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的五代十国因为王朝更替十分快速,因此战乱使得五代十国的正史记载很少,也有专家猜测可能是每个朝代的更替从而导致那个时期史书记载十分混乱的局面。五代指的是当时中原地区的最为主要的国家,他们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主线,他们分别就是南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而十国也是当时存世的十个小国。后周之后赵匡胤取代了柴家的王朝,从而建立起了宋朝,从此宋朝开始了统一战争。
在宋朝统一中原的征程中,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就是北汉,北汉的最后的君王就是刘继元。后周柴荣继承了姨父郭威的帝位之后,柴荣就开始带领大军吞并各种藩镇,因为柴荣的战略十分机智,所以柴荣很快就平定了许多藩镇,就当各界都以为柴荣即将击败了各地藩镇统一天下的时候,柴荣却因病而去世了。柴荣去世后,幼主被拥立为帝,可是柴荣却万万没想到,他临终前的托孤,却是给了赵匡胤绝对的兵权。
不久之后,赵匡胤在利用诡计,让当朝宰相以为是契丹外敌来袭,因此匆忙派遣赵匡胤出兵抵抗。谁曾想这招却是赵匡胤的调兵之计,等待赵匡胤带兵到陈桥之后,他立即命令下属拥立自己为君主。后来赵匡胤带领军队攻下了柴家的京都,柴荣后裔也是十分识趣,他主动提出了让位,从此赵匡胤建立起了宋朝。而宋军也开始统一之战,这时十国中多数王朝被先后攻下,就剩下了南汉、北汉、南唐与吴越四个王朝,可是南唐、吴越这两个王朝却因害怕宋军,在宋军压境之际,他们立即向宋朝称臣。
因此十国只剩下南汉与北汉了,北汉的帝王刘承均因为担忧宋军来袭,他面对国家日渐衰败的局势十分担忧,后来刘承均还得了病。国家的局势一日不如一日,面对如此的困境,可是刘承均却毫无施展的能力,宋军压境,他的病情突然加重,最终不治而亡。刘承均去世后,他的长子刘继元年纪尚幼,因此他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刘继恩,可是刘继恩的继位却没有挽救北汉。北汉的国势还是一直在走向衰退,后来刘继恩被仇家所杀,因此刘继元继承了帝位。
刘继元是一个残暴的君王,他上位之后先后除掉了朝廷上许多皇家亲戚与官员,可是他却是一个聪明的君主。当他知道自己不敌宋军的时候,他选择投靠了契丹以达到与宋军抗衡,当时赵匡胤亲征大军攻打北汉,可是北汉的军队却坚守不战,因此宋军也跟北汉打起了消耗战。后来因为宋军攻打北汉是夏天,天热多雨,而宋军军营中许多将士都出现了水土不服,许多将士都因此无力对战,最终赵匡胤选择了退兵。
刘继元因此错信宦官,从而杀掉了北汉的大将李隐、宰相郭无为等人,从此北汉的局势更加不容乐观。赵光义登基后不久,他带领宋军再一次讨伐北汉,此次刘继元再一次向契丹请求援助,可是契丹援兵敢进入北汉国境就遭到了宋军的埋伏,最终契丹的援兵不敢再前进一步。而刘继元知道自己如果不投降必然会被宋军所灭,因此在孤军无援的情况下刘继元选择了向宋军投降,赵光义接受了刘继元的投诚,后刘继元被接送到京城居住,从此刘继元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8年)是在唐朝后形成的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北方是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替,南方则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割据。总之,这是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后被赵匡胤统一,建立宋朝.
