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清朝六大亲王”都是谁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入选

众妙之门 2023-07-02 14:14:59

“清朝六大亲王”都是谁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入选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清太宗皇太极建立大清王朝以后,一改其父努尔哈赤创设的“贝勒制度”,将皇室宗亲爵位分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等等级森严、奖赏分明的分封制度。其中亲王爵位最高,而对于开国有功或治国安邦做出巨大贡献的皇室宗亲又能够被封为“世袭罔替、不降爵承继”的铁帽子王,这更是高贵显赫、位极人臣。在清朝历史上共出现了12位铁帽子王,其中两位郡王爵位。但这剩余的10位铁帽子亲王仅有4位能够入选被后世推崇的“清朝六大亲王”,可见这个“六大亲王”的含金量有多高!那么,这六大亲王都有谁入选呢?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入选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清朝六大亲王”分别为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其中礼亲王代善和睿亲王多尔衮均出自后金政权或者刚刚建立清朝的皇太极时期,对于后金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对于清朝的建立和挥师入关都立下了不世功勋。多尔衮,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以他的成就和功绩别说做个亲王,做个皇帝都不过分。事实上,他也真的两次与皇位擦肩而过,他能够入选“六大亲王”相信不会有异议。

礼亲王代善,在努尔哈赤皇长子褚英的太子之位被废除以后,被努尔哈赤立为太子,处理朝政,虽然而后因罪同样被努尔哈赤废黜了太子之位,但还是被任命为后金时期的大贝勒,统领“八大贝勒”处理朝政,共议国事,在当时的地位远远高于皇太极。努尔哈赤驾崩以后,代善又拥立皇太极继位,拥立新君有功的他又为清朝的建立下了巨大功勋。皇太极驾崩以后,代善又以皇叔之尊坚定拥护皇太极一脉继承皇位,虽未能让皇太极长子豪格继承皇位,但却拥护了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保证了皇太极之后皇位的正统传承。他虽不及多尔衮功勋卓著,但因其久居众王之首,为后金政权和大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的贡献再加上拥立两代帝王的功勋,被称为“清朝第一亲王”当之无愧。

至于康熙帝的皇十三子怡亲王胤祥和道光帝皇六子恭亲王奕都是清朝“守江山”时期为巩固皇权统治,为大清社稷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怡亲王胤祥在雍正皇帝继位以后,作为雍正帝最为信任和倚重的皇室兄弟,对雍正皇帝忠心耿耿;对大清江山殚精竭虑。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宗的江山,奉献给了最爱的四哥雍正帝,帮着雍正帝为“康乾盛世”的继续推荐和清朝鼎盛的到来打下了坚定基础。小编认为,怡亲王胤祥堪称“清朝最对得起亲王爵位的皇室宗亲”。

从综合能力和道光帝圣宠方面看,恭亲王奕登基为帝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那个只知道哭,只知道表现自己“至诚至孝”的瘸子奕宁。可是命运偏偏不这样安排,道光帝还真就把皇位传给了“孝顺”的皇四子奕宁,但却绝无仅有的在传位遗诏中将奕訢晋封为亲王爵位。被咸丰皇帝奕宁压制了整整一朝的奕终于在咸丰皇帝驾崩后爆发,在帮助慈禧太后取得最高权力以后,奕被命为“议政王”,统领议政大臣和总理事务大臣,走向了权力巅峰。而后,他带领着晚清的破船在众多风浪和暗礁中艰难前行,为晚清政权的稳定,为晚清的“同光中兴”做出了绝对贡献。这也是恭亲王奕作为唯一的晚清时期亲王入选“六大亲王”的主要原因。

