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周王室用晋国来抵御犬戎,它趁机崛起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2 13:21:17

周王室用晋国来抵御犬戎,它趁机崛起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晋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一句话,那就是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虽然在战国的时候,曾经强大的晋国早已经四分五裂,但是春秋时期的晋国是毋庸置疑的超级大国,它在当时中国的地位,就像现在的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一样。自从周王室衰败之后,各个诸侯国就相继崛起,在接下来的将近300年时间里晋国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尤其是在晋献公在位的期间,他任用贤能,大刀阔斧改革吏治,同时还废除了公族大夫制度,广泛听取民众意见,扩大了军队的编制。在他掌权的26年时间里,消灭了富氏子弟,巩固了君主集权,是春秋时期当之无愧的霸主。有很多研究古代史的人都说,读懂了晋国的发展历程,也就看透了整个春秋的兴衰和荣辱。

从周平王迁都一直到公元前476年,虽然历史上出现了春秋五霸的说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在这300年当中晋国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只有楚国的综合实力可以和它抗衡,这就好像二战之后的美国和前苏联两大超级大国针锋相对一样。然而晋国和楚国的对立持续到了最后,却是以晋国解体作为最终的结局。很多人在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觉得非常疑惑,晋国占据着北方的黄河流域,有发达的农耕文明,曾经是统一全国的霸主,最后为何会走向解体呢?晋国的灭亡同时也预示着春秋的结束,盛极必衰是历史不变的定律,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的时候,通常一些隐藏的问题也会逐渐暴露出来,即使是强大如晋国也躲不过这条铁律。刚开始的时候晋国也只是一个小国,通过不断扩张才有了广阔的疆域,在受到周朝分封的同时,它的兴衰也离不开周朝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的存在意义非常重大,这个朝代是华夏文明的最初塑造者,同时它也是最后一个奴隶制王朝。周朝本来是商朝的附属国,从周文王时期开始,周氏部落逐渐崛起,周武王起兵推翻商朝正式取代了商朝的统治地位。在周武王建国之后实行封建统治,分封了很多宗族子孙和有功劳的大臣,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就是在维护周王朝的统治之外,同时还可以巩固边防,消除边境危机。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周朝分封了很多诸侯国,它们平时守卫疆土,作战的时候就带兵跟随周天子出征。晋国就是在这样的政治考量之下诞生的,最初的晋国位置在山西南部,整个国家面积比较狭小,还不到100平方公里,周王朝把晋国设置在这里,目的就是用来防备戎狄的入侵。

中原地区除了周王朝之外,周边地区都有很多外族势力,尤其是北方的戎狄始终是周王室的心腹大患。晋国的处境更加危险,它位于戎狄和周王室之间的缓冲地带,只要双方开战,无论哪一方取得胜利晋国都会受到影响。正是由于一直夹在中间受气,晋国也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竭尽全力去攻打戎狄,会受到对方疯狂的报复,得来的好处却要交给王室,自己吃力不讨好,如果失败了又无法向周王室交代。综合考量之下,晋国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一方面听从周王室的指挥,在正面对抗戎狄,私下里却和戎狄商量好,给他们提供军用物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平衡的状态,晋国对周王室也始终有着存在的价值。

正是因为采用了这种策略,晋国可以一直处于发展的状态,在它的实力增强之后,开始对周边的小国家下手,但是在对外扩张的时候经过却遇到了一个劲敌,那就是虢国。这个国家是晋国称霸之前最强大的对手,它也是周王室的藩属国之一,君主就是周文王的弟弟。这个国家是周王室最依仗的国家,历代君主都要侍奉周天子,同时还代替天子掌管军队。晋国借助虞国的帮助暗中渡过黄河,偷袭了虢国。当时虢国正在抵抗北方的犬戎,在得到晋国偷袭的消息之后马上调兵返回,结果仍然没有挽回败局,惨遭灭国。晋国在得手之后,顺带消灭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虞国,随后开始正式走上争霸道路。

东周衰而未亡,延续515年国祚,宗法与血脉是否发挥作用?

周朝号称“八百年”,实际享国791年,且分为天下共主的西周与苟延残喘的东周两个时期。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统御诸侯联军,“牧野之战”取胜兵围朝歌,商朝末代王帝辛(谥号纣)自焚商朝灭亡;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犬戎之祸”,西周275间抵御外族,拓展疆域推行文化,实现华夏繁荣与稳定。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迁都洛邑,因得位不正导致王权分裂,延续分封传统领土减少,春秋时代诸侯称霸,战国时代群雄纷争,周王室衰弱仍是“天下共主”,直到公元前256年,迈向统一的秦国攻入雒邑而亡。

很多人好奇,为何东周衰而不亡?本文带您剖析,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与血源羁绊对周朝国祚的影响。

《荀子》记载“(周武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即便周成王封唐叔虞(晋国)、周宣王封姬友(郑国)等,使姬姓诸侯国有所增加,然而北戎与楚国亦有吞灭,使姬姓诸侯国在春秋初年,维持五十余国的庞大数量,占诸侯国总数近半。

周平王东迁时期,楚若敖畏惧濮国等政权打击,只能缩在方圆百里积蓄力量;秦襄公刚被册封诸侯连国都都没有,需要向犬戎联姻求得生存空间;齐国经历70年战乱百业凋敝,齐庄公努力修复“方伯”霸业;东南吴越处于文明初期,原始氏族向奴隶制过渡阶段。

说出来您可能不信,春秋初年中原地区强国是卫国与虢国,卫国建立在商朝王畿基础,农耕发达商业繁盛人口众多,管叔姬鲜亦成为"三监"之首,管叔姬鲜联合武庚与东夷抵制周公旦,叛乱平息后康叔姬封赴卫国治理,巩固周王室对东方诸侯影响。

