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真的没有用吗,西方学者是这么回答的

以史为鉴 2023-07-02 00:13:36

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真的没有用吗,西方学者是这么回答的

秦始皇灭了六国后,结束了六国混战的局面,并建立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然而,秦朝却短短存在了十几年时间,这座大厦就轰然倒塌,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在汉朝有很多的人都总结过。

有人曾说过,秦朝之所以会灭亡,是因为秦始皇的横征暴敛,激发了底层的矛盾。当时六国混战局面刚结束,而秦始皇却大肆兴建皇宫,并修筑长城,其中在修筑长城时,征调了70多万民夫参与其中。

在秦朝灭亡之后,修筑长城自然就成为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甚至在古代很多人认为长城修筑,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反而令秦朝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从历史上来看,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入关抢劫,比如明朝虽有坚固的长城,但却根本挡不住清军,先后遭遇6次清军入关劫掠,所以就有许多学者甚至康熙皇帝都提出了“长城无用论”,以此批判秦始皇的劳民伤财和徒劳无功。

那么,长城的修筑,真是没起到实质性作用吗?作为一个军事工程,难道真像一些学者和康熙皇帝所言,长城的修筑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这种观点至今仍有很多人支持,然而,西方学者一针见血的认为长城的修筑,倒是害惨了欧洲。

长城作为军事工程,的确是为了抵御北方突厥、匈奴、柔然、蒙古等游牧民族的南侵的。因为当时少数游牧民族主要依靠草原生活,大多数又是择水而居,因此在食物供给上经常是缺乏的,没有粮食了,最后只能向周边地区掠夺。

因此秦始皇修筑长城,其目的就是在这里。当秦始皇把长城修筑完善起来后,北方游牧民族想跨越漫长的长城边境线,存在着很多的难题,因此他们只能向更远的欧洲掠夺。

根据史料资料记载,北方游牧民族曾多次入侵过欧洲,而且还多次往欧洲移民。这对于欧洲来说,不仅财产和民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而且还要承受战争带来的伤痛。

基于这一点,诸多西方学者认为,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对于西方文明来说,无疑是把欧洲害惨了。从当时来说,秦始皇修筑长城,抵御游牧民族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长城对于世界格局战略的影响,是巨大的。

时至今日,万里长城虽然遭受了几千年的风霜,但是大部分地方还屹立着,它的雄伟壮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对于爱好历史的朋友来说,秦始皇为什么修筑长城,他当时的想法,我们是无法猜测了,但是长城却成为了人类的杰作,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有人说,万里长城是秦朝修建的,秦朝真伟大,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你怎样看待万

万里长城并不全是秦皇修的,长城自古有之,秦燕赵皆有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而修建,秦只是将秦燕赵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而已,在尚没有火器的年代,长城对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是有一定作用的。
秦朝的伟大之处正是统一了六国,统一全中国度量衡,震慑外夷。当时中原各国的文字和衡量标准都不一样,秦所做的就是将这些东西都统一起来,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他做到了。
秦亦有不足之处,自商君变法后,刑法太过严厉,在战争时期如此尚可行,但战后,大统一的局面应该保持一种平和来统治,而秦不改其法,是已灭亡之本。
至于说秦皇残暴之类,更多的是后者的说法,所谓焚书坑儒说如何把天下书籍毁于一旦,是夸大的说法,秦毁的只是各国的史书,妄想历史只存秦一系而已。秦对技术和医药等对国家有用的书籍皆有保存。
就我个人认为,秦是功大于过。

古代的长城到底有没有用?

最早的长城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这时候的长城是周天子防御外族,以及防御各个诸侯国的军事要塞。到了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开始大肆修建长城,为的就是能够抵挡外族,同时加强秦朝的防卫。长城在历朝历代中,几乎都得到了扩建,其次就是保护中原王朝。现如今的长城大部分都是扩大之后的,扩建后的长城总长度超过2.1万千米,所以又名万里长城。

历史中的古长城

而且古时长城防御了北方游骑,比如匈奴、突厥、蒙古等南下入侵,使游牧帝国不得不将关注点放在曾经不屑一顾的欧洲诸国身上,从而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侵略之潮。长城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战略影响,秦始皇祸水西引,游牧帝国举国入侵欧洲,欧洲受到重大的损失,可谓是害惨了欧洲,长城的存在,不是追求100%的防御,而是减少草原帝国大规模骑兵入侵的几率!

