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白起征战一生未曾败过,他到底杀了多少人

众妙之门 2023-07-02 14:47:04

白起征战一生未曾败过,他到底杀了多少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白起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中剧烈动荡的年代,在那群雄争霸、烽烟四起的时代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家,其中名气最大的、最令人震撼的当属今天马叔要跟大家聊的这位名将——“人屠”白起。下方照片来自百度百科,慈眉善目像个文人是怎么回事,不过话说回来,白起的后人中还真出了一位伟大的文人,你们猜是谁,文章最后是白起后人,评论区大胆猜。

白起,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257年,郿(méi)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是秦国孟、西、白三家老世族的白氏。因为当时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也就是英雄不问出处,按功进爵,不再按照世袭来挑选人才,这对世族有很大的冲击,导致世族的子弟们必须上战场立军功才能在军队中得到提拔。而白起就是其中一位。

白起的父亲就曾经随秦军四处征战,也建立了很多的军功。当时他父亲作为军人崇拜的当然也是武将,他所崇拜的武将便是吴起,他便给儿子起名为“起”,希望儿子也能像名将吴起一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白起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经常给白起讲吴起、孙武、孙膑的故事。白起也不负父亲的期盼,他从小就酷爱研究兵法,爱好舞枪弄棒,年幼时就跟着父亲浸染在军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成为了一位用兵如神的杰出的将领。

公元前294年,秦昭王任命白起为左庶长,率军攻打韩国,白起凭借着天才一般的军事才能,精心策划了这场战争,抓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一鼓作气攻下韩国的新城。秦昭王听闻大喜,不久之后在城乡魏冉的推荐下,任命白起为将,命令白起迎击魏、韩联军。

伊阙之战。秦国对阵魏韩联军,秦国这边的主将是白起,而对面的主将是当时成名已久的名将,魏国的公孙喜,韩国的暴鸢。魏韩联军共率军24万,而秦国这边的兵力却不足对面联军的一半。这是一场看起来必败的仗,这一仗也因白起而变得不同。白起敏锐的发现对面所谓的联军并非是铁板一块,到了阵前魏韩两国谁也不愿意打头阵,表面兄弟,暗地里巴不得对方兵力大损。白起抓住了他们貌合神离的弱点,避实击虚,一举击败魏韩联军,斩首二十四万。经此一战,白起以少胜多,消灭魏韩两国主力部队,不得不割地求和,白起也一战成名。

三征楚国。三次征讨楚国可谓是一次比一次过分,连楚国的祖坟都给烧了。公元前281年,白起奉命攻打楚国,楚国大败,割上庸、汉水以北的土地给秦国讲和。公元前280年,秦国命白起再次攻楚,白起分析了双方形势之后,命令秦军过河之后,就烧毁船只、拆除桥梁。自断后路,表明决一死战的信心,而楚国本土作战,时期明显不如秦军,导致楚国国都被围。公元前278年,白起为了扩大战果,继续攻打楚国,楚国也是可怜,被白起攻陷国都,连先王的坟墓都给烧了,楚国被挤兑的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迁都至陈,沦为二等诸侯国。

征讨魏国、赵国。这次倒霉的是魏、赵两国。公元前275年,秦国讨伐魏国,赵国去帮忙被打退,魏国被打的撑不住了,割地求和。公元前273年,魏国联合赵国进攻韩国,韩国打不过求救于秦国,秦国命白起率军前去救援韩国,因魏赵联军与韩国胶着的地方在华阳,距离秦国较远,对韩国求救于秦国满不在意。没想到白起下令军队闪电出击,每日百里的急行军进行远途奔袭,不到八日抵达华阳,立即向魏赵联军发起攻击,魏赵联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白起一举歼灭魏军十三万,溺毙赵军两万。然后白起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魏国的国都,魏国没办法,又割地求和。“华阳之战”再次彰显了白起的军事才能,指挥能力如艺术一般行云流水。

