差不多,事无巨细都要过问,经常整夜整夜的加班。
但是,王莽好大喜功,总想折腾点儿什么事,因治国理政的能力不够,又拿不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办法,所以弄得天下乱七八糟。
就以行政区域划分为例,王莽根据《周官》、《王制》的记载,在全国搞了一百二十五个郡、二千二百零三个县,一万多个封国。
结果,这些封国、郡的名称、边界,颠过来、倒过去,怎么也确定不下来,并且人们也记不住这许多名字,朝廷在下发诏书的时候不得不在新名后面附上旧名。
总之,王莽就是这样一个人,一心一意想为老百姓谋幸福,但是因为能力不足,眼高手低,什么事都干不好,都落实不下去,结果越改越乱,他越勤奋,天下乱的越快。
说到这里,大鹏忽然觉得王莽这个人的遭遇跟崇祯皇帝挺像的,俩人工作都很勤奋,都想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为万世开太平。
结果又都因为对臣下刻薄寡恩,遭到了大家的非暴力不合作,然后又因为天灾严重,最后亡了国。您觉得是不是有点相似呢?
? ? ? 明朝末年,满清入侵,崇祯皇帝已经无力回天,无法改变亡国的事实,便自杀了。不久之后,满清就推反了明朝,推反了由汉族人领导的最后一个王朝。而崇祯皇帝则成为了亡国之君。那么如果那时候的皇帝不是崇祯,而是开过皇帝朱元璋,那明朝还会灭亡吗?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的解答这个问题。
? ? ?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明朝的灭亡是否和崇祯皇帝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先搞明明朝灭亡的原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我们稍微查一下资料,会发现崇祯皇帝和中华历史上其他的那么多皇帝相比,他不能算是昏君,也不能算是庸君。相反,他还十分地勤勉,每天都花很多的时间在政事上面。不仅铲除了魏忠贤这个害群之马,而且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挽回将要灭亡的明朝。
? ? ? 这么勤勉的皇帝,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呢?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他不懂得帝王权术。他认为毒瘤魏忠贤就应该直接铲除,但是他没有想到去制约,去利用魏忠贤。虽说他是个毒瘤,但还是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的。就他在官场上的那些关系网就已经很有用了。而第二点就是崇祯十分地多疑。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崇祯的多疑实在是烦犯了大忌。
? ? ? 那么如果换成是朱元璋来当皇帝呢?明朝历史会不会因此改变?我认为是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朱元璋的帝王权术十分的厉害。他懂得怎么样去用人,怎么去利用臣与臣之间的关系,他可以让一帮人为了自己两肋插刀。第二点就是朱元璋虽然也多疑,但是他不会在需要用人的时候去杀掉任意一个人才。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皇帝是朱元璋,明朝可能不会灭亡。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明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对于明朝而言、清朝是他们的终结者,但是对于整个华夏文明而言、我们却不能说清朝是终结者。尽管明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对于后世人而言、明朝和清朝似乎更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明粉们总是武断的发表诸如“满清误国三百年”的言论;而清粉们则同样不买明朝的账,认为明朝政治腐朽黑暗,皇帝多昏庸无能。
于是乎、两拨人就总是围绕着“明清皇帝昏与庸”的问题互掐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清朝皇帝相较于明朝皇帝更勤奋努力呢?我们今天就试着分析一下原因。
明清两朝的国祚基本差不多,明朝享国276年、而清朝享国268年,之间只差8年。有明一朝从朱元璋开始共历16帝,以崇祯帝自缢煤山为终结;而清朝一般是从1644年入关开始算起,从顺治帝到宣统溥仪共经历了十位皇帝。根据现有的史料我们确实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清朝的皇帝相比于明朝的皇帝更勤政,即使是傀儡皇帝光绪也能表现出一种勤奋和努力,而明朝皇帝呢、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后期的皇帝在某种程度上多给人一种玩物丧志的倦政感觉,诸如朱厚照,朱载垕,朱厚熜这些,总是遭到后世人的诟病。其实这种现象的造成是有原因的。
宗法制度的影响。历史上的汉族人一直都遵循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一传统的宗法制度,严格遵守这一制度必然会造成选择上的教条性,不管嫡长子是聪明伶俐、还是痴呆瓜傻都要以他作为伦理上的继承人。作为汉族人的明朝皇室也严格遵守着这一制度,那么清朝呢、他们虽然也在极力汉化自己,但是在这些问题上还是有所区别,他们最终建立了秘密立储这一制度,皇帝会从自己众多的儿子中挑选一个最优秀的作为继承者,这就保证了作为皇储的未来皇帝至少不会太差。
