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古代镖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提起快递,可以说和大家的生活是息息相关了,当今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相互依托,发展十分迅速。身边的人隔三差五的都要去取个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有人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那在交通不便利的古代,有没有物流行业呢?”答案当然是有啊,虽然古代的物流跟现在没法比,但是古代人肯定也有物流需求啊。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的便是镖局了,相信大家在电视剧里一定看过不少“镖局押镖”的景象,其实镖局就相当于现代的物流公司,而镖师在一定程度上和快递从业人员有一些相似之处。
镖局发展最好的时候就是明朝和清朝了,这个时期在中国出现了好多好多镖局,北方比南方多一些。山西有很多镖局的遗址,还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遗址:中国镖局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向我们展示了古代镖局的样子,还有一些日常活动,把镖局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博物馆,你会发现明末清初中国最有名的镖局和镖师走镖时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遇到风险也是常有的事,要学会巧妙的化解。
走进主堂,发现正中位置供奉是关二爷的画像,关二爷被视为镖行中人的庇护神,其地位就如戏行中的华光和木匠行业里的鲁班。
古代的治安环境不像现在这么好,交通也不是很发达,押镖经常要经过一些荒山野岭或人烟罕至之处,部分地区时有刁民盗贼拦路惦记,因此镖行中人都有一身好本领,还要保持自己一定要清醒。
古代镖行这个行业也很难做,不仅要武功好还要信誉高,镖师虽不主动与人争短长,威名却常常在江湖流传,这样的威名对于震慑居心不良的人其实有一定的好处。
镖师送镖,路途有长有短,每一趟都需要艺高人大胆,粗中有细,为了保证绝对安全,有时候镖师不惜生命。又快有好的到达目的地地,是每一个镖师的责任。有些经营成功的镖局经常受到客户的表扬,来自官府或者朝延方面的表扬最是大的荣光,一旦受到朝延的表扬,镖局的生意就像坐上“高铁”,高速疾驰,令同行羡慕!
北方镖局的前院一般是接待客户的办公场所,一些房间是镖局领导和镖师的住处,后院则是师们的练武场。
一路押镖,风险难料,所以镖师要非常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每一个镖局都有严格的行规,为了提醒镖师,也为了货物安全,以免落入阴险之人设下的陷阱而导致人财两空。
镖局最早的时候叫镖行,是“受人钱财,保人免灾”的古老行当,凭借过人的武功,专门为别人保护财物或人身安全的机构。清人吴炽昌《客窗闲话·难女》中记载:“余舅金氏,以大海之洋行为业,自置洋船五,在东西洋贸易。每船必有标客,以御盗贼。”《清稗类钞·技勇类·洪峻与三等羯斗》亦称:“时有巨商贸贩外国,苦海盗,聘洪护镖。” 镖局承担的工作很广泛,不仅承接、保送一般私家财物,还看家护院、保护商号、票号、银行等,据说当年北洋政府大臣李鸿章的家宅,就是由中国十大镖局之一的会友镖局派人保护的。
在影视作品和武侠小说中,我们也看到对镖局的各种演绎和描写。镖局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似乎充满着无穷的玄机。
真实的保镖生涯其实不是我们想象中那般简单和有趣,它有着各种规矩和他人所不知的生存之道,危险而辛苦。《镖局春秋》的作者古彧先生为镖局五百年历史总结出一套“官府要有硬后台,绿林要有硬关系,自身要有硬功夫”的成功学。在中国历史上生存了五百年之久的镖局,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禁忌呢?
