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江充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痴迷方术,宠信方士,做了不少有损英明之事,其中牵连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就是酿造了骇人听闻的巫蛊之祸。
何为巫蛊,就是刻一个小木头人,上面写上被诅咒者的生辰八字,埋在地下;还有布偶人写上生辰八字,往上面扎针的,被诅咒的人就会生病受难,甚至死亡,古人相信这种巫术很灵验,所以统治者对其尤为忌讳,在宫中行巫蛊者死,诅咒君王者死!
祸起巫蛊,戾太子党羽悉数蒙难
卫子夫长姐卫君孺嫁给了公孙贺,卫子夫登上后位,公孙家也水涨船高,公孙贺官拜丞相,其子公孙敬声位列九卿,公孙敬声仗着自己的姨妈是皇后恣意妄为,后因挪用军费被捕入狱。
公孙贺救子心切,上书自荐去抓捕在逃的朝廷要犯朱安世,想以此来赎回儿子,后来公孙贺果真抓到了朱安世,却不成想自己即将大难临头。
这个朱安世被捕后,上书诬陷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还行巫蛊之术诅咒皇帝,公孙父子冤死狱中,公孙家被灭门,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长子卫伉、卫长公主之子曹宗都被牵连处死。
汉武帝任命宠信的方式江充去调查巫蛊之案,江充大搞冤狱,利用酷刑、不惜栽赃嫁祸迫使官民认罪,一时间人们为了自保胡乱指认他人犯罪,数万官民被牵连致死。
江充与太子刘据有矛盾,趁机诬陷太子在宫中行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并在太子寝宫挖出了小木人的“证据”,太子刘据知道是江充集团诬陷自己,想要当面和汉武帝解释,可是三番五次求见都没见到,慌张之下,刘据集结京城军队乃至民众的力量,诛杀江充团伙,江充等人向汉武帝进谗言称太子谋反,汉武帝信以为真出兵镇压,太子兵败而逃,后自缢身亡,皇后卫子夫也随后自杀。
是愧疚泄愤还是有意甩锅
皇后与太子去世后,田千秋、壶关三老等人上书为太子鸣冤,汉武帝听到劝告幡然醒悟,灭了江充三族,烧死宦官苏文,连间接促成太子被害的臣民都被处死,修建了“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哀悼太子刘据,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很多人认为汉武帝诛杀江充是为了泄恨,因为江充一手策划实施了谋杀太子的冤案,醒悟后的汉武帝羞愧不已,杀了江充为太子报仇,解自己心头之恨。
纵横倒是持另一种看法,汉武帝严惩江充除了泄愤,更重要的是想甩锅!
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而太子刘据宽厚仁和,比起刘据汉武帝更喜欢幼子刘弗陵,因为他觉得刘弗陵更像自己,更适合做一位君王,便起了易储之心,但刘据是嫡长子,其舅舅卫青又是国之砥柱,所以汉武帝不敢轻举妄动,卫青去世后,汉武帝决定将易储之事落实,然而刘据私德无损,还是一位有威望有口碑的太子,平白无故换掉他也是难以服众的,所以汉武帝决定借一借巫蛊之祸的东风,先除掉了太子一脉的拥护者。
试想,江充一介臣子,再受宠没人撑腰就敢攀诬太子吗? 这种嫁祸的小把戏,诬陷别人可以,诬陷一国太子,必然会慎重调查,被戳穿就会死无葬身之处,什么样的嫌隙会让他如此铤而走险呢?
其次,江充诬陷太子时,太子要面见父亲澄清事实,为什么几次不得见?江充真的有那么大本领,把汉武帝看的牢牢的,让父子不得见吗?到底是不得见,还是汉武帝有意躲着刘据呢?
再者,太子死后,朝臣鸣冤,汉武帝就醒悟了,相信刘据是清白的,那么太子被诬陷行巫蛊之术时,被诬陷起兵造反时,汉武帝怎么就没听见朝臣们的声音呢,一味地相信江充的诬陷呢?
综上纵横认为,借巫蛊案除掉太子党羽,废黜太子是汉武帝授意,江充去执行的,只不过汉武帝没想到江充会公报私仇,把刘据搞死了,汉武帝对爱子之死多少都是愧疚心疼的,所以诛杀江充等人肯定有泄愤,最重要的还是要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是被蒙蔽的,江充才是害死太子的凶手,严惩凶手、实力甩锅、撇清自己,也不给后人诟病幼子刘弗陵皇位的机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76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