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渊之所以能够能建立大唐,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此人

众妙之门 2023-07-02 17:29:50

李渊之所以能够能建立大唐,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此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隋末时,由于杨广的好大喜功和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叛乱四起,各地都出现许多的起义军,在当时比较有名的就数瓦岗寨了,当时有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都曾经加入,使其名声大噪,成为一只不可忽视的势力。但是很可惜的是没多久瓦岗寨内部就开始出现了乱子,再加上其他叛军势力和朝廷的围剿,最终被瓦解了。

如果提起使瓦岗寨走向灭亡的那场内乱,就避不开一个人物,那就是李密。因为这场内乱就是来自于他和当时瓦岗寨头领瞿让之间的恩怨。说白了就是争夺领导权。瞿让实际上也算是有恩于李密,当年李密得罪了朝廷,被迫逃亡,想要投奔瞿让,当时好多人都让瞿让直接把他杀了,但是瞿让只是将其关押了起来,后来李密借了别人之口给瞿让献了计谋,瞿让钦佩不已,才将其放了出来。

之后在李密的辅佐之下,瓦岗寨的势力不断得到壮大,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由于瞿让对其非常信任,接受了他许多的献策,后来甚至甘愿把统治权交给李密。瞿让不同于其他上位者一般喜欢猜忌,他的胸怀非常宽广,但是最后也成为导致内乱的根本原因,他的放纵使得李密的野心越来越大,乃至于最后导致了集团内部的动乱,走向了覆灭的结局。

李密的出身本就不一般,他出身也算显赫,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在朝廷内身负要职,而他本人又熟读兵书,善于谋划,还曾经在隋朝担任过重职,而且时常把救世济民挂在嘴边,所以后来看着隋朝气数已尽,干脆就反了出去,但是后来失败了,只得投靠了瞿让,所以他本人一直都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投进了瓦岗寨之后,他辅佐瞿让打了不少胜仗,在寨内也有了一定的威望,他本人非常有能力,但是最后为何却选择背弃了恩人呢?

我们很难说清楚到底谁对谁错,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随着李密在寨内立了不少大功劳,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认可拥护他,虽然瞿让本人心胸开阔,不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事,但是他身边的兄弟却不这样想,他们觉得此人已经有了功高震主的苗头,不能就这么把权力让出去,时刻怂恿着瞿让重新把权力拿回来,就这样内部就开始有了矛盾,后来慢慢地这个矛盾越来越大,最后被激发了。

实际上这二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仇怨,相反二人之间关系不错,瞿让对于这个军师非常信任,也很愿意把权力给他,让他在行兵打仗时少些限制,而李密对瞿让这般信任也是相当感念的,所以他甘愿舍了自己的野心,好好给瞿让办事,帮助寨子夺得天下。但是奈何瞿让身边的人却不同意,毕竟这个李密也算是后来的,却得了大哥这般信任,心里自然是膈应不已,成天在那里挑李密的毛病,说他的坏话。

李密是何等聪明的人,这样挑理,没不是也会被挑出个几分来,而且他在外面辛辛苦苦打仗,家里的兄弟还一直拿自己当小人一般地防备,放谁身上谁不难受。瞿让可能真的是脾气太过宽厚,他只是安慰李密让他不要介怀,但是那些污蔑之语却从未停止。而且自从瞿让把权力交托出去之后,那些亲信们瞅着瞿让老实,好拿捏,而李密则浑身都是心眼,肯定不好说话,就一个劲让瞿让把权力收回来。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慧极必伤,李密这人很多事都看得通透,他知道那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知道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出事,与其让自己陷于被动,还不如自己亲手清理掉那些威胁。李密这人有手段又有胆魄,他一直是看在瞿让的恩情上所以才甘愿蛰伏,但是这并不代表那些人就可以这样对他。

所以他开始对瞿让起了杀心,他知道这人虽然宽厚,但是难保有一天不会被那些人说动,要是真的被说动了,那么到时候自己努力得来的一切就都完了。而且自古以来上位者都多疑,再宽厚的人总有一天也会变得肚量狭隘。

所以他设计杀了瞿让,瓦岗寨也没了,而从前的李密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心肠冷硬无比的李密,他开始像一个骄横的上位者一般,忘掉了自己的初衷,对部下也毫不体恤,像个没有人情味的机器一般活着,惹得手下十分不满。

如果当时没有那场内乱,可能瓦岗寨会成为江山的新主人,李渊父子估计也得不到天下。

瓦岗寨一干英豪当年攻打下了洛阳,直接撬动了隋朝的统治,当年的英勇让人历历在目,但是很可惜后来却因为利益而分崩离析,走向了灭亡。

那场内乱如果没有发生,瓦岗兄弟们还坚持上下齐心,那么灭掉隋朝之后,是不是会和李渊父子兵戎相见,一较高下?那么哪方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呢?历史是不是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走向呢?李密和李世民二人都是足智多谋,他们相较之下谁更胜一筹呢?如果他们真的发生对决,那么可以说是相当精彩了。可是历史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没有假如。

