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似乎明朝大臣都很有气节,换句话说就是不怕死,敢于向皇上死谏。看过《万历十五年》的都知道,书中的海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抬着棺材上谏书,被史家称为“批逆鳞”。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明朝大臣这种不怕死的精神呢?在子渊看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程颐、朱熹雕像
一、明朝程朱理学到达巅峰,教化作用强大
到了明朝,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被确立起来,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成为明朝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和标准,可以说明朝士人都是受程朱理学的教育长大的。程朱理学以下两点对士人的气节影响很大:
程朱理学强调人的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与品德修养。把爱国忧君、诛乱讨贼、大一统等大经大法和忠孝信义等道德规范纳入程朱理学理论的框架,这些被看做人们天经地义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理想信念。士人由于受到忠孝信义的教化,就有一种“正义在我”的自信,敢于同掌权者对抗。
程朱理学强调人的社会感和历史责任感。教化士人应该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甚至于为国捐躯、为民请命。思想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也正因为程朱理学对于明朝官员的个人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才使他们有强烈的气节,可以为国家、为心中正确的主张舍身成仁。
▲明代大臣画像
二、明朝内阁制的特点,使大臣受到尊重
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建立的。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翻阅史书,发现内阁制的一些特点对于明朝大臣敢于死谏的现象有些影响。
明朝内顾制颇有民主化因素。英宗以后形成的首辅制度,由首辅做最后决定。就票拟进行商讨时,各殿大学士皆可参与意见,不仅减低了独相时期宰相的独裁机会,也放宽了对各级官僚的限制,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讨论氛围。
▲杨廷和剧照
内阁制权利过大,阁臣受一定程度的尊重。最典型的就是杨廷和与张居正。在杨廷和时期,内阁大权几乎能与皇权平起平坐,作为三朝辅臣,杨廷和率领文人集团与明世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礼议”,这是明朝历史上内阁与皇帝的第一次分庭抗礼。
还有明神宗时的张居正,一面作为皇帝的老师,一面掌权十年,使皇权被阁权深深压制。自宣德内阁渐尊以来,大学士有忤旨不可施以廷杖的惯例。据杜乃济《明朝内阁制度》统计,一百七十名大学士中,获罪的只有二十八人,约占一层半,可见其地位相对较高,颇能直言。
▲万历首辅张居正剧照
三、明朝士人不重眼前之利,重视青史留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这句话似乎是古代读书人对于死的其所的一个目标。古代读书人大都追求光宗耀祖,青史留名。经过儒学教化的明朝官员,对于眼前的富贵大多是蔑视的,他们更重视的是名声,是史书对自己的褒贬。比较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杨慎。
在“大礼议”的纷争中,杨慎鼓动众官说“万世瞻仰,在此一举”。同年进士200多人,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大哭,反对皇上随意逮捕朝臣,把生命置之度外。激奋昂扬地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嘉靖皇帝大怒,下令把他们全部逮捕下狱,处以廷杖。杨慎在七月十五被捕,十七日的时候被廷杖一次。十日后,又廷杖一次,差点死去。然后被充军云南永昌卫。
▲明世宗嘉靖皇帝画像
四、言官制度完善,广开言路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维护君权专治,建立了一套中国古代最为完备的监察制度,包括督察院系统和六科系统。客观说来,明代言官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人数最多、组织最完备的监察队伍,一般都在200多人左右。朝廷非常看重言官的人选,往往要从新科进士中选拔最优秀者充任,因此言官们的道德素质都非常高。
言官发现皇帝“所行有未合理,亦当直谏,勿有所顾避”。规定给事中“凡政令得失,军民休戚,百官邪恶,皆得言之”。御史的职责也在于“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每当国家在一些方面的治理出现错误的时候,言官们往往要“条陈时弊”以提醒皇帝。如果皇帝听了却没采取什么措施,那么言官们就要“舍身以诤”,为此不惜批逆鳞。
▲明代文官剧照
五、明代舆论控制权的独立性
明代政治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舆论权和政治权的分离独立。在明代的舆论看来,一个官员如果被廷杖就说明着他敢于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敢于坚持自身原则,敢于与皇帝对抗,就算因此而受到惩处也在所不惜。这种不怕强权、坚持自我的精神当然就是值得赞赏的行为,自然就是“天下以为至荣,终身被人倾慕”了。