安亲王岳乐和康亲王杰书出自清朝入关初期的顺治朝和康熙朝,岳乐作为努尔哈赤的孙子,顺治皇帝的堂兄,深受顺治皇帝倚重。他坚定地站在顺治皇帝身后,支持和大力推进顺治帝对于朝政的改革。他是清朝入关以后,最为注重和关心解决满汉矛盾的皇室宗亲,注意对汉臣的重用,这对清朝能够立足中原地区稳固发展至关重要。安亲王岳乐对于清初的贡献之大,对顺治帝忠诚不二,甚至让顺治帝一度想要将大清皇位传于岳乐。康熙朝“三藩之乱”的时候,岳乐又和康亲王杰书冲锋在前,为平定“三藩之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再一次为维护清朝皇权统治,政权稳定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康亲王杰书系代善的孙子,他在顺治朝虽未被重用甚至还曾因罪被降为“贝勒”爵位,但在康熙皇帝继位以后,“三藩之乱”爆发之时,这个血管里流淌着军事才能的皇室宗亲被康熙帝派上前线。杰书踏上战场以后,锐不可当,一路打到浙江,而后直接围住了耿精忠的根据地——福州,打的耿精忠举城投降。耿精忠作为“三藩”之一的汉王,其军事才能和统兵本事绝对不是等闲之辈,能够将耿精忠打的二次降清,杰书的军事才能可见一斑。这还没完,平定了耿精忠以后,杰书又率军抵抗趁火打劫的台湾郑经军队,又将郑经的精锐部队大败,一口气收复了厦门、金山等战略要地。杰书班师回朝的时候,康熙帝亲自前往泸定桥迎接,声望达到顶点。

由此可见,除了怡亲王胤祥和恭亲王奕是在清朝“守江山”时期为大清江山社稷稳定和发展、为巩固皇权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外,其余四位亲王都是在后金政权和清朝建立和入关乃至入关后的军事行动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皇室宗亲。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对于所处朝代帝王的忠心,代善之于努尔哈赤;多尔衮之于皇太极;岳乐之于顺治皇帝;杰书之于康熙皇帝;胤祥之于雍正皇帝;奕之于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他们不单单是皇帝的儿子、兄弟或叔叔,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建立不世功勋的同时摆清了自己的位置,认清了自己虽为宗亲却也只是臣子的身份。多尔衮后来大概忘了这一点,才落得一个削爵、逐出皇室、挫骨扬灰的下场。

清代六大亲王的恭亲王奕欣

恭亲王奕欣,宣宗道光皇帝的第六子,生母孝静皇后。恭亲王从小聪明过人,文武全才,深得道光皇帝的赏识。但由于缺乏经验,不善于揣摩老皇帝的心理,在皇位的竞争中败在了杜受田调教的咸丰皇帝的手下。老皇帝遗嘱,封他为恭亲王,使他得以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一展才华。咸丰皇帝在位期间,由于南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直隶也有少数农民起来响应,恭亲王就担当起了保卫京畿的重任。他善于谋划,精于用兵,在咸丰五年,打败了李开芳、林凤祥率领的北伐军。彻底肃清了直隶省的叛党。
咸丰帝去世后,他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打垮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全面掌握了中央政权。之后,由于他的老道与精明,慈禧太后决定吃掉这个政敌,但恭亲王在朝威信很高,加之亲信大臣与王室成员的支持,慈禧的计划终究没有得逞。同治七年,恭亲王打败了以张宗禹为首的西捻军队,再次保住了京师重地。恭亲王不仅屡立战功,还参与了洋务运动。他利用掌管总理衙门之便,全力支持李鸿章,张之洞,丁日昌等地方大员以强兵、富国为口号,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的强国之举。这次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也算一次大胆的尝试,并为国家培养了像詹天佑这样的人才,也扶植起一批民族工业,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恭亲王病重期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曾三次亲临探视。 光绪二十四年,恭亲王去世,终年六十七岁。光绪皇帝亲临祭奠,并辍朝五日。

满清时期,亲王是什么品级?贝勒和郡王呢?

