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父亲不愿为司马氏效力,儿子却为晋室流尽鲜血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2 09:12:04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一生淡泊名利,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中,不愿为如日中天的司马氏效力,为了保全友人,卷入了一场冤案,遭人诬陷,被当众问斩;儿子被父亲最为不屑,已经绝交的“友人”抚养长大,宦海沉浮一生,最后为保护杀父仇人的孙子而流尽鲜血。

这一对父子中的父亲叫嵇康,儿子叫嵇绍。

嵇康,出生于公元二百二十四年,也就是魏文帝曹丕篡汉后的第四年。他年幼丧父,从小被母亲和兄长抚养长大,后来因为才貌出众,得以迎娶沛王曹林之女也就是曹操的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公元二百五十三年,长乐亭主为嵇康生下一子,这就是嵇绍。

嵇康壮年之时,曹魏大权旁落,大将军司马昭把持朝政,司马昭听闻嵇康素有贤名,于是准备征辟嵇康为属官,嵇康逃往河东躲避,这一举动彻底得罪了这个权势滔天的大将军,为他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当时深受重用的钟会前往嵇康隐居之地拜访他的时候,嵇康根本不对钟会正眼相看,只是说了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便逐客,钟会气愤至极,答了一句:“见所见而来,闻所闻而去”就气冲冲的离开了。

公元二百六十三年,嵇康的好友吕安被兄长诬告不孝,被官府拘捕,嵇康异常愤怒,出面为吕安担保,却被钟会陷害,卷入了这场风波当中,司马昭趁机下令处死嵇康。

在嵇康行刑的当天,三千太学生集体请愿,希望司马氏能赦免嵇康,在刑场之上,面对着台下稽首相向的三千太学生和冷眼相对的司马昭,嵇康深知只要自己肯向司马昭低头,自己就能活下来,可是这个“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又怎么会意义向乱臣贼子低头?

于是,在刑场上留下了余音绕梁的《广陵散》后,嵇康慷慨赴死。

嵇康死的时候,他的儿子嵇绍仅仅十岁,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将嵇绍抚养长大,而抚养嵇绍长大的山涛却是嵇康一生中最为不屑的人之一,嵇康写下了洋洋洒洒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就为与这个投入司马氏怀抱的“好友”划清界限。

嵇绍长大后,因为父亲嵇康的原因,晋室并不希望他出仕,在山涛的劝说之下,晋武帝以“父子罪不相及”为名,征辟嵇绍为秘书丞,嵇绍从这之后便走上了与父亲嵇康截然不同的道路。

公元三百零四年,东海王司马越裹挟晋惠帝司马衷讨伐把持朝政的成都王司马颖,征召嵇绍出仕,拜他为侍中,等到嵇绍赶到朝廷的临时驻地之时,东海王所部大军被成都王攻破,文武百官及晋惠帝司马衷的近卫都四散而逃,嵇绍拼死护卫杀父仇人的孙子晋惠帝,为司马氏流尽鲜血,死得堂堂正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63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