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刘备毕生的梦想就是平定天下、兴复汉室,但是他前半生一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因为他虽然是有兵有将,但一直没有一个贤良的军师辅佐,所以他一直吃败仗。有很多次刘备差点被敌人灭亡,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他又一次次的起死回生。
刘备前半生虽然一直在吃败仗,但他遇到一个人以后他吃败仗的次数就少了很多,甚至可以说是从无败绩。刘备遇到的这个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军师,他在茅庐之中就帮助刘备制定了平定天下的战略,这个战略被后人成为《隆中对》。
诸葛亮的《隆中对》总结起来只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取得荆州、益州这两个州作为根据地,然后自立为王以便以大汉天子的身份征讨天下各路诸侯。第二个意思是联合孙权一起对抗曹操,因为曹操的势力在当时已经是无敌的状态,任何一个势力都无法与曹操抗衡,只有和孙权联合才有机会对抗曹操。第三个意思就是积蓄力量、训练兵马,待天下有变以后出兵攻打曹操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隆中对》以后大喜过望,因为诸葛亮给刘备指点了一条明路,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以后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指路明灯。诸葛亮跟随刘备下山以后一直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执行?为执行《隆中对》这个战略,刘备与诸葛亮还带领蜀国帮助孙权打赢了“赤壁之战”,而且诸葛亮还帮助刘备献计献策夺下荆州和益州,刘备也是在这两个州夺下以后,才自立为王建立了蜀国。
蜀国一直都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轰轰烈烈的执行,而且蜀国一直在积蓄力量,只等待着魏国有变以后发动进攻。就在蜀国集中力量准备给魏国致命一击的时候,发生了很大的意外,这个意外间接的导致了蜀国的灭亡。这个意外就是孙权为夺取荆州,不顾与刘备联盟的情义偷袭荆州,荆州守将关羽由于疏忽大意失守荆州,而且关羽也被孙权俘虏。
关羽被俘以后被孙权毫不犹豫地将他诛杀,后刘备兴兵70万讨伐孙权,但是被孙权手下将领陆逊打败。刘备讨伐孙权时带走了蜀国的大部分兵力,刘备失败后蜀国元气大伤,在也没有足够的实力与魏国一绝死战了。
有人肯定想问,如果孙权不偷袭荆州杀死关羽,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有没有可能实现呢?他的这个战略是否能帮助刘备一统中原兴复汉室?其实小编认为如果孙权没有偷袭荆州杀死关羽,那么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可以实现的,而且他还可以帮助刘备一统天下。
首先就是如果孙权不出兵偷袭荆州,那么魏军会有一大部分的军事力量被孙权部下牢牢吸住,使曹魏无法搬兵救援被关羽包围的樊城,只要樊城被落入关羽手中,那么蜀国整个北伐的战略会进展的更加成功。但是孙权在关羽最危险的时候偷袭荆州,他的这一个决定彻底使关羽腹背受敌,最终导致关羽不但没有攻下来樊城,还将蜀汉的命根子荆州丢掉了。
其次就是当时关羽就算是打不下来樊城也无伤大雅,因为只要关羽不丢掉荆州就是大功一件,在公元218年,蜀国突然发现了魏国的一个过失,这个过失就是曹操在汉中之战以后由于想将民众迁到自己统治的州。但是由于迁走的人过多,很多人不愿意被迁走,就和曹操的政权产生争执,甚至有很多农民起义军造反。
当时若是荆州没被偷袭,关羽没有被害,刘备只要带领蜀国全体兵将北伐,那么很有可能会将曹魏的政权推翻。因为那时候的魏国已经是内忧外患了,内有农民起义造反,外有蜀、吴两国虎视眈眈的瞅着魏国的领土。
所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乃是千古好战略,只要刘备一直按照这个战略执行下去,那么刘备还真有可能灭掉魏、吴两国,一统天下。可惜中途出现了变故,没人可以料到孙权会为了一个小小的荆州反目成仇,也没有想到关羽会因为傲气将荆州丢掉。
荆州是东吴的门户,是中原进军东吴的大门,当初在赤壁之战前,为了共同抵御曹操的入侵,曹刘选择结盟,在结盟的前提下,刘备提出借荆州来抵御曹军,孙权不得不借给他们,后来稳定下来,派出关羽镇守荆州。
