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吕布和刘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三国的人物中,评价非常割裂的当属吕布,绝大多数人对于吕布的勇武是非常认可的,所以才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对于吕布的战力也非常推崇,所以《三国演义》中才有三英战吕布,这当然并不是真正的历史,真实的历史中吕布的战力也是非常强的。
但是对于吕布的道德,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不屑一顾的,所以对吕布才有三姓家奴这样的说法,而对于吕布不断反叛的行为,在三国甚至后来的历史上都是为人所不齿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吕布的评价是: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陈寿对于吕布的评价非常的中肯,肯定他的英勇,但对于他反复无常也是做出了批判,北宋的司马光也是有这样的看法:布者反覆乱人,非能辅佐汉室,而又强暴无谋,败亡有证。吕布的反复无常,让他走向了灭亡之路。
但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其实刘备也曾经效力过五个人,军阀混战开始,刘备在担任高唐令的时候被黄巾军打败,于是刘备就到了师兄公孙瓒门下,身份是别部司马,公孙瓒算是刘备效力的第一个人。194年公孙瓒命令刘备和田楷支援青州再援徐州,刘备携带自己的近万部队接受陶谦邀请,驻军小沛,陶谦再送4000精锐丹阳兵,陶谦是刘备效力的第二个人。
陶谦死后,陈登和孔融劝说,刘备接任徐州牧,成为一方军阀,不过此时的刘备并不具备守住徐州的实力,徐州被吕布所夺,刘备又回到小沛,随后,刘备被吕布击败以后投靠了曹操,之后曹操通过汉献帝任命刘备为豫州牧,曹操是刘备效力的第三个人。
刘备借拦截袁术的机会,离开曹操,后来投奔了袁绍,袁绍是刘备效力的第四个人,又脱离袁绍去汝南招安刘辟等,再次成为独立势力。201年刘备被曹操击败逃去荆州,刘表待之上宾,请屯兵新野作为抵御曹操,刘表算是刘备效力的第五个人。
也就是说刘备曾经先后效力五个人,而吕布原来是丁原部将,后来杀丁原投靠董卓,与董卓约为父子,被司徒王允唆使杀了董卓,吕布也因此被称为三姓家奴,那么为什么刘备效力五个人没人说,而吕布就被称之为三姓家奴呢?
吕布的这个称呼其实并不是贬损他,而实际上他就是如此做派,我们首先来看家奴的释义:签下卖身契,属于个人的下人,奴属于某人私有财产,虽然吕布没有给给丁原和董卓签卖身契,但是吕布的行为已经跟家奴无异,他只听丁原、董卓、还有王允的,并没有皇帝,而且由于他多次反叛追随之人,所以造就了吕布三姓家奴的恶名,其实吕布后面还效力过袁绍、张杨、刘备,但由于跟之前的丁原、董卓不同,所以这三个人就没有算进去。
反观刘备就不一样了,刘备每次效力的人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真正投靠,不管是陶谦还是曹操,刘备效力的身份都类似门客,而不是部下,像曹操手下的郭嘉、荀攸这些人,都是称呼曹操为主公的,也就确定了关系,而曹操也是想真正的让刘备为自己效力,所以才有了曹操煮酒论英雄,但是刘备并非久居人下之人,刘备始终有自己的势力,所以这些人都明白,也就无法真正收服刘备。
刘备也是一心想单干,所以每次投靠都是寄人篱下,一旦有机会就会离开,但刘备并不像吕布那样反叛,再加上刘备最后建立了蜀汉,让刘备的行为能为绝大多数人接受和理解。
总之,刘备和吕布在思想上并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吕布反复无常,而刘备则宽厚仁慈,会招揽人才,再加上汉室宗亲的身份,自然就在三国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这辈子谁还没个绰号啊,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成家立业,一个人总会有三五个绰号,长的瘦的叫猴子,长的壮的叫老牛,佛系的叫小唐,龟毛的叫阿贱。
三国里面也有起绰号的习惯,绰号有俗有雅,有褒有贬,褒的都是自己人起的,如许褚叫?虎痴?,诸葛亮叫?卧龙?,郭嘉叫?鬼才?,典韦叫?古之恶来?;也有贬义的,吕布管刘备叫?大耳儿?,管张飞叫?环眼贼?,张飞管吕布叫?三姓家奴?。
吕布这个?三姓家奴?绰号,就是张飞首先叫出来的,张飞声若巨雷,自带扩音功能,一嗓子能吼死夏侯杰,震退曹操十万大军。他?三姓家奴?这一嗓子喊出去,方圆几十里外都能听见,吕布这个绰号就此一下子?名扬天下?。
三姓家奴这个绰号,硬生生揭了吕布不愿被别人看见的伤疤。这也活该!也谁让他干了这么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坏事:先是杀了旧主丁原,认董卓为父;后被司徒王允唆使杀了董卓,归附袁绍。
在三国背叛旧主投靠新主人十分常见,良禽择佳木而栖,良臣择明主而侍,在三国这种无君无父的动荡环境中,无可厚非,无需横加指责。但吕布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认贼作父,而又亲手杀了干爹。三姓家奴这个绰号,他这辈子是扔不掉了!
