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段描写:赵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泉涌。赵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这一段描写的是赵云一人左手持青釭剑,右手握龙胆亮银枪,在长坂坡大战曹操50万大军的场景。
无论是读《三国演义》这本小说,还是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最爱看的就是赵云长坂坡单骑救阿斗的场景,在这段场景中将赵云悍不畏死的英雄气息描写、演绎的淋漓尽致,想必每一个看三国的人,都会喜欢赵云这个人物。
但是赵云拼命救出来的刘禅,最后却将刘备等人辛苦打下来的蜀国江山丢掉了,所以喜爱蜀国的人,都怪罪刘禅将蜀国弄得灭亡了。甚至有的人认为当初赵云在长坂坡就不应该救刘禅,如果赵云不救他,他也就死在乱军之中了。刘禅若是死了,那么刘备就不会将江山交给刘禅,如果刘禅不掌握江山,蜀国也就不会灭亡。
但是小编认为赵云救阿斗着实是在本分之中、是正确的,因为刘禅是刘备的儿子,而刘备则是赵云的主公。凭赵云的忠义,他即使是丢掉性命也会倾尽全力,将阿斗救出曹操的重重包围。
而且赵云救出了阿斗,不仅成全了赵云忠义的,同样也让天下尽知赵云的勇猛。就连曹操都说自吕布死后,天下再也没有如此勇猛的战将了,曹操对赵云喜爱到了极点,因此不让士兵放冷箭伤害他。不仅曹操喜爱赵云的勇猛,刘备见赵云一身都是血的带回了阿斗,也是对赵云喜爱的不得了,赵云也因为救阿斗这一件事儿就获得了终身的荣耀与富贵。
我们说完了赵云救阿斗乃是应当应分,理所应当的,然后我们再来说一说如果刘禅真的死在了曹军的刀下,蜀国就不会灭亡了吗?其实小编认为蜀国的灭亡已经成为了既定的事实,无论君王是谁,蜀国都是必定要灭亡的。
因为蜀国地盘儿少、人员少、军队弱,就连诸葛亮一味的北伐也都是因为蜀国实在是太弱小了,如果只是一味的防守,那么一定是难逃灭亡的命运。想让蜀国不灭亡,唯一的办法就是组织兵力北伐,破釜沉舟与魏国决战,以此来为蜀国寻求一线生机。
但诸葛亮多次北伐也没能取得成功,最后反倒是把蜀国折腾的元气大伤,当刘禅接过蜀国的时候,蜀国已经是内忧外患的局面了。
其实刘禅也是一位有手腕儿的皇上,虽然他的手腕儿比不过刘备和诸葛亮,但是刘禅也绝对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刘禅在当皇上的时候,也曾施展过政治手腕儿想要挽救蜀国。
首先他为了平衡朝堂,将军政大权分开,让费祎和董允分别掌管军权和政权,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一人掌权后坐大,结果也正如刘禅预料的一样完美,费祎、董允分别掌权后,蜀国没有出现专权的现象。
其次他为了发展国力,轻徭役、免赋税,都说刘禅昏庸喜好美色,但他从来没有强抢过民女。说他爱喝酒,但他酒后也从来没有失德过。经过刘禅的治理,蜀国的国力逐渐恢复了起来,虽然没有回到鼎盛时期,但也同样比诸葛亮刚去世时好太多了。
最后他为了完成刘备、诸葛亮的遗愿,同样他也不希望蜀国就这样一直防守,然后被魏国所灭。所以他派诸葛亮的爱徒姜维,统领全国兵力进行北伐,但姜维也像诸葛亮一样,多次北伐没有成功,反倒是因为多次北伐导致蜀国国力再一次损失,最终蜀国被魏国所灭。
所以说当时赵云在长坂坡冒死救出刘禅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刘禅是他的少主,赵云如此做法正式一个忠臣应该做的。
而且蜀国的最终灭亡也不能赖在刘禅的头上,因为蜀国如果北伐失败,那就是一个必死之局,如果有一丝希望能保住蜀国不被灭,诸葛亮又怎么会多次北伐?就连诸葛亮这种“智多近妖”的人都无法挽救蜀国,更不要提原本就不是特别有智慧的刘禅了。
那为何刘禅被世人骂成这样,其实都是因为蜀国在刘禅手中灭亡的。而且刘禅被俘虏以后,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回蜀国?刘禅答了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也”。就因为这一句话,刘禅的名声彻底臭了,其实刘禅只能回答这句话,因为不回答这句话就是一个死,司马昭是不可能留一个隐患在自己身边。
刘禅在国破时没有自杀,被俘虏了以后,他即使是装孙子,也不会有勇气自杀的,因为刘禅本来也不是一个刚烈的君主。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并不能因为在亡国时他没有选择死亡,就将他所有的功绩全部抹杀掉,这样对他是不公平的。
三国时期名将如云,如吕布、张飞、赵云、许褚等,但是这些名将主要集中在魏国和三国早期时期。
魏蜀吴三国中,虽然蜀国有张飞、关羽、马超等顶级名将,但是它的名将数量较少,而且蜀国的名将多在前期,后期就陷入了人才凋零,以至出现了“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前锋”的尴尬情况。
蜀国最著名大将的是它的五虎上将,但是这几个名将,都去世着比较早,张飞和关羽在刘备称帝前被对手和部将杀害,黄忠在跟随刘备伐吴期间战死(正史是病逝),马超也是在这一时期病逝。
