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朱元璋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明朝建文帝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向京城应天皇宫里的侄子建文帝宣告自己终于要反了。随后建文帝宣布废除朱棣的燕王之位,贬为庶人,带领群臣百官祭拜太庙,将朱棣从宗谱上除名。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皇帝朱元璋驾崩,太子朱标的长子朱允炆登临帝位,是为建文帝。大明朝向洪武时代挥手告别,迎接这位22岁的年轻帝王。新帝刚刚登基,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大展拳脚。
这位接受全套儒家教育的皇帝一上台就毫不犹豫地纠正祖父洪武朝的严刑酷法、减轻赋税、改革土地制度,大力任用儒生治国,试图将大明朝改造成一个类似周代的礼乐时代。
帝王的身边终日被他的老师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儒生环绕。方孝孺鼓励皇帝复古,齐泰和黄子澄则鼓励皇帝削藩。
当然削藩并不仅仅是臣下的建议,建文帝早有削藩的心思。建文帝的父亲朱标是太祖的嫡长子,身份上无可争议的太子,无奈的是朱标病死。
身为先太子的事实上的嫡长子,从礼法上来看,朱允炆的确实应该以嫡皇孙的身份继任大统,可实际上,太祖皇帝的子嗣众多,自己有一大推年富力强的叔叔们,对自己的地位形成可见的强有力威胁。因此小小年纪的朱允炆就要不得不殚精竭虑地防备叔叔们,考虑如何对叔叔们下手。
因此,年轻帝王登基后最要紧的事就是削藩。诸位王叔各自分散在封地治藩,其中势力最大的四叔燕王朱棣。燕王朱棣的封地在北平,经过多年经营,率下兵强马壮,可以说是当时势力最强的军队。
建文帝最先下手的实力最弱的周王,燕王的同母弟弟,朱元璋死后才一个月,周王叔就被贬去了云南。接下来就轮到了湘王,先是有人告发湘王谋反,建文帝派兵带湘王进京问罪,结果这位天潢贵胄的王爷不堪在小吏手中受辱,带着全家自焚而死。在二十九岁的年纪以极其壮烈的姿态死去。
建文帝对其他藩王下手的同时并没有丝毫放松对燕王的警惕。朱元璋一死,建文帝就派出无数锦衣卫前往北平监视燕王府,并派大军驻扎在北平周围。朱棣王府的消息不停地传向南京应天府皇帝耳中。
双方都在隐忍不发,朱棣在王府里上演最经典的装疯卖傻情节,以转移建文帝的视线,暗地里的举动也没有停止;建文帝则在费尽心机搜罗朱棣谋反的罪证。
直到锦衣卫在京城抓捕到了朱棣的护卫,接着供认出了朱棣谋反的情报。建文帝率先动手。派兵捉拿朱棣。朱棣反抗,并控制住了北平周围地区。此时是建文元年。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朱棣祭出了“靖难”的大旗。
靖,平定也,朱棣要平定大明朝此刻面临的危难。这是指建文帝被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迷惑和操控,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相对于建文帝一登基就残酷打压藩王,搞得朝堂血雨腥风,引起战端,朱棣的“靖难”口号一出,顿时获得很多人心依附。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理由。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在建国不久就颁布了一套《明皇祖训》来告诫后世子孙。朱棣利用的就是其中的一条。它是这样规定的,如果朝中出现了奸佞,各地藩王有权利带兵进京勤王。
试想就算朱元璋在世的话,看到建文帝刚刚登基就把国家搞成了这样模样,这幅局面当然离不了孙齐黄三人的推波助澜,朱元璋应该也不会反对朱棣“靖难”吧。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与陈友谅正在激战,甚至没有时间给他取名字。十岁的时候,朱棣被封为燕王,其封地属于明朝的北大门,从而就看出了朱元璋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由于年龄还小,虽然已经受封,但朱棣依旧住在南京城,还曾到老家凤阳历练过,这为他之后的征战生涯打下来基础。
公元1380年,刚满二十岁的朱棣,就来到封地燕京,从此开始了传奇的一生。由于当时北方有蒙古兵的威胁,燕京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朱棣不仅没有任何畏惧,反而内心非常高兴,他可以在此施展自己的才华。由于明朝的开国将领所剩无几,朱元璋将北方的军事防御之事,逐渐交给了儿子朱棣。
令朱元璋欣喜的是,朱棣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他的军事才能逐渐显露,两次亲率大军出征,取得了不错的战果,招降蒙古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身患重病,不久后就去世了,在悲伤之余,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朱元璋面前,即之后皇位继承人的事宜。