长平之战。让白起获得“人屠”之名的一战。秦国主将王龁与赵国名将廉颇对峙,因秦军粮草不济,只能速战速决,而廉颇避战不出,想托死秦军。秦国使用反间计,赵国中计换廉颇为赵括当主将,秦国暗地里将王龁换成了白起,一场屠杀正式开始。白起佯败,赵括中计乘胜追击,白起分兵攻击赵括后路,切断赵括粮道,将赵军切割成两只孤立部队。赵军被围了四十六天,因粮食无法运输,士兵互相残杀为食,赵括率军突围,被乱箭射死,赵军群龙无首,四十五万军向白起投降,白起认为赵军反复无常,便将赵军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人年纪小的士兵回去。白起这一战以少胜多,全歼敌人,杀神附体,人屠无敌。

总的分析白起,白起精通各种战争体系,伊阙之战是阵地战,三征楚国是运动战,华阳之战是闪电战,长平之战是拉锯战和歼灭战。平原对拼需要战车和步卒,钳形攻势需要重甲和强弩,迂回战术需要轻骑和弓手,摧城拔寨需要工兵和剑盾。这么多复杂的兵种,白起都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白起作为战国时代四大名将之首,为何能排在第一位,咱先看一下四大名将都有谁。四大名将出自《千字文》:“起翦颇牧,用军最精”。起是指翦是指王翦,扫平六国之人;颇是指廉颇,守城名将;牧指李牧,大破匈奴十万余骑。而白起,五次大战,韩魏致残,赵楚慑服,屠敌百万,拔城86,略地300里,使秦业帝。比起其他三将,白起将其他六国挨个收拾了一遍,而且没有败绩,他不是四大名将之首,谁还能当得?

白起一生参与九十多场战斗,未尝败绩,为秦国攻下一百三十多座城池,三十多个的小采邑。而且最擅长打歼灭战,他不以攻城为目的,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毛泽东评价白起:“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战神”白起,横空出世的他,为何能在30年间屠掉六国百万大军?

“战神”白起,横空出世的他,为何能在30年间屠掉六国百万大军?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一起看下去。

白起(?—公元前257年),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因一生带领秦国无敌军团征战无数,单方面屠杀掉东方诸侯六国多达上百万大军,因而被后人尊为“战神”。

那么,白起这一生都有什么战绩呢?他又是如何实现这种单方面的杀戮呢?看完本文,也许你就会发现,“长平之役”中坑杀赵军40万降卒都不算事。

秦昭襄王十二年(前295年),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并图谋天下的战略,为此,秦昭襄王继续推行商鞅变法所实行的军功爵制,平民出身的白起顺应时势地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在穰侯魏冉的推荐下,被秦昭襄王任命为左庶长,并率领自己的军队,一举拿下韩国的新城,初露锋芒。这时的白起,也不过是一个二十几岁正处于朝气勃发的青年将领。

白起外表斯文,秦昭襄王当初召见他时,几乎不敢相信他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勇猛武将。

先来看看白起一生的骄人战绩:

公元前294年,白起首次率领秦军攻下韩国新城,初建军威。

公元前293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穰侯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白起率领秦军在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大败韩、魏联军,斩首24万,并擒获魏将公孙喜。此战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

公元前289年,白起率秦军先后攻取魏国大小城池六十一座,魏国被迫向秦国割献河东之地400里,韩国向秦国献武遂地200里。这些都为秦国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86年,白起率秦军伐赵,夺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

公元前280年,白起率秦军伐楚,占领黔中,楚国被迫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与秦国讲和。

公元前279年,白起再次伐楚,攻取鄢、郢、邓、西陵等五城。

公元前278年,白起继续攻楚,占领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烧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取竟陵,一直打到洞庭湖边,楚王逃到了到陈(今河南淮阳),郢都遂城秦国的南郡。白起也因此功而被封为武安君。