这五人中,赵云去世的时间最晚。赵云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后去世,当时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赵云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替诸葛亮斩杀了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这份勇猛蜀汉诸将难以做到。
赵云病逝后,蜀汉的确找不到一个再能比肩赵云的猛将,但要说“赵云死后,蜀汉再无大将”,其实并不准确,因为蜀汉至少还有3位可做大将的优秀将领。
一、廖化
“蜀汉无大将,廖化做前锋。”
这句话指蜀汉后期人才凋零、无人可用的现状,但是对廖化本人并不公平,有贬低廖化的意味。蜀汉无名将可用,只能让廖化做前锋,觉得廖化的能力还不能完全胜任蜀汉前锋。
虽然廖化的个人能力比不上张飞、关羽、赵云等人,但在三国后期的将领中,他也算一位实力不俗的悍将。廖化是在刘备夺取益州后投降刘备的,随后的刘备伐吴之战,诸葛亮的北伐之战等,他都有参与,并且表现不俗。诸葛亮北伐时期,廖化还和关兴一起杀败了曹魏名臣司马懿,得其金盔。
姜维时期,廖化同样得到了他的重用,并为蜀汉建立了不少功勋。蜀汉亡国后,廖化跟随姜维诈降魏将钟会,事败后托病不起,不久抑郁而终。
二、魏延
魏延是蜀汉第六大将。
魏延和黄忠一起投降刘备的,当时因为他脑后有反骨,背叛主公的行为,差点被诸葛亮命人推出去斩首了。
幸好刘备求情,才保了魏延一命。刘备对魏延很看重,他夺下汉中后,就让魏延做了汉中太守,但诸葛亮对魏延很有成见,一直不愿意重用魏延。魏延替刘备镇守了十多年汉中,没出一点差错,从这点看,他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反而是蜀汉第一名将关羽,因为骄傲自大丢了荆州。
刘备去世后,由于魏延能力出众,诸葛亮在北伐中,也颇为依靠魏延,但是他并不放心魏延,对他多有压制。
诸葛亮病重后,他担心自己死后魏延造反,所以留下遗计对付魏延。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魏延由于和杨仪不和,两人开始争权,导致他被安上了谋反的罪名,一时成为众矢之的,被蜀汉大将马岱斩杀。
三、姜维
姜维是蜀汉后期的支柱型将领。
姜维是曹魏将领,但他在曹魏并不受重用,主要是曹魏缺少一个好伯乐,没人发现姜维的才能,所以导致姜维没有受到重用,但对手诸葛亮却发现了姜维的才能,同时还很认可姜维的人品,所以将其招降并为己所用。
到蜀汉阵营后,诸葛亮不但多次向刘禅推荐姜维,还悉心培养他,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了姜维,将姜维当自己的接班人培养。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了他的遗愿,在他凭借自身才能做到大将军后,他开始率兵北伐。但是由于蜀魏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姜维的北伐很不成功,他不但没有灭掉曹魏,完成北伐大任,还因为连年北伐,消耗了蜀汉国力,加大了百姓负担,导致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三国末期,曹魏派出名将钟会和邓艾攻打蜀汉。姜维和钟会对持之际,邓艾偷渡阴平,直逼蜀汉成都城下,逼迫刘禅率众投降了曹魏。刘禅投降后,他下命令让姜维率众投降,姜维无奈只能暂时假降钟会,但后来为复国,和钟会密谋造反,事败后他被曹魏杀害。
不会。蜀国的综合国力无法和魏国想提并论。魏国疆域光大,战争旷日持久,是一场长期的消耗战,蜀国托不起。何况,蜀国要胜利前,吴国看到魏国即将灭亡,自己的命运肯定不长了,所谓唇亡齿寒,吴国此时必定反咬一口。另外,蜀国的统治方针注定蜀国的失败,当时社会的主力的士族为代表的豪强地主,曹操所以成功就是正确处理了封建政权与士族地主的关系,而刘备所以长期流离就是不会处理与豪强地主的关系,看看刘备的同学公孙瓒就可以看出刘备对待豪强地主的方针,这种方针后来被诸葛亮继承了。《三国志》中所说的“遗惠小人,刻薄君子”。
还有所谓的五虎上将实际分为三个派系,一是关羽张飞,是刘备的亲党,二是黄忠,是荆州集团的代表,诸葛亮也是这个集团中的。三是马超,代表北方来的投靠势力,这个势力是刘备所畏惧的,因而刘备没有给马超实权,甚至抑制监视马超。而赵云在政治上相对孤立,缺乏依靠,因而虽有功劳,却难有成就。
蜀国内部的政治斗争远比魏国要复杂激烈,刘备集团因关羽,刘备等人的死而瓦解,但并没有消灭,刘禅的势力小,但还是很有影响力。蜀国早期的统治阶级是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集团,荆州集团又压制益州的土著益州集团,因而内部是非常不稳定的,给派系党同伐异,同床异梦,很难团结。这是一个致命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1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为什么姜维没进宋朝武庙七十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