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大军,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成语很好的概括了中国古代行军打仗中粮草的重要性了,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也经常能听到这句话。在这些电视剧里皇帝为了鼓舞士气,在出征前都是要酒肉犒赏大军的,并且在行军的路途中也经常能看到士兵们围坐一团喝酒吃肉的场景。那么正式的古代战场上,士兵们真能享受到这么好的待遇吗?
这个就得根据不能的年代来看了,在夏商周时期,由于农业还不是很发达,根本供应不了军队的饮食。因此当时军粮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动手,“田猎”每隔一段时间指挥官都会组织一次“田猎”,通过打猎来保证自己部队的粮草供给问题,这个时候,士兵们还是能做到天天大口吃肉的,当然大口喝酒就不行了,这个时候酒还没发明出来呢。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候农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想要靠打猎来维持军队的日常饮食显然是不可能的了。这个时候,小米就进入了军队的食谱当中的,偶尔会夹杂这狗肉、羊肉之类的肉类。当然在宋朝之前,铁锅都没有出现,当时的炊具主要是以陶罐为主,因此也就难以做到炒这个烹饪手法了,当时军队的伙食多是以粥为主。将小米、盐、菜、肉等一起放入锅中炖,煮成一锅浓浓的粥。
而到了汉朝,聪明的古人发明了干粮这种东西,大大的提高了军队的行军速度。“夫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况深入敌境,飞挽不通...人持乾粮三斗,可用数旬”。
当然这个时候的干粮还很粗糙,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发明了馒头。当然这个馒头和我们现在的馒头不一样,因为当时还没有发酵技术,因此这个馒头是用死面做出来的,吃起来硬邦邦的,并且里面夹着肉馅。馒头的出现有一次提高了士兵们的伙食标准,不在是天天粥配咸菜了。
到了唐宋年间,烧饼这个食物因其保存周期长,便于携带,进入了军需官的眼线,烧饼开始成为军队伙食的标配,将士们可以就这咸菜啃着大饼,时不时还能搞点肉干这类杂七杂八的吃的。当然到了宋朝后期,国力匮乏,这个时候士兵们的伙食标准开始下滑,每餐能有大饼就咸菜就已经很不错了。
到了明朝为了更加方便的携带粮食,在做饼的过程中给饼的中间留了个洞,士兵们可以直接将饼用绳子穿起来,这样就更加方便携带了。并且还发明了一个干饭,吃的的时候用水一泡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泡饭了。
当然这些都是正常时候的饮食,碰到围困等特殊时候,特别是被围城的时候,由于极度缺粮。士兵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刀对准身边的战马,食马肉喝马血。当战马吃完的时候的,饥饿的士兵们再次将绿油油的眼睛对准城中的百姓,先从老弱妇女开始,一个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吃,直到城破为止。
历史中有很多这种军队以人当军粮的事件发生,人肉永远是士兵们最后一道口粮,而一但发生吃人的事情,也就代表着这支军队离灭亡不远了。
古代的军队并不像现在的部队一样,伙食很好,营养均衡。也不像电视剧里那样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在那个年代了,能有一口饱饭吃,对于当兵的来说已经很知足了,偶尔吃点肉也算是改善改善伙食了。
唐朝自太祖李渊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都处于繁荣兴盛的景象,开元盛世时期的唐朝更是进入了鼎盛时代,百姓安居乐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唐朝都城长安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商铺林立,长安大街热闹非凡。最近电视里热播的?长安十二时时辰?把长安城的繁华描写的非常的详尽,百姓们浓妆艳抹,诳着大街,吃着各种特色小吃,赏上元花灯,游长安夜市。很多人心中肯定有个疑问,盛世时期的大唐百姓饮食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唐朝是不是像电视剧里介绍的那样,有着各种特色小吃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历史上真实百姓的饮食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吧! 前言:普通百姓的饮食生活与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都是息息相关的,长安作为大唐帝都,是不是繁荣昌盛,百姓是不是安居乐业,就得从寻常百姓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饮食生活说起,看看他们平时吃什么,是不是如电视剧里介绍的额诳夜市,吃着各色的特色小吃。
一,唐朝长安居民的主要主食介绍,以及一些主食做法据史书记载:唐朝长安百姓的主要粮食有稻,麦,粟,黍等登多种品类,而即便是大唐盛世期间的一般普通百姓稻米也是吃不起的,但是在官僚士绅当中,稻米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主食,而普通百姓的主食只能是以麦面,粟米为主。
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普通百姓普遍食用的麦粟以及只有官宦贵族普遍食用的稻米:
