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车究竟是怎样作战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电视剧里的那些春秋战国的战车都是马拉着往前冲,上面站三个人步兵在后头跟着,古代战车就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是!
《六韬》,《司马法》记载当时的战车分许多种,有侦察的,布阵的,指挥的,进攻的,陷阵的,防守的等等,而且书中说作战时是将许多战车排列好阵型后(每辆战车有的跟72人,有的则更多),由一些士卒(士卒一般在阵型中排列在战车之间的间隙和后边)在后面推动(不是用马匹拉的),向敌人徐徐前进的(士卒和战车都保持阵型前进)。
战车上有的是甲士3人,有的则更多,配备长戈剑弓箭弩盾牌等等,作战时后面的士卒在两车之间的缝隙与敌人战斗,配备长戈剑弓箭盾牌弩等等(防守时前排的一些盾牌是带支架的)。一旦战车或前排的士卒受到损失,就将受伤的士卒撤回,由后面的递补。在战车上也可以绑上一些长枪,长枪向着对方的军队,在前排战车前还可以插满尖刀利刃,还可以用铁索将战车相连,在防守时还可以设置拒马,铁蒺藜等。
与车战相配套的是许多的阵法,如鱼丽阵,长蛇阵,圆阵等等,进攻时慢慢向前,压迫敌方部队,接近则向对方放箭,而已方则依靠战车长牌抵挡敌箭。与敌交战则敌方要受到战车上下左右各方的打击和防守。在防守时依照鱼丽阵,长蛇阵,圆阵更是防守严密,一些阵型重重叠叠,构成多重的防御体系,既能利用相互的交叉火力,也可以让部队相互支援。一些则很简单,很快就能从行军队列转到防守阵型,在防守时也经常主动出击。
电视剧里的那些春秋战国的战车都是当时的轻车,在战斗中类似于游骑的作用。在春秋战国时许多战车的制作都是用多少年的巨树,非常的高大,防护做的也很好,很多战车制作都要用一些金属,费用很大,一般都要加一层或几层漆来防火,最容易受损也最昂贵的是车轮,在战斗中一般都要用盾牌或厚毡保护。
在春秋战国时制作战车是很不容易的,要很长时间,花费很大。用来殉葬的都是轻车,大型战车是不会被考古学家们在春秋战国的殉葬坑中发现的,大型战车在战场被损毁后,一般各国也舍不得丢弃,而是拆下来再制作,制作战车需要的木材在春秋战国被大量采伐,特别是大型战车的车轮需要的木材,使得在战国后期的战车制作的成本越来越大,无法大量制作足够的大型战车,而促使作战方式转向胡服骑射。
春秋无义战,春秋各国都不是吃素的,怎么也不可能让军队都去像电视剧中的那样打法啊,其实在春秋战国打仗都讲阵法,那些阵法后来都逐渐失传了,这些阵法几乎都要用到和依靠各种各样的战车,其实这种战术不仅能用在平原,而且在丘岭,山谷,狭路都可以作战,《北堂书抄》卷117引诸葛亮《贼骑来教》:“若贼骑左右来至,徒从行以战者,陟岭不便,宜以车蒙陈而待之。”西晋马隆击鲜卑树机能,“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晋书·马隆传》)。刘裕伐南燕,“众军步进,有车四千两,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车悉张慢,御者执稍”(《宋书·武帝纪》
战车为木质结构,一般在重要部位装有青铜件,通称车器,用以加固和装饰。
在车战的起始阶段,使用战车的数量较少。据《吕氏春秋》记载,夏朝末年,商汤与夏人战于戉邑,仅使用了战车70乘。商末,在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中,达到一次动用 300乘的规模。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兼并战争的加剧,战车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到春秋末期,一些大的诸侯国,如晋国和楚国,拥有战车的数量已达4000乘以上。到春秋战国之交,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拥有大量步兵的新型军队开始组成。而铁兵器的采用和弩的改进,又使步兵得以在宽大正面上,有效地遏止密集整齐的车阵进攻。战车车体笨重,驾驭困难,其机动性受地形和道路条件的限制,遂逐渐被步兵、骑兵取代。但是,这一作战方式的演变过程是极其缓慢的,直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战车数量仍相当可观,大规模的车战仍然时有发生,如《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当时秦军的组成是“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但这时的战车已不再担负主要的作战任务,车战也不再是军队作战的主要方式。
战车是战术性的武器,而骑兵变成了战略性的力量,战争并不一定是双方拼得你死我活的硬撼.军队的机动性在战略方面表现得更好.中国在唐朝以后之所以对游牧民族的战争屡显劣势就是因为失去了产马地,部队丧失了机动性,只能固守,无法追击.没有机动性的军队虽然规模庞大,但是无法寻歼敌主力,反过来,具有高机动性的骑兵,总是能获得战场主动权,并能够在战斗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安全撤出战斗.同样道理,战车的机动性劣于骑兵,虽然威力大,但是缺乏机动性,同样多的马匹建立的战车部队,还需要步兵的协同.花费大于骑兵部队,却缺乏骑兵的机动性,全骑兵部队显然更有优势,有时体现在战略机动性上.
