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诸葛亮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发生在张飞前往耒阳县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庞统、张飞和孙乾。原文如下:
孙乾曰:“庞士元乃高明之人,未可轻忽。且到县问之。如果于理不当,治罪未晚。”飞乃入县,正厅上坐定,教县令来见。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飞怒曰:“吾兄以汝为人,令作县宰,汝焉敢尽废县事!”统笑曰:“将军以吾废了县中何事?”飞曰:“汝到任百余日,终日在醉乡,安得不废政事?”统曰:“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唤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
吏皆纷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飞大惊,下席谢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统乃将出鲁肃荐书。飞曰:“先生初见吾兄,何不将出?”统曰:“若便将出,似乎专藉荐书来干谒矣。”飞顾谓孙乾曰:“非公则失一大贤也。”遂辞统回荆州见玄德,具说庞统之才。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庞统离开江东来到荆州。刘备见其长相丑陋,心中不悦,将庞统打发到耒阳担任县令。庞统认为刘备怠慢自己,心中非常不满,于是在就职后整日饮酒,不理政务。刘备派张飞与孙乾前往耒阳调查,庞统于一日之内处理完百余日的公务,且分毫不差。此举令张飞非常钦佩。张飞返回荆州后,在刘备面前大赞庞统。刘备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连忙将庞统请到荆州当面道歉,并将其任命为副军师中郎将。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庞统口中的“衣冠不整”, 意为穿戴不够整齐。也形容人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
小说中提到的刘备任命庞统为耒阳县令的故事情节,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不过,庞统并未有过在张飞面前展示才华的机会,而是因治理不善直接被刘备免职。《三国志·庞统传》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后来鲁肃写信给刘备,认为庞统非百里之才,建议刘备要重用庞统。诸葛亮得知庞统被罢官的消息后,也在刘备面前夸赞庞统的才能。刘备这才再次与庞统见面,经过一番交谈后,刘备终于意识到自己看错了庞统,便将其任命为治中从事、军师中郎将一职。庞统这才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说完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本来面目,再来谈谈小说中的这一故事情节。按照小说的描述,庞统来到荆州面见刘备前,曾在江东与诸葛亮有过一次会面。诸葛亮当时表示:“吾料孙仲谋必不能重用足下。稍有不如意,可来荆州共扶玄德。此人宽仁厚德,必不负公平生之所学。”而在庞统临行之际,鲁肃也写了一封推荐信给庞统,想让庞统到了荆州后交给刘备,目的是让刘备能重用庞统。
既然有两封这么关键的信件在手,庞统为何不直接将信件交给刘备呢?理由很简单,庞统不想靠别人的推荐来获得刘备的青睐,而是想凭借自己的本事来获得刘备的欣赏。只可惜刘备以貌取人,差点就错失了庞统这个罕见的人才。不过,细细想来,虽然刘备在庞统的问题上处理不妥,但诸葛亮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刘备与庞统见面后的态度来看,刘备的关注点只有庞统的长相,虽说久闻庞统的大名,却不知道庞统的能力如何。这就说明诸葛亮根本就没有告诉刘备庞统曾经献出连环计,使得曹操将战船连在一起,导致了最终赤壁之战的惨败。也正是由于诸葛亮的这个失误,刘备才会冒失地任命庞统为县令。如果诸葛亮之前就将连环计之事告诉刘备,刘备就会对庞统委以重任,也就没了后来耒阳县之事。
在小说第六十三回中,诸葛亮派人从荆州送信给刘备,叮嘱刘备在雒城之战中谨慎从事,庞统却产生了另外的想法。书中提到:“庞统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庞统为何会产生“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这样的想法呢?显然是对当年诸葛亮没有事先告诉刘备自己的才能而赶到耿耿于怀,认为诸葛亮当年的举动是故意为之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在刘备集团的地位。这正是这个想法导致庞统命丧落凤坡。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大喊“庞德公救我”?庞德公是何方神圣?真能救他吗?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强的谋士之一,在刘备死后诸葛亮靠着一己之力支撑起蜀汉。野史记载,诸葛亮在临死的时候一直大喊“庞德公救我”,那么这个庞德公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他又有哪些办法能够救诸葛亮呢?