最仁慈的是明孝宗朱祐樘(他统治期间连锦衣卫都变得仁慈了);
最残暴的,残酷对待知识分子的——秦始皇(焚书坑儒);好大喜功,热衷工程而不顾人民死活的——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杨广(修大运河),对被征服者最残酷的——元太祖铁木真及世祖忽必烈(元军常常屠城),对待官员最残酷的——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大案),和他的儿子朱棣(灭十族)
最正派的是明孝宗朱祐樘,少年时期为求生存谨小慎微,登基后勤于政事,十八年统治之中没有什么失德之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终生一夫一妻。
最荒淫的是——商纣王(酒池肉林)。
人品最好的——汉惠帝刘盈;朱允文,叔叔造反,他下令不许伤害;统治四年期间,没什么不良记录。明孝宗朱祐樘也很好。
人品最差的——朱棣,造反起家,滥杀前朝忠臣,灭方孝孺十族,大杀后宫嫔妃,任用奸臣借刀杀人。但他是个好皇帝。
希望能够帮到你~
五代(907年—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 唐亡 五代开始
916年 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923年 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
936年 石敬瑭灭后唐,建立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
946年 契丹灭后晋
947年 契丹改国号为辽。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
951年 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后汉亡
954年 高平之战,周世宗大败北汉
959年 周世宗死
五代十国
(907年-960年)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时代。在北方广大地区,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与此同时,南方各地又陆续并存过九个较小的割据政权,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及闽等九国;北方河东地区则有北汉势力。史称:“五代十国”。后唐末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对中原北部边防造成极大的威胁。
五代十国时期,大小统治者激烈角逐,兵燹不断,社会经济、文化受到颇大影响。但在周世宗时,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发动了北伐战争,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五代十国年代表
后梁/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01.htm
后唐/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02.htm
后晋/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03.htm
后汉/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04.htm
后周/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05.htm
吴/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06.htm
南唐/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07.htm
吴越/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08.htm
楚/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09.htm
北汉/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10.htm
南汉/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11.htm
前蜀/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12.htm
后蜀/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13.htm
南平(荆南)/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14.htm
闽/encyclopedia/history/dynasty/991108015.htm