镖局的规矩很多,比如水路三规:“昼寝夜醒”、“人不离船”、“避讳妇人,陆路三不住:“不住新开设的店”“不住易主之店”“不住娼店”等,还有些让人一时琢磨不透的规矩。
镖不喊沧
镖局走镖有三种方式,一是威武镖,二是仁义镖,三是偷镖。威武镖是在行李上长插一杆大纛旗,旗上写明镖师的名字。旗子都是活动的,上面安了轱辘。走镖时将镖旗拉至顶上,叫做拉贯顶旗,锣声打起长槌:“哐!哐!”镖手们或亮起噪门喊号子,或者喊出本镖局江湖名号,这叫亮镖威。走仁义镖,那就下半旗,打十三太保长槌锣、五星锣或七星锣。如果某个关卡厉害,不让队伍经过,又斗不赢他,那就只有悄悄不做声,马摘铃,车轱辘打油,旗子收起,偷偷摸摸过去,这便是偷镖。
走南闯北的镖车,到了沧州时,都会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得喊镖号。否则,就得吃不了兜着走。清末,“镖不喊沧州”,已为南北镖行同遵之常规。
为什么独在沧州不可喊镖呢?《武术汇宗》言:“实则沧州一带,最出镖师,高人尽多也”。京杭大运河纵穿沧境,京济、京大要道贯通南北。沧州、泊头、鄚州、河间、献县均为南北水旱交通要冲,为京、津、冀、鲁、豫商品流通必经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亦为官府巨富走镖要道,故沧州镖行、旅店、装运等行业兴盛。各业相争,必握高强武技才可立足。当时河北沧州为武术之乡,各地镖局为表示对沧州武界的尊重,所以一进入沧州地面都不能再喊镖。若在沧州喊镖,则有逞强之嫌。
三会一不
走镖是件非常辛苦事,日夜兼程不说,还得风餐露宿,面临各种各种的险境。因此,镖师们在带徒弟时,会教给徒弟“三会一不”的技能,慢慢地便成了规矩。
一要会搭炉灶。因为走镖多会在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为了不至于饿肚子,就不得不自立更生,搭炉灶做饭菜,才可饱腹。
二要会修鞋。鞋在镖师的旅途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行走,没一双合脚的鞋,将会是件很痛苦的事。虽然可备鞋或沿途买鞋,但新鞋不一定合脚。因此镖师们都得会修鞋,以不影响行走。
三要是会理发。走镖有时一走就是数月,而且极有可能是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风尘仆仆,一副狼狈相,偶过城镇村屯,又免不了要去拜访地方势力,中国像来注重礼仪,拜访他人一般都会把自己修整干净和体面再去,这时镖师就得学会理发了,打扮自己了,这样一来,不仅自己不跌份,而且还可以显示镖局的实力。
除了“三会”,就是“一不”了。这“一不”就是不洗脸。在走镖的过程中,“洗脸”和“到家”是同义语,用镖师们的行话说“该洗脸了”,也就是该到家了。
究其原因,不洗脸其实是为了保护皮肤,有过极限探险运动经验的人士就明白,在户外,冬季寒风凛冽,春秋风沙扑面,夏季骄阳似火,用土碱洗完脸之后,凌厉的风一吹,脸反倒很容易受到伤害,会如同被刀子割了一般,生疼。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和行规,保镖行业的江湖文化色彩,决定了他的行规的特殊性。
相关链接:镖局原来是标行
在中国古代,驿站是唯一系统的邮发运输机构。可驿站是专门为朝廷押送一些来往信件物品的。而对于民间的一些商业往来便没有一个安全保障机构。所以到了明末清初因为需要就逐渐出现了镖局。镖局又称镖行,是受人钱财,凭藉武功,专门为人保护财物或人身安全的机构。
以前镖局的镖是“标”,如明代的《金瓶梅》第五十五回,说西门庆“家里开着两个绫缎铺,如今又要开个标行。”足见明代的镖行,称“标行”。到了清朝末年, 随着票号的出现,才改为“金”字旁。 “镖”前面的金字代表前边的十八般兵器,后面的票代表票号的银两,所谓的镖就是用武力来保钱的安全,而镖局就是这么一个专门机构,相当于现在的保安公司。
做镖局生意要有三硬:一是在官府有硬靠山;二是在绿林有硬关系;三是在自身有硬功夫,三者缺一不可。镖局的组织包括镖局主人、总镖头、从事保镖工作的镖头和镖师、大掌柜、管理杂务的伙计和杂役。
古代的保安公司——镖局
