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朱棣在登上皇位后,曾经想着给自己的老爹朱元璋树一座巨碑,以纪念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的功绩。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石碑在刻好之后却一直立不起来,富庶强大的明王朝,居然连一块石碑都立不起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石碑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真相?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公元1402年,经过靖难之役的苦战,朱棣终于取代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登上了大明王朝皇帝的宝座。为了“感念”父亲的“恩德”,同时也为了给自己赚取一个“忠孝两全”的好名声,朱棣准备给老爹朱元璋建立一座巨碑。朱棣特意在全国征调了工匠十万人,在南京江宁区的阳山开凿石材,以此制成了一块“阳山碑材”。可到了立碑的时候却出现了很大的尴尬,无论是人拉马拽,这块巨碑居然纹丝不动立不起来。
对于巨碑立不起来的原因,后世给出了不少说法。有人认为石碑的重量已经超过了运输的极限,通过统计,算上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整座石碑重量居然达到了三万吨,称得上是“天下第一碑”,故此难以搬运。还有人认为,石碑立不起来是人为的因素。由于修建石碑时朱棣催的紧,致使不少工匠日夜不息的劳作,死亡人数也随之剧增。大学士解缙曾亲眼目睹过惨状,于是心生不忍劝慰朱棣不可劳民伤财。朱棣在惭愧之余,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这才被迫停下了这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可小编却不这么认为,在修建碑材时,工部所绘制的工程图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不可能出现碑材完工却搬不动的低级错误。况且,即使修建碑材时累死人让朱棣良心发现,可此时的碑材已经劈好,工程也只差立碑的最后一步,他不可能因为解缙的几句规劝之言而作罢。难道石碑立不起来还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您别说,还真有,而且这个秘密与朱棣本人有着莫大的关系。其实小编告诉您,朱棣自心坎儿里就不想给朱元璋立碑,因为他恨透了朱元璋。朱元璋开辟了大明王朝,让朱棣过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子生活,朱棣有什么理由恨自己的父亲呢?这还得从三点最根本的原因说起:
1.双龙争位在朱元璋的诸多皇子中,最有能力的两人无非就是朱标和朱棣。朱标作为长兄被立为太子理所当然,作为皇四子的朱棣并没有太多的怨言,心中也算是服气。朱标的早亡让朱棣有了继承皇位的希望,毕竟众多皇子中,朱棣的性格最像朱元璋。就在朱棣满心欢喜的希望父亲传位给自己时,朱元璋却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俗话说“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此事对于朱棣的心理打击极大,由此,朱元璋在朱棣本人的心中开始由敬仰逐步转变成了痛恨。
2.弑母之仇坊间传言朱棣的生母是硕妃,由于朱棣是早产儿,因此朱元璋一直认为这是不祥之兆,甚至还怀疑朱棣的母亲与人私通。所带来的后果便是朱棣不受宠,母亲硕妃被残忍的“铁裙刑”折磨致死。如此弑母之仇,朱棣岂能不恨?可苦恼的是,仇人竟是自己的父皇,若换作是他人,以朱棣的性格肯定不会让其有好果子吃。
3.忠孝难全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后顺利夺得皇位,然而他却同样失去了做忠臣孝子的权利。谋权篡位,将自己父亲钦定的接班人拽下皇位,朱棣的这种做法可谓是于君不忠,于父不孝。建文朝学士方孝儒当众写下的“燕贼篡逆”四字,可谓是字字如针,深深的扎在朱棣的心中。在朱棣的心里,之所以会造成如今的局面,完全就是父皇朱元璋无知人之明。在粉饰太平的尴尬与对父皇不满情绪的浸淫中,朱棣心中对朱元璋仇恨的种子也迅速成长为参天大树。话又说回来了,既然朱棣心底痛恨朱元璋,为何还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十万工匠的巨大阵势开山取石制造碑材呢?如此做法岂不是自找烦恼吗?有句话说得好,叫作“存在即合理”,既然朱棣能这么做,肯定也有他自己独特的理由。
