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丧乱帖》是怎么写出来的王羲之到底经历了什么

以史为鉴 2023-07-01 23:57:39

《丧乱帖》是怎么写出来的王羲之到底经历了什么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丧乱帖》是在唐代就传入日本的王羲之书帖之一,和《二谢帖》《得示帖》共同裱作一轴,现在藏于日本皇室。

为何定名此帖为《丧乱帖》呢?就是文中有一句“丧乱至极”。但让人疑惑的是,王羲之写这个帖的时候,已经是东晋中期,当时绝对没有“丧乱”的社会环境。通过读帖子内容,终于有了端倪,“丧乱至极”,因为有人触动了他的神经……

丧乱之极,应指西晋永嘉之乱。西晋末年,由于八王争权,相互残杀,摧毁了西晋统治的基础。北方几个少数民族乘机进入中原。永嘉五年(311年)四月,前赵石勒破晋军主力,杀晋王公以下十余万人。王羲之的族伯太尉王衍也被俘杀。六月,刘聪将王弥、刘曜攻陷洛阳,俘怀帝、杀官吏士民等三万余人。同时,晋人陵墓也被挖掘、破坏。此次的陵墓被毁,应该就是初“罹荼毒”。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永嘉之乱”,俗称“丧乱”。

重点是随后的一句话——先墓再离(罹)荼毒。

先墓,王羲之的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有王氏先祖墓葬,其祖辈王烈以上先祖都埋葬其中。但西晋时,王羲之曾祖王祥官至太保,他和他的一个儿子王芳死后葬于洛阳,坟墓就在洛阳北部邙山的西端(西芒),可见洛阳和琅琊两地均有王氏墓地。王羲之《丧乱帖》中“先墓”究竟所指为哪个?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操之都有《旧京帖》传世,其中明确写有“旧京先墓毁动”等语。“旧京”即指西晋京都洛阳,可见帖中先墓即洛阳之先祖墓葬。

“先墓再离茶毒”,意为先祖墓葬再次受到摧残。据历史记载,先祖陵墓再次受到灾祸的情况不止一次,帖中所指为哪次,需要结合有关情况进行判断。

在信札中,王羲之说“虽即修复,未获奔驰”,这句话提供了一些可供研究的条件,一是先墓再毁之后立即得到修复;二是他自己有可能前去参加修墓而未能成行,加重了遗憾之感。王氏先墓毁、修情况已无法考稽,只能以皇陵的毁修情况加以比照。

有人认为信中所指先墓的毁、修在永和十二年。细析记载,有些条件符合,有些尚有疑问:

如永和十二年桓温收复洛阳,曾经修、谒晋陵,羲之也有“奔驰”的条件。但当时并无“再罹”,即再次毁坏陵墓的记载。

永和八年有毁陵的记载,也曾企图派王惠去修,但当时洛阳被叛军上官恩占领,可能未能修成,故只云“卫陵”。

永和九年七月又陵毁,八月修复,符合“虽即修复”条件,但与十月十七日才写《旧京帖》时间上不够紧凑。比较起来,永和七年可能性最大、也最合情理。永和七年九月陵毁,随即派太常赵拔前去修陵,十月十七日羲之写信,时间上也比较合适。再说,永和七年是王羲之成年以后首次听到陵墓毁、修的消息,联繁到少年时代“丧乱”情况的记忆,比较自然。如指永和十二年,陵墓已经经过永和七、八、九年等多次“罹难”,情况可能就不如初次听到时那样激动了。

不得不佩服前人对王羲之帖子命名把握的准确性,“丧乱”二字,是这个帖子主要的表述,也是充满整个帖子的情感基调。在古代,祖坟在后人眼里是一个家族的根基、信仰,刨人祖坟会给后人带来精神上极大摧残的。

在那个时期,王羲之听到祖坟被刨,而国家尚且偏安一隅,自己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再加上想到幼年时期经历的家国变故,其内心的悲愤可想而知。所以,他只能将“痛贯心肝”化作“临纸感哽”,徒呼奈何奈何。

总结:

经典的作品,往往背后都有隐匿期间的历史信息。《丧乱帖》正是王羲之在内心悲痛却又无奈的心境下写成的,我们知道这些信息,再读此帖,或许也会被这种情绪感染,甚至有些心疼王羲之。这,就是在艺术作品的情感。

如果大家喜欢小编这篇文章的话,请多多关注吧~

王羲之写的便条的临摹本,为什么被日本皇室当做秘宝珍藏了1300多年

因为这种临摹本不是真迹,所以都没有当回事,但是后来才发现王羲之的真迹都没有了,所以日本保存的临摹本便珍贵了起来。

《丧乱贴》现在是在日本。所以我们要搞清楚:《丧乱帖》虽然现在在日本,但还真不是日本人抢的。日本史书《扶桑略记》记载,鉴真东渡曾带来王羲之真迹一帖。后来据日本学者考证这真迹就是《丧乱帖》。不过也有人说是开元盛世期间,日本遣唐使从中国带回去的。由于它并非真迹,也不是什么名家摹本,所以当时唐朝人也不在意。没想到后来王羲之的真迹全部失传,日本保存的《丧乱帖》摹本也就变得珍贵起来了。

唐朝摹本这么珍贵的原因是除了它是按照真迹临摹的以外,还采用的“双钩廓填法”,这一个重要原因。唐人的做法是晴天在黑暗的屋子里,把书法真迹贴在窗户上,用一张薄纸蒙住——这样书法笔迹在强光下可以看得很清楚。然后以细笔勾勒出笔迹的轮廓,再一点点地填墨。这种方法可以逼真地复制原作的字形、章法,跟现在的影印似的。好的摹本,能连真迹上的墨痕浓淡,乃至于毛笔的飞白,全部都摹下来,和手写的几乎一模一样,号称“下真迹一等”。

韩玉涛在一篇文章说他的四个优点:1,这本来就是一篇特别优秀的杂文;2,《丧乱贴》字势雄强,是右军真面目,是真正的右军风骨;3,《丧乱帖》兼备雄强和惨淡之美;4,此帖表现了由行入草的完整的过程。因此,《丧乱帖》是一件难得的珍品,是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末年之作,甚至远胜《神龙兰亭》。

王羲之的爱国情怀,通过丧乱贴一文中能看出吗?

