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臣上朝,我们看到的清宫剧就是皇帝高高在上,大臣一直在下面跪着,有的好一点就是站着。那么,古代上朝的时候真的就是这样吗,答案肯定不是的。
封建社会建立之前是奴隶社会,在这之前是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刚开始的时候人类绝对的平等的。只不过后来有了财产的概念之后才变得不平等。所以人是慢慢变得不平等的。进而也会慢慢变得平等。所以我们看到的电视剧里面上朝都是跪着的肯定不是全对的。
在封建社会建立之初皇帝上朝是坐着的,大臣上朝也是坐着的。但是必须得拖鞋进宫殿。而且不能带并且。所以有种说法叫坐而论道。当时曹操专权的时候汉献帝赐给他一项特权就是上朝不可以不用拖鞋。其实和现在的上班族差不多。我相当于来你这上班的,不可能你坐着我跪着,我又不是你家的奴隶。而且之前的皇帝还是很尊重大臣的,或者说大臣还是非常有尊严的。因为他们也是这种心理,我自己有自己的地盘,来你这给你打工,你要是不待见我我就回去,为什么要巴结你。总的来说比较有骨气。
这个坐着上朝一直是延续到北宋建立之初的。赵匡胤建立北宋的时候,有一次和宰相赵普议事。赵普在汇报事情,赵匡胤就说我眼睛不好看不见,你可以拿近点吗?于是赵普就从椅子上起来拿近点了。然后赵匡胤叫人偷偷的把赵普的椅子搬走了。等赵普汇报完准备坐下的时候发现椅子不见了。赵普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第二天上朝主动要求皇帝把自己椅子撤走,站着上朝。其他大臣一看宰相都这样做了,撤椅子。我还敢坐着吗,于是就都主要要去把自己椅子撤走了。从此之后大家上朝都是站着的了,就皇帝一个人坐着。而且赵匡胤由此发现大臣在上朝的时候会在下面窃窃私语,于是就叫人把官员的帽子两边加横梁,这样官员就不能离的太近,要不然会碰到头。
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建立明朝废除宰相,可以说皇权空前的变大。这个时候大臣更没有尊严了。都是跪着了。既然跪着上朝就会发生一件事,膝盖不好的话不可能长时间跪着的。于是大家上朝的时候都会带护膝的。有的有钱是貂皮的,没钱的话就用棉布的。有些官员第一次见皇帝不知道的话会跪着到最后腿麻的起不来。
总的来说,大臣刚开始是坐着皇帝坐着,后来大臣站着皇帝坐着,最后大臣跪着皇帝坐着。皇帝的地位一步步升高,大臣的地位一步步降低。
明朝沿袭了元代臣下向皇帝跪拜的制度。
《大明会典》记述:君臣议政之时,“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这段话的意思表明:百官即所有官员无论品级多高,都要向皇帝跪奏政事。奏完皇帝令起,才能站立起来。皇帝发布圣谕时,百官都要跪着听。皇帝赏赐大臣,大臣必须在御前跪受赐物,然后五拜叩头。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觐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前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
至清朝,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时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有特别的护膝。从礼仪上的变化可以看出,自宋代以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而官僚的地位却不断下降。
扩展资料:
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 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
明朝规定凡京朝在职官员都可以上朝奏事,规定六品以上官员都要去早朝。四、按照清律,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时,相当于北京时间的05:00至07:00。而大臣一般在寅时就会在午门外等候,即北京时间03:00时至05:00。?
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并不是像电视连续剧那样每天都要上朝,但康熙、雍正、乾隆这几代英主却是天天坐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4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