朱棣的谋朝篡位已成既定事实,可是他却不想一直背负骂名,此时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把自己再次打造成“忠孝”的明君。为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建碑,无非就是堵住天下人的嘴,让世人再次看到自己的“孝心”,刻碑也算是自己一次成功的表演。可是,朱棣却不想真的将碑立起来,朱棣认为自己父亲配不上这块巨碑。朱元璋在自己的眼里已经变成了一种工具,一种为自己帝位正名的工具,而不是在心中真正的崇拜对象。换句话说,石碑立不起来是工匠的问题,而不是朱棣的问题,石碑造出来就足以说明朱棣孝心,再去纠结能否立起来,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
朱棣为什么不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造反? 要知道朱元璋是马背上打下来的皇帝,对于明朝有绝对的统治力和领导能力,而且朱元璋能够从底层人民成为皇帝,肯定有过人之处,其战略和谋略都不同于寻常人。
中国王朝历来是家天下,统治者天授皇权这一学说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而朱元璋作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更是朱棣的哥哥,朱棣对于朱元璋自然是很敬畏的,但是畏惧大过于敬,朱元璋的铁血手段自然不用说,如果朱棣在朱元璋活的时候造反,其结局不言而喻,自然不会成功。
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无论是怎么坐上皇位的,对于名声的正不正都是很在意的。宋朝的灭亡也与宋朝的得国不正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朱棣在朱元璋活的时候造反的话,肯定会背负骂名。这只是其一,其二无论是从军事力量,还是在军事谋略上,朱棣远远不及朱元璋。
而且朱元璋作为朱棣的父亲,作为儿子,估计只能对父亲颇为敬畏,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造反,不仅仅背负一个骂名这么简单。
虽然朱棣觊觎皇位已久,但当时太子朱标已经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了,名不正则言不顺,得民心者得天下,大势所趋,朱棣不可能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造反。 而在朱元璋死后,建立大明朝的将士功臣早就对朱元璋杀的一干二净,在军事力量上,驻地也发展的颇为强大。
在建文元年(1399年)朱允炆即位后,即与齐泰、黄子澄等密议削藩。 削藩,这一举措,更是激化了,朱棣与这个小侄子之间的矛盾。 所以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朱棣攻陷南京取得胜利之后,即皇帝位。
更为关键的是:朱棣继承的不是朱允炆的皇位,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皇位。 这也验证说明了我刚提到的名正言顺的说法。 以上就是为何朱棣不会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造反的原因。 朱元璋已经知道朱棣会造反,为什么不先杀了他? 朱元璋不能未卜先知,提前知道朱棣将在自己去世一年造反。
一、朱元璋去世的时间是1398年6月24日,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起“靖难之役”是在1399年7月。显而易见,朱元璋不是神仙,无法未卜先知,提前知道朱棣将在自己去世一年后造反。否则的话,按照朱元璋铁血无情的个性,哪怕就是在垂危之际,要杀掉一个朱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二、朱元璋在去世之前,已经为确保皇长孙朱允炆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尽到最大的努力。我们知道,朱元璋曾经为嫡长子朱标打造了一个强大的武人集团。当朱标不幸早夭后,这个强大的武人集团,反而成为皇长孙朱允炆顺利继承皇位的巨大威胁。朱元璋深恐担忧,不惜发起一场清洗运动,扳倒了蓝玉、胡惟庸集团,杀了数万人之多。在朱元璋的大开杀戒之下,武人集团灰飞烟灭。
三、其实,朱元璋也不是没有怀疑朱棣。毕竟,朱棣是朱元璋26皇子里面,唯一能够在军事政治方面与他相提并论的人。如果朱棣在自己死后兴风作浪,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元璋派去许多探子,前往北京搜罗朱棣意图谋反的证据,试图为朱允炆拔去最后一根刺。或许是因为朱棣的反侦察能力太强了吧,朱元璋没有搜索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朱棣有造反的意图,只好放了朱棣一马。
综上所述,朱元璋没办法在去世前杀掉朱棣。
朱元璋这么多儿子为何只有朱棣造反 首先朱元璋死后,朱棣是他最大的儿子了,但他传位给了朱允炆.这当然无可非议,但对朱棣来说,他本人是很想做皇帝的,结果位子却给了他侄子,他自然不爽.再一个他是和朱元璋一起打过仗的,军事能力很强,这在他当皇帝以后也有体现.而朱允炆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他叔叔那么能打,这就给朱棣一个机会,打起来他是有胜算的.但造反主要还是因为削藩其实主要是针对他的,所以他肯定不干了.