而皇帝廷杖了大臣,舆论这方面肯定就会给出一些不好的评价,比如说,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都被舆论丑化了。舆论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人说不在乎名声,那是不可能的。皇帝也是人,也在乎名声,怕被丑化。所以有些时候面对大臣的劝谏,就要能忍则忍,表现出一副大度,广开言路的态度。
▲明太祖朱元璋剧照
其实明代大臣的不怕死、敢于直谏主要还是从建文帝时期开始的。在朱元璋、朱棣两个强势的皇帝统治下,绝大部分臣子还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明朝的政治制度中央的最高权力在皇帝,后来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内阁的作用只是顾问,六部的权力也比较弱。但是这只是明太祖创立这套体制的初衷,并只在洪武和永乐两个朝代执行过。整个明朝,后来的满清政治制度非常接近此种制度。
到了仁宣(仁宣之治)之后,因为当时明朝文官治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浓厚,具体的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监察机构和特务机构,加强对全国臣民的监视。在地方设立三司,加强地方管理。
君权的集中
在明代以前,历朝大体上沿用秦始皇所创立的君主之下设宰相辅
废去丞相一职的朱元璋
政的政治体制框架,只是相权的形式和职权的大小略有不同。明朝初年,也基本沿用汉唐旧制,直接承袭元朝旧制,在中央设三大府:中书省,下统六部,职掌行政事务;大都督府,统管 军事;御史台,职掌监察事务。地方设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总管地方事务。但朱元璋对此很不满意,他亲自设计、制定了几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以往政治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2]?
明朝朱元璋洪武十三年,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去丞相一职,子孙不得复立。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六百馀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废除,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在世界政治史上只有路易十四时期的"朕即国家"可以类比。在世界政治史上明朝的政治体系也属于罕见的专制政体,施行军权、行政权、监察权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后期由于监察权被废止,国体失衡很快衰败。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其后的清朝也大多继承明朝的政治制度。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相当于幕僚长的职务(但后来内阁的地位逐渐提高,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虽无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实”)[3]。
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的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权力及地位远远不及过去的宰相,只有黑市地位,而没有法定地位。宣宗(朱瞻基)时期,由于杨溥、杨士奇、杨荣等三杨入阁,宣宗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票拟之法补救可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但内阁大臣与皇帝沟通,全赖司礼监(宦官)。由是开启明朝宦官专政之大门。为加强对全国臣民的监视,明太祖还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明成祖又设立东厂,明宪宗再设西厂(后来取消),合称“厂卫”,由宦官统领,自此明朝宦官之权势无以复加。[4]?
君权削弱
文官集团的崛起和成熟,逐渐成为左右朝廷政策的强大力量,甚至皇帝本人在面对这种朝臣的压力之时,也不能不有所顾忌。[5]?
到了弘治以后,情况
弘治帝朱佑樘
就已经是明朝皇帝没有办法控制的了。皇帝已经变成了权力的来源和象征,但他们做任何的事情都已经没有办法自由。比如武宗南巡,权力意识大增的大臣们全体反对。嘉靖的大礼仪事件、万历的国本之争。此时,明朝的皇帝们已经变成了退居幕后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但是行政权已经几乎完全的落在了内阁和六部的手里。[7]?
以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的言官队伍,这批人在本朝品位虽卑,但政治地位却很高,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他们上则规谏皇帝,左右言路,下则弹劾、纠察百司、百官,巡视、按察地方吏治等。大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衙门,从皇帝到百官,从国家大事到社会生活,都在言官的监察范围,既威慑百官安分守道、各司其职,也要求皇帝本人的所作所为应该符合天道本身。除了言官之外,翰林院、六部、内阁等官员也多次成为诤谏刺劾的主力军。1577年,张居正父亲去世,按例应回乡丁忧,然而在皇帝挽留下夺情留任;朝中其他大臣认为本朝以孝为大,张居正不应眷念职位。愤怒的官员决定参劾首辅大臣。先是两位翰林,后是两位刑部官员,冒着受到皇帝严厉处罚的风险,上奏参劾张居正。虽然四位官员果然受到杖刑,却在朝内赢得了忠臣的好名声。[5]?