楚国从此一蹶不振,直到最后被秦灭亡,大诗人屈原也正是在白起攻占郢都后而沉于汨罗江。

公元前273年,白起率领秦军伐魏,大破韩、赵、魏三国联军,夺取华阳(今河南新郑北),魏国被迫献出南阳。这一役,秦军斩敌首13万。白起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沉赵兵两万人于河中。

公元前264年,白起率秦军攻取韩国的陉城,拔五城,斩首韩军5万余人。

公元前263年,白起率秦军攻占南阳太行道,切断韩国本土与上党的通道。

公元前262年至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集结重军交战,在相持了近三年的时间后,赵王被秦昭襄王施反间计后,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了老将廉颇,而秦昭襄王也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奔赴前线率领秦军与赵军展开决战。

“长平之役”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白起不仅杀死了赵括,还活埋了赵军降卒40万。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后,唯一能与秦国叫板的赵国军事力量也几乎被消灭殆尽。

战国后期,能与秦国相抗衡的诸侯大国只剩下东方的齐、赵和南方的楚国。但是,白起的横空出世,率领秦国的无敌军团先后对楚、赵两国横扫千军的打击后,楚、赵两国的有生军事力量几乎被全部消灭。

据史料统计,战国时期,七国的人口大致在2000万左右,以男子1000万左右来算,能够参战的成年男子也就在500万左右,除了农业生产必须留下的劳动力和老弱病残以外,能够参加战争的成年男子估计还应该小于这个数目。

而经过白起连续三十年的进攻与杀戮,有明确记载的诸侯六国被白起斩杀的军队就在百万以上(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独据二分之一),这种单方面的战争屠杀行动,不仅使东方六国的军事力量迅速衰落下去,无法与秦国的虎狼之师相抗衡,更使六国从心理上心惊胆战,彻底绝望起来。

那么,白起又是如何让这一场场的战争在自己的手中实现胜利的呢?

白起最擅长的便是突击战术,他认为传统的马车方阵及重兵为主的作战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秦国军团的大规模战争需要,因而,他主张用铁甲骑兵队为先锋和中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第一次进攻时就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白起认为,对付缺乏马匹且长于步战、车战的东方诸侯,这种战术最有效。

为此,白起设计出轻骑兵闪电攻击战术,他还从西戎及北狄境内购买了大量的军马,配合马上的准确快速箭术训练,最终组成了秦国的快速攻击军团,使秦军一次次成为战必胜、攻必克,以少胜多、完成大规模战役的无敌军团。

在这一系列使人眼花缭乱的成功军事战役中,白起除了依靠自己打造的快速军团以外,还有独有的战术,即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军”、“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在运动战中创造时机歼灭敌军”为战术目标,基本扫除了阻碍秦国统一天下的各个诸侯大国的军事力量。

白起凭借着冷酷、果断、干练、锋锐的个性;凭借着他的快速进攻的闪电战术;凭借着秦昭襄王对他的信任,青年的白起就用他的智慧和热血,用了三十年多的时间为秦国大规模的开疆扩土做出了无数次的征战。

秦始皇后来能够统一天下,也正是依赖于白起打下的这一系列基础。

白起,无愧于“一代战神”的称誉!

战神到“人屠”!白起一生杀了多少人,为何又落个客死他乡的下场

白起一生到底杀了多少人?且看白起的生平,简直美强惨代名词!

诗圣杜甫曾在笔下《入衡州》中写道:“门阑苏生在,勇锐白起强”,作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被后世称作“一代杀神”。那么白起的一生究竟如何?到底杀过多少人?为何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最终又会落得个客死他乡的凄凉下场呢?

一切还要从秦昭襄王十二年说起,彼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实力已经很强大,所谓“能力同野心并驾齐驱”,昭襄王也开始有了要进一步对外扩张,甚至收复六国的勃勃雄心,可在这之前,还必须得解决一个老大难问题,国虽强大,但能将缺失,怎么办呢?