汲取明朝的教训。任何一个朝代为了能够延续自己的统治时间、必定会不断汲取前朝的亡国教训,清朝作为一个异族更是如此。明朝覆亡后,众多的前朝遗臣开始为满清政府效力,而这些人深知明朝的弊病,在这群前朝遗臣的舆论和建议之下,满清政府得出教训:一个有能力而且勤奋的皇帝对于一个朝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问题在于能力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是很难改变和培养的,但是学识修养、勤奋努力这些东西却是可以培养的,所以清朝在皇子尤其是皇储的培养上是非常严苛的,经过严格的培养、即位后的皇帝很难做到怠政。
国家结构不同。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皇权和相权一直都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之中,明朝虽然也采取过很多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但是皇权和中央集权的鼎盛期却出现在清朝。可以说、有清一朝、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中央、都集中在皇帝手中,这样的权利状态必然要求皇帝事必躬亲,一旦某一方面没有考虑周全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清朝皇帝想偷懒都没有机会。
少数民族对汉族的统治。尽管清朝取明朝而代之建立了少数民族的统一王朝,但是他们毕竟是异族,他们以极少数的人统治着绝大多数的汉族人,在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忧虑和警戒,作为统治者的皇帝、一方面要加强对汉族人的统治,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勤奋、以此来博取汉族官员和百姓的某种认同,这种无形之中的压力明朝皇帝是没有的。
在这几个原因的影响下,清朝皇帝不得不表现出更勤奋努力的状态。当然、不管是明朝还是清朝、都是华夏历史的重要部分,对于后世人而言、客观而理性的看待和评价明清两朝的优与劣才应该是正确的姿态。
现在很多朋友一说起太监就觉得都是太监。那么,这叫太监吗?我告诉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宦官的核心和首领确实是宦官,但其成员包括文官和武将。如的大学同学刘进士、曹元津的大臣的兵部,等等,他们都是严党的成员。能总不能说为了加入太监队伍,都得是宫里的太监吧?凭借明朝宦官的政治力量,一直对大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明初朱元璋时代,为了防止前朝宦官再次扰朝纲。朱元璋下令宦官不得干预政务,于是不惜杀死大量宦官加以阻止。可以说,宦官在明太祖没有任何权力。但是当明朝皇帝朱棣到来时,一个转折点出现了。因为朱棣不在位,有些人反对他。于是他建立了一个新的特务机构来镇压反对势力,这个新机构叫做东夷工厂。朱棣认为宦官是家奴,只为皇帝服务,因此他们更忠诚可靠。而且宦官没有后代也没有后顾之忧,他就让宦官当家。这就是著名的东厂。太监掌管特勤,等于解除了权力锁。之后,大明出现了以宦官为首的政治势力的世界。
大明之后近三百年明朝末年,出现了像王镇、知望、刘瑾和魏忠贤这样的大宦官。他们都拥有同样的权力,受到皇帝的宠爱,同样臭名昭著。其中,公务员的抹黑,更因其身体残疾而被扭曲。明朝的宦官势力强大,甚至可以代替内阁管理天下。比如刘进士八虎在行使权力上完全取代了内阁,世界还能正常运转。这是因为建的成立。可以说剑是内阁中的宦官。
明初严禁宦官识字,但明宣宗设立宦官学堂,鼓励宦官识字。于是每个皇帝都口授命令,案件由太监用红铅笔下笔记录,然后提交内阁起草一封信,由六名校对人员签发。实际上是为了让掌管礼仪的宦官约束内阁的权利。然而,自从吴宗石宦官刘瑾当权,鉴掌管机密、阅读和写作,他的实权在内阁记录之上。正是因为有了鉴,明代宦官才能在朝野拥有如此的权力。这一切都与一位伟大的宦官王镇密切相关。王镇是英宗时期的一位大宦官,深受明英宗的喜爱。然而正是他导致了明朝土木堡的惨败。两万大军被杀,连英宗也被瓦拉俘虏。王镇也被范仲将军杀死了。虽然明军最终在于谦在美国的领导下,这场战争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不仅大明变了,从葛从鸡年的特别狂欢到保守的衰落时期。什么更有甚者,明朝的武将几乎灭绝。这样一来,明朝的文武力量对比发生了倾斜,民间力量开始成为占优势的武将。此后,明朝皇帝为了防止文官们一家独大,只好大力起用宦官来抗衡。成功的是太监,失败的是太监。明代宦官中有郑和和鲍锋,他们都是为国家利益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宦官。还有死去的宦官王力可甄和刘瑾,他们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什么更多,魏忠贤的功过就不好说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76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