907年后梁开平元年 四月,朱温逼哀帝禅让,自即帝位,改名朱晃,是为后梁太祖朱晃,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都开封。唐朝亡 后梁封马殷为楚王;钱鏐为吴越王。任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 契丹耶律阿保机统一八部 王建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909年后梁开平三年 后梁迁都洛阳。封王审知为闽王
912年后梁乾化二年 六月,朱温次子友珪杀朱温自立
913年后梁乾化三年 二月,朱温第三子友贞发动政变,友珪自杀,友贞即位,是为末帝。复都开封
916年后梁贞明二年 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是为辽太祖耶律亿,建契丹国
918年后梁贞明四年 刘岩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920年后梁贞明六年 契丹神册五年 后梁陈州人毋乙、董乙起义,数月后失败 辽太祖颁行契丹文字
921年契丹神册六年 五月,辽太祖定法律,正班爵
923年后唐同光元年 晋王李存勗称帝于魏州,是为后唐庄宗李存勗,国号唐,史称后唐。十月,庄宗攻入开封,后梁末帝自杀,后梁亡。冬,后唐都洛阳
925年后唐同光三年 后唐灭前蜀,以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
926年后唐同光四年 契丹天显元年 正月,孟知祥入成都 十月,王延翰称王,建闽,仍称臣于后唐 渤海为契丹所灭 七月,阿保机死,次子德光即位,是为辽太宗耶律德光
930年后唐长兴元年 后唐并盐铁、户部、度支三使为三司使一职
932年后唐长兴三年 后唐令国子监依西京石经本校定九经,雕版印制,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始
934年后唐应顺元年 孟知祥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都成都
936年后唐清泰三年 夏,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上表,以幽蓟十六州为代价,换取契丹援助,叛后唐。九月,契丹军南下,大败后唐军。十一月,辽太宗册封石敬瑭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闰十一月,石敬瑭攻入洛阳,末帝从珂自杀,后唐亡
937年后晋天福二年 后晋迁都开封 徐知诰废吴帝杨溥,自即帝位,国号大齐
938年后晋天福三年 契丹会同元年 徐知诰改名李升,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 辽太宗诏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南京为东京
942年后晋天福七年 后晋高祖石敬瑭卒,侄石重贵继位,史称出帝或少帝
945年后晋开运二年 南唐灭闽
946年后晋开运三年 十二月,辽兵攻下开封,俘后晋帝石重贵北迁,后晋亡
947年后晋开运四年 辽天禄元年 二月,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称帝于太原。六月,复都开封,国号汉,史称后汉 正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入汴京,改国号辽,四月,辽太宗北返,至栾城卒。耶律倍子阮即位镇阳,是为世宗
948年后汉乾佑元年 正月,后汉高祖刘知远卒,子承佑继位,是为隐帝
950年后汉乾佑三年 郭威自邺城起兵,攻入开封,隐帝被杀,后汉亡
951年后周广顺元年 正月,郭威称帝于开封,是为后周太祖郭威,国号周,史称后周 刘知远弟刘崇称帝于太原,改名旻,国号汉,史称北汉 南唐灭楚
954年后周显德元年 正月,后周太祖郭威卒,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柴荣 十月,世宗大阅禁军,置殿前军,以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统之
955年后周显德二年 世宗下令废佛寺三万余所,僧尼括为编户,销铜佛像,铸为钱币。后周败后蜀,得秦、阶、成、凤四州
957年后周显德四年 世宗令大臣汇编律令为《大周刑统》
958年后周显德五年 南唐主李璟献江北、淮南十四州于后周,称臣,去年号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 后周世宗趁辽内乱,亲征,取瀛、莫、易三州及瓦桥、益津、淤口三关
960年后周显德七年 正月,陈桥兵变,拥立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是为宋太祖赵匡胤,国号宋,废恭帝,后周亡
五代帝王年表
┌——————————┬———————┬———————┐
│ 帝 王 │即 位 元 年│退 位 末 年│
├——————————┼———————┼———————┤
│〔后梁〕 太祖 │ 907 │ 912 │
├——————————┼———————┼———————┤
│ 末帝 │ 913 │ 923 │
├——————————┼———————┼———————┤
│〔后唐〕 庄宗 │ 923 │ 925 │