关羽想要攻打曹仁的樊城,但是久攻不下,军法严厉又责备军中将士,使得军中军心涣散,后来关羽为人又傲慢,在孙权来提亲的时候,把自己的女儿比作虎女。而把孙权的儿子当做犬子,把来提亲的人臭骂一顿,也就是这个时候两家才真正的结下梁子。也就是孙权执意要杀掉关羽夺回荆州的原因。
其实在偷袭荆州之前,孙权多次提出要收回荆州,双方都知道荆州的重要性,当然都想要,都不愿意退让,在多次要求退还无效之后,孙权没有办法就只能采取武力的方法来解决,孙刘联盟也正式破裂,之后真正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就正式形成。
很多人都知道,关羽瞧不起诸葛亮,但是如果说是他最看不上的人,则并非是孔明了,而是吴国的国君,孙权。不过戏剧性的一幕是,他最看不起的人,最后却了解了他的性命,二爷败走麦城,主要原因就是吴国出其不意的偷袭。说起来,孙权好像也不怎么害怕二爷,他的部下吕蒙更是如此,如果说敬重还有几分,却没有觉着二爷有多少比别人强的地方。
二爷当然是盖世的大英雄,他的义薄云天被人称道了将近两千年,可是在当时的时代,他强也不代表别人就弱,其他人也有跟他本事差不多,甚至比他还要厉害的人在,论统军,他肯定不如三位国君,其中二爷对魏国领袖曹丞相的态度是礼节性的表示友好,而对于刘备则是非常敬重,至于孙权,则在他眼里什么都算不上了。
不过既然能够成为吴国的统治者,能够经历过十八路诸侯的鏖战而不亡,成为中原的三大势力之一,可以肯定的说,他绝对不是泛泛之辈,按理说是不应该被小瞧的。而且按照原先的情况来看,对于是否攻打荆州,在他眼里是属于各有利弊的事情。后来诸葛瑾给他出主意,让他去荆州向二爷提亲,说想要娶二爷的女儿。
不成想在跟二爷提亲的时候,诸葛瑾被骂了个狗血淋头,二爷称自己的女儿是虎女,而孙权的儿子是犬子,两家们不当户不对怎么成亲?还说如果不是看在他弟弟孔明的面子上,一定将他的项上人头砍下。为了不让他再纠缠不休,二爷直接将他轰了出去。
好嘛,曹丞相称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在他的眼里孙权着实也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但在二爷的眼里却与一条狗无疑。为什么二爷如此不待见孙权呢?而且最后又是怎么死在了孙权的手上呢?
关于二爷为何瞧不起他,说起来主要还是统治阶级与平民阶级之间的对立矛盾,孙权属于子承父业,他的江山是父辈传下来的,而并非是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充其量就是个得了巨额遗产的富二代,相比于那些另外两位白手起家的领袖,他在本质上就有所欠缺,在二爷的心目中,孙权的境界比另外两位要低的多。
另外,二爷还瞧不上孙权的为人做事。
相比于蜀魏始终对立的情况,吴国则是像一株墙头草一般,前两天跟蜀国达成共识,后三天就跟在魏国后面对付蜀国,反复无常,难免让人视为小人。不过小人往往更有本事,正是因为他花花肠子多,才更需要提防,根据后来的事情发展来看,纵使二爷打心眼里瞧不起孙权,对方也没有多少特殊的感觉,因为他也没有将二爷看成一个人物。
后来二爷攻打襄樊的时候,被孙权派人狠狠地在后背插了一刀子,属于偷袭。两方人马开始正式较量起来,此时便能够看出他们之间的差距来了,论武力值孙权或许不如,但是论谋略,孙权能甩二爷几条街了。他不像是二爷那样勇往直前,而是能屈能伸,先给对手一个敌弱我强的假象,然后在其自我膨胀的时候,一举铲灭。
再说攻打荆州,当时的守城蜀将乃是潘睿等人,都是些貌似忠良,实则奸滑之辈,面对大将吕蒙和新人陆逊,这几位废物点心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只能选择弃城而逃。
再说二爷,他当人们都怕他,而孙权等人实际上只是敬重他,这一点从对方派遣那个水平一般的潘璋去斩杀他就能够看出,不仅如此,二爷最后甚至没有死在这个小角色的手里,而是死于一个更加小的小角色的暗算,此人乃是潘璋的手下。就这么被人杀死,不禁替二爷感觉有些窝囊。
其实二爷也不是第一次被俘虏了,为什么当初曹丞相不但不杀他,而且还好吃好喝的招待他,而孙权则非要他的性命呢?
首先,因为私仇,先天提到过了,虎女犬子一事,让孙权感觉收到了侮辱,他杀死二爷就是为了一泄心头之恨。其次,孙权跟曹丞相不同,后者跟二爷属于比较投脾气的,可是他跟二爷则属于典型的见面就掐的类型,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杀了也就杀了,谁愿意一直留个眼中钉在自己身前。
而且二爷也不可能再投降孙权,好歹也是年过半百了,再做这种事情怕就要受到世人的耻笑了,所以二爷宁可战死,也不愿意卑躬屈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68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文鸯的勇猛堪比赵云,最后却被奸贼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