最后的结局就是李密带领着他的大军正攻打一座城池,结果朝内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宇文化及把皇帝给杀了,还带了不少兵马奔着他们而来,为了不让自己被两面夹击,李密就直接转头和宇文化及对上了,两个人正胶着呢,没想到却被人偷袭了,李密最后败了,一路逃亡,投奔了李渊父子。但是后来他再次叛逃,最后落得全军覆没的结局。李密身亡时,年仅37岁。

瓦岗军在最鼎盛时期爆发内讧,完全是自掘坟墓,否则未必有李渊父子的大唐,不过天下依然姓“李”。

作为唐朝的建立者,李渊的存在感却很薄弱,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李渊有个能力很强的儿子,江山都是儿子帮忙打下来的,所以他的存在感就被儿子给削弱了。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性格优柔寡断,就算是起兵称帝也是有点半推半就的样子。因此一个没有主动表现出野心的开国之君,他的存在感就很难不弱。

称帝

说起李渊,其实最先让人想到的就是,他是隋朝的封疆大吏,倒不是因为他能力特别出众,年纪轻轻就能成为隋帝国的肱骨之臣。主要是李渊的命好,原本他就是后周八大柱国之一的后裔,再加上他还是独孤皇后的外甥,所以他在隋朝时期,就是家世显赫的皇亲国戚。

因此李渊的这个出身与境遇,让他就已经挤进了隋帝国的权力中心,只要没有什么太大的变故,他这殷实的家底与关系,应该就能在隋朝顺风顺水到死。事实上,李渊是很满意隋朝时期自己的身份与待遇的,因为隋文帝对他很欣赏,独孤皇后也很爱护他,所以他知足常乐。

如果没有后来隋炀帝的作死,弄垮了隋帝国的江山,打死李渊,他都不会有拥兵自立的想法。这里可以看出李渊不是个野心家,或者这么说,他不是个胆大到敢拿家底去拼搏的人,好听点说就是谨慎,难听点说就是胆小之人。

可最后李渊还是起兵反了,当然他的反,多少是有些无可奈何,因为他的儿子与手下人,想要在乱世中建功立业,可李渊犹豫不定,想反又不敢拿家底去拼,于是乎,他们设计让李渊宠幸了行宫中隋炀帝的妃子。这下李渊是犯了死罪,所以他才不得不反。

子强父弱

在隋朝末年的乱世中,因为李渊有个能力特别强的儿子李世民,居然真的让他统一了天下,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李渊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但比起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人家夺天下,或是仰仗手下人,或是仰仗儿子,但占据主导地位的,一定是自己。

可李渊不一样,从一开始起兵,他就犹犹豫豫,几乎是被逼无奈才这样做,之后唐王朝建立,天下还有很多势力没有平复,这时候李渊也没有身先士卒,率领将士们收复这些反军,而是让儿子李世民全权处理,也就是让李世民冲锋陷阵,巩固他的江山。

作为皇帝来说,李渊的这个做法,也不算有问题,但问题是,李世民太过优秀,而且还特别有领导能力,这打江山的时候,李世民就收获了一群拥护者,在平定其他叛乱之时,李世民又收了一波拥护者,而且因为李世民的勇猛以及仁心,让他又在民间威望颇高。反正李世民一顿猛战之下,他是越来越得武将们的信服,以及百姓爱戴,而李渊就越来越被淡化。

简单点说李渊这个开国之君,他的存在感不高,有部分客观原因确实是因为儿子李世民太过优秀,把他比了下去,但这不是根本原因。主要还是他个人性格,保守犹豫,让他一点点失去控制唐王朝主动权,所以他才会被儿子李世民比下去。

唐朝的建立是靠李渊还是李世民?