《周礼》记载“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周王室为保持对诸侯绝对威慑,卫国与齐国、鲁国及宋国均维持二军,春秋初年列国动荡衰弱,唯有卫武公治下安定繁荣,千里发兵助周平王平息犬戎之祸并迁都成周洛邑,卫武公遂成为诸侯霸主。

周幽王时信任上卿兼司徒虢石父,虢国用权势在西周末年将封国迁徙,疆域山西平陆县至河南三门峡市,有山河之固国泰民安,有农耕商贸快速发展,犬戎之祸后虢公翰拥立周携王,公元前750年周平王联合晋国、鲁国等诸侯击杀周携王,终结春秋初年“二王并立”局面。

周王室动荡,获利最大非郑庄公莫属,郑庄公借卿士职务以周王室名义对外征伐,击陈国、灭许国、败宋国、退卫国,联合齐国抵御外族侵袭,干涉别国储君废立政务,甚至侵占周王畿富庶耕地,但郑庄公实现“小霸中原”,某种程度减缓诸侯冲突,确立姬姓诸侯强势与实力。

晋武公终结长达67年内乱,促进晋国军事与政治发展,晋献公则“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使晋国疆域扩充十余倍,晋文公时“城濮之战”击败楚国,中原霸主延续两百余年,尊奉周王室能凝聚诸侯力量,周王室依托晋国苟延残喘,利益将周王室与晋国捆绑,晋国在便能保全周王室。

春秋后期晋国扶持吴国,吴国得到伍子胥与孙武协助,“柏举之战”击败楚军精锐,旋即破楚国郢都崛起,夫差在位期间击败越国吞并江淮诸国,艾陵击败齐国掠取齐与鲁南疆,黄池与晋国会盟成为东南霸主,与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并称为“春秋五霸”。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人为诸侯,谥法:“猛以刚果曰威,有功安民曰烈”,周威烈王促成“三家分晋”,加快战国七雄兼并战争,僭越称王削弱周王室权威,世人质疑周威烈王配不上“威烈”谥号,但客观而言,周威烈王确实延续周朝国祚。

赵襄子“晋阳之战”紧要关头,联合韩康子与魏桓子攻灭智伯瑶,赵襄子获取智氏最多权益并担任晋国执政,赵氏坐拥北方牧场军事强盛,封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魏斯担任晋国执政期间制衡赵氏,避免赵氏快速崛起独霸晋国,赵氏亦阻挠魏斯交换封地的政策,晋国卿士矛盾日渐激化。

魏斯与韩虔史书明确记载,皆出自春秋初年晋穆侯之孙毕万,子嗣定居韩原以韩氏称谓,子嗣定居魏邑以魏氏自居,因此魏斯与韩虔在300年前真是一家,在600年前与周威烈王也是一家,当晋国不可避免分裂衰亡,魏斯与韩虔成为周威烈王希望,册封诸侯避免韩魏与赵氏无谓厮杀消耗。

韩虔、赵籍与魏斯,拿出金银财帛进献城池以示诚意,周王室疆域扩充财政压力缓解,这是赵魏韩向周威烈王“敬酒”;公元前405年齐康公、鲁穆公、宋昭公等十余君主,共同奏请册封赵魏韩为诸侯,周威烈王若回绝将直面楚国兵锋是“罚酒”;周威烈王只能选择“敬酒”,将周王室的未来交由韩魏庇护。

魏文侯魏斯在位期间,魏国联结三晋开疆拓土,吴起击败秦国开拓河西,乐羊伐灭中山国楔入赵地等;李悝变法发展农耕与商贸,西门豹治邺城巩固边境稳定,鼓励民众商业贸易充实国库等;重视法制建设与选拔贤才,是魏文侯在战国初期称霸中原的基础。

魏武侯创建重装步兵“魏武卒”,是魏国综合国力强盛的产物,但魏武卒也推动魏国迈向战争,魏武侯在位26年间,魏国与接壤国家都发生战争,除吴起指挥"阴晋之战"取得绝对胜利,其余战事互有胜负并使中山复国,但魏国确立威名并将霸业延续至魏惠王时期。

韩国受疆域限制注定向南发展,周王室所在洛邑唾手可得,但此举冒天下之大不韪,韩国遂制定吞灭郑国方针,但郑国并非软柿子,公元前407年郑国在负黍击败韩国,又在公元前400年兵围韩国都城阳翟,可惜郑国内乱分裂又失去楚国援助,韩哀侯在公元前375年灭郑,疆域扩充军事装备先进,韩国被称为战国时代“劲韩”。

公元前343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遍地焦土险些亡国,魏国马陵之战魏武卒尽灭,东方齐国与西方秦国趁机崛起,魏国与韩国绝境中意识到联合的必要,但秦国“伊阙之战”与“魏城之战”歼灭魏韩联军数十万,公元前249年秦国吕不韦为打通洛阳封邑,最终灭掉东周公终结王权时代。

春秋时期诸侯因戎族与楚国威胁,以宗法制度凝聚力量相抗衡,晋国与郑国却依靠扩张强盛;战国时期韩国与魏国弑君夺位,以周王室血统彰显政权合法性,却堂而皇之僭越称王道孤。

周武王雄姿勃发建国与历代开拓进取映衬下,东周25位帝王依靠诸侯军事庇护“苟延残喘”,宗法制度与血源羁绊奇妙维系东周515年国祚,利益权衡下尽早终结未尝不是最好的结果。


文献参考:《资治通鉴》《荀子》《战国策》

推荐相关阅读:司马迁说战国时代从周元王算起,司马光为何认为始于周威烈王?

五代“梁唐晋汉周”之殇,皇位传承导致的政权更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69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