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拓跋宏,一定是这样的形象,其中在这里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呢?
我们之前讲过,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在生下这个长子之后,得到了亲政的机会。按照子贵母死的规矩,孝文帝的生母在他被立为太子时,不得不自杀,因此,孝文帝是由祖母冯太后抚养长大的。
3岁的时候,献文帝由于对冯太后不满,禅位给了年仅3岁的儿子,做了太上皇,后来被冯太后拘禁致死。
此时身为太皇太后的冯氏重新掌权,对当时动荡不安的北魏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在这个过程中,孝文帝虽然只是个小孩子,但是他却目睹了祖母的政治手腕如何让这个国家走向正轨。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留下了年仅23岁的拓跋宏。但是,在我们普通人刚大学毕业还懵懵懂懂的年纪,拓跋宏经过冯太后的精心培育,已经成为一个老道的政治家了。
尽管亲生父亲被冯太后迫害、自己年幼时也险些被冯太后迫害,但后来冯太后在拓跋宏的孝顺恭敬之下,对他十分呵护。更重要的是,拓跋宏亲眼看到了北魏是如何在风雨飘摇中被冯太后扶起来、站稳脚跟,他知道,冯太后的决策是对的。
因此,拓跋宏坚定不移地决定:贯彻冯太后的一贯方针,实行汉化。
我们知道,南北朝号称是五胡乱华,汉民族被各种少数民族欺压,十分悲惨。而北魏的拓跋氏,也是少数民族之一——鲜卑族。
自古以来,游牧民族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是打家劫舍还可以,想要治理天下,靠马背上那一套是不行的。强如蒙古,最终统治了也不到100年;后来的清朝,则很好地完成了汉化,才统治了二百多年。
拓跋宏知道,北魏想要长期统治中原,必须要实行汉化,利用汉民族的文化和智慧来治理天下。
为此,拓跋宏不仅重用汉官,而且大规模效仿汉民族礼节,恢复了很多汉族朝廷的很多规定。
而且,为了实现完全的汉化,拓跋宏决定:改姓!
这个决策,可以说是非常惊人了,可见拓跋宏具有极大的魄力。即使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哪怕改个名,都是不太常见的事情,更不用说改姓了。为了实现汉化,拓跋宏坚定不移地作出了这个惊人的决定。
在皇帝的带领下,鲜卑的复姓都改成了单音的汉姓。以拓跋为例,改为元,从此北魏皇室都姓元,拓跋宏也改为了元宏。独孤改为了刘、贺楼改姓贺……
更有魄力的是,元宏不仅把姓改了,连国都也要改。原本当时的国都是平城,也就是现在陕西省大同市。但是,元宏认为平城偏北,不利于统御天下,于是,他力排众议,顶住了许多鲜卑贵族的压力,将国都迁到了洛阳。
可以说,元宏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具有魄力的改革家,他的改革给北魏带来了命运的转变。短期来看,元宏的改革大大提升的北魏的国力,也缓解了鲜卑族和汉族的民族矛盾,可以说是极有成效。
可是,在这些辉煌成果的背后,也酝酿着北魏的一场大祸。就像是光和影子的关系一样,光越强的地方,势必会产生一片更暗的阴影。
这回我们讲的是北魏历史上极其有名的两个人,一个是冯太后,确切的说是冯太皇太后,另一个是拓跋宏。讲这两个人之前,还得承上启下交代一下,毕竟他们也不是凭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北魏
年轻时的冯太后(锦绣未央剧照)
上文书说到拓跋珪的事迹,英明神武,但是,他晚年并未得到善终。人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前半生的摸爬滚打架不住后半生的挥霍,拓跋珪也是如此。在他的家族企业北魏公司规模壮大之后,想着不是发展研发核心科技、提高利润,而是开启了内部自残的大门。
拓跋珪首先是对自己下手。当时没有什么海洛因、冰毒之类的,民间流传的能提神的唯有提起“魏晋风骨”之气的寒食散。这种药适量使用确有让人兴奋的效果,但是如果不加控制就是毒药。我们这位拓跋珪很不幸就不会控制量,结果戕害自身,表现出神经敏感、多疑的症状,常常因为一点点事而诛杀大臣,弄的人心惶惶,团队涣散,政府面临瘫痪的危险,最后被同样害怕的儿子拓跋绍所杀。
