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臭汉脏唐宋不清,元明邋遢清鼻涕”,这句话大概一下就把中国历史上颇有“出息”的几个朝代给点透了,但是此“点透”非彼点透,上边的朝代特点大概就是点透当时所遗留的朝代特征吧。而针对人尽皆知的盛世繁唐却独独被冠之以“脏”,除了我们知晓的上层阶级也就是皇宫之丑事以外,还有更为普遍的那就是民间所流行至极的时装“半臂装”亦或是“袒胸装”,这也充分体现了唐朝“一摒以往纲常风,独树一帜立历史”也就是开放至极的特点。《新唐书》记载“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由此看出在唐朝的夏天,杨贵妃是以轻衣裹之,再加上侍从在旁扇风,但仍不耐夏热。贵妃都如此,那唐朝平民呢?当时民间所流行的主要是半臂装,袒胸装还未普遍,半臂装在当时可以看做是古代的短袖了,在千年前的唐朝算是相当的前卫了,在整个古代也算是相当时髦潮流了。而比半臂装更大胆的,则是袒胸装。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统治二百余年的唐朝,开放也曾被中断过,据记载,唐高宗李治当时就对民间这种“露臂袒胸”的行为大加批评过,甚至还因此制订了禁止此类行为的政策。
但是唐高宗之后,后世皇帝却再未束缚,开放之风也随之复兴。但是在唐朝覆没后,后世却为何对这种“神器”大加禁止呢?第一点,根本上源自于封建时期两千多年以来的儒家思想,虽然说唐朝是尊奉“三教合流”的,但是儒家思想却也扎根至深。儒家思想在西汉武帝时期就曾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以三纲五常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汉朝之后的朝代几乎都以此来作为伦理纲常之标准,历朝历代也都制定相关法律规定。《晋书》曾记载,女子如裸露形体则处之以鞭笞刑罚。《通志》中也曾记载“京邑被执缚者,男女裸露,袒衣不免,尽驱迫居民以求赎金。”由此看来,“露臂袒胸”是为儒家思想所不容。
尤以宋朝之后,程朱理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这种穿着更是荒诞至极。第二点,父系家长制度下的社会,男权主义盛行,一方面“露臂袒胸”在当时会被当作是女性不检点的表现,有辱门风;另一方面,“露臂袒胸”则会大大加大社会的犯罪系数,到时候,东窗事发,对于男性来说的确是难以接受,对于女性来说,那也是有损贞洁节操的。第三点,唐朝总共经历了21位皇帝,但是对“露臂袒胸”禁止的皇帝却独独只有唐高宗李治和唐文宗李桓。而且唐高宗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文宗李桓是第十四位皇帝,由此可见,禁止“露臂袒胸”在开放的唐王朝看来,还是与君主个人的价值观有关系,不过唐朝大多数皇帝还是认同这个事的。之所以露臂袒胸,还是因为唐朝开放嘛。
在历史上,只有一位女性成为皇帝,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文化复兴、老百姓富裕,有着贞观遗风的美誉,位大唐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于生于今陕西西安,是唐朝功臣武士彟的次女,武家经营木料生意,家境富裕,李渊在太原期间,曾在武家留居,因此两家关系很好,李渊起兵反隋起义,武家给他出大量钱财资助,因此武士彟有功,被封应国公。
贞观十年,武则天才华美貌,唐太宗把她纳入宫中,赐名?武媚?。但此后,武则天在宫中得不到皇帝的宠爱一直受到冷落,贞观十七年,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病重期间,两人在一起侍奉太宗时认识,时间久了,情窦初开,武则天不久对李治有了爱慕之情。唐太宗驾崩后,因为武则天无子,削发为尼,唐高宗李治心里一直惦记着她,被皇后纳进宫中,被唐高宗封为昭仪。武泽天是一个有心计、野心勃勃的人,她为了坐上皇后之位,亲手杀害了刚出生的女儿诬陷皇后以死地。唐高宗李治身体虚弱,经常让武则天帮他管理政事,这也是为她以后奠定了基础。
当时正因朝中元老大臣势力大而头疼,武则天诬陷王皇后的消息一传出,便被传到了他的手里,所以唐高宗没有像武则天那样严刑峻法,晚年身体欠佳,经常让武则天代其操持政事,这也为她以后临朝称制奠定了基础。唐高宗驾崩后,留下遗诏意思是?太子当上皇帝后,不能一个人主管朝政,需要武则天帮决定?太子李显软弱无能,不长时间,就让武则天给废了,让李旦继位,随着权力越来越大,武则天直接做了历史以来第一个女皇,国号?大周?。想要统一天下,就得先统一人的思想。武则天从文字下手,认为文字是思想的主宰和精神灵魂。进行了文化改革,并且她创造出文字代替原来繁琐的文字。称为?则天文字?这18个字是:照、天、地、日、月、星、君、臣、初、载、年、正、授、证、圣、国、人。以上举例的是原本的文字,则天文字下图所示。
武则天还给直接造个名字,?瞾?,是日月当空,明君当世的意思。现在还有人这个字到现在还在使用,剩下17个字,随着历史年代的久远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了,现在大家用的是简体字。
节度使之于唐朝,犹如刺史(州牧)之于汉朝。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两个王朝,汉唐都是对外扩张性的政权,这一特点注定了在军事上的外重内轻,所以节度使这一制度其实是适合唐朝的。
不过,节度使的存在,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掌控。一旦中央政府虚弱,很容易引起地方叛乱和军阀割据。
安史之乱和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就是明证。
节度使对于大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唐朝最终的灭亡,是藩镇割据导致;而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仍能存在150多年,藩镇的存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唐朝想要的只是听命于中央的藩镇,而不是完全废除藩镇。
与唐朝相比,宋朝是完全废除了藩镇的,也就是“守内虚外”。
于是,宋朝的政权在内部很稳定,不必担心地方造反,但对外战争则无力收复失地和开疆拓土。
如果与后世相比,节度使与总督、巡抚都是一类的封疆大吏。
历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总是此消彼长,其关键不在“节度使”是否存在,而在于中央如何掌控地方。
经济基础影响上层建筑,大唐开始的时候是府兵制,因为当是实行的均田制,府兵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上战场是兵,平常是农民,后来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瓦解,府兵制随即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募兵制,有了募兵制,有了募兵制,才逐渐形成藩镇,有了藩镇,才有节度使,玄宗时设了十大节度使,节度使是玄宗时期开始的,当时全国有五十万兵力。
有三十几万在节度使手里,仅安禄山就身兼三个藩镇的节度使,形成外重内轻,地方强于中央的格局,后来安禄山反叛,朝廷历经八年才平了内乱,但无法根除叛军的残余势力,又将河北三镇交到叛军手里,河北三镇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为了安抚平叛有功的功臣和投降过来的将领,又增加了许多藩镇,让他们当节度使,藩镇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又扩大化了,中央于藩镇时战时和,一直到黄巢起义,一些节度使借平叛之机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唐廷也无可奈何,最终也亡于这些节度使手里,所以说,唐朝没有解决藩镇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经济基础以及朝廷的政治妥协性和软弱性决定的,若此事发生在明朝,明朝一定不会向藩镇妥协。
【1】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
中国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人工磁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沈括所说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地球磁场的作用使钢铁磁化。
人们把经过磁化的钢针,穿过几根灯草,放在一个乘满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为航船指明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
【2】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
【3】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4】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o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5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历史典故系列之——东施效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