昭襄王最终想到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解决方式,于全国推行“军功爵制”,进一步从平民之中寻找、提拔人才,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咱们不论你是何出生,只要立下军功,就可以升官发财、加官进爵。这一 历史 性的举措瞬间就为秦国提供了一系列杰出的军事人才,其中最亮眼的一位,当属在部队基层奋斗了好些年,屡立战功、意气风发,却一直因出身而无法出头的白起。

一年之后,借由“军功爵制”的东风,白起迅速登上 历史 舞台,以左庶长的身份率军攻打韩国,韩国不敌,求魏国支援,其后仅仅数年,白起领兵于伊阙龙门地界大破魏韩联军整整24万人,助秦军彻底扫平了东进之道。这场战役便是鼎鼎大名的“伊阙之战”,而此战之后秦国野心更甚,实力更强,令周边数国为之畏惧,战神白起也因此一战成名,开启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征战岁月!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楚国擅自破坏了与秦修好的盟约,决心攻秦,秦王大怒,命白起两次伐楚,白起率军亲入楚国腹地,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掏心战术,趁楚国城备松弛,一举攻陷其国都郢城,最终迫使楚国被迫迁都,实力大减,终不成气候,难以再与秦国抗衡。此役之后,白起被秦王封为武安君,从此名震天下。

伊阙之战白起大破魏韩联盟,鄢郢之战又打得楚国溃不成军,这就是白起全部实力了吗?

事实证明,白起一生中更精彩的战役还在后头!秦昭襄王三十四年,魏、赵二国联合攻韩,入韩国城邑华阳,韩国不敌,只得求援于秦,白起、魏冉领命同魏赵联军交战。眼见两军僵持不下,白起善用战术,以长途奔袭的方式,出其不意突然出现在华阳战场,魏赵联军措手不及,还未等援军到来,就已然失了战局,最终被秦军大败。

此场“华阳之战”,魏赵二国损兵折将整整十五万人,在白起的率领下,秦军更是先后进占了魏国大片城池,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白起“杀神”的称号,自此在六国之间名声远扬,边防士兵一听秦军来犯,无不人人自危!而秦国的野心更甚,自然要趁胜追击,于是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白起一生中最耀眼的一场战役缓缓拉开了序幕!这一年,秦军攻赵,一开始秦王派的是大将王龁率军,奔赴长平。赵国则命名将廉颇守城,在长平布置了整整三道坚固的防线。第一道防线空仓岭很快便被势如破竹、兵力强大的秦军所迫,然而此时,作战经验丰富的廉颇也看出了秦军补给线过长、后方驰援薄弱的颓势,于是决定率军撤退,龟缩至更易守难攻的第二道防线丹河,与秦军继续对峙。

俗话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廉颇的计策果然奏效,无论王龁率秦军怎么进攻,也实难突破这坚不可摧的第二道防线,竟就这样同赵军僵持了整整三年,致使秦国损兵折将已达万余,这便是此次“长平之战”的开端。

白起又是如何化险为夷的呢?又为何最后落得个不得善终呢?

秦昭襄王这时才想到,还得白起出马!说时迟那时快,昭襄王连夜命白起为上将军,秘密奔赴前线领兵,而此时赵国那边恰恰又做出了个愚蠢的决策,赵王因不满廉颇只守不攻的策略,再加上秦国暗中施行的反间计,最终将廉颇替换了下来,而接替他的是谁呢?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纸上谈兵第一人,赵括是也!

这赵括蠢到什么地步?他刚一上任,便一反廉颇坚守的作战策略,改为主动攻击,这个做法可谓正中白起下怀,白起心想:“好家伙,你自不量力是吧,那我就让你此番赢得痛快!”于是暗中命王龁率军继续与赵军僵持,并且洋装势弱,节节败退。果不其然,赵括立马鲁莽轻敌,集结全部兵力趁胜追击,全然忽略了后方防守,致使阵地空虚薄弱,这时白起率人攻其不备,绕到敌后迅速突袭并攻破了赵军最后一道防线“百里石长城”,当赵括后知后觉,想要折返突围时,秦军已用两面夹击之势,将赵括一行整整40万赵军团团包围,只待歼灭。