接替他当上北魏董事长的是钦定的太子拓跋嗣。这位新领导一上台就是诛杀凶手拓跋绍,随后他继续在扩大公司规模上下功夫,北征柔然,南侵刘宋,拓展了北魏的土地。可惜这位因为连续加班,用力过猛,到32岁就过劳死。
拓跋嗣之后继位的是拓跋焘,他是拓跋嗣的长子。这位在北魏的历史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人物。这位领导人不再内耗,而是继续前辈的国际化道路,坚持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在他的手上,灭掉了大夏国、北燕、北凉,打败了柔然、鄯善、山胡、吐谷(yù)浑,打退刘隆之两次北伐,后世辛弃疾留下了“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感慨。
拓跋焘最大的贡献就是统一了分裂一百多年的中国北方地区。
北魏
十六国示意图
但是晚年的拓跋焘也未善终,因为他对属下太过严厉,被神经敏感的中常侍宗爱杀害,终年45岁。
拓跋焘死后,宗爰立拓跋余即位,同年又杀掉拓跋余,大臣们拥立拓跋濬继位。拓跋濬杀掉宗爰,并做了一件让大同名垂千古的事情:开凿云冈石窟。
北魏
云冈石窟
拓跋濬只活了26岁。
继任者是拓跋濬11岁的儿子拓跋弘(没写错,就叫拓跋弘。)。由于政局混乱,大臣难制,拓跋弘请他的母亲冯太后(没错,就是那个最有名的冯太后)临朝听政,后传位于尚在襁褓中的拓跋宏,自称太上皇帝。
拓跋弘23岁死。
拓跋弘之后是还不到5岁的最小领袖拓跋宏,因为年龄太小,因此处理日常政务是还是那位冯太后,现在的冯奶奶。
这位冯太后在历史上可谓鼎鼎大名。她本是北燕皇族,北燕被北魏攻灭后,落入拓跋焘的皇宫,成为一名奴婢。在宫里,她得到了姑母冯昭仪的照顾,想来日子应该过得不差。后来机缘使然,成为拓跋濬的贵人。拓跋濬登基后,14岁的冯氏成为中宫皇后。在宫里,她一方面聪明的处理内务,另一方面积极支持丈夫的工作。除了工作之外,在家庭生活中,冯氏对拓跋濬和李氏所生的拓跋弘照顾有加。尤其是李氏按照规定被赐死之后,她成了拓跋弘的感情寄托。如果那时候评“感动大魏”年度人物,冯氏估计年年都会被评上。
北魏
冯太后(锦绣未央剧照)
拓跋濬病逝后,拓跋弘登基。当时朝廷内斗严重,各个权臣站在不同阵营,分歧很大,无法调和。面对复杂的局面,冯太后临朝听政,一方面与权臣乙浑虚与委蛇,另一方面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让拓跋弘皇位稳固。她此时能凭借的就是自己最原始的武器,并靠这个武器笼络了很多有能力的男人。比如她和自己的男宠李奕精心策划,就一举杀掉乙浑。
这位李奕也不是一般人,除了长的够男人外,关键时刻还很勇敢。在拓跋濬的葬礼上,突发火灾,是李奕挺身而出,冲入火场将冯氏救出的。拓跋濬死后,寂寞的冯氏自然想到了李奕。
不过后来李奕并没有拿到“见义勇为”奖,等待他的是拓跋弘下的死亡命令。他看不惯自己的母亲有别的男人,就如同嬴政看不过赵姬勾搭嫪毐一样,在自己亲政的短暂日子里抓住机会将李奕给办了。这让冯太后很不爽。
拓跋弘还干了一件让实际掌权人冯太后很不爽的事情就是把冯太后不喜欢的李欣擢升为尚书,参与国事。冯太后怒了,她不经过董事会批准,直接要求拓跋弘退位。拓跋弘无奈之下将大位交给仅有3岁的拓跋宏,自称太上皇帝,没过几年还是被冯太后给毒死了。
至此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得出一个结论:冯太后荒淫无道。
但是历史往往不能只看表面,如果仅仅从一个侧面推测全部的话容易被误导。就拿武则天来说,她也好男风,身边尽是些薛怀义、张易之、张宗昌之类的人,又大兴告密之风,重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镇压了徐敬业的反叛,同时还大型佛教,大肆修建佛堂寺院,好像没干一件好事。而从历史书中我们却得知武则天帮助患有眼疾的丈夫打理大唐事业,积极招揽人才,尤其重视后备干部考察工作,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姚崇、宋璟就是武则天发现的。为中国影视业做出不朽业绩的神探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心腹干将,把自己打回原形的宰相张柬之也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