镖局主人讲的是人面广、关系好;有钱有势,打出旗号黑门槛的(黑道人物或是绿林好汉)不敢招惹,万一出了事摆得平官府,镖被劫了赔得起银两。大掌柜讲的是眼明心细算盘精;看货不走眼,估价不离谱,上下里外该打点的绝少不了,该开销的绝不浪费。至于总镖头,通常是赫赫有名的江湖人物,不是本身艺业惊人,就是退休名捕之流。
镖局的买卖叫做“出镖”或“走镖”。按脚程远近、货物所值取不同的“镖利”,商定后签订“镖单”,在镖单注明起运地点、商号、货物名称、数量、镖利多寡等,双方各盖图书(即印章,其章非状)。护送到指定地点、商号后取得镖利。走镖通常有总镖头或是经验老道独当一面的镖头“押镖”,带着几个有功夫底子的镖师,和一群手脚利落的伙计;银货锁在“镖车”里,车子上插着“镖旗”,伙计嘴里吆喝着“镖号”,拿着接收镖物的清单,再带上官府开的通行证——遇到关口的时候,拿出通行证给官兵看一下。为了避免纠缠,镖师有时便顺手塞给他们一些银两。
途中遇到状况,譬如发现路中间摆着荆棘条子,就知道前面有事了。这叫“恶虎拦路”,这些荆棘条子不能自己挑开,必须好准备和劫路人见面。镖头会下令“轮子盘头”,意思是叫所有的镖车围成一个圈,准备御敌。但是,不到最后关头通常是不会硬碰硬的“破盘”,就是撕破脸,就这么动手打起来。闯江湖混口饭吃,只有一半是仗着武艺,另一半则是靠嘴皮里满口的江湖黑话。镖局的人押着镖车,喊着镖号,不断告诉人家:“合吾!”(大家都是江湖同道)
随着清朝社会生活日益复杂,镖局承担的工作也越来越广泛,不但将一般私家财物承接保送,地方官上缴的饷银亦靠镖局运送。由于镖局同各地都有联系或设有分号,一些汇款业务也由镖局承当。后来,看家护院、保护银行等也来找镖局解决。
镖局开始只是送信之类的,称为信镖。到了清朝中叶,随着金融业的兴起(票号的产生),镖局的主要业务就是为票号押送银镖,这就形成了镖局走镖的两大镖系:银镖和票镖。到了清朝末期,随着票号的逐渐衰败,镖局的主要业务对象就转化为保护一些有钱的客人的人身安全以及押送一些衣、物、手饰,这就形成了人身镖、粮镖、物镖。综合上面三种,这也就是镖局走的六大镖系:即信镖、票镖、银镖 、人身镖、粮镖、物镖。
相关链接:
保镖六戒
在保镖中也有一些规定和戒律,为“保镖六戒”就是其中的重要之点:
戒住新开店房,新开设的店因摸不透人心,保镖之人便不去随意冒险,只要门上写有开业大吉的店不住。
戒住易主之店,换了老板的店,人心叵测会有贼店,保镖之人也不住。
戒住娼妇之店,有些店娼妇纠缠会中计丢镖,保镖之人也不去冒险。
戒武器离身,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住店体息,武器都必须带在身上以防万一。
戒镖物离人,无论是旱路上的镖车还是水路上的镖船或是保护的官员,商人都不得随意离开。
戒忽视疑点,当镖师的必须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警觉能力,一旦以现可疑之点,就要密切注视,准备投入战斗之中
!!!...~~~@@@:::"""###$$$%%%^^^&&&***
最大的镖局有很多 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受很多传统的武侠小说影响,很多人以为镖局这一存在有很悠久的历史,实际上,镖局这一存在并没有大家所想象中的那么悠久的历史。
众所周知,关于镖局,在武侠小说世界往往是一个绕不过的关。在武侠小说世界当中,关于镖局的存在其实是非常的神秘的,在不同的小说世界体系当中,镖师的人物设定也是不同的。
有的小说描写所谓的镖师,往往都是一些没有什么功夫弟子的,只是稍微强壮一点的把事儿,或者是那些低层次的武林人士,这些武林人士武功低微,不得不通过压镖走镖的方式来谋取生计;还有的小说里面的镖师,却非常的了不得,甚至有武功天下第一的江湖人士在负责镖局事宜。
那么现实社会当中,镖局的存在到底是神秘还是不神秘呢?其实啊,就如今天流行的快递行业一样,镖局可以算得上今天的快递行业的祖师爷了,今天的快递小哥再古代就算是走镖的了。
那么,镖局到底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这个我们可以查阅很多资料,直接资料无不指向了一个时期,那就是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众所周知,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甚至在今天的苏州太湖一带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情况下,两大商帮也应运而产生——徽商和晋商。
