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宫廷规范是很严格的,大臣们只能在前朝活动,而妃嫔们除非意外情况,否则一身都会被困在后宫,双方基本是不可能见面的,即使是亲人也极少能够相见。但是这个清朝的大臣不仅能自由的进出后宫,还能时常面见这些妃嫔,他究竟是谁呢?
此人就是著名的画师郎世宁,基本上我们都是通过他的描摹来了解满清后宫的生活的,他出生于意大利,但是在十九岁的时候出于对东方文化的向往,就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了中国。康熙对于西洋的东西还是比价喜欢的,这些传教士也比较受欢迎,他是被广州巡抚举荐的。
他见到康熙的时候,康熙已经六十多岁了,因为他的学士出众还是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因为当时的教会提出参教的人不能再去祭拜孔子等,于是康熙下令这些传教士除非是有特殊才华的,其余全部留在广州。康熙虽然很欣赏这个年轻人,但是因为不想让他去传教,就把他留在宫里作画了。
不过在雍正时期这些传教士开始被驱逐,就连汤若望这样的大臣也没能幸免,不过郎世宁的油画很吸引他,就被留下了,而且还参与了圆明园的设计。受到了皇帝肯定的郎世宁在大官贵族的家里也很受欢迎,常常被邀请参加宴会,在乾隆继位之后也对他的油画十分欣赏,时常去看他作画。这个时候的他可以说是宫中身份最高的画师,乾隆对他的赏赐十分丰厚。
在他七十岁的时候,乾隆还专门给他办了寿宴,亲笔题写祝寿词,可以说是很高的荣誉。在乾隆找他作画的时候,常常在和那些妃子嬉闹,虽然他觉得尴尬但是也只能按照皇帝的意思来。
而且在乾隆问他哪个妃子最美的时候,他只能低头答道:都美。又问他最喜欢哪个妃子,他明白是皇帝的试探就说自己刚刚一直在数瓦片,皇帝问他有多少,他答道三十,让太监去数之后果然没错,这下乾隆就对他彻底放心了。
古代封建王朝社会,总是会出现权臣专政、皇族掌权、后宫干政、宦官干政等各种现象。而这些现象,也常常会造成古代王朝的解体。旧的王朝灭亡,被新兴的,没有后宫、宦官、权臣、皇族乱政的新王朝所取代。
而新王朝又会延续两三百年,在这延续过程中,朝廷中皇帝的掌控能力又会逐渐减弱,又会出现新的几股势力乱政的现象。比如西汉和东汉两个王朝,本来强盛一时,但是皇帝后来越来越弱,年龄越来越小,行事越来越荒唐。于是,朝廷逐渐被后宫掌握,被外戚、宦官及权臣掌握,王莽、梁冀、十常侍这样的人出现,这两个朝代也就走向灭亡了。
再比如唐朝,一开始也是强盛无比,但是“安史之乱”以后,除了地方上军阀割据外,朝堂也被宦官所掌控。以至于宦官可以任意废立皇帝,杀戮皇帝。最终唐朝也走向了灭亡。唐朝的这种情况,在明朝的时候,又再一次重复出现。清朝的时候,雍正、康熙之前,朝堂的权力主要在皇族手里,当时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让皇帝的权力无法集中。
一直到雍正的时候,朝廷还因为皇族权力太大,而让雍正大费周章。到了晚清的时候,则出现了慈禧干政等后宫干政的现象。而慈禧太后的干政,也是清王朝走向没落的一个重要原因。说起来,整个清朝,政治上最清明的时候,应该是乾隆时期。在整个乾隆时期,基本上没有出现过皇族掌权、权臣专政、后宫干政及宦官干政这样一些现象。虽然说乾隆晚期的时候,和珅算得上是一个权臣。
但是和珅只不过是比较贪腐而已,他所培植的党羽并不多,也没在朝廷中排斥异己,更不敢控制乾隆皇帝,所以他根本算不得什么厉害的权臣。而且,他不但不敢控制乾隆皇帝,还被乾隆皇帝牢牢掌控着。以至于嘉庆一上台,一下就把和珅拿下了。而拿下和珅后,却没有任何动荡。政治清明,自然会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可是为什么,乾隆皇帝之后,清政府的综合国力却急剧下降,清朝也江河日下,最终走向了被列强轮番欺辱的地步呢?政治清明,却造成了国家的衰败,这一反常的现象,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