剑 中国古代用于近战刺杀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分剑身和剑柄两部分,剑身细长,两侧有刃,顶端尖而成锋。剑柄短,便于手握。剑常配有剑鞘。中国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以后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剑和钢剑。
越王勾践剑
中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使用的一把青铜剑。于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剑身有黑色花纹,材料为铜和锡,正面有“越王鸠浅自乍用剑”(“鸠浅”即“勾践”,“乍”即“作”)铭文。该剑出土时置于黑色漆木剑鞘内,剑身光亮,无锈蚀,刃薄锋利。铸造工艺达到相当高水平。
矛
中国古代用于直刺,扎挑格斗的冷兵器。由矛头和矛柄组成。矛头多以金属制作,矛柄多采用木、竹和藤等材料制作,也有用金属材料的。矛长通常为1.8-2.7米,有的达4米多。矛头一般长40厘米,有的达80多厘米。早期的矛头为石头或兽骨,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制矛头。
吴王夫差矛 中国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使用的一把青铜矛。于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仅存矛头,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矛头为青铜铸造,长29.5厘米,宽5.5厘米。剑身有黑色花纹,材料为铜和锡,正面有“吴王夫差自乍(作)用”)铭文。矛刃锋利。其铸造工艺之精细为同类兵器所少见。
斧(钺)
中国古代用于劈砍的格斗冷兵器。由斧身和斧柄组成。斧身为石质、铜质或铁质,斧柄为木质。钺与斧形制相近,区别是钺形体薄、刃部宽且成圆弧形。钺主要是作为军权的象征,所以钺大多铸造精良,钺身上刻有人面或兽面纹饰,形象狰狞而华美,给人一种威慑力。
商妇好大铜钺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女将,曾率军征伐夷、羌、土等方国,战功卓著。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4件青铜钺。其中一件大钺长39.5厘米,刃宽37.5厘米,重达9千克。钺上饰双虎扑噬人头纹,还有“妇好”二字铭文。该钺并非实战兵器,而是妇好统帅权威的象征物。
戟 中国古代将矛和戈攻能合为一体的格斗用冷兵器。由戟头和戟柄组成。戟头以金属材料制作,戟柄为木、竹质。戟最长可达3米多。既能直刺,扎挑,又能勾、啄,是步兵、骑兵使用的利器。早期使用的戟是青铜戟,以后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戟。
刀 中国古代用于近距离砍和劈的单兵格斗冷兵器。由刀身和刀柄两部分组成。刀身狭长,刃薄脊厚。刀柄或长或短。其种类很多,有大刀、腰刀和环首刀等,是中国古代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早期为石刀,后来发展为青铜刀、铁刀和钢刀。
“登州戚氏”军刀 中国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使用的一把军刀。通长89厘米,柄长16厘米。刀上部刻“万历十年,登州戚氏”八字,说明这把军刀是万历十年(1582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铸造的。
匕首 一种短小似剑的冷兵器。由刀身和刀柄两部分组成。长20-30厘米,有单刃和双刃之分。匕首短小易藏,从古至今一直是军队使用的冷兵器之一。
戈 中国古代用于钩杀和啄击的冷兵器。由戈头和柄组成。戈头多为青铜铸造。柄多为竹、木制作,长度通常为1米左右,最长超过3米。戈盛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战国晚期,铁兵器使用渐多,逐渐淘汰了青铜戈,至西汉后期已绝迹。
弩 中国古代一种装有控制装置,可待机发射的远射兵器。由弩弓、弩臂、弩机三部分组成。弩机由青铜或铁制成,包括牙、牛、悬刀三部分。汉代的弩在弩机外面加装了一个青铜机匣,称为“郭”,可以承受更大的张力。 另外,汉驽在用于瞄准的“望山”上增设刻度,相当于现代步枪的标尺,提高了命中率。