满清时期,亲王、贝勒和郡王皆为超品,亲王高于郡王和贝勒,郡王高于贝勒。

清朝瞒住皇室爵位分为十二个等级,各等级名字如下:

第一级:和硕亲王。

第二级:多罗郡王。

第三级:多罗贝勒。

第四级:固山贝子。

第五级:镇国公。

第六级:辅国公。

第七级:不入八分镇国公。

第八级:不入八分辅国公。

第九级:镇国将军。

第十级:辅国将军。

第十一级:奉国将军。

第十二级:奉恩将军。

爵位等级规定:亲王的一个儿子封为亲王,其余儿子封为郡王。郡王的一个儿子封为郡王,其余儿子子封为贝勒。贝勒之子封为贝子,贝子之子封镇国公,镇国公之子封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

扩展资料:

这其中,最高的爵位就是亲王了,但是亲王也有不同。以前的亲王传给下一代的时候会降一级,成为郡王,再传给后人的话,会再降一级。

但是也有例外,铁帽子王在传位的时候不会改变,依然保持亲王的等级,当然这种亲王也很少,立下了大功劳才会有这样的赏赐。

在清朝初期征战的时候,比较容易获得功劳,因此这个时期获得这种荣耀的人最多,有6位。

之后比较有名的就是雍正的弟弟,雍正成为皇帝的时候,爱新觉罗·胤祥帮忙很多,而且在后来的战争中也取得了很多的功劳,因此获得了这种荣誉。

之后最有名的就是“鬼子六”了,他是咸丰的弟弟,慈禧掌权的时候,他同样拥有很大的权力。整个清朝,一共有12位这样的王爷。

下面就是郡王了,郡王只比亲王低一个等级,亲王有不降级的,郡王也有类似的,但是不降级的君王比就较少了,清朝一共有2位不降级的郡王,都是在征战的时候册封的,之后就再也没有册封过。

郡王中,最著名的是果郡王,但是他并不是不降级的王爵,他的后人就享受不了他的荣誉了。

之后便是贝勒,一般皇帝的儿子都会有这个称号,所以有很多人都有这个爵位,如果能力比较强或者皇帝比较喜欢,很早就会被封为亲王。

所以如果是一辈子都没有成为王爷,而一直都是贝勒的话,才能就不是很出众了。另外,郡王降级也会成为贝勒,而这种人更加没有才华,也很难提高自己的爵位,只能等着爵位被降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爵位

清朝时,固伦和和硕的封号有哪些区别?那些皇子可以封为亲王,有什么条件?

清代的爵位有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一)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分别是

1和硕亲王(年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以下爵位依次减半)Ho?o i Cin Wang
2多罗郡王Doro i Giyūn Wang
3多罗贝勒Doro i Beile
4固山贝子(以上四种为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亲王郡王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贝勒为前后两团正蟒,贝子为两团行蟒)Gūsa i Beise

5奉恩镇国公Kesi be Tuwakiyara Gurun be Dalire Gung
6奉恩辅国公Kesi be Tuwakiyara Gurun de Aisilara Gung
7不入八分镇国公Jakūn Ubu de Dosimbuhakū Gurun be Dalire Gung
8不入八分辅国公Jakūn Ubu de Dosimbuhakū Gurun de Aisilara Gung
(公爵以上为超品,补服均为正蟒方补。所谓“入八分”是八种标帜,表示其显赫的身分。如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其中皮条是指车上有皮鞭可驱散挡路的人,背壶是指车上可带暖壶,护眼指双眼雉翎,不入八分不用在京当差,也不必在京里住)

9镇国将军(相当于一品武官,补服为麒麟)Gurun be Dalire Janggin
10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补服为狮子)Gurun de Aisilara Janggin
11奉国将军(相当于三品武官,补服为豹子)Gurun be Tuwakiyara Janggin
12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补服为老虎)Kesi be Tuwakiyara Janggin
(上面四等爵位每一种又细分为三等,如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仅俸银和禄米有差别)

固伦公主:居京师则俸银400两,禄米4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000两,俸锻30匹;Gurun i Gungju
和硕公主: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0两,俸锻15匹;Ho?o i Gungju