├——————————┼———————┼———————┤
│ 明宗 │ 925 │ 933 │
├——————————┼———————┼———————┤
│ 闵帝 │ 933 │ 934 │
├——————————┼———————┼———————┤
│ 废帝 │ 934 │ 936 │
├——————————┼———————┼———————┤
│〔后晋〕 高祖 │ 936 │ 942 │
├——————————┼———————┼———————┤
│ 出帝 │ 942 │ 946 │
├——————————┼———————┼———————┤
│〔后汉〕 高祖 │ 947 │ 947 │
├——————————┼———————┼———————┤
│ 隐帝 │ 948 │ 950 │
├——————————┼———————┼———————┤
│〔后周〕 太祖 │ 951 │ 954 │
├——————————┼———————┼———————┤
│ 世宗 │ 954 │ 959 │
├——————————┼———————┼———————┤
│ 恭帝 │ 959 │ 959 │
└——————————┴———————┴———————┘
国名 创建者 公元年代 都城 灭其国(朝)者 后梁 朱温 907-923 洛阳、开封 后唐 后唐 李存勖 923-936 洛阳 后晋 后晋 石敬瑭 936-946 洛阳、开封 后汉 后汉 刘知远 947-950 开封 后周 后周 郭威 951-960 开封 宋 吴 杨行密 902-937 扬州 南唐 南唐 徐知诰 937-975 扬州、金陵 宋 吴越 钱镠 907-978 杭州 宋 楚 马殷 927-951 长沙 南唐 闽 王审知 909-945 福州 南唐 南汉 刘垄 917-971 广州 宋前 蜀 王建 907-925 成都 后唐 后蜀 孟知祥 934-965 成都 宋 荆南南平 高季兴 924-963 江陵 宋 北汉 刘景 951-979
五代后汉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知远死后,汉隐帝即位。隐帝即位几年以后,对于几个执政的顾命大臣感到不满,皇帝的宠臣也乘机在隐帝面前进言,要诛杀这几个大臣。隐帝于是不顾太后的劝阻,在后汉乾三年,趁大臣朝见的机会,伏兵杀死了杨斌、史弘肇、王章。然后宣布这几个大臣意图谋反,又派使者率领人马搜捕几个大臣的亲戚朋友,进行屠杀。郭威也是顾命大臣,当时任枢密使兼侍中,统帅大军坐镇邺都防御契丹。隐帝派人将郭威在大梁的家人全部杀死,连婴孩也不放过。又派密使向军中将领传旨,要他们诛杀郭威。但是消息走漏,郭威率领大军回师大梁,兴兵问罪。由于隐帝此事处置失当,使得大部分将领对郭威等人的遭遇都很同情,所以一路上的守将都望风迎降。郭威很顺利地挺进都大梁外围。隐帝再次不顾太后的劝阻,执意亲自统帅人马和郭威交战。结果前锋慕容彦超失利,大多数将领率领军队投降。隐帝仓皇逃走,路上被追兵杀死。国不可一日无主,太后及大臣商议打算立汉高祖的义子,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的儿子,武宁节度使刘斌为皇帝。然而郭威起兵人都,弑君作乱,无论是有多大的委屈,这个罪名也无法洗脱了,于是趁朝廷派他防御契丹的机会,在澶州上演了黄袍加身的闹剧,由部下拥戴他当了皇帝。而刘斌已经到达宋州,就被郭威的部将派人囚禁。郭威人大梁称帝,改国号为周,郭威就是后周的太祖皇帝。郭威在宋州将刘斌杀死。
后汉的河东节度使刘崇接到刘斌被杀的消息。便即皇帝位于晋阳,仍用国号汉,也就是历史上的北汉。北汉皇帝一即位,立刻派使者向契丹称臣求援。后周广顺元年十月,契丹发兵五万和北汉联军南下,围攻晋州。后周守将顽强抵抗。年底,后周的援军逼近,契丹军先撤退,北汉军队撤退不及,遭到追击,损失很大。
这一战,使得北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南下。三年后,郭威死,其义子柴荣即位,就是周世宗。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主得知这个消息,非常高兴,立刻请兵于契丹。契丹派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领万余骑兵和北汉会师晋阳,北汉主亲自统帅三万人马,和契丹合兵南下。后周昭宁节度使李筠派部将穆令均率领两千人马迎击北汉军队,自己率领主力在后面扎营。北汉前锋都指挥使武宁节度使张元徽设下埋伏。自己佯败诱敌。结果穆令均中伏被杀,士卒折损了上千。李筠退回潞州。
凭城固守。周世宗得到禀报,打算亲自出征。但是大臣们都认为:北汉主自晋州惨败以后,必不敢再亲自出征。而皇帝刚刚即位,人心还未稳定,不宜亲征,应该派下面的将帅去抵御。但是周世宗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刘崇趁我国大丧来进攻,必轻视我年少没有经验,一定会亲自前来,想一举吞并我国。我不能不亲自出征。宰相冯道与周世宗反复争执。