这也不是皇帝昏庸和懒惰造成的,明朝中期的很多皇帝们都因为要权力和大臣们进行过殊死的斗争,皇帝是权力的来源,他可以给人权力也可以剥夺权力,并且掌握人的生死,这是他唯一可以威胁大臣的地方。但是偏偏明朝的大臣不怕死,而皇帝撤换了一个大臣,会有更多的大臣站出来维护这个集体的权力。所以皇帝也苦于要不回自己作为统治者的行政权力,只能逐渐的退居深宫,做最高的决议人。而所谓廷议这种事情已经不太需要皇帝的参加了。[7]?
明朝皇帝个人的自由到最后已经是狭小到无以复加了。甚至连立储君这
明朝内阁首辅之一张居正
样的事情也没有自由。万历的国本之争对比康熙随心所欲的换太子,可知万历做皇帝的难处!明末在各项制度上已经接近于早期欧洲的君主立宪,正如欧洲君主国家的储君们被选择出来需要经过内阁的批准。
明朝的太子被立出来是也要获得内阁的首肯的,在中国历史上,明朝还是首例,连立储君都身不由己。明朝的皇帝们,他们的早期都曾经试图确立以自己的想法来实施的政治制度,但无一例外的被大臣们驳回,退居深宫是他们唯一的选择,除非他们不顾舆论的压力,对大臣进行残酷的屠杀以换取自己的的权力。但是在明朝这样做的可能性很小,嘉靖的开始的屠杀并没有吓倒明朝的大臣,倒最终吓倒了皇帝自己。这些明朝皇帝们,一个个在深宫打发这自己无聊的岁月的时候,其实大部分的人心中,是很无奈的![7]?
明朝的体制决定了皇帝交出行政权力对这个国家的运作更加的有利。所以皇帝们不得不无奈的退居深宫。[7]?
总之明朝皇帝想要行使权利,有诸多掣肘。[7]?
后期的宦官干政
魏忠贤的出现打乱了明朝的文官治国体系,在他疯狂的屠杀迫害之后,行政权力转移到宦官,大臣的权力被剥夺。[7]?
明朝的宦官专权实际上是皇帝想夺回权力的工具。宦官们惟利是图,被阉了后只有依靠皇权才能生存,除了皇宫连谋生的本领都没有。而且,对于那些宦官,如果皇帝嫌他权利太大,与之形成矛盾,皇帝不高兴了一纸诏书就可以扳倒,因为这时皇帝就与内阁和大臣一边了。这绝非唐朝时,宦官权利大到可以杀皇帝可比。比如英宗于曹吉祥,宪宗于汪直,武宗于刘瑾,思宗于魏忠贤,无不如是。[7]?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明朝君主都非常的有傲气,他们都奉行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的理念。他们认为逃跑是非常可耻的,而且他也为了让自己的妻儿不受到敌人的凌辱,他也将自己的妻儿杀死,自己选择自尽。当然就算是他逃到南方也并不会成功,因为当时南方藩王众多,他们都不会听从于崇祯。
主要是因为当时明朝的君主都非常的高傲,有一股气节,虽然他们可能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但是他们的民族气节并没有丢,对于国破家亡,他们选择与国同死可以说是非常可歌可泣的。所以说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怀念明朝,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先进或者是多么强大,反而是因为他拥有这样一股民族气节,然而这种民族气节在后来很多时候并没有展现出来,所以这也使得人们都纷纷怀念明朝。
当然就算当时崇祯跑到南方重新建立政权,也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当时南方的藩王众多,而且各个手底下都拥有非常多的兵权,在北方崇祯已经调动不了他们,更不要说到了南方那些藩王的地盘手里了。当然崇祯可能会有一个新的作用,就是成为这些藩王的工具,成为他们征兵讨伐的傀儡。当然这是崇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他才会选择自尽,以保证自己的名节。
当然在当时一个动乱的时期,崇祯无论逃到哪里都不可能会有太大的作为,因为崇祯他的能力非常的有限,并不能和他祖先朱元璋朱棣那样拥有文采武略,所以就算他拥有非常多的军事人才他,也不可能重新获得成功。
明朝锦衣卫由明太祖朱元璋设立,到南明永历帝时为止,长达290年之久,与大明王朝共始终。
锦衣卫的一把手为指挥使,只听命于皇帝,包括皇亲国戚在内都可以直接处置,没有制约的权力就会变得恐怖,曾有三个大臣在家中喝酒,一人酒醉多言,大体意思是说当朝皇帝不干活,不务正业,是一个棒槌,另两人吓得酒醒一半,还未等劝诫此人切勿多言,几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已经从天而降,将此人戴上手铐就逮回去了!