至于为什么“要是徐达、蓝玉..有一个尚在朱棣也就不敢造反了” ,我认为主要因为这些人实在都是很能打的,朱棣和他们打起来的话自己也没有把握.更何况他这个造反是公认的,实在是师出无名.但最重要的是朱允炆的军事能力不强但实力很强,只要有一个会打仗的做统帅就绝对能赢.靖难之役胜利主要还是靠姚广孝的奔袭南京之计,使朱棣绕过了正面战场上的劲敌(所以说朱允炆不会打仗,把主力放在前线,后方太空虚了),直接进攻南京,直接俘虏朱允炆,才能成功.整个过程有很大的风险,差一点就会输.就算是姚广孝有这么个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计谋也有很大风险,速度稍慢一点就会陷入重围.试想,如果朱允炆身边有个大将在,朱棣还打得赢? 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直接造父皇朱元璋的反? 李世民是一位出色的君王,但他这个皇位是靠篡位得来的,他一生英明,可就是杀毒自己的弟弟,逼父亲退位的行为一直被后人不齿,虽然在那时候,也他有着我们不知道的不得已的秘密,可是无论怎么说,这种不顾亲情、同室操戈的做法还是不敢认同。作为同样是靠篡位得到江山的朱棣,他没有直接造父皇朱元璋的反,还得从他的老爸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是个狠角色,他在上位后,对那些有功之臣从来不手下留情,那可谓是说杀就杀,随意得很,所以朱棣身为他的儿子,自然知道父亲厉害,自然在他的有生之年是不敢做的什么出格的事来,所以朱棣的野心也就一直都没有表现出来过。虽然朱元璋身为历史上对功臣最不友善的皇帝,可是却对自己家的子孙后代一百个放心,他给他的子孙分别封了领地,给了他们足够的特权,子孙在生活安逸的情况下,感受到老爸的温暖,自然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来。
同时,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凭着自己的本事慢慢打下了皇位的人,他的一生杀伐果断,并且全程都操持着国家的大权,在他手下的明朝自然不会有人胆敢做大逆不道的事情,这也就使得没有人可以对他造成实质性的威胁,他的儿子更不敢做出这样的事来。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想要造朱元璋的反与造李渊的反是有着不同等级的难度的。
因此,在朱元璋时代,朱棣不敢也没有能力造这个反,这使得明朝的朝代更换少了许多腥风雪雨。
为什么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而朱棣却不敢造朱元璋的反? 李世民向李渊造反,为何朱棣不敢向朱元璋造反?真相被揭晓!