弓箭 中国古代以弓发射的具有锋刃的一种远射兵器。弓由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构成;箭包括箭头、箭杆和箭羽。箭头为铜或铁制,杆为竹或木质,羽为雕或鹰的羽毛。是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战车 中国古代用于战斗的马车。一般为独辀(辕)、两轮、方形车舆(车箱),驾四匹马或两匹马。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人为驱车手,左右两人负责搏杀。其种类很多,有轻车、冲车和戊车等。战车最早在夏王启指挥的甘之战中使用。以后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车成为战争的主力和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到春秋时出现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到了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战车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
秦始皇陵一号铜车 1980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了一前一后纵置的两辆大型彩绘铜车。前面的一号车为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舆为横长方形,宽126厘米,进深 70厘米,前面与两侧有车栏,后面留门以备上下。车舆右侧置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其名叫立车,又叫戎车、高车,乘车时立于车上。
盾 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的手持防护兵器。形状有长方形、梯形或圆形。材料为皮革、木材、藤或金属等。大盾高约1米,宽约60-80厘米。小盾高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
铠甲 中国古代军队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兵器。由3部分组成:甲身、甲裙和甲袖,甲裙和甲袖可以上下伸缩,便于作战。最初以藤木和皮革等材料制造,以后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制铠甲,可以用效地防御青铜和铁制兵器的攻击。
火铳 中国元代及明代前期金属管状射击火器。由前膛、药室和尾[上“巩”下“金”]组成。使用时点燃由药室引出的药线,引燃药室内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爆发力将预装入前膛内的石弹或铁弹射出,杀伤敌人。火铳是中国元古代第一代金属管状射击火器,以铜和铁铸造,至迟出现于元代(约公元14世纪初),后普遍用于海战和陆战。战时使用的火铳有:单管手铳、多管三眼铳、五排铳、七星铳、十眼铳和大口径碗口铳(口径为100-120毫米)等。
佛朗机 中国明代中期火炮。由母铳和子铳构成。母铳身管细长,口径较小,铳身配有准星、照门,能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瞄准射击。铳身两侧有炮耳,可将铳身置于支架上,能俯仰调整射击角度。铳身后部较粗,开有长形孔槽,用以装填子铳。子铳类似小火铳,每一母铳备有5至9个子铳,可预先装填好弹药备用,战斗时轮流装入母铳发射,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佛朗机为欧洲发明,明嘉靖元年(1522年)由葡萄牙传入中国,按其国名称为“佛朗机”。嘉靖三年(1524年),明廷仿制成功第一批32门佛朗机,每门重约300斤,母铳长2.85尺,配有4个子铳。之后,明廷又陆续仿制出大小型号不同的各式佛朗机,装备北方及沿海军队。
鸟铳 中国明朝后期对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统称。由枪管、火药池、枪机、准星、枪柄等组成。使用时通过预燃的火绳扣动枪机,带动火绳点燃火药池内压实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爆发力将枪管内铅弹射出,杀伤敌人。鸟铳为欧洲发明,明嘉靖年间由鲁密(今译鲁姆,位于今土耳其)传入中国,明廷遂仿制。最初仿制的鸟铳为前装、滑膛、火绳枪机,为近代步枪雏形。口径约为9-13毫米,枪管长1-1.5米,全枪长1.3-2米,重2-4 千克。弹重3-11克,射程150-300米,曾为明、清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装备之一。
马镫发明前骑兵如何作战的
马蹬的发明,让骑兵在古代战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步兵杀手,真正意义上的坦克。马蹬发明以前,中原王朝的骑兵作战主要是用弓箭远距离骚扰敌人,为正面战场的步兵提供支援,或者是追杀败军,打扫战场用的。
至于说是用来赶路的就有点奢侈了,古代中国产马地少之又少,数万数十万大军赶路很难凑够那么多马,凑够了光人吃马嚼就得费不知道多少粮食,而且马嚼了还是白嚼了,因为他不上阵呀。如果一批一批送,那就是添油战术,去一批灭一批,那仗没法打。