根据史书记载,庞德公是荆州人,他擅长各种学术,是荆州有名的名士。当时卧龙和凤雏都非常的尊敬他,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而诸葛亮把庞德公当做了自己的老师。庞德公是一个隐居山林的能人异士,荆州的刘表想要请庞德公出山,但是被庞德公拒绝了。值得一提的是,卧龙和凤雏的绰号是庞德公给诸葛亮和庞统起的。庞德公在当时的士族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给了诸葛亮和庞统这么高的评价,对于后来诸葛亮和庞统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庞德公才是诸葛亮、庞统等人的伯乐。
他有大才,又久负盛名,荆州刺史刘表数次请庞德公进府,庞德公都不屈身就职。据野史记载,为此刘表还亲自上门请他出山,庞德公为了摆脱刘表的纠缠,曾经用“假死”骗过刘表。事后,他又奇迹般地复活了,因此更是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说他会起死回生之术。
诸葛亮在五丈原夜观星象,发现自己时日不多,姜维就建议诸葛亮试一下七星祈穰大法,增加自己的寿命,诸葛亮做了一番准备,开始还比较顺利 ,只要七星灯的主灯七日不灭,那么诸葛亮的祈穰大法就能成功。
司马懿也会夜观星象,发现诸葛亮的将相不明,摇摇欲坠,随时有可能归西的可能,就派夏侯霸夜袭蜀营,魏延慌乱之中来报诸葛亮,不小心把七星主灯给扑了,姜维想杀魏延,诸葛亮劝住了,认为这是天命。
诸葛亮续命失败,不久之后就病逝。诸葛亮在临死之前大喊:“庞德公救我”,此时他想起了庞德公有起死回生之术,希望庞德公能够救他一命。然而庞德公不在身边,终难逃一死。
庞德公的一生非常神秘,可以说是不贪图名利的典范,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高雅学士,发扬和传承了道家文化。据说每次诸葛亮听庞德公教诲的时候,都会花费很长时间毕恭毕敬的站着。
也许在诸葛亮面临危险的时候,他只能想起庞德公是最有可能救他的人,所以才会喊出这个名字。然而就是这个人,虽然值得诸葛亮的全部信任和尊敬,却仿佛早已猜透了诸葛亮的结局,主动消失在历史里。
诸葛亮的老师庞德公,眼见诸葛亮身死也不去相救,不是他不仁,而是他根本没看到,也帮不上。
庞德公只是个普通人,也没亲眼看到诸葛亮死。不要神化庞德公,他毕竟平时也要在那耕种,也许会一点推算或者预测的技能,但是他最终也是一个普通人。因此他才和正常人一样有子嗣,因此才会收下徒弟诸葛亮,希望自己的技能后继有人。庞德公留给我们的纪念性建筑有庞公制药洞、拜师堂、三高祠,可以看出,他更擅长于医药方面的技能。
也许是他曾推算过诸葛亮会死,然后跟诸葛亮讲了个小故事,才会让诸葛亮在临死之前想起,不禁呐喊一下庞德公的名字,希望会有人神奇出现救他一命。但那时候庞德公在哪?他还老老实实呆在鹿门山隐居,反正他是没有看到诸葛亮濒临死亡的状态,他自己也是最后采药而死的。
诸葛亮这是逆天的事,庞德公帮了肯定也没用。诸葛亮在年幼的时候就已经没有母亲,这么多位的兄长,结果生计是靠他一个小弟来支撑。因而他能拜在庞德公下,对庞德公是非常尊敬和放在心里的。平时诸葛亮探访他师傅的时候,就都要恭恭敬敬地好好拜倒在床下,引起庞德公的强烈关注。
诸葛亮临死之前喊师父的名字和有些人临死之前喊?妈妈?是一样的效果。再说这些都是野史传说,假设诸葛亮真的能用七星续命这种逆天行为,庞德公就算是想帮忙也是当不上的。因此诸葛亮才会一个人在账内默默布阵,说明这只能是单个人操作的事情,虽然最后被自己人失误踩到了,真是让人非常绝望。何况这只是个传说,庞德公会做法,远程控制就好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2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明朝打不死的小强,曾惹怒三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