刘备呢?其实反复无常的事做的比吕布还多,先后投靠了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刘璋等等。曹操待他不薄,给了他五万军马打袁术,刘备倒好,直接杀了大将车胄,白得了徐州城和五万大军,也难怪后来曹操对刘备恨之入骨。
后来刘备又投靠刘璋。刘璋待他如兄弟,他却鸠占鹊巢,硬生生把刘璋打跑了,还占了人家城池,而且还饮酒庆祝,自得其乐,连军师庞统都看不过去了,趁酒意说了句:?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意思就是你刘备假仁假义啊,什么仁义之主,都是装出来的。
三国的人物中,评价非常割裂的当属吕布,绝大多数人对于吕布的勇武是非常认可的,所以才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对于吕布的战力也非常推崇,所以《三国演义》中才有三英战吕布,这当然并不是真正的历史,真实的历史中吕布的战力也是非常强的。
但是对于吕布的道德,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不屑一顾的,所以对吕布才有三姓家奴这样的说法,而对于吕布不断反叛的行为,在三国甚至后来的历史上都是为人所不齿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吕布的评价是: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陈寿对于吕布的评价非常的中肯,肯定他的英勇,但对于他反复无常也是做出了批判,北宋的司马光也是有这样的看法:布者反覆乱人,非能辅佐汉室,而又强暴无谋,败亡有证。吕布的反复无常,让他走向了灭亡之路。
但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其实刘备也曾经效力过五个人,军阀混战开始,刘备在担任高唐令的时候被黄巾军打败,于是刘备就到了师兄公孙瓒门下,身份是别部司马,公孙瓒算是刘备效力的第一个人。194年公孙瓒命令刘备和田楷支援青州再援徐州,刘备携带自己的近万部队接受陶谦邀请,驻军小沛,陶谦再送4000精锐丹阳兵,陶谦是刘备效力的第二个人。
陶谦死后,陈登和孔融劝说,刘备接任徐州牧,成为一方军阀,不过此时的刘备并不具备守住徐州的实力,徐州被吕布所夺,刘备又回到小沛,随后,刘备被吕布击败以后投靠了曹操,之后曹操通过汉献帝任命刘备为豫州牧,曹操是刘备效力的第三个人。
刘备借拦截袁术的机会,离开曹操,后来投奔了袁绍,袁绍是刘备效力的第四个人,又脱离袁绍去汝南招安刘辟等,再次成为独立势力。201年刘备被曹操击败逃去荆州,刘表待之上宾,请屯兵新野作为抵御曹操,刘表算是刘备效力的第五个人。
也就是说刘备曾经先后效力五个人,而吕布原来是丁原部将,后来杀丁原投靠董卓,与董卓约为父子,被司徒王允唆使杀了董卓,吕布也因此被称为三姓家奴,那么为什么刘备效力五个人没人说,而吕布就被称之为三姓家奴呢?
吕布的这个称呼其实并不是贬损他,而实际上他就是如此做派,我们首先来看家奴的释义:签下卖身契,属于个人的下人,奴属于某人私有财产,虽然吕布没有给给丁原和董卓签卖身契,但是吕布的行为已经跟家奴无异,他只听丁原、董卓、还有王允的,并没有皇帝,而且由于他多次反叛追随之人,所以造就了吕布三姓家奴的恶名,其实吕布后面还效力过袁绍、张杨、刘备,但由于跟之前的丁原、董卓不同,所以这三个人就没有算进去。
反观刘备就不一样了,刘备每次效力的人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真正投靠,不管是陶谦还是曹操,刘备效力的身份都类似门客,而不是部下,像曹操手下的郭嘉、荀攸这些人,都是称呼曹操为主公的,也就确定了关系,而曹操也是想真正的让刘备为自己效力,所以才有了曹操煮酒论英雄,但是刘备并非久居人下之人,刘备始终有自己的势力,所以这些人都明白,也就无法真正收服刘备。
刘备也是一心想单干,所以每次投靠都是寄人篱下,一旦有机会就会离开,但刘备并不像吕布那样反叛,再加上刘备最后建立了蜀汉,让刘备的行为能为绝大多数人接受和理解。
总之,刘备和吕布在思想上并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吕布反复无常,而刘备则宽厚仁慈,会招揽人才,再加上汉室宗亲的身份,自然就在三国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周朝灭亡后周王室的那些人都去了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