春秋战国乃至秦汉为什么战车那么流行,就是因为骑兵在马上坐不住,只能依靠战车作为载体冲阵。没有马蹬并不代表就不能再马背上辗转腾挪,但是打仗不是你一个人玩,没人干扰你,你能在马背上跳舞,有人拽你一把你照样摔个七荤八素。
古代没有马蹬的时候,骑兵是坚决不能搞正面战场大规模冲击的,原因很简单,你挺个长枪冲入敌阵,没有马蹬的话冲击力敌人扛不住你也扛不住,第一轮骑兵就只剩骑了,兵全在下面躺着。而有了马蹬就完全不一样,有了马蹬,隋唐时期就能组织起大规模具装铁骑在战场上当坦克使,对敌军步兵阵营产生毁灭性的冲击。
对骑兵也能丝毫不落下风,尤其是对游牧民族,隋唐和北边游牧民族打仗,向来是骑兵对骑兵互相冲杀,而且往往能占据很大的优势,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隋朝杨素于开皇十九年在灵州和突厥达头可汗遭遇,杨素一改以往中原王朝面对北方骑兵时防守为主的作战方针,采取以骑兵对骑兵正面接敌,结果大败达头。
马蹬在中原王朝最早的记载是在汉朝,但是有理由相信马蹬这东西应该是游牧民族发明的,被我们借鉴了去。毕竟人家才是天天和马匹打交道的人,咱们之前没有马蹬,所以才有的战车,这是对战马两种不同的运用。
问题一:古代战车车左一般由谁来担任 战车每车载甲士 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 弓 ,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又称“甲首”;右方甲士执 戈 (或 矛 ),主击刺,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称“参乘”;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只随身佩带卫体兵器短剑。这种乘法可以追溯到商朝。如在殷墟车马坑中,3名甲士分布两处,车后2人,舆侧1人;3套兵器,第一套华贵精美,余两套仅为一般的铜质,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兵器的品种也明显地有射御之恭。据《左传》等中国古代文献记载,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乘法也与此相同。此外,还有4人共乘之法,称为“驷乘”,但这是临时搭载性质,并非通例。除3名甲士随身佩持的兵器外,车上还备有若干有柄格斗兵器。据《考工记?庐人》记载,这些兵器是戈、 殳 、 戟 、酋矛、夷矛,合称“车之五兵”,这些兵器插放在战车舆侧,供甲士在作战中使用。
问题二:古代的战车右边是谁? 1、古代战车右边为“参乘”,持长矛击刺,为近战兵。
2、古代战车定员3人,车左为甲首,持弓箭,为远程攻击兵种,如果是大将或国君在车上则居左。居中为御者,仅配短剑等近身自卫武器。车右如前。可以参见古文《齐晋鞍之战》:“癸酉,师陈于。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却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问题三:古代战车上哪个人地位高 古代战车每车载甲士 3名,按左、中、右排列。
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又称“甲首”;
右方甲士执戈(或矛),主击刺,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称“参乘”;
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只随身佩带卫体兵器短剑。
这种乘法可以追溯到商朝。
如在殷墟车马坑中,3名甲士分布两处,车后2人,舆侧1人;
3套兵器,第一套华贵精美,余两套仅为一般的铜质,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兵器的品种也明显地有射御之分。
问题四:100.0分1古代的战车左边是谁 古代战车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又称“甲首”。
商代战车:3名甲士分布两处,车后2人,舆侧1人
西周战车:每车载甲士 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又称“甲首”。右方甲士执戈(或矛),主击刺,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称“参乘”;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只随身佩带卫体兵器短剑。
春秋战车:三人乘同周代。4人共乘称为“驷乘”,是临时搭载非通例。
秦朝战车:每乘战车仍然是甲士3人,战车的形制也没有很大变化。
问题五:古代君王的战车是什么样的?几个人?车左车右是干啥的 中国古代战车,驷马单辕,
形制和