指挥使也因在权利争斗中,滥用职权、酷刑逼供,多数不得善终,首任指挥使毛骧,制造了胡惟庸牵连案,第二任指挥使蒋瓛,制造了蓝玉谋反案,朝中重臣多人牵涉其中,数万人遭到死罪、流放等刑罚,最后都被朱元璋为当作替罪羊,砍掉了脑袋……
但嘉靖时期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生前极受恩宠,是明朝唯一兼任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和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之人,死后获谥“武惠”,赠忠诚伯。那么陆炳是怎样在风云谲诡的权势争斗中全身而退的呢?
陆炳祖的祖父、父亲都曾任锦衣卫,母亲是嘉靖帝的乳母,两人同饮一母的乳汁长大,在伦理上来说算得上是异性兄弟,嘉靖帝出生于1507年,陆炳出生于1510年,陆炳从小与母亲出入宫廷,两人是一起玩大的哥们!
父亲陆松过世后,陆炳袭承父职,做了正四品的锦衣卫指挥佥事。嘉靖十八年,嘉靖行宫突发大火,火借着风势越烧越旺,顷刻间,整座行宫就变成火海,正当其他人不知所措时,陆炳身披一床用水淋湿的被子,闯入火海将嘉靖帝背了出来,这本来两小无猜的发小又成了生死之交,自此陆炳从此平步青云。
陆炳并未恃宠而娇,而是更加小心翼翼,揣摩圣意,从不抚皇帝逆鳞。
嘉靖十九年,嘉靖帝痴迷长生之术,醉心于研发仙丹妙药,宣布闭关练功,把朝政让给太子暂管。太仆寺卿杨最、监察御史杨爵、陕西巡按御使浦弦、户部主事周天佐等人先后、多次上书批评皇帝荒于理政,为顺遂嘉靖帝心意,陆炳将他们打得遍体鳞伤,严重者甚至被打死于“诏狱”之中,陆炳为嘉靖皇帝除去了这些眼中钉,被嘉靖赞为忠诚可嘉,此后无人敢再多言,嘉靖的耳根子自此清静许多,一心求仙。
陆炳在权势争斗中,投机钻营,趋利避害,化险为夷。嘉靖二十六年,湖广道试御史陈其学弹劾陆炳私藏不法之徒并收受贿赂,夏言欲拟旨批捕陆炳,陆炳携三千金前往贿赂夏言,被夏言拒绝。陆炳马上示弱,跪在夏言面前,痛哭流涕,表示要悔过自新,这样才被放一马。
后陆炳以怨报德,严嵩和夏言斗权时,陆炳和严嵩以“联合戍边将领,图谋不轨”的罪名扳倒了夏言,夏言被处死。
仇鸾得势时,陆炳对其阴奉阳违,明里拍马溜须,暗中搜集证据,严嵩和仇鸾斗法关键时刻,揭发仇鸾“谎报战果”,仇鸾被罢官后畏罪自杀,仇鸾死后还被嘉靖下令剖棺戮尸。
陆炳一边打击异已,一边利用自己的身份保护忠臣,明朝第一谏臣杨继盛,死前就得陆炳多方奔走,虚捡了三年阳寿。此外,他还多次解救其他大臣,明史记载:“帝数起大狱,炳多所保全,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以故朝士多称之者。”也就是说,他因此获得了很多人赞扬。
政治就是团结一批人,打倒另一批人。陆炳深谙其道,并将其运用得炉火纯青!
恃才傲物 “鬼才”严世蕃曾说过:“尝谓天下才,唯己与陆炳、杨博为三”——意思是:严世蕃、陆炳和杨博,是全天下最有才能的三个人。
陆炳极擅和朝廷重臣联姻,编织起一张保护网。陆炳的五个女儿分别嫁给严嵩的孙子、次辅徐阶的三子徐瑛、成国公之子等高官后代,他的儿子陆绎娶了吏部尚书吴鹏的女儿。久而久之,这些姻亲形成的关系网不仅成了陆炳的护身符,还护住了陆炳的整个家族。
陆炳能够得以善终的最重要一点,是因为嘉靖活的岁数比他大,一直罩着他。他是1560年去世的,嘉靖1567年去世。
嘉靖三十九年,陆炳逝世,谥“武惠”,赠忠诚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6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揭秘,项羽斩杀宋义的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