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为什么装病12年,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历朝历代,开国皇帝肯定是一位杀伐果断的明君,在其手下自然少不了一批跟随他打天下的人才,这些人在建国之后,自然是享受高官厚禄。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在打天下时期为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修建了一座凌烟阁,将24为功高之臣的画像供奉在阁中。有着这样流芳百世的机会,手底下的人自然是削尖了脑袋想要争取一个名额,但是最后都没成功,因为第24为功臣有点特殊。
凌烟阁第一位功臣长孙无忌,既是自己的亲家,又是帮助自己完成玄武门事变逆袭皇位的功臣,一心终于大唐,位列第一位没什么毛病。但是第24位的秦叔宝就很有意思了,在各种版本的演义小说中,秦叔宝也算是隋唐时期数一数二的名将,一手杀手锏很少有人能扛得住,后来更是成为了民间的门神形象,庇护百姓的安全。
但是正史中的秦叔宝却不是这样的。正史中秦叔宝前半生可以说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先后投靠过来护儿、裴仁基、李密和王世充等。基本上都是才开始得到重用主公就玩完了,或者是不得已投靠的主公自己无法接受,就这样一直错拖到了他40多岁的时候,秦叔宝遇到了李渊,这才开始自己辉煌的一生。
李渊有多重视秦叔宝呢?在秦叔宝来投靠的时候,李渊不仅亲自迎接,还当众让他提要求,只要能满足的就一定满足。在秦叔宝为李家征战多年中,他攻打宋金刚、俘虏尉迟恭,在李世民和王世充的决战中,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秦叔宝能力的展现,李渊自然是对他十分喜欢,甚至到了宴席上都想把它自己的肉赏给秦叔宝。
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建国之后,秦叔宝却是称病12年,基本上没有再立过功,他的封赏也是停留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可以说玄武门事变应该是他一生中的另一个转折点,对于秦叔宝究竟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事变史书中也米有详细的记载,但是事后李世民确实对他进行了封赏。
也许是因为看到李世民玄武门事变中的冷血无情,唐朝建立之后秦叔宝就选择了谎称生病12年,即使是李世民亲自过问,他也是回答自己征战沙场多年落下的病,但是面对太医的汤药,却是选择让儿子倒掉,可能是他的病在心里,汤药治不好。比较幸运的是,李世民还记得秦叔宝的功劳,不仅位列凌烟阁,他的陵墓也比玄武门事变大功臣尉迟恭的规格还高。从这点来说是不是有可能秦叔宝是在玄武门事变有着什么重大的作用呢?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琼,接下来跟着我一起欣赏。
他一生其实是追随了多个人,但是每次。都待不了多长时间就选择离开,直到最后碰到了李源才正式的安定下来,一心一意为李渊打江山。秦琼曾经追随过来户儿,但是当时秦琼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将。但是在秦琼的母亲去世的时候,来护儿居然派了一堆人来给她送葬,有的人就特别不理解,问他一个小将的母亲去世值得你这样做吗?让你把前线打拼的战士都叫回来,这样会损失多少的阵地?你猜来护儿是怎么回答的?他说秦琼是一个非常勇猛的人,这样的人一定要重视,怎么能把它和平常的士兵相提并论的。
不单单是来货这么说,曾经李渊刚刚把秦琼收自己的手下时也特别的高兴,对他说就算是你要吃我的肉,我也愿意把肉割下来给你吃。连自己的肉都愿意给他吃,那是多么喜欢他呀,这也说明了秦琼真的是一个难得的大将。
秦琼他的勇猛,也不是空穴来风,他此人生的勇猛,而且力气大,战术就非常高超。相传他曾经为了给自己立下威信,就把自己的武器插在地上,让对方的敌人谁拔得动就自愿把自己的头献给他。但是对方陆陆续续的来了一共十个人都没有把这件武器给拔下来就算是十个人一起都拔不动,而秦琼大笑着自己走上去一把就给拔下来了,他的威信算是立下了,从此他的声名远扬。
但是随着李唐把最后一块阵地拿下来,秦琼就开始一病不起。关键是她以前也没有得过什么特别大的病,这次怎么就得了这么严重的病,而且时常卧床不能动呢。而且有人问他得了什么病,那时候他也是含糊其辞,从来不说自己得了什么病。别人问的次数实在多了,他就对人家解释到,我打仗打了这么多年,说过多少次重伤光流血就流过好多斤,现在有老成这个样子,你说我怎么能不生病呢?其实说到底,他还是没有说出自己究竟是得了什么病。这不得不让人起疑心,他究竟是真的生病了还是装病。