朱棣才能出众,朱元璋为什么不立他为太子? 关与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做出解释。朱元璋不立朱棣为太子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原因主要是服众二字。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本是个穷苦人家的放牛娃,要不是因为元朝苛政外加天灾人祸逼的他走头无路去造反或许还不一定会有大明天下。
而这来之不易的天下他是不会让它像元朝一样不过百年就灭亡的,因此他不立朱棣为太子的最大原因就是他要服众,就算他明知道朱棣更适合当皇帝也不可能立他为太子。自古以来都是以长为尊,所以为了大明王朝的千秋万代立长子朱标是他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样一来不仅大臣们没有异议就连他最不放心的儿子们也会心甘情愿。这里面就包括朱棣。然而朱标死了,没办法只能立朱标的长子朱允文为太子。
因为除此以外在立自己别的儿子都不能服众,稍有不慎就会动摇大明王朝的根基。为了自己长孙的皇位,他更加大肆杀害功臣怕他们权利过大威胁到皇权。但是对于自己的儿子们他只能期盼他们能安分守己,并把他们打发的远远的远离京城。他最大的担心就是朱棣,因为朱元璋觉得朱棣是最像自己的儿子。可惜他的担心最后还是应验了,因为之前大杀功臣导致朝廷无将可用朱棣成功由北京打进南京坐上了皇帝,而朱允文最后下落不明。但就算是经过这样的动荡大明王朝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因为得到了一位明君变的更加强大繁荣。
明朝朱元璋的儿子宁王比朱棣兵强马壮,为什么宁王都没反而朱棣就干反呢 因为当时宁王被朱棣绑架了,还忽悠他说事成之后,平分天下。朱允炆上台之后,就大肆削藩,先拿实力弱的藩王开刀,周王(老五)首先被朱允炆给废掉了,找了个罪名,把其给废为了庶民,接着代王、湘王、齐王、岷王都被朱允炆给废掉了。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曾与诸将商议道:“以往我巡察塞上时,见大宁诸军十分剽悍。如果我能获得大宁,截断辽东,采用边骑助战,便大事可成啊!”
同时,建文帝害怕朱权投向朱棣,派人召朱权回京,朱权未到,被削三护卫。当年九月,江阴侯吴高进攻永平,燕王前往营救。吴高退兵,朱棣于是从刘家口抄小路直趋大宁,诈称是因为穷蹙前来求救。
朱权邀请朱棣一人骑马入城,朱棣握住朱权的手大哭,诉说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他代为起草奏章谢罪。朱棣居住数日,朱权都诚恳相待,全无防备之心。北平精税部队则埋伏城外,官兵也渐渐入城,暗中勾结三卫部长及诸守军。
朱棣这才告辞离去,朱权到郊外为其饯行,伏兵趁机而起,将朱权拥往前行。三卫弓广骑及诸守军,一呼云集。守将朱鉴抵挡不住,力战而死。王府妃妾世子均随入松亭关,回到北平,大宁成了一座空城。朱权进入燕军之后,时常为朱棣草拟檄文。朱棣对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扩展资料 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齐泰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具得朱棣将举兵反状,乃发兵逮燕府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朱棣。张信为朱棣旧部,此时遂降朱棣,朱棣随即为备。
七月,朱棣以计(以装疯麻痹张昺、谢贵二人)擒杀张昺、谢贵,并命燕府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遂据北平。后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
战事之初,因北方诸将多朱棣旧部,降朱棣从战者甚多。朱棣军先后下通州、蓟州、怀柔等城,宋忠等战死。
八月,朱允炆以太祖旧将耿炳文(擅长于防守)为大将军,率师30万伐朱棣。先锋抵雄县,为朱棣所袭,9千人全部战死。复战于真定(今河北正定),又大败。朱允炆遂以勋戚李景隆代耿炳文,调兵50万伐燕,筑垒九门,围攻北平。
十月,朱棣亲自率精骑袭大宁,执宁王朱权及其妃妾世子,得其部朵颜三卫骑兵(相当于雇佣兵,均为蒙古骑兵,战斗力极强),兵力骤增。
李景隆乘虚攻北平,但不能克(朱棣长子朱高炽镇守,用冰冻住城墙,使李景隆无法破城)。燕王师自大宁返回后,于郑灞大破李景隆军。朱允炆被迫罢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职,以缓燕师。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双方又战于白沟河,李景隆再次战败,燕师乘胜围攻济南。山东参政铁铉固守济南,以逸待劳,燕师久攻不下,败还。九月,朝廷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改命盛庸代李景隆。十二月,盛庸率师与燕军会战于东昌(今山东聊城),燕师大败,主将张玉战死。