1.稻米,起初由于稻米供应不足,大量的稻米要从江南富庶之地漕运而来,到了唐玄宗时期,考虑到南米北调路程远,稻米保质保存也有问题,因此鼓励百姓在长安附近广泛种植,由于关中平原土地平坦,加上江南水稻种植技术的引入普及,长安附近形成了大片的水稻种植区,这样一来长安的稻米存量足够供应唐朝长安上层官宦贵族。杜甫《忆惜》诗里说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一方面描述了大唐开元盛世,另一方面描述了稻米粮食的充盈,唐朝政府有明文规定,唐一品官禄米七百石,到了九品官禄米为三十石,这些稻米,源源不断的供应到了唐朝上层官宦贵族家庭,他们把稻米煮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米饭,有些甚至加入一些其他五谷煮成营养粥,米饭,营养粥成为了上层官宦贵族的日常主食。
2.麦面,粟米,由于唐代小麦粟米的种植非常的普遍,小麦喜寒耐旱,因此产量极高,故此小麦粟米才是普通百姓家庭每天能够吃上的主食,百姓们把小麦磨成面粉,制作成面饼,蔬饼,胡饼等各种大饼,大饼成为了百姓桌上的日常主食。?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里大家可以看到,唐军旅帅崔器标志性的两样东西,两把小锤和大面饼。也就是说面饼在普通百姓已经成为了主流食物。
3.寻常百姓家不单单拿小麦磨成的粉制作面饼作为主食,百姓们把小麦粉做成面条,甚至还做馒头,包馄饨。百姓家庭里没事煮个面,蒸个馒头作为食物也非常普遍,在唐代已经出现了生日吃长寿面的习俗。据《猜觉撩杂记》记载?唐人生日多俱汤饼,世所谓长寿面者也?。
二,唐朝长安居民的主要副食介绍说完了百姓家庭和官宦贵族家庭日常所食用的主食,我们可以了解到,唐朝人已经和我们一样,主食已经以米饭,面条,面饼,馒头为主。可是很多人又要问了,那么,唐人的副食吃的什么呢?也是和?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里一样,在热闹的长安街头,烤着羊肉串,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事实上,确实和电视剧里介绍的很接近,唐朝长安的居民食用肉食蔬菜已经十分的普遍,在长安的集市上也有专门的肉铺,主要售卖羊肉,猪肉,牛肉。要知道唐朝都城长安,靠近大西北,因此居民中大西北少数民族居民较多,因此百姓们普遍偏爱肉食,尤其是羊肉,寻常百姓家喜欢吃羊肉,官宦贵族家庭也喜欢吃羊肉,和稻米的配给一样,羊肉在官僚贵族这里也有详细的配给,例如:?亲王以下至二品官每月供给羊20只,三品官每月供给羊12只,四品至五品官每月供给羊9只?。
唐朝长安百姓副食除了食用猪肉羊肉牛肉之外,对蔬菜的食用也是非常的青睐,如上文说到,长安的集市已经出现的早期的肉铺一样,集市上的蔬菜铺也是非常的多,蔬菜的供应非常的丰富,此文献资料记载中可以看到:品种繁多,有藕,冬瓜,萝卜,生菜,芹菜,蒿菜,莴苣等等,例如:?莴苣,唐朝人称为?千金菜?,史载?骨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
三,唐朝长安是不是真的商铺林立,大街上各种小吃应有尽有呢?唐朝的长安城内一共有有三个建筑群:北部正中央的是宫城,为皇帝和皇族的居所,宫城的南面是皇城,面积比宫城大一些,是政府办事的地方,宫城和皇城之外的是外郭城,设计了商业区和居民区。商业区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叫东市,一个叫西市。唐朝时期,商业活动只是限制在东西两市,时间上也有限制,日出而开,日落而关,随着唐朝商业的不断发展,商铺也越来越多,渐渐的,长安城出现了夜市。
既然有了夜市,夜市上各种美味小吃也就应运而生,集市上烧尾宴、肉饼、汤饼、烤羊肉、鱼片等美食应有尽有,这里就介绍两种比较普遍的美食:
1.面饼,前文说了,小麦是普通百姓家庭的主要主食,用小麦面做成的面饼,在长安极为流行,面饼品种众多,有蒸饼、煎饼、胡饼、肉饼等深得唐人喜爱。相传武则天时期的四品官张衡退朝后饥肠辘辘,看到路旁有人卖蒸饼,刚出笼,热气腾腾,便买了一块充饥。白居易在《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中回忆长安上朝生活时写道?朝晡颁饼饵,寒暑赐衣裳?意思就是午朝结束之后,朝廷为官员准备的午餐是面饼,可见面饼在当时的普及程度有多高。
2.烤羊肉,由于长安城靠近西北边境,少数民族居多,因此长安城百姓非常的喜欢吃羊肉,唐朝人吃羊肉有多种烹饪方法,可炒、可蒸,可烤,其中烤羊肉也成为他们的最爱,李贺《长平箭头歌》说到?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可见烤羊肉的普及性。
结束语: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长安街头的描述,赏上元花灯,诳着长安夜市,吃着各色的特色小吃,由于唐朝是历史上唯一的经济文化相对开放的国家,长安作为都城,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人口已经发展到百万,大唐盛世下的长安,繁荣昌盛,商铺林立,是可能的,但是这种繁华奢侈也只是局限于上层官宦贵族,有钱人家的百姓,他们吃着白米饭,喝着营养粥,烤着羊肉串,衬托了大唐的繁华,但是这繁华背后,隐藏着种种心酸,普通百姓呢,好一点的吃上小麦面饼,啃个馒头,差一点的百姓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并不是空穴来风!
文:唯恋无名 ? ?图:来源网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61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柴荣收复关南地区,辽国为什么没有反击
下一篇: 揭秘,李自成是死在湖北九宫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