在白起的围歼战术下,最终赵括自食恶果,多次突围失败,而被秦军射杀,40万赵军俘虏,最终也在白起的诱骗下被全数坑杀,又为白起这“一代杀神”的名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这个对大秦忠心耿耿,屡立战功,誓死卫国的名将,最终结局却令人无比唏嘘!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宰相范雎被赵国设计挑拨,同白起失和,此后范雎处处针对白起,甚至阻挠了白起希望对赵国趁胜追击,一举灭赵的计划。然而此举却令赵国得到了一时喘息,而后东山再起,与秦国再次僵持,秦国自此损兵折将,甚至颇有几分败相。昭襄王心急如焚,连忙派白起再次领兵伐赵,可此时白起却认为,因为范雎的阻拦,秦国已失去伐赵的最佳时机,此时赵国军民一心,对秦国的憎恨已到了白恶化阶段,军队中伐秦呼声高涨,气势高昂,实在不是攻赵的绝佳时机,再加上白起当时本就有恶疾缠身,难下病榻,于是多次拒绝了秦王要他领兵出站的命令。

谁料昭襄王勃然大怒,在咒骂白起抗旨不尊的同时,勒令他必须带兵出征,白起只得遵从,可当他率军行至杜邮时,昭襄王却在范雎的挑拨下,赐剑于白起,命他当场自刎。一代名将,其刀下亡魂足占战国时期两百万战死人数的二分之一,这样一个人最终却含恨于他乡自刎而亡,多少令人有些唏嘘,正如唐太宗李世民对他的那句评价:“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

据说白起在长平之战坑杀了四十万赵国兵将,真的有那么多人吗?

白起,秦国的大将,因为坑杀四十万人而被人称“杀神”,他坑杀四十万人至今被人怀疑,然而到底是真是假,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第一点从当时的人口分析。根据史学界的普遍估计,在战国中期,中国的总人口在三千万到四千万之间,其中秦国大约500多万人,赵国300多万人,一场战争打完以后,还有俘虏四十五万,还都是青年兵,想想都有点不靠谱,再说按比例,300万人除去老弱病残,就说没打仗前四十五万都有点悬,更不用说打完仗后。

第二点从史料真实性上分析。白起坑杀四十五万的史料是出自《史记》,只有可能是当时秦国统一天下后写的或者是秦国太过暴虐被反抗的人作为事例写的,这里面就存在着夸大事实和树立白起威信的嫌疑。

所以,不论是秦国自己写的或者是当时诋毁秦国而写,司马迁参考得出的四十五万都不能让人信服。

由于当时人口的数据让四十五万没了可能,然后分析司马迁《史记》真实性的怀疑,小编得出结论就是,白起坑杀四十五万赵国俘虏是站不住脚的。

号称“人屠”的白起究竟杀了多少人?白起简介

   白起 (?—前258),也叫公孙起,芈姓,白氏,名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县(今陕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号称“人屠”的 白起 究竟杀了多少人?

  姓名: 白起

  别名:公孙起、人屠

  国籍:大秦

  出生地: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前257

  职业:军事家、统帅

  主要成就:赵楚慑服、不敢攻秦、使秦业帝

  代表作品:《阵图》、《神妙行军法》

  封爵:武安君

  地位: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白起 主要战绩:

  伊阙之战:采取先弱后强、避实击虚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因功晋升国尉。攻楚三次:三十六年,领兵入楚,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受封武安君。

  四十二年,赵、魏联军攻韩国华阳, 白起 率军救韩,大败联军,斩魏军(华阳)13万人,淹死赵军2万余人。攻取韩(于陉城斩首5万)、魏、赵、楚等国70余城。

  长平之战:五十五年,长平之战大败赵军,坑杀赵俘40多万人。

   白起 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约165万!后为相国范雎所妒忌,于五十八年十二月被逼自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71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