建文三年(1401年),建文帝恢复齐、黄官职。二月,燕师再度南下。三月,在滹沱河打败盛庸,再在藁城打败吴杰等。朱允炆以放逐齐、黄为名,使他们外出募师勤王。当时,朱棣虽多胜,但损失颇重,而朝廷军源颇广,燕军于河北、山东一带所攻下的城邑,兵回后又为朝廷兵所据。
建文三年(1401年)底,有内臣自京师告密,朱棣得知南京空虚可图,决计改变战略。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朱棣率师南下。四月,连破何福、平安师,五月克泗州、扬州。建文帝遣庆成郡主至燕师,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许。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燕师渡江,下镇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武则天的“无字碑”。这块碑由一整块巨石雕成,碑头雕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首,饰以天云龙纹。石碑做工比较规范工整。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但如果你到现场看过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这块无字碑的背面,有许多风格、体裁各不相同的文字,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宋金以后,人们看到乾陵外部破坏很严重,那些石像什么的,都残破不堪,神道也早已不复存在。于是有心之人便开始逐步修补乾陵外部的地貌,包括加强对这些文物的保护。但也正是这一时期,开始有人在无字碑上面添补题诗,现在上面共有13段文字。
令人惊异的是,这些文字之中,还有一种少数民族文字,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人能识别出来,只能推测认为是一种失传的少数民族文字。到了近代,有学者将这种文字视为“20世纪之谜”。
那这种失传了的文字究竟是哪个民族的呢?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考古工作人员在内蒙古巴林右旗附近发现辽代帝后的墓志,才将这一谜团解开。原来这些文字和这些辽代墓志上的文字相同,是早期的契丹文字。契丹文字始创于公元920年,但随着辽国的灭亡很快逐步消亡,到了明代,彻底成为一种无人能识的“死文字”。这一失传的文字作为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字史料被保留下来,却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的一大贡献。
有意思的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并不是帝陵当中的独一份。埋葬着明朝迁都北京以后皇帝的明十三陵陵墓前,除了朱棣的长陵,竟然都竖立有一块无字碑,总数达12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从朱元璋亲自书写的《大明皇陵之碑》说起。
《大明皇陵之碑》在位于凤阳的明祖陵,碑高20余尺,宽约6尺,有碑文二十六行,每行五十六字。文为楷书,额篆“大明皇陵之碑”。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命江阴侯吴良督工新造皇堂。但造成后,朱元璋嫌原皇陵碑文都是儒臣粉饰之文,这种“彩虹屁”文章不足以让后世子孙引以为戒,于是亲自撰写碑文,重立新碑,叙述他的身世之凄苦、开国之艰辛、岁月之苍凉。全碑文字长达1105字,朱元璋一气呵成。如今,这块碑文是研究明史的重要资料。
明成祖朱棣半生征战,并最终死于讨伐蒙古途中。由于他是死于征战途中,未来得及亲自留下什么总结一生的雄文,加上他又是造反篡位成为皇帝,所以子孙也未敢轻易点评。因此,朱棣陵前虽然有一块“神功圣德碑”,但也只是大臣们的彩虹文章。之后的几位皇帝,自觉成就比不上太祖、成祖,这事也就到此为止。
到了嘉靖年间,好大喜功的明世宗嘉靖心血来潮,觉得自己的列祖列宗陵前应该都有这么一块记录丰功伟绩的石碑,好彪炳史册。当时礼部尚书严嵩负责落实此事,很快,从长陵到康陵的七座帝陵前,都建起了一座碑亭,亭内各有一块螭首龟趺的石碑。严嵩上疏请嘉靖亲自撰写七碑之文,但嘉靖一心沉浸于修道成仙之中,根本没心思写这个。对于他来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写几首青词,这事就这么又搁住了。
嘉靖之后的几位皇帝,昏庸贪玩一代赛一代,动笔费神却是一个不如一个。再说了,就那几位的“功德”,能昭之于众吗?于是,成祖之后,这12块石碑便都成了无字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8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看似不起眼的徐阶,最终却取代了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