其实看看和他相同年纪和位置的尉迟恭,你也许会有自己的想法。尉迟恭和秦叔宝都是中国古代门上要贴的门神,这组可以说明尉迟恭的能力,一点都不低于秦琼,尉迟恭所立下的功劳一点都不比秦琼少。尉迟恭也是满身伤撑到现在,但是也没见他像秦琼一样卧床不起。
不管秦琼真病还是假病,他都呆在家里没有出来,对朝廷上的事过问的也是少之又少。而尉迟恭就不一样了,他仗着自己曾经立下的功劳,就在朝廷里为非作歹,甚至有点胡乱非为。皇帝用武将为自己打下天地儿,大事成了以后将武将杀死的事情是多之又多,数不胜数。而尉迟恭他偏偏就意识不到这一点,甚至还变本加厉地将自己逼上死路。
尉迟恭闹得最厉害的一次是在一次朝廷的晚宴上。身为一个立下无数战功的大将,他居然和一个人为了争战功而打架。自己打架也就算了,他还把来劝架的人眼睛给打瞎了。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做这种事是还把皇帝放在眼里吗?这时候的唐太宗时间是有点忍不了尉迟恭了。虽然他嘴上说自己绝对不会像以前的那些皇帝一样杀害忠臣,但是把一个统治者逼急了,或者伤害到统治者的利益,他会放过你吗?到了最后是不要叫尉迟恭给出是唐太宗其实还是有一点疑惑的。他曾经就试探过他,问他说爱卿啊,有人说你谋反。尉迟恭这样刚烈的性子,怎么能够容忍别人污蔑他,他当即就在唐太宗面前,扒掉了自己的衣服,露出身上自己曾经受过的伤,留下的疤。一看到尉迟恭的反应这么激烈,并且看到他身上为自己曾经所受下的伤,唐太宗立马就感到内疚,自己不应该这样对他。虽然这件事情与尉迟恭没有丢掉自己的性命,唐太宗对于尉迟恭的戒备心也稍微放下了一点,但是这确实给与尉迟恭的一个提醒,从此以后他就开始学着秦琼不再过多的干涉朝政。秦琼用的理由是自己有病,而尉迟恭路的人会自己要修道。
为了试探尉迟恭是不是真的要修道,唐太宗还想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对于他说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要知道他和尉迟恭的年纪可是差了十几岁而已,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那是天大的好事,自己的身份能上涨,还能得到一个美娇娘谁不乐意?但是尉迟恭接受了,他也就撑不得过这道考验,接受了就说明他根本就不是认真的修道,说不定私下还有多少要干的事情,唐太宗怎么能够放心他呢?尉迟恭听到他这么说,连忙跪下谢恩,但是拒绝了娶公主。自此以后,皇帝算是最他放下了自己所有的疑心。
说到底还是秦琼看的明白。尉迟恭可是一不小心就有很可能掉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在古代的官场中高情商才是制胜的法宝,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都要把握的刚刚好。
秦琼是在装病,伴君如伴虎,如果秦琼不装病,就会像其他开国功臣一样没有好下场。毕竟对于古代男子来说,除了声与名,最重要的就是命了。
按理说像秦琼这样的大将,老早就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好不容易李世民登上了皇位,秦琼也该是坐享荣华富贵的时候了,突然就那么一病不起,还长达十二年之久,实在让人奇怪。但是当李世民在他病重后去看他的时候,他却把李世民赏赐的汤药偷偷的都倒掉了。
这样一看更是蹊跷啊!两个曾经并肩而战的兄弟,为什么会落到现在这个田地?虽然这个问题很费解,但其实也不是那么不好解释。你想想,君主坐上了皇帝之位,那些和自己一起征战的人都多少有一些权力,君主就不怕他们抢自己的位置吗?所以说,秦琼就是为了防止李世民也把自己置于死地。
事实上也的确像秦琼预料的那样,当时跟着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人,几乎没几个是有好下场的。所以说秦琼的做法还是很对的,虽然我和你共患难过,但我知道你不能和我共享福,既然如此,我大不了隐退,就当是为了你我的情义做一次退步。
其实秦琼就只有这一个选择吗?他为什么不反叛,他还是太重情义。你李世民能不讲情面把我们都杀掉,但我秦琼不是那样的人。我们南征北战,情谊深厚,我不会和你对着干的。
所以最终秦琼还是选择了以病隐退,我不想和你们争夺这个天下,我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天下和平了,我也该享受自己的生活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71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