上图差不多,只是左右最外侧的两匹马不驾辕,使用皮条控制,一辆战车载3名甲士,其中左侧(没有车左这一称呼)甲士使用弓箭射击敌人并且指挥随车步兵作战,车右使用长兵器(戈或是戟)负责近距离作战,中间驾车的叫御戎(驾驶战车,御是驾驶,戎古代战车叫做戎车)君主乘坐战车时,位于左侧(战争中以左侧位尊贵的位置,与平时相反)车右负责保卫工作属于护卫,御戎还是车
问题六:古代战车上的座次是什么样的? 古代战车每车载甲士 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 弓 ,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又称“甲首”;右方甲士执 戈 (或 矛 ),主击刺,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称“参乘”;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只随身佩带卫体兵器短剑。
问题七:古代的“战车”是谁最先发明的? 现代坦克的鼻祖是古战车。据史料记载,我们华夏的始祖黄帝最先使用了车。 到了夏代,一个名叫奚仲的车辆管理官(当时叫“车正”)对原始车辆进行了改造,使车的行驶性能大为改进,所以,民间将他奉为“车神”,认为他是车的发明人。 大家都知道,早在远古时代,人类为了争夺食物和领地,就相互进行攻击。最初使用的武器是天然的石块和树棍。后来,人们发现火,并能用石头“造”火,于是出现了青铜器,进而出现了刀、矛和弓箭。 刀、矛和弓箭都是进攻性的武器,可是人们发现,在战场上不光要巧妙进攻,更要灵敏防守,于是出现了盾。盾是一种防御性武器,那时的参战将士都是一手拿刀、一手拿盾牌,用刀去进攻敌人,用盾防卫敌人的进攻。然而,人们发现这种“一手拿刀、一手拿盾”的战法很不方便,迫切希望发明一种既能向敌人发起进攻,又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武器。 这种武器在夏朝诞生了,人们将狩猎用的田车改成了马拉战车,并很快成为主要武器。据资料记载,夏朝的第二代君主夏启讨伐有扈氏的战斗就是战车之间的战斗。战前,夏启向待命而发的将土发出庄严的战斗誓言,誓言中规定了每辆车上的车左、车右和御者的职责。在商汤灭夏的战斗中,商王成汤率战车70辆和敢死士6000人参加剿杀,大败夏桀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 商代战车已经比较先进,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在河南安阳就曾发掘出一处商代车马坑,战马的遗骨和战车的轮廓清晰可见。这种战车是木质结构,只在重要部位装有青铜件,车厢为方形,独辕,两个车轮,车轮的直径较大,每车有“车左”、“车右”、“御者”三人,“车左”是一车的首领,手拿弓箭,主管射击;“车右”手拿长矛,主管击刺,并有为车辆排除障碍的任务;“御者”主要负责驾驶车辆,只配供自卫用的随身短兵器。 公元前1066年,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打响了。当时正值商朝末年,商纣王暴行劣政,杀害老臣比于,宠爱妃子组己,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周武王在姜子牙的帮助下,亲自率领300辆战车和3000名武士、45000名甲士进攻商朝的首都,两方军队在牧野发生了激战,周武王借助战车的威力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在周朝,几乎所有的作战均使用战车,战车成为当时军队的主要突击力量。部分历史学家甚至将夏、商、西周直至春秋绵延达千年之久的时间称为战车时代,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从祖先创造的象形字“军”、“阵”等字中均能找到“车”的痕迹。《说文?车部》对“军”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军,兵车也。”《玉篇》和《广韵》又将“阵”解释为:“阵,旅也”,“阵,列也”。把战车按一定作战意图排列起来,叫做军阵。由此更可看出战车在军队中的地位。 春秋时期,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诸侯间兼并战争的日益加剧,战车的发展达到鼎盛。“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万乘之君”(拥有一万辆战车的国君)等都是表示了这些国家的国势强大。春秋末期的晋和楚,拥有战车的数量已达4000辆以上。公元前505年的柏举战斗中,秦。楚军与吴军交战双方出动的战车约2000辆以上,可见当时车战规模之大!春秋末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就曾多次提到战车及其车战。例如,在《作战篇》中,孙武就曾这样写道:“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在这里,孙武为我们描绘了一场无比壮阔的古代车战,你看,“驰车千驷”中的驷指的是四马战车; “革车千乘”的革车指的是用于后勤保障的车辆;“......>>