起初,朱元璋也曾考虑把皇位传给朱棣,毕竟他的能力突出,而且不少大臣也曾提出过此事。然而,朱元璋还是把皇长子朱允炆立为继承人,或许是他太过想念儿子朱标,也或者是朱元璋认为长孙仁慈,将来是一位明君。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朱元璋对儿子朱棣非常了解,深知朱棣与自己很像,为了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
据说,朱元璋在去世之前,曾把朱棣和皇太孙朱允炆叫到身边,出了“风吹马尾千条线”的上联,让二人分别给出下联。朱允炆的下联是“雨打羊毛一片膻”,而朱棣的则是““日照龙鳞万点金”,从他们的下联中,朱元璋深刻地感觉到朱棣未来对侄子是个很大的威胁。既然如此,朱元璋为何不除掉他呢?除了不舍得之外,还有这两个原因。
一、朱棣曾立下不少战功
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朱棣无疑是众皇子中最有能力的一个,在镇守大明北大门燕京的时候,多次与敌军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文武百官对他也赞不绝口。如果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儿子,只是一个将领的话,朱元璋早就对他下手了,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也许有人会说,朱元璋可以把朱棣的权力给削了,这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并不太符合实际。那些没有功劳的皇子,都是手握实权的藩王,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就把战功卓著的燕王的权力给剥夺了,满朝文武都不会答应,其他藩王的心里也会有想法。
二、只有朱棣能够守住北大门
明朝建立后,那些开国将领不是病死,就是 *** 掉,在朱元璋去世之前,已经没有能力太过突出的将领。燕京作为战略要地,只能找一位军事能力超强,且值得信任的人镇守,朱棣则是最合适的人选。或许朱元璋是这样想的:“按照最坏的打算,即使儿子朱棣真的抢了朱允炆的皇位,那江山还是朱家的,也没有多大损失。”
嫡长子继承制一般都是中原王朝普遍认可的继承制度,可以有效减少立储时的政治争端,增加皇帝的权威。朱标死时,朱元璋年纪已经大了,所以必须立太子,这是国本。如果传给朱棣,找不到任何法理依据,朱棣非嫡非长,如果朱棣得位,参见唐朝,每次传位都有一番风雨,一个明确的权力继承规则明显更重要。即使是篡位的朱棣,也遵循了立长不立贤的选择。朱元璋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严格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最初的太子朱标就是他跟马皇后生的大儿子,可惜的是朱标英年早逝。伤心之余的朱元璋在随后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时候,直接忽略过了自己的其他儿子,选择了朱标的儿子(也就是皇长孙)朱允炆。
性格则是朱元璋选择皇长孙朱允炆的另一个原因,据《明史》载:“赞曰:惠帝天资仁厚”。朱允炆天性善良仁慈,待人宽容,这些优点是朱元璋身上比较缺乏的。大明已经在朱元璋的治理之下度过了动荡的年代,现在需要的是像“文景二帝”那样宅心仁厚的皇帝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朱允炆自幼结束儒学教育,更能体会到与民生息的重要性,选择朱允炆可以弥补朱元璋执政时“苛政”的不足,促进大明王朝的进一步发展。而朱棣的性格则是有勇有谋,好战、性情残暴,这样的性格在朱元璋看来与自己的个性一样,适合打江山却不那么适合守江山。
如果是朱棣继位的话,估计百姓又会深受兵役、劳役之苦,对于此时需要休养生息的大明王朝不是那么的适合。打江山的时候后主要靠的是无力,但守江山的人不仅仅是武力就能守住的。朱元璋知道这个道理,他一直用帝王的标准来教育朱标和朱允炆。在当时江山已经稳定了,朱元璋还把那些有可能威胁到朱标的老功臣给杀了,唯一不忍心的就是他的儿子,江山稳定了会打仗的朱棣没什么用了,老老实实的做个王爷就挺好的保护好朱标的江山,抵御蒙古人。这是朱元璋一直以来的愿望或者说是安排。最重要的是朱元璋从来没有考虑过朱棣当继承人。李世民还在三个嫡子之间犹豫过,但是朱元璋从来没有。就像他没有想到过朱棣会去强侄子的江山一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63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