冯太后也是一样。当时的社会男女大防没有那么讲究,加上鲜卑自来有野合的传统,人人比较开放,她的事迹并未引起太大轰动。
我们历史书上常说北魏孝文帝改革,也叫“太和改革”,似乎功劳都是孝文帝一个人的。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改革其实也有冯太后的功劳,简单罗列如下:
一、创设官员俸禄制。以前的鲜卑官员任职都是不拿俸禄的,收入靠征战掠夺、贪污和皇帝赏赐,尤其是征战掠夺的方式,在北魏建国初期战事多的情况下还能实现,随着战事的减少,这种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为了增加收入,官员们就只能在贪污腐败上下功夫,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到政权的稳固。因此在拓跋宏当政时期,在冯太后的主持下,太和八年,也就是公元484年,朝廷下发了“班俸禄”诏书,规定了俸禄和等次,力推俸禄制。同时加大纠查力度,对故意违反规定的予以严惩。
二、颁布均田令。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冯太后接受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规定政府讲无主荒地按一定标准授给百姓,除了农田之外,还有桑田等田。这一措施对发展农业、稳定经济和促进社会安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推行三长制。三长制就是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负责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兵等工作,直接与豪强争夺人力资源分配权,加强了中央的力量。
四、改革租调制。以前州县都可以征收租调,百姓要遭受多层盘剥,后来朝廷决定一律由县一级政府进行征收,一个口对外,减少了损耗,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百姓减轻了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看到这里有人又问说了,“感情孝文帝什么也没干么。”事实上也并非完全如此。由于冯太后和孝文帝祖孙关系比较好,在朝廷大事上,冯太后还是注意培养孝文帝独立理政的能力的。可想而知,14年间,如果没有两个人配合无间,是不可能推行那么多政策的。
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拓跋宏继续祖母未竟的事业,而且走的更远。
从太和十四年底到太和二十三年这九年时间里,拓跋宏又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要罗列一下:
一、迁都。太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493年,拓跋宏打着南征的旗号带三十万兵力南下,并以此为筹码,逼大臣同意迁都,具体细节不讲,这里只讲迁都的原因。事实上,这不是拓跋鲜卑第一次迁都。看过前几期的你一定会注意到,他们千百年来是一步步从大兴安岭迁到呼伦湖,又从呼伦湖迁到匈奴故地,筑城盛乐,后来又迁都于平城。
平城作为国都,在北魏初期基本能满足需求,但是随着疆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多,“首都病”出现了,表现在粮食供应线过长,人口过于密集,城市发展空间过于狭窄,离前线太近而又离国土腹地太远等问题。而迁都洛阳又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文化上,洛阳一直代表着中原正统,入主洛阳,就意味着北魏有资本和以正统自我标榜的南朝争夺正统地位。
北魏
孝文帝迁都示意图
二、改姓。迁都后,拓跋宏就着手改革姓氏。他先拿自己开刀,将“拓跋”改为“元”,寓意天下第一。到唐朝出了有名的诗人元结、元稹,到金代还出了元好问。改独孤为刘姓、步六孤改贺姓等等。
刘姓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十大姓之一,其中也是有原因的,其一是因为两汉皇族都姓刘,枝繁叶茂;其二因为匈奴和汉王朝结为兄弟之国,被赐姓刘,因此西晋时候刘渊虽然是匈奴人,但是叫着汉姓。少数民族一人改姓往往整个部族都改了。其三就是鲜卑改姓这次,他们嫌本姓不易交流,直接改多音节姓为单音节,同时还能去掉身上野蛮色彩,认祖归宗,归入炎黄子孙。