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如何理解乾隆皇帝时期出现的政治清明现象。实际上,乾隆皇帝时期的所谓“政治清明”,其实只是表象,是非常不真实的。是建立在政治高压的基础上的。而且,乾隆时期出现的,是封建社会非常奇特的政治高压。之所以说乾隆皇帝时期的政治高压奇特,是因为这种政治高压,和历史上其它时期的政治高压是不一样的。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高压,是秦朝的政治高压。
当时秦朝实行了焚书坑儒、严刑峻法等政治高压行为。如果说光是这样,秦朝可能还不会走向灭亡。秦朝走向灭亡,是因为它还要大肆劳役百姓,大兴土木修建万里长城、阿旁宫等浩大工程。这样一来,老百姓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种庄稼,生活就进入了困顿,因而最终揭竿而起。甚至秦朝之所以大乱,还不是大兴土木,而是后来秦二世暗弱,赵高这个宦官“奸臣当道”,因此大家才不服,才有“揭竿而起”的说辞。
(乱政的赵高)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这种政治高压也是如此。也是来自于权臣和宦官的高压,也是因为皇帝暗弱,让大家对“奸臣当道”不服气。才要站出来,和这些“奸臣们”斗争。乾隆时期的政治高压,不是来自于“奸臣当道”,而是来自于皇帝的政治高压。本来,皇帝已经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了,但是乾隆还不满意,他还觉得自己权力不够,因此才大兴文字狱,进行舆论控制。
同时,不断地折磨大臣们。比如他对张廷玉、鄂尔泰等大臣的折磨;他的皇后去世后,借口对葬礼不满,对大臣及皇族的折磨等等。所有这些,就是要再一次收权。乾隆这样高度集权,造成的结果,就是严重束缚了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让整个社会职能,囿于农业生产,也因此失去了走向世界前台的机会。最终国家坐吃山空,国力急剧下降,因而发展成清末的破败落后的可悲场景。
一、后妃礼仪
1、自妃位以上可为一宫主位,居于东西十二宫正殿中,管束一宫嫔妃,有升降宫内嫔妃的权利
2、若一宫尚无主位时,便由宫中位分最高者暂管宫内事务
3、后宫嫔妃每日上线需至太后、太妃、皇帝、皇后与所居宫中主位娘娘处请安,其他高位处可视情况而定。
4、嫔妃若是犯了小错,可在自己宫中禁足,不得侍寝,禁足天数由主位妃嫔决定,但不可因一己之私而将人禁足,不管是陷害还是确实犯错,要有确实的证据。
二、后妃自称与她称
1、嫔以上可称娘娘,或主子,对上自称臣妾,对下自称我、妃位以上居主位者可自称本宫。
2、贵人以下称呼职位即可,如X贵人,或X常在等,对上自称奴婢、XX氏,对下自称我。
扩展资料:
清朝康熙以后,后宫典制大备。规定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贵人、常在、答应、学生无定数,分居东西六宫。
当时叫做名分,其实嫔以下的等级名分,并不严格,也有变化。清朝后妃最多的是康熙帝和乾隆帝。康熙帝有记载的41人,乾隆帝有记载的29人。
最少的是光绪帝,只有一后(叶赫那拉氏)、二妃(瑾妃和珍妃)。东西六宫中每一座宫院,有一个正位,或皇后,或皇贵妃,或贵妃等。其他妃、嫔、贵人、常在等按照等级,分住东西配殿等房间。
皇帝一般是不到六宫就寝的。被侍寝的妃嫔,要到皇帝的寝宫,如乾清宫东暖阁、养心殿后寝殿等,侍寝后回到自己原住的宫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最全清朝后宫等级制度 宫女满25岁可出宫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古代皇帝如何管理后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5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李自成很信任牛金星,最后却被背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