唐朝的建立主要是靠李世民.
十三年六月,与其兄李建成率兵攻西河(今汾阳),首战获胜,促使李渊决意西向关中。任右领军大都督,统右三军,于七月随李渊自太原(今太原西南)南下。途中李渊一度动摇,欲还师更图后举。世民坚决主张继续进军,提出先入咸阳,号令天下的方略。八月,进攻霍邑(今霍州),先率轻骑至城下,诱隋守将宋老生出战,继而率骑猛冲其侧背,配合李渊、建成正面攻击,斩宋老生,克其城。九月,军至河东(今永济西南),力主急速进军长安(今西安),遂奉命率前军西渡黄河,顺利占领渭河以北地区,各大族豪强纷至军门投效,数支农民起义军亦来归附,兵力迅速发展至13万人。十一月,会诸军攻克长安。李渊立代王杨侑为帝。世民被封为秦国公。
唐朝建立以后,为统一全国,先后进行了六次大的战役。这六个战役李世民就指挥了四个,全部取得了胜利,为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一次是对陇右薛举父子集团的战役,唐武德元年,薛举率军进攻关中,双方在现陕西长武县发生激战,在这里,李世民打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大败仗,退回长安。但不久,他便在浅水原之战彻底打败薛军,消灭了陇东集团。
第二次,刘武周依附突厥,南下进攻唐朝,攻占了晋阳,李世民不畏艰险,终于击溃了敌人主力,并乘胜追击,两天不吃饭,三天不解甲,彻底消灭了敌军,收复了丢失的土地。
第三次是对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战役。这次战役规模为唐统一战争中最大的。在这次战役中,李世民先将王世充击败,围困在洛阳,令其无粮草供应,待其自毙。就在洛阳将下未下之时,河北的窦建德军十余万众号称三十万为救援王世充,突然出现在唐军背后,李世民力排众议,在虎牢之战中大败窦建德军,生擒窦建德。洛阳的王世充也只得投降,这次李世民一举两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第四次是平定刘黑闼的战役,刘黑闼是窦建德的部下,他打着为窦建德复仇的旗号,在河北起兵反唐。李世民指挥了平定其第一次起兵的战役,仅仅两个月就取得了胜利。(其他两个战役是由李孝恭指挥的平定杜伏威的江淮军和平定以江陵为根据地的萧铣的梁政权)。

李世民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用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大唐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他的声誉之所以蒙受损失,第一是因为事实上他的统治时期很短,而且是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人物的统治期的中间:他前面的统治者是大坏蛋隋炀帝,他后面的则是被后世史家视为政治完人的唐太宗。第二,已如上述,是因为他建立唐王朝的功绩被他的接班人精心地掩盖了。实际上,唐高祖举兵反隋时尽管已年过五十,上了年纪,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有雄心壮志而又生气勃勃的和干练的领袖人物。有充分材料可以证明,他具有不凡的抱负,而且毫无疑问,恰恰是他策划了太原起事,并胜利地引导唐军进抵隋都。他对李密和东突厥人的外交攻势使得唐军能夺取大兴城,并且使得唐军能组织和加强在陕西的力量而无虞敌军的阻碍。后来,他的大赦、封官许愿和大加赏赐的政策,再加上李世民在战场上的胜利,有助于使新王朝取得很多必要的支援,并且促成了全国的重新统一。也正是唐高祖其人建立了初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武德之治,从任何现实标准来衡量,都算得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其结果来看,唐王朝已经打下了坚实的行政、经济和军事基础。总而言之,唐高祖为他儿子的辉煌统治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唐高祖还算是个比较好的皇帝,只是在处理皇位继承的问题上选错了人选,不可否认的是李世明的辉煌是在李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唐朝的建立他们二人都有很大的贡献.

李渊建立了大唐,为何却没三分天下的曹操名气大?

要说我们整个朝代中,给我们印象最深,最让我们现代人向往的那肯定是唐朝,甚至就连现在最火的穿越,大家畅想起来的时候都会说,如果可以选择一个穿越的年代,那一定是唐朝,而且一直以来我们国人都有梦回大唐的想法

虽然我们对大唐如此痴迷,然而对于大唐的创始人李渊却没有多少兴趣,史书记载除了一些他经历的战绩和政事,其他也没什么可以谈论的东西,连野史都很少发现李渊的趣事,这要和曹操比起来,真是差太远了。

如果我们问及一个小学生,他可能知道曹操,却不一定知道李渊,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在完成统一中国的霸业方面,曹操肯定是比不上李渊的,而且曹操和李渊生活的年代,李渊的朝代更是比曹操要离我们近一些,按起来说我们应该更了解李渊才对啊。

其实他们俩的知名度如此之大,主要还是因为两人的名气不同。单纯就文学方面来说,李渊就差很多,我们从小学课本上就开始学曹操的《观沧海》,小学生都知道曹操字孟德,还有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就这方面来看,李渊却没有这样的文学作品出现,甚至还不如自己的儿子李世民出名。要说曹操和李世民对比下,可能还有些看点,但是李渊的热度,真是差远了。

还有一点是曹操是《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三国演义》可是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作为主要人物之一,其知名度那肯定不能小看的。何况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角色,一直是很引人争议的,争议就会引起话题,有话题当然知名度就更高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谈论起这些话题,每一个都可以作一篇文章,好的文章流传下来,更是让人们越来越熟知这个人物,李渊就没有这样的话题性,再加上李渊本身就没有什么热议点,那更没有什么可以让大家知道的途径了。

曹操虽然在统一霸业方面,没有达到李渊的高度,并不代表曹操的能力就不如李渊,这主要是因为时代的原因,曹操时期那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曹操的对手哪一个也都不比李渊差,随便一个甚至都比李渊名气高,比如刘备,诸葛亮,周瑜等等。对手强大导致曹操被谈起的机会也更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74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