徽商与晋商的兴起,实际上是长途贩运集团贸易的兴起,长途贩运集团贸易很明显需要长途跋涉,但是为了利益,他们这些商人愿意。
在此之前,由于历代统治者竭力的进行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政策,基本上没有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长途贩运贸易,其他朝代其实并没有任何镖局行业存在的可能性。所以毫无疑问,这一个所谓的镖局行业,必然是在明清时期才会有的。
实际情况下,镖局不是一个如同江湖小说当中流行的那种神秘的帮派组织,他并不是那样一个战斗力忽高忽低的江湖门派,也丝毫不显得有那么神秘,他们是打开门做生意的商人。
在明清时期,那些长途贩运集团贸易的商人们需要押送大宗货物时候,由于盗贼比较多,不得不做好万全准备,因为如果不做好准备,就很有可能被那些“起义军”或者土匪给截掉,不要觉得这不可能,在古代时期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别说一个小小的商人,真遇到拦路抢劫的,就算你是当朝大臣也不放过——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西游记》当中的唐僧的父亲江州刺史陈光蕊不就是被拦路抢劫的水匪给杀了吗?而要知道西游记正式成书于明代。
所以那个时候不管是高官贵族,还是普通的晋商和徽商,他们要想进行长途的旅行或者贸易,就必须都雇佣相当的武装力量,如果缺乏必要的武装力量,货物和人将会非常的不安全。
明代其实关于镖局就已经有了明确记载——镖局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详见《坚瓠集》《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五回)。
镖局其实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秘,它类似于今天的快递行业,同时也非常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安全押运公司和保安公司,像今天的快递公司,银行安全押运公司和保安公司这么些个地方也都是一些商人开的。
那么古代人要想开一家镖局都有哪些条件呢?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它既然是一个快递公司,或者说它是一个安保公司,他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他所押运的货物和人安全到达,所以这一点和武侠小说的要求是一致的,那就是必须要有武术底子,不能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除了这个之外,如果这个镖局在明清时期没有靠谱的官府背景,那么,在过各种各样州府的时候,总会被那些地方官以及地方的士兵克扣,最后使得一趟镖下来赚不了几个钱。
由于走镖这件事情需要涉及大量的绿林知识,所以在走镖过程当中的遇到绿林好汉,应该如何应对这件事?这就对走镖的镖师们提出了要熟悉绿林背景的要求。这也是很容易理解。
那说了这么多,这个看似神秘的镖局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
关于镖局的整个运作,其实它是需要通过押送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从而拿举报筹,而在明清时期镖局的买卖和今天寄快递类似,按照这个货物的重要性和要送到目的地的距离来制定报酬数目。
商量完之后,双方需要商定后签订“镖单”,这就很接近我们今天的快递母单号,并且在这个镖单要特别注明起运地点、商号、货物名称、数量,这么一看,就更像今天的快递母单号了。