问题八:古代战车御者到底是在左还是在中? 一般御者都是居中的,车左主射,车右主击。只有统帅的战车,因为统帅必须在中间击鼓指挥,御者才跑到左边去了。
问题九:古代战车 资料 中国古代军事技术,不但在兵器制造和使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在战车、战船和城防技术方面,也有许多杰出的创造,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技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车技术成就
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战车是指专为作战使用的各种战斗车辆的总称。它由原始社会晚期木板圆轮式陆上运载工具演变而来,除了辎重车和特种攻城车外,主要有商周车战时代用来乘载士兵作战的木质战斗车辆,以及宋代以后装备各种兵器的战斗车辆。
据文献记载,我国在远古时代已有车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战车使用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周武王灭商的牧野(今河南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之战中,就动用了三百乘战车。到了春秋时期,战车发展到鼎盛阶段,千乘之国已不稀罕。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城濮(今河南濮阳,一说今山东鄄城濮阳集)之战中,双方各出动了七百乘战车。到春秋末期,有的诸侯国拥有战车达四千乘以上。春秋战国之际,虽然由于步骑战兴起,车战地位逐渐下降,但各诸侯国拥有战车的数量仍然相当可观。直到汉代初年,战车在战争中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车战时代的战车,在形制构造上大同小异。商周时期战车的形制构造,不但在《考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而且还有出土实物可资考察。它们一般是独辕、两轮、长毂;车舆(车厢)是横宽竖短的长方形,门开在后方;车辕后端压在车厢和车轴之间,辕尾稍露在厢后;车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缚附两轭,用以驾马;车体都是木质结构,通常在重要部位装着各种青铜制的车器,目的在于增加车身的坚牢度,便于纵横驰骋,在一般“错毂”交战中不致被损坏。
车战时代的马车由两马或四马驾挽,以四马为主。从殷墟出土的车马装具可知,大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的商代武丁时期,每乘四马战车的编制装备已经制式化。按当时规定,每车编左中右三名甲士。左方的甲士持弓筋射远,称车左,是车首;右方的甲士执戈或矛同敌击刺,称车右;居中的甲士称御者,佩剑一把。在通常情况下,车上装备五件兵器,称作“车之五兵”。《考工记》所记载的“车之五兵”是戈、量、戟、酋矛、夷矛,分别插在舆侧的固定位置,供甲士临战使用。兵器的这种装备方式,具有长短兼备、远近结合的特点。不过战车装备的兵器也并非千车一律,种类和多寡稍有不同。
到西周时期,为适应作战的不同需要,战车的分类已经越来越明显。据《周礼_春官》记载,当时的战车已分成戎路、轻车、阙车、苹车、广车五大类。戎路也称戎车,是国君或统帅乘坐的指挥车。轻车便于往来驰骋,是攻击型战车。阙车负责警戒和补充缺损的战车。苹车是一种防御性战车(据郑玄注“苹犹屏也”),可互相联结成屏障,以抵挡或阻滞敌军的进攻。广车兼有攻防作用,主要用作防御。
西汉以后,步骑兵逐渐取代了战车兵,作为车战时代的战车,便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
宋代以后的战车同车战时代的战车不同,主要不是乘载士兵作战的战斗车辆,而是装备各种冷兵器和火器的战斗车辆,种类比较多,形制构造各有特点。
在《武经总要_器图》中,绘制有车身小巧的独轮攻击型战车,包括运干粮车、巷战车、虎车和象幸、枪车等。运干粮车、巷战车和虎牟的基本构造相同。它们是在一辆独轮车上,或在车前安置挡板,两侧安置厢板,或在车上安一个虎形车厢,以掩护推车士兵。同时在车的底座上和虎形大口中,通出多支枪锋,以便在作战时冲刺敌军。由于这种独轮车车身小巧,便于机动,所以士兵可以在狭窄的田埂、道路、街巷中推车冲进,同前来劫粮和进攻的敌军搏战;也可在旷野中排成车阵,由众多士兵拥推成百上千辆蜂拥而前,冲击敌军的前阵,配合步骑兵进攻。安有四轮的象车和枪车的车身比较宽,象形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66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