周世宗以唐太宗自比,而冯道不以为然。周世宗下定决心亲征,于是从大梁统帅禁军出发。在途中,禁军控鹤都指挥使赵晁派人向周世宗进言,劝阻亲征。周世宗大怒,将赵晁囚禁在怀州。北汉主不知道周世宗敢亲自出征,他看潞州城坚固,一时难以攻取,就越过潞州不攻,直取大梁。北汉兵的前锋与后周军在高平以南相遇,被周军击退。周世宗怕北汉军撤退,加紧前进。北汉主在巴公原排开阵势准备迎击。自己亲自率领中军,张元徽率军在东,杨衮率契丹骑兵在西,军容极盛。后周军前锋前进过快,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领的后军被落在后面。面对这种敌众我寡的局面,周军的将士难免怀有畏惧心理。而周世宗反而更加镇定,坚定可克敌的决心。他命令白重赞与侍卫马军都虞侯李重进统率左军在西,樊爱能、何徽统率右军在东,向训、史彦超率领精骑在中间列阵,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领禁军护卫皇帝。周世宗自己也全身披挂,自己跨马到阵前督战。双方都严阵以待,大战就要开始了。
北汉主看到后周人马不多,认为不用契丹的人马也可以击败周军,他对手下的将领说:“我用汉军就可以击败周军,哪用得着契丹人。今天不但要一举击败周国。
还要让契丹人看看我们汉军的厉害。”北汉的将领们也都表示同意。杨衮在阵前观察了后周军的阵势和军容,对北汉主说:“周军是强敌,不可贸然进攻。”北汉主不以为然地说:“机不可失,将军就不要再说了,且看我来破敌。”杨衮沉默了,他想,我倒要看看你北汉怎么破敌。当时东北风很大,突然又转为南风。北汉副枢密使王延嗣派司天监李义向北汉主进言,劝北汉主出击。枢密直学士王得中认为风势不利,不宜出击,北汉主不听,命东军先进攻,张元徽亲自率领千余精骑冲击后周的右军。后周的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本来就有怯战心理,交战不久,看到北汉军来势很猛,抵挡不住,就率领骑兵率先逃走。后周右军被击溃,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
周世宗看到战事紧急,后周军濒临溃败的边缘,亲自率领左右的亲兵冒着矢石出阵督战。宋太祖赵匡胤当时还是后周禁军将领,他先招呼同伴向前冲锋,又请张永德率军从左翼出击,自己率军从右翼出击。张永德同意,两人各率领两千人马随周世宗出击。赵匡胤身先士卒,迎敌血战,主将奋勇,士卒更是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抵挡不住。内殿直马仁禹也激励同伴进击,他自己跃马猛射,连毙数十敌军,后周军的士气更加高涨。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也率领部下几百骑兵向前猛攻。北汉主知道周世宗亲自出战,命人嘉奖张元徽,催促张元徽乘胜进攻。
张元徽前进,战马被射倒,被后周军斩杀。北汉骁将张元徽被阵斩,汉军士气低落,后周军乘着越来越大的南风,猛烈进攻,北汉军大败。虽然北汉主亲自挥舞旗帜,但是也制止不住北汉军的溃败。杨衮看到后周军如此骁勇,不敢救援,又恨北汉主不听他的劝告,先率领契丹骑兵撤退了。从战场上溃败的樊爱能、何徽率领溃军一路抢劫辎重,散布谣言,并且企图阻止后军刘词的前进。刘词不听,率军前进,在黄昏时与前军会合,当时北汉兵尚有兵万余人,隔山涧布阵,企图抵抗。后周军得到增援,又发起猛攻,北汉军崩溃了,王延嗣被杀,后周军一路追杀到高平,北汉兵僵尸布满山谷,丢弃的军资器械到处都是,另有数千北汉兵投降。北汉主仅仅率领百余骑兵狼狈脱逃。高平大战,后周军取得全胜。
高平战后,周世宗将樊爱能、何徽及其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名将校斩首,以整肃军纪。重赏高平大战中的功臣。张永德向周世宗推荐赵匡胤,极力称赞他的智勇。周世宗将赵匡胤提升为殿前散员都虞侯,领严州刺史。自高平一战,周世宗洞悉禁军的弊端和虚弱。于是着手整顿禁军,拣选精锐,淘汰老弱,招募天下的壮士,充实禁军。经过这次整顿,大大地提高了禁军的战斗力。
高平大战,直接关系到后周的存亡兴衰。在右军已经被击溃的危机情况下,周世宗亲自出阵,极大地鼓舞了周军的士气,从而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战局。周世宗此举,胆识勇猛不亚于唐太宗。假若他不能果断地亲征,或者在危急时刻先行逃跑,历史都将改写。从高平一战后,周世宗提拔了一批有胆识的将领,整顿了禁军,励精图治,先后南下攻取了南唐的江北之地,北上征伐契丹,接连收复了几个州郡,增强了后周的国力,扩大了后周的国土。
为以后宋的统一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周世宗不仅是五代中罕见的有作为的皇帝,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如此有为的皇帝也不多见,可以和他并称的人也不多。就高平一战中的表现,就少有人及。可惜的是在位时间太短,不然还可以有更大的作为。而宋太祖赵匡胤也因为高平大战中的出色表现而一举成为后周禁军中的高级将领。周世宗勤于政事,能驾驭那些功勋卓著的将领。赵匡胤也一直忠心耿耿地为后周效力,屡建功勋。然后周世宗一死,赵匡胤就得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夺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他和宋太宗赵光义凭着周世宗打下的基础,最后统一了天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9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