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和小乔的爱情故事,在三国中可以说是仅次于吕布貂蝉的感情戏了。只不过其中的唯美大多都是文学加工的结果。真正历史上的小乔并不是多么的幸福,甚至可能还有一些悲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乔应该是周瑜的妾室。
为什么说应该呢?历史上确实没有周瑜正妻的记载,所以小乔究竟是不是正妻其实是一个迷。不过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孙策的身上来推测一下。因为孙策和周瑜两个人身上的共同点实在是太多了。两人同岁,更从少年时期便是好友,之后两人瓜分大小乔。
大小乔之所以嫁给这两位的原因,相信各位都是知道的。东吴攻破皖城,将乔公的两个女儿抢走。所以大小乔对这二人来说就是一个战利品而已,重视程度虽说会有,但是在心中的地位绝对是不高的,这是这二人为妾的第一个原因。
孙策娶大乔之后一年便被刺身亡,而这个时候孙策一共有三个孩子。所以孙策在大乔之前绝对是有其他的妻子的,再联系大乔的来历,所以大乔是妾室的可能非常的高。甚至有可能连妾室的地位都没有。
再来看看周瑜,他的年纪与孙策一样。那么孙策在抢到大乔之前有孩子,周瑜多半也是有的。而且孙策将大乔纳为妾室,这样周瑜也就不可能将小乔立为正妻。毕竟周瑜这个人是非常骄傲的,这种行为又有一些向孙策献媚的意味,所以他绝对不屑于这么做。甚至有可能之前周瑜有立小乔为正妻的心思,也会因为大乔是妾室而打消这个念头。
而且要知道周瑜虽说是孙策的下属,但是周家当时也不是小门小户。而是东吴的三公之一,绝对是东吴有名有姓的大户人家。而这类家族一般对婚姻大事都是非常看重的,就算是不门当户对,媒妁之言等还是要有的。而当时周瑜是直接把小乔抢回去的,由此可见小乔绝对不是周瑜的正妻。
而三国时期的妾室地位是非常低的,甚至还常常会有交换妾室的情况出现。再加上大小乔是妾室的身份也是我们一厢情愿,极有可能这两人都没有一个真正的名分,只不过是被孙策和周瑜当成战利品的。
1、小乔是周瑜的正妻。
2、《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中”中,瑜曰:“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这里的纳并非纳妾,而是迎娶。
3、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小乔是不是周瑜的正妻?深圳的森林连夜行动,查阅部分记录大乔与小乔相关史料,参考了一些网上的文章,结合个人的看法,写下此文,就小乔的身份地位与大家商榷。 要考证小乔的地位,我们不妨将她与大乔放在一起考证,她们这一对姊妹花两个人嫁给孙策与周瑜或妻或妾,组合起来有四种可能:第一种,两个人都是妻;第二种,两个人都是妾;第三种,大乔是妻,小乔是妾;第四种,大乔是妾,小乔是妻。 我们先不管大乔的地位是妻是妾,根据古代的礼节,第三种可能是首先要排除掉的,为什么?因为大乔小乔是平级的姐妹,而孙策与周瑜则上下级(虽然他们两个人是铁哥们,但是上下级关系还是存在的),按照古代的礼俗,既然上级的老婆是妻,那么妻的妹妹就应该享受姐夫的尊贵地位,而不可能在下级那里居然还低人一等,哪有这样的道理?我当上司的娶了人家的大女儿做正房,你做下级的反而娶了小女儿做偏房,这样显得上级反而要低于下级了。
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举攻克皖城。皖城东郊,溪流环绕,松竹掩映着一个村庄——乔公寓所,后人称之为乔公故宅。乔公有二女国色天香,又聪慧过人,远近闻名。因遣人礼聘,得邀乔公允许,送入一对姊妹花。于是,便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韵事。
在乔公故宅的后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传二乔姐妹常在此梳妆打扮,可谓“修眉细细写春山,松竹箫佩环”。每次妆罢,她俩便将残脂剩粉丢弃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于是,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称。有诗曰:“乔公二女秀色钟,秋水并蒂开芙蓉。”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堪称美满姻缘了。郎才女貌,谐成伉俪,当然两情相惬,恩爱缠绵。然而,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实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孙策娶大乔的那年是二十四岁,可惜天妒良缘,两年后正当曹操与袁绍大战官渡,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孙策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大乔和孙策仅过了两年的夫妻生活。当时,大乔充其量二十出头,青春守寡,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真是何其凄惶!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十二年。周瑜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还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小乔和周瑜情深恩爱,生活在一起,随军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战后二年,“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在这十二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这时,小乔也不过三十岁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见。美人命薄,二乔在如诗如画的江南,过着寂寞生活。吴黄武二年小乔病逝,终年四十七岁(年龄有争议,一说其为周瑜守墓十四载)。明人曾有诗曰:“凄凄两冢依城廓,一为周郎一小乔。”小乔墓有封无表,平地起坟,汉砖砌成。到1914年,岳阳小乔墓上还有墓庐。现在尚有刻着隶书“小乔墓庐”的石碑。
周瑜、小乔故事的传流,除其两人具有本身的因素而外,还与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围绕铜雀台故事对他俩的精心编排与渲染有关。《演义》第三十四回叙曹操平定辽东后,心情大畅,欲建铜雀台以娱晚年。少子曹植进言:“若建层台,必立三座。”中间名铜雀,左为玉龙,右为金凤。“更作两条飞桥,横空而上,乃为壮观。”操喜,留曹植、曹丕在邺郡建台。这是建台之缘起,与周瑜、小乔一字无关。第四十二回叙曹操得荆州后,欲领兵百万南下,约孙权“共擒”刘备。一时孙吴主战、主和,沸沸扬扬,难以主张。第四十三回叙:经鲁肃与刘备、诸葛亮的合谋,孔明愿随鲁肃赴柴桑(故城在江西九江县西南二十里)亲见孙权,以陈利害,坚定孙权联合抗曹。
周瑜的正妻就是小乔。
《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中”中,瑜曰:“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 ? 。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扩展资料:
小桥(180年代-?),本姓桥(小乔为后世误传)。中国东汉末年时期的美女,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桥公的次女。
周瑜风度翩翩的才子形象,与堪称国色的小桥可称天作之合,由此成为后世文艺作品的对象。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激发想象,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将小桥与赤壁之战联系起来。而令""二桥""闻名于世。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12月,周瑜随从孙策攻取庐江的皖城。破城后获得了桥公的两个女儿,都是绝色美女。其中年龄较小的被周瑜所纳 。当时孙策对周瑜开玩笑说:桥公二女虽经战乱流离,有我们两个人作丈夫,她们也应该感到满足了 。
二桥随后同袁术家眷(袁夫人等)和刘勋家眷等人一起被送回吴郡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3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