改姓之后,鲜卑人表面上汉化了,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特权,地位比汉人要高上一等。
三、与汉族通婚。有人说,这是民族血统不纯洁的表现。事实上,鲜卑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种民族,鲜卑人也从不拒绝与外族通婚,前面说的冯太后自己本身就是汉族人。相反,与汉族尤其是北方郡望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范阳卢氏等大族通婚,恰恰是提升了鲜卑人的地位。直到唐代,这些郡望仍然被世人趋之若鹜,以至于到了唐后期韩愈都得给人说自己出身于昌黎韩氏,虽然那时士族已完全没落。
四、习俗汉化。迁都洛阳之后,除了改姓和与汉族通婚外,拓跋宏还规定鲜卑人停止说胡语而该说汉语,停止穿鲜卑民族服装而改穿汉服,积极向正统文化的继受者靠拢。同时改革仪典,各种规程与中原王朝基本无二致。
事实证明,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我想可能是两个:第一,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战略制定者和执行者是同一个人,遇到的阻力小。第二,改革对鲜卑贵族的利益并没有大的触动,改革派受益较多,有足够的力量对付反对改革的人。
? ? ? 魏的起源:大兴安岭北部东麓那里有一个处于原始游牧状态的民族,叫鲜卑族。鲜卑族中的拓跋氏一支,渐有起色。他们曾在汉武帝的征战下西迁和南移,又曾与匈奴残部联合,战胜其他部落,称雄北方,并建立王朝。这个王朝,根据一位汉族人士的提议,称为“魏”,历史上叫做北魏王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征战,它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的统一,成为强大的统治者。
? ? ? 既然已成为了统治者,那么会面临一个沉重的文化选择题:选择游牧文化,还是选择农耕文化?对鲜卑族来说,选择前者很容易,因为是轻车熟路,信马由缰,选择后者很困难,因为要改弦易辙,从头学习。因此在这个统治集团内部,为了这个文化选择一次次拔刀相向,血迹斑斑。
? ? ? 但是,在鲜卑王廷,终于站出来几个愿意改造自身文化的明智者,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者是一个勇敢的年轻人,叫拓跋宏。他在历史上的身份,叫作“北魏孝文帝”。
? ? ? 拓跋宏四岁即位,朝政由祖母冯太后掌握。这位祖母也很杰出,对拓跋宏影响巨大。祖母去世时,他已经二十三岁,才独立执政,但他独立执政后才九年就去世了,享年三十二岁。因此,这是一个在我心目中永远年轻的中国帝王。拓跋宏和他的祖母在执政期间,究竟做了哪些事?
? ? ? 一、官员禁止说鲜卑语,改说汉语;
? ? ? 二、官员放弃鲜卑服饰,穿汉族服装;
? ? ? 三、改变原始祭祀,改为汉族礼制;
? ? ? 四、主张由鲜卑贵族带头,与汉族通婚。
? ? ? 另外,拓跋宏还决定把首都从山西大同,迁到河南洛阳,以便实行汉族的“文治”。他规定,以后鲜卑贵族说自己的籍贯,只能说河南洛阳。简单来说,他实行了相当彻底的“汉化”。当然遇到大量反弹,但他总是惩罚得非常干脆,即使是对家人也不留余地。
? ? ? 这么多有关文化大选择的强硬命令,出自一个充分掌握了权力的少数民族统治者,而周围并没有人威逼他这么做,这确实太让人惊叹了。我认为,这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 ? ? 孝文帝拓跋宏的历史贡献,显而易见,既推动了鲜卑民族的文明进步,又保存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可谓相得益彰。但是,我认为,孝文帝拓跋宏对文化的最大贡献,是他自己也不清楚的,那就是拓宽了汉文化的生命气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2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