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的生动描写,“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两千多年来可谓是妇孺皆知,人们对荆轲刺秦的故事也都已经很熟悉。
今天,本文来探讨一下:荆轲刺秦为什么会失败?根据史料分析,荆轲刺杀秦始皇之所以会失败,大概有以下四种原因:
第一,荆轲很有可能是一位徒有虚名的剑客。
为什么会这样说?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介绍,荆轲到燕国成为田光的朋友之前,到过不少的地方,也见了不少的人,但是没有一个人肯相信他的能力,也没一个王公贵族肯重用他。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如果荆轲真的是一位很厉害的剑客,怎么会没人重用他呢?
而且,在秦王宫殿里刺秦那一幕更是证明了荆轲的无能,他手执染了剧毒的匕首,竟然抓不住近在咫尺的秦始皇,更可笑的是,身为刺客的荆轲,竟然追不住秦始皇!
当秦始皇抽出长剑来,砍中荆轲,他把匕首当做飞刀,最后一次机会,仍然没有刺中跟前的秦始皇,这还是一名刺客高手吗?
第二,荆轲拖延着时间不前往秦国,实际上他对刺秦充满了恐惧。
作为一名真正的刺客高手,比如历史上知名的刺客聂正、曹沫等,一般都表现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理素质。
然而,荆轲却不同,他和别人发生冲突时,哪怕对方只是狠狠叱责他,他就逃了,“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搏,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到了燕国之后,当时燕国的君臣百姓都惧怕秦国,荆轲自然会被感染。所以当田光以自刎而动员他去刺秦时,荆轲虽然去见了燕太子丹后,但仍不敢答应刺秦,太子丹一再“顿首”恳求,才勉强答应了下来。
虽然领了命令,但“久之,荆轲未有行意”,他一直拖着不去秦国,又逼得樊於期自刎献出头颅后,仍然“倾之,未发”,太子丹担心荆轲改变主意,又是一再催促,荆轲才不得已前往秦国。
当这个一再抗拒前往秦国的荆轲,面对那个雄才大略、威武的秦始皇时,他心中的恐惧早已宣告了这次刺杀会以失败而告终。
第三,荆轲的刺杀行动缺乏周密细致的准备。
为何会这么说呢?首先,种种迹象表明,荆轲的准备不充足,比如说,在临出发时,人还没凑齐,只是在太子丹的催促之下才匆忙上路。
而且,荆轲自己的水平在哪里,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行刺的对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心里更清楚,心里上的抵触,自然会导致行动上的失败。
第四,荆轲其实是一个贪图享受,毫无意志力的人。
为什么又这样说荆轲呢?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描写,对荆轲的描写篇幅并不长,但总是看到他在喝酒。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耶,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史记·刺客列传》)
这一段寥寥几十个字,就把荆轲嗜酒放纵的浪子生活描写的淋漓尽致,把这样的一个人放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大概是我们都喜欢的一位笑傲江湖的英雄好汉,当然,这样的侠客也只能出现在武侠小说中。
燕太子丹用这样的一位浪子,去秦国刺杀秦王嬴政,这样的人哪里会获得成功呢?荆轲刺秦失败,不仅仅是他身死,带来的后果也是燕太子丹、燕国无法承受的!