曾经有很多人被问到过这个问题:书法跟写字有什么区别?其实回答好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从广义的层面讲,书法是靠写字完成的,而写字并不一定是书法。

我们引用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的一句话: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点画耳。”

这里的“算子”并不是算盘的珠子,而是“算筹(一种平直圆滑的圆柱状细棍)”,王羲之指出了写字一定要有变化,切忌千篇一律,这里的变化既是晋人书风的个性追求,也是书法本身的一种情趣表达。

更高明的书法一定是寓情绪于字间的,情绪的起伏变化在书法作品当中可以表现为字迹的大小变化、墨色的浓淡变化、线条的粗细变化、结字的开合变化、行列的摇摆变化等等方面!

今天我们就以王羲之的《丧乱帖》为例,谈一谈书法当中的情绪变化。

要分析一本帖,首先要探究书写者当时的心境,如此才能更好地体会帖中的情绪变化。


王羲之《丧乱帖》

我们先看下译文: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王羲之的祖籍是山东琅琊人(今天山东省临沂市),后因“八王之乱”南迁至江浙一带,但其祖坟却仍在山东老家。

“先墓”第一次遭荼毒乃是五胡乱华之际,彼时的王羲之尚未成年,后经修复。而其“先墓”“再离荼毒”是王羲之家族南渡之后,在魏晋时期“礼玄双修”大背景下,“未获奔驰”的至痛是常人无法体会的,而《丧乱帖》便是在这种悲愤之下写就的。

这段手札不难理解,我这里就不做过多解释了。

据考证《丧乱帖》是双钩描线而成,记住并不是“双钩填墨”,这种“双钩描线”的技巧,极其忠于原作,连细如发丝的转折处都能清晰毕现地体现出来,这就为我们分析此贴,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丧乱帖》第一行分析

我们先看第一行,有过书法创作经验的人都会明白,书者在写最初的几个字的时候,一般用笔略显滞涩,下笔会较重些,这里面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初蘸墨的时候,笔头蓄墨浓烈,二是因为书写时的未曾深入进入状态,所以用笔显得重而慢。

在宗族观念极为强烈的时代,王羲之在得闻这个消息之后的心境是不可能平静的,这也是为什么此作起笔缓而重的另一个原因。


《丧乱帖》中“丧”字、“乱”字、“极”字与他贴对比

我们随便选几个字,看看王羲之在其他的帖中的用笔,对比之下显然用笔有异,《丧乱帖》中第一行有明显的迟涩沉重之感。


《丧乱帖》第二行分析

到了第二行的第一个“先”字,用笔逐渐轻快了起来,在这个时候,书写者的状态已经渐渐平稳,逐渐恢复到了日常的书写状态,所以我们看这个“先”字、“墓”字、“再”字均无特异之处,与平日的书写并无差异。(如下图所示)


《丧乱帖》中“先”、“墓”、“再”字与他帖对比

但是,到了这个“离”字,情绪发生了重大的转折,第二行最上三个字“先”、“墓”、“再”字均是细长的字,字迹皆小,而这个“离”字却写得极为粗重而扩大,与上下之间的字构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这既是行列布局的需要,打破细长的字势,又是情绪的进一步迸发。

这个“离”字,正是祖先墓被毁之后,有家难奔的无力感和悲愤感的集中体现。到了“荼毒追”三个字,字越来越小,这既是情绪从极度迸发开始慢慢收势,又是章法上的和谐考虑。

所以我们常说,王羲之是能够很好地将情绪与书法结合起来的人,这种巧妙的结合绝不是刻意地造作安排,而是一种天才式地创作,是随机的,是浑然天成的。


《丧乱帖》中第三行的分析

再来看第三行,其中第一次出现“字组”,说明书写的连贯性越来越强,其中“酷甚”二字极为精彩,我们看图中箭头所示,在字组当中出现了开合变化,“酷”开而“甚”合,窃以为文字的含义与字迹的开合方面是有某种关联的,尤其这个“甚”字,上半部分的两横两竖贴合到极致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点(如下图圆圈中所示)。


《丧乱帖》中“甚”字与王羲之他帖“甚”字的对比

我们很少见到王羲之在此之前有过这种写法,中间收到了极致,成为了一点(墨块),王羲之写到这里的时候情绪又一次到了一种极致。再往下,情绪又逐渐放缓,字与字的间距逐渐放大,到了“摧绝”二字,可谓是神来之笔。

“摧绝”二字是在此贴之前的王羲之作品中没有见到过的写法,“摧”字半行半草的用笔,以及“绝”字夸张的结字,都是后世书家难以企及的高度。

《丧乱帖》的作者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丧乱帖》著名的王羲之法帖之一,唐摹,行草体。传世为唐代响拓本,共八行,计六十二字。字势如斜而反正,笔意形断意连,原帖在中唐时期流入日本,现有影印本问世。 《丧乱帖》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完全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体。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丧乱帖》神采外耀,笔法精妙,动感强烈。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也是其欹侧之风的代表作品,历来为书法学习者所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1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