郡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60两,禄米1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60两,俸锻12匹;Ho?o i Gege
县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10两,禄米11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10两,俸锻10匹;Doro i Gege

郡君: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8匹;Beile i Jui Doro i Gege
县君: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6匹;Gūsa i Gege
乡君:居住京师则俸银40两,禄米4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两,俸锻5匹;Gung ni Jui Gege

六品格格:居住京师则俸银30两,禄米3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30两,俸锻3匹。

固伦公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外藩则俸银300两,俸锻10匹;
和硕公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250两,禄米250斛;外藩则俸银255两,俸锻9匹;
郡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100两,禄米100斛;外藩则俸银100两,俸锻8匹;
县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6匹;
郡君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5匹;
县君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40两,禄米40斛;外藩则俸银40两,俸锻4匹。

宗室封爵一般每传一代 就要自动降低一级,如亲王死了 其子降爵位为郡王 其孙降为贝勒等等 低于奉恩将军的 称作闲散宗室 视四品官待遇 但因开国军功或特别受宠等原因授封的王爷们则可以世袭罔替,世代保有王爷的爵位 称作铁帽子王 有清一代 共有12家铁帽子王 分别是礼、睿、豫、郑、庄、肃、怡、恭、醇、庆10个亲王和顺承、克勤两个郡王。

另外,福康安本非宗室却授封贝子,死后追封郡王。 其子德麟,袭贝勒,递降至未入八分公,世袭罔替,这是清朝历史上唯一的特例。

(二)异姓功臣9等爵位:

公爵Gung
侯爵Heo
伯爵(以上超品)Be
子爵(正一品) Jingkini Hafan
男爵(正二品)Ashan i Hafan
轻车都尉(正三品,以上爵位俱分三等,如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公)Adaha Hafan
骑都尉(正四品)Baitalabure Hafan
云骑尉(正五品)Tuwa?ara Hafan
恩骑尉(正七品)Kesingge Hafan

世爵俸禄为: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二等公685两,三等公660两,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一等侯610两,二等侯585两,三等侯560两,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一等伯510两,二等伯485两,三等伯460两,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一等子410两,二等子385两,三等子360两,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一等男310两,二等男285两,三等男260两,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一等轻车都尉210两,二等轻车都尉185两,三等轻车都尉160两,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骑都尉110两,云骑尉85两,恩骑尉45两。还有不列等的闲散公255两,闲散侯230两,伯品级官205两,子品级官180两,男品级官155两,轻车都尉品级官130两,骑都尉品级官105两,云骑尉品级官80两。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例如 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赐号骠勇巴图鲁,授封一等男爵。

清代的公爵、侯爵、伯爵均分三等,地位都是在一品之上。雍正以前,爵位没有名字,雍正之后 开始赐予封号 公爵封号最多四个字 整个清朝只有四人 且全都是在乾隆年间,分别是:

一等诚嘉毅勇公 姓富察氏 名明瑞 字筠亭 满洲镶黄旗 属乾隆皇后富察氏外戚集团

一等诚谋英勇公 姓章佳氏 名阿桂 字广庭 满洲正蓝旗人 后改隶正白旗 其父大学士阿克敦 阿桂是乾隆末年的领班军机大臣 与和珅关系不睦 但都是乾隆宠幸之臣

一等嘉勇忠锐公 姓富察氏 名福康安 字瑶林 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的儿子 傅恒是乾隆帝皇后的弟弟 封一等忠勇公 保和殿大学士(此为三殿三阁大学士最高等级 傅恒死后 无人再得此大学士级别 原为第二的文华殿大学士就相当于最高的大学士) 傅恒有四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福灵安仅获云骑尉世职,当过总兵、副都统。福隆安是乾隆女儿和嘉公主的丈夫,傅恒死后,他承袭一等忠勇公。福长安在乾隆死后,与和珅一起获罪,嘉庆帝让他监督和珅自尽,但并未杀他,后来任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福康安最得乾隆帝宠幸,屡立战功,金川平,论功,封福康安三等嘉勇男,后晋封嘉勇侯,台湾林爽文为乱,命福康安为将军平叛,进一等嘉勇公 平廓尔喀,加赐福康安一等轻车都尉,安南国内乱,命福康安去广西,途中病,命御医往视,加封嘉勇忠锐公。平苗人起义,进封贝子。后病死军中,追封郡王,其子德麟,袭贝勒,递降至未入八分公,世袭罔替。