因为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在清朝中期形成了镖局的两大业务体系:银镖和票镖。这里面由于银镖这种押送的东西的特殊性,走镖通常有手底下功夫硬的总镖头或是经验老道独当一面的镖头,拿着快递母单号——镖物的清单,再带上路引,在过各地关卡的时候,还需要给那些审查的士兵一点好处费,这种情况下才能够顺利地完成。
一旦在路上出现变故,比如说途经某地要道的时候发现状况——荆棘条子居然挡在路中间,这个时候不要管这个条子,究竟挡不挡路?老经验的镖师会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这是“恶虎拦路”,这个时候就需要富有江湖经验的镖师与土匪进行沟通,沟通过程全程都要用土匪他们流行的黑话进行交流。
这种黑话外部人根本听不懂的,如果谈得顺利,那还好,如果谈崩了,那就少不了一场真刀真枪的搏杀了,土匪与镖师进行搏杀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现实生活中的镖师往往武功高强,但是有的时候双拳难敌四手,劫了镖车的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那就叫“失镖”——理论上,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该押送这批镖的所有镖师都已经死亡了。
在明清两代,几乎所有的镖师在每走一趟之前就已经打点好了家里的一切,都已经已做好一旦不回家的准备,比起他们今天的快递行业和安保行业是多么的幸福。
镖行就是过去的镖局。从前,官家或商贾的远道贩运货物,为免遭拦劫需要请武林高手保护。被保护运输的银子或货物就叫“走镖”,护镖的人称为镖师,清末的著名武术大师霍元甲、甄三等,都曾当过镖师。当时有一种说法:武林高手何处觅?不在江湖上,就在镖局里。 镖局的主要业务是走镖,就是把保运的货物或银钱送到指定地点。清代,光北京一地,就有会友、永兴、志成等八大镖局,都设在前门一带,以会友镖局最为兴盛。这些镖局各有政治靠山,如李鸿章便是会友镖局的后台。 一般人的想象中,镖师碰上劫货的盗贼,必定会刀来枪往,杀个血肉横飞。其实,镖局的规矩,“贼”是朋友。所以在山径野路上“朋友”来了,为首的镖师得抱拳行礼,笑容满面地打招呼:“当家的辛苦”。对方也客气还礼“掌柜的辛苦”。双方初次相会,倘若贼问到镖师在哪家做事姓名,镖局的头儿还要自报家门和姓名。但不能打问贼的姓名地址,不然会使对方疑心是否在以后寻访捕拿他。当然,盗贼并不是白给镖局面子。礼尚往来,盗贼到京城采买东西,也就落脚在镖局,由后者负责安全。民国初年,山东大盗王某进京,住在永兴镖局。一天,他上街看戏,不料被警方认出逮捕。当晚,大总统袁世凯家大少爷袁克定一张条子递去,该大盗即刻大摇大摆出了牢门。虽说盗贼是镖局的朋友,但镖师却不能是贼,不能有“梁上君子”或“江洋大盗”的经历。凡到镖局做事的,都经过审查,须有知底人担保其来历清白。 走镖时遇到真刀真枪的交手,虽说颇罕见,但一旦彼此打起来确也惊心动魄。如当时最大的会友镖局也跟人打过。那是1901年,会友镖局由保定运送10万两大元宝到天津。八个镖师护银两走水路,航行半路,被一队身着“税务司”号衣的人拦住,宣称奉上司之命要检查。这些人强登上船,镖师们才发现是强人假扮的,先跟他们说交情,不料全不买账。于是两下打起来,结果镖局的八个人被杀了四个,其他四人弃船而逃。镖局吃亏后决不罢休,否则今后就断了生意。会友镖局派人一打听,那伙劫镖的首领叫宋锡朋,冀州李庄人,自幼习武,技艺超群,于是京城八大镖局会集商量,决定联合起来同宋锡朋交战。双方你来我往打了几个月,宋锡朋才被打垮,跑到关外去避难。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火车、轮船在中国的出现,镖局的存在已无必要。镖师们逐渐失去走镖的大买卖。镖局难以维持,逐个关门。北京最后一家会友镖局也于1921年摘下了牌子。老舍的小说《断魂枪》就描写了一个落魄的老镖师在镖局关门后的境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73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