游牧民族入侵欧洲

长城不仅仅是简单的防御,而是积极的防御性作战工事。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等人进攻匈奴,都是以长城作为据点,所谓“进可攻、退可守”,先天就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当时没有长城,那么汉朝军队处境就不一样了。另外,在中原王朝实力衰弱时,长城可以防御,在中原王朝强盛时,长城可以作为进攻的桥头堡,还能作为战争中的中转站。

现今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的作用


始皇32年,当燕人卢生向秦始皇献上亡秦者胡也的图谶时,秦始皇觉得自己大展身手消除大秦帝国外部隐患的时机来了。在秦始皇看来,如果不立即北击匈奴大秦帝国很可能会亡于日益壮大的胡人之手。
于是,他果断委派能征善战的大将军蒙恬率领30万精兵强将向匈奴发起了强悍的攻击,一举收复了河南与榆中等广大地区,次年又收复了高阙,直抵阴山及黄河河套以北地区。
匈奴抵御不过蒙恬将军的进攻,甚至还担心会遭到东西两翼的更大袭击,于是干脆逃往大漠北方去了。中国古代皇帝大都把维护领土完整、抵御外部势力入侵看得很重,秦始皇似乎也不例外。
此时的北方匈奴之乱虽早已平定,但秦始皇仍然很不放心,为了防患于未然,他不惜血本,征用70万劳工,历时多年,在西起临洮东止辽东这绵延万里的疆土上,大规模修筑长城,以此试图杜绝胡人亡秦之患。
这大概就是多少年来历史教科书上的修长城抵御外患之类的传统说法。在中国古代,修城御敌并不是秦始皇首创的,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前后,各诸候为了抵御对方的进攻,就已经开始在自己的领地上修筑高大的城墙,这些城墙也可以被称之为长城。
公元前四世纪前后,燕、赵、秦等国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也相继修建长城。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修筑长城是古已有之的御敌办法,也并不是什么最新创举,但却被秦始皇发挥到了极致,因而秦始皇修筑长城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因而,悉数秦代以后的中国历朝历代,没有修过长城的朝代竟然寥寥无几。秦始皇的确没有机会看到他倡导修筑的万里长城在抵御外患方面发挥怎样的功能和作用。
他却把修筑长城抵御外患防御理念流传给了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使那些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一代接续一代地把万里长城修筑下去,直到清朝时才嘎然为止,不再继续把万里长城维修扩建下去。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没有修过长城的朝代,不仅没有修筑新的长城,而且也没有维修过老的破败的长城。现在看来,清朝皇帝不修长城的做法是高明的。
既然长城在抵御外敌入侵方面所起作用甚微,那么反倒不如不修筑长城。民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则也。
康熙说得很在理。秦始皇真的没有康熙聪明,因为秦始皇对于修筑长城抵御外患防御理念太根深蒂固和坚信不疑了,以至于把修筑长城当作决定大秦帝国兴衰的一种政治迷信和执政图腾,而大大地忽略了治理国家的其他方面。
于是,大秦帝国的悲剧在秦始皇死后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秦始皇死后,其子胡亥设计害死了长子扶苏,夺取了帝位,称为二世皇帝。
二世胡亥继位后,暴政比秦始皇有过之无不及,横征暴敛,变本加利,民不聊生,积重难返,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推翻了秦二世胡亥的残暴统治。
这倒应验了当初燕人卢生向秦始皇献上亡秦者胡也的预言。只不过是那胡指的不是胡人,而是胡亥;不是外患,而是内乱。大秦帝国最终破败在秦二世胡亥手中。
在今天看来,万里长城在中国古代时的抵御外患作用,大概只是历朝历代皇帝们主观上的一厢情愿而已,因为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远没有历朝历代皇帝们所主观臆想的那样强大,甚至也难以构成真正意义上外患。
那么,秦始皇及其历朝历代皇帝们所乐此不彼的修筑长城,也只能是一种以抵御外患为借口的主观臆断行为的结果罢了,而其中的损害国力、劳民伤财、积怨甚广的历史危害也就更不用说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2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