一等武毅谋勇公 姓吴雅氏 名兆惠 字和甫 满洲正黄旗人,孝恭仁皇后族孙。

(三)蒙古爵位:
清廷授予蒙古封建主王公爵位,任命为札萨克(旗长)。札萨克世袭,根据清廷的规定和法令处理旗务,并接受清廷的监督。札萨克之下设协理台吉、管旗章京、梅伦、笔帖式等僚属,协理旗务。旗内的土地和属民由札萨克支配,旗下设佐,为基本军事单位,每佐设佐领一人,辖旗丁一百五十人,在旗札萨克领导下,审理丁册,征收税课,排解纠纷,传递信件及征发人丁。佐领之下设骁骑校、领催,协助位领办理军政事务。每六佐复设一参领统辖。在佐之下,每十户设一什长,为最低一级行政单位的管理人。清统治者为了不使旗札萨克享有独立权力,订出会盟制度,在旗之上设盟,合数旗而成。盟不是实质性的管理单位,只是一种实行监督的组织,一般不设办理盟务的衙门。只是在盟内各旗会盟时“简军实、阅边防、理讼狱、审丁册”。盟设正副盟长各一。每3年会盟一次,各盟均有固定的会盟地。盟长由理藩院于盟内各旗札萨克中选人赛清帝任命兼摄。盟长的主要任务是充当会盟的召集人,不能直接干预各旗内部事务,也无权擅自发布政令,只是对各旗札萨克起监督作用,并充当旗札萨克与清政府的中间人。蒙古旧有的部,只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任何行政职能。封爵为:
1亲王
2郡王
3贝勒
4贝子
5镇国公
6辅国公
7札萨克台吉
8一等台吉(塔布囊)
9二等台吉(塔布囊)
10三等台吉(塔布囊)
11四等台吉(塔布囊)
12固伦额驸
13和硕额驸
14郡主额驸
15县主额驸
16郡君额驸
17县君额驸

外蒙古四部:土谢图汗,赛音诺颜,车臣汗,扎萨克图汗,下辖旗八十六个,计:土谢图汗部20旗,属汗阿林盟;三音诺颜部22旗,厄鲁特2旗,属齐齐尔巴克盟;车臣汗部23旗,属克鲁伦巴尔和屯盟;札萨克图汗部18旗及辉特部1旗,属札克必拉色钦比都哩雅诺尔盟。

青海蒙古共置西蒙古和硕特、绰罗斯、辉特、土尔扈特等部28旗、喀尔喀部及诺门罕1旗,为1盟,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土尔扈特部编旗设盟:在今新疆巴音格楞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旧土尔扈特部4旗,为南路乌纳思索珠克图盟;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的3旗,为北烙乌纳恩索珠克盟;今乌苏县境内的2旗,为东路乌讷恩素珠克盟;今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1旗,为西路乌讷恩素珠克盟。此外,新土尔扈特2旗,为青塞特奇勒图盟;和硕特3旗,为巴图塞特奇勒图盟。

在西套蒙古地区也建立了旗制。阿拉善地区和硕特蒙古,于康熙年间建立札萨克旗;额济纳地区亦建立了札萨克旗,皆不设盟。乾隆年间,杜尔伯特三策凌率部南附清朝后,于1754年(乾隆十九年),建左翼1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左翼盟;又建右翼3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右翼盟。

封爵有汗,王、贝勒、贝子、公。无塔布囊,有台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70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