被激怒后的秦始皇,不仅通缉了荆轲的朋友,还让燕国把太子丹的人头送来,即使如此,秦始皇没多久还是把燕国灭掉了。
说了这四种原因,你觉得荆轲刺秦失败会是哪一种原因呢?或者你还有什么观点,欢迎共同讨论分析。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有仓促出阵、燕太子丹制定的刺秦方案有问题、秦王的武力明显在荆轲之上等。
一、仓促出阵:未能等到荆轲得力的助手抵达燕国,在太子丹的紧逼下,让有勇无谋的市井屠夫秦舞阳充当帮手,关键时刻表现畏缩,乱了阵脚。
二、燕太子丹制定的刺秦方案有问题:他想仿效当年鲁国勇士曹沫,用一把尖刀威慑齐桓公的做法,让荆轲最好是挟持和胁迫秦王,勒令他答应退还各国诸侯的土地,如果不答应,再刺杀了事。正是这挟持和刺杀的抉择,那千钧一发之际的片刻犹豫,丧失了行刺的时机,留下了千古遗恨。
三、秦王的武力明显在荆轲之上:一个刺客,拿着匕首,与被刺者近距离接触,突然袭击都能失败,只能说明荆轲根本不是秦始皇的对手!而后来的一系列打斗也充分证明了这点,荆轲浪费了史上最佳光宗耀祖的机会,只能说他能力太差,最后被秦始皇一剑命中,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嬴政简介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第一位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
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荆轲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有名的刺客之一,司马迁还专门为他编写了《刺客列传》。而我们都知道,荆轲要刺杀的这个人正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皇帝——秦始皇赢政,可是最后荆轲却以失败告终。
现在有很多史学家们认为,荆轲刺秦王之所以失败,是与他名不符实的虚名有关,做为一个专业的刺客,他是非常不合格的,甚至于最后的失败,也早就在人们预料之中。那么专家们为什么这么说了?我们从这3个方面来看看荆轲的失败的原因。
在秦汉时期的野史小说《燕太子丹》中曾记载,荆轲是太子丹的座上客,太子丹为了拉拢荆轲去刺杀秦王,对荆轲是“要风不给雨”。曾有一次荆轲与太子丹同去马场看赛马,荆轲说了一句“早听说千里马马肝味美”,太子丹便毫不犹豫地杀千里马而取肝,将珍贵的千里马的马肝弄成食物供荆轲享用。
而有一次荆轲与太子丹坐在一起欣赏歌舞,荆轲说了一句“抚琴的手真牛”,太子丹又毫不犹豫地将抚琴的美人送给荆轲。可荆轲后来又说了,不是喜欢美人,只是喜欢抚琴的手,太子丹又毫不犹豫地将美人的手砍下,盛入盘中供荆轲欣赏。
在史记中,司马迁更是写了这样一段话来形容太子丹对荆轲的好,“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也就是说只要荆轲喜欢的,无论是吃喝、美女、金银珠宝,太子丹都会尽己所能的满足荆轲。
然而,荆轲又是怎么回报燕太子丹的呢?司马迁用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忠义加悲壮的精神去歌颂他。可是,荆轲在图穷匕现之后不仅没有完成刺杀秦王的任务,反而还被秦王所杀,这种用命换来的忠义虽然令他名流青史,但是一想到没有帮燕太子丹达成目标,燕国最终还是被秦国所灭时,总觉得是不完美的,荆轲似乎还是对不起燕太子的恩情。
那么荆轲作为最有名的刺客,而且还有燕太子丹的支持,最后为什么会失败了呢?笔者认为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关于荆轲刺秦的记载的史料主要是《战国策·燕策三》和《史记》中的记载,我们只能通过细读史料记载来对失败原因做一推测。
首先,不得不说,荆轲刺杀行动的准备不足。虽然有了樊于期的脑袋和燕国的督亢地图,以及赵人徐夫人那把只要挨到“人无不立死者”的锋利匕首,但荆轲等待的一个重要的人物一直没有来。
具体是谁,史料没有记载无从得知,不过荆轲似乎很想让这位朋友同去,他说“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可以看出这位朋友深得荆轲的信任,认为可以助他一臂之力。然而太子丹耐不住性子,质问荆轲怎么还不出发,荆轲火了,便愤怒地辞决。如果这位朋友到了,和荆轲一同前往的话,历史便可能会被改写了。
其次,荆轲有一个猪队友——秦舞阳。太子丹命秦武阳和荆轲一同前往,认为他年十二便杀人,是一个“人不敢与忤视”的勇士,应该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然而,到了关键时刻秦舞阳却“色变振恐”,荆轲不得不赶忙为他解围“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这个猪队友的这一紧张很可能引起了群臣和秦王的怀疑和提防,这一失误提高了刺杀成功的难度。
最后一个原因便是关键时刻秦王和侍医的机敏导致荆轲没有刺中、最后被捕。当时荆轲打开地图,已经拿出匕首要刺向秦王了,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然而秦王反应很快,“自引而起,绝袖”,荆轲没有刺中,错失了刺死秦王的机会。
在追赶秦王时,侍医夏无且又“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使得秦王有时间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后荆轲背水一战,再次刺向秦王,“不中”,最后“被八创”。刺杀行动以失败告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3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吕布败兵投靠刘备,他竟将徐州拱手相让
下一篇: 揭秘,孟达人生的悲剧到底是谁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