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爱新觉罗·胤礼,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甄嬛传这个电视曾经风靡一时,里面的果郡王不仅是电视中的男神,也是成了现实生活中众多女人的男神,查下资料发现果郡王居然不是虚构的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
先了解下真实的果郡王
果郡王,全名:爱新觉罗·胤礼。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个儿子,他生于康熙三十六年,也就是1697年。到了雍正继位的时候已经25岁了,但是有一点很奇怪,那就是在康熙年间一直没有被封给爵位。直到雍正继位之后封果郡王。估计雍正封他也是没办法,其他兄弟都和他作对。
雍正皇帝可以说是果亲王的伯乐,也正是雍正的扶持,所以给了果郡王很多参与朝政的机会,到了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认为这个弟弟办事还不错,对自己也是忠心耿耿,又给他升了爵位,从果郡王变成了果亲王,这个待遇在清朝是很高的了,在往上就是铁帽子王了。
在整个雍正朝,果亲王是很受重用的,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和其他的兄弟比,特别是八爷九爷他们,是非常幸福的。
雍正临终时,还留下遗照命果亲王辅政,乾隆继位之后,果亲王依然备受重用,还给他加了工资,别人都是一份,给了他两份工资,而且还不用天天上下班,在家里办公也行,这待遇可不是一般人有的。
只是果亲王虽然在工作上业绩突出,升迁很快,但是生活上并不如意,家庭上也很普通,根据史书记载,果亲王总共娶了两位夫人,但是可惜的人,虽然有俩个老婆,但是果亲王并没有留下孩子,他的侧福晋为果亲王生下的一子一女,可惜都没有长大成人。
甄嬛传中果亲王,为了心爱的女子而死,是死在了雍正皇帝的前面,其实历史上不是这样的。果亲王其实一直是体弱多病的。果亲王的去世是在雍正病逝三年之后。还担任过乾隆时期的辅政大臣。
最后一集,因为乾隆担心弘曕威胁自己的皇位,甄嬛也担心儿子的安全,毕竟弘历不是亲生的,所以就把弘曕过继给了果亲王,成为了亲王。弘曕过继给果亲王,历史上是存在的,而且的确是果亲王去世之后才过继的。
正史中是这样记载的,乾隆三年1738年,果亲王因病去世,由于果亲王去世的时候没有孩子,经庄亲王的提议,乾隆就把雍正的小儿子弘曕,过继给了果亲王做儿子。过继其实相当于现在的收养,在古代是很流行的,一般都是从自己兄弟中找一个男孩做自己的继承人,果亲王也总算是后继有人了。
被毒死了,这一剧情发生在《甄嬛传》第七十四集,当时的剧情是:
皇帝逼迫甄嬛以毒酒亲手杀死果亲王。甄嬛不忍爱人死去,欲喝下毒酒,却不想毒酒被果亲王调换,口吐鲜血告诉甄嬛,她才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妻子。
甄嬛悲痛万分,来不及等到允礼咽气前告诉他自己的一对龙凤胎乃是他的骨肉。允礼惨死于甄嬛怀抱中。甄嬛赐死果亲王有功,被赐予协理六宫的大权,位同副后。
《甄嬛传》剧情简介:
雍正元年,结束了激烈的夺位之争,四阿哥胤禛继位,年号雍正,彼时国泰民安,政治清明,但在一片祥和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蠢蠢欲动。
后宫之中,华妃与皇后分庭抗礼,各方势力裹挟其中,凶险异常。十七岁的甄嬛与好姐妹沈眉庄、安陵容参加选秀,她本抱着充数的念头前来,却偏偏受到了皇帝的青睐,最后三人一同入选。但因华妃嚣张,步步紧逼,眉庄被冤,陵容变心,天真的甄嬛逐渐变成了后宫之中精于算计的女子。
皇帝发现年羹尧的野心,令甄父剪除年氏一族,甄嬛终于斗倒了华妃。但由于甄嬛与先故纯元皇后的神似,皇后设计以纯元皇后的故衣陷害甄嬛,父亲也被奸人陷害牵连到文字狱中而遭牢狱之灾,生下女儿后,心灰意冷的甄嬛选择出宫修行。
在宫外甄嬛得十七爷允礼悉心照顾,二人相亲相爱,只等有机会远走高飞。后因误传十七爷死讯,甄嬛为保全腹中骨肉也为营救重病的父亲,设计与皇帝相遇,狠心断绝对十七爷的爱恋,重回宫中,再度与皇后相斗。
后甄嬛诞下双生子,其父冤案亦得以平反,重新被皇帝重用,甄氏一族再度崛起。甄嬛多次躲过皇后的陷害,最终扳倒皇后。
可造化弄人,皇帝察觉了甄嬛与果亲王的私情,鸩杀了允礼,甄嬛最终与叶澜依合谋弑君。皇帝驾崩后,甄嬛养子弘历登基,甄嬛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即便享尽荣华,但回首过往,不过是一代封建王朝的悲情故梦罢了。
胤礼是病死的。
参考以下材料:
(1697年3月24日-1738年3月21日),清朝康熙帝的第十七子。胤礼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三月初二,生母是汉人陈勤妃,1723年被封为多罗果郡王,1728年晋升为和硕果亲王,先后掌管理藩院、户部三库。雍正帝末年,与皇十六子胤禄深受宠信,胤礼善书画丹青,号春和堂、静远斋。乾隆即位后,授总理事务大臣。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初二,胤礼病死,得年42。谥号毅,以雍正幼子弘曕为嗣。
网络资料:
真实的果亲王允礼是什么样的人哪?
允礼(1697-1738)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比雍正小19岁。和雍正的长子弘晖同年同月生,也就是说,君臣二人虽为兄弟,但在年龄上属于两代人了。他的母亲,是康熙的二等侍卫陈希闵的女儿,满洲镶黄旗人。出身倒是可以,但入宫的地位仅仅是嫔。因此,允礼出生时,身份也并不高。
我在《爱新觉罗宗谱》上看到,他在康熙生前,几乎没有事做。到六十年十一月的时候,才得了一个“管中正殿事务”的闲差。中正殿佛堂名,位于紫禁城内西北隅建福宫花园南,主供无量寿佛。1923年6月26日夜建福宫大火,殃及该殿,今仅存遗址。清代档案、文献中,常把以中正殿为中心的一组佛堂建筑(计有:中正殿、中正殿后殿、东西配殿、香云亭、宝华殿、雨花阁、雨花阁东西配楼、梵宗楼10处)总称为“中正殿”。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设“中正殿念经处”,主管宫内喇嘛念经与办造佛像等事务。
可见,允礼就是个文史馆主任一级。而这个时候,他已经24岁。别人且不说,与他的14哥允禵比,他可就差得太远了,人家21岁就封了贝子。贝子,是皇室中的四等王。28岁,就是他当文史馆主任的6年后,就做了抚远大将军。从这里可以窥测出,康熙并不欣赏他。
雍正即位后,他的命运开始改变:
元年四月,封多罗果郡王。这是“破格提拔”,他连贝子都没做过,由普通皇子一跃而为大清二级王,可见,雍正对他的恩有多高?
那么,雍正看中了他什么呢?书载,允礼“幼从学沈德潜,豁达识体,不参与皇权之争。且又聪明持重……”这里,“不参予皇权之争”让他四哥看好了。
于是,雍正元年四月初三日,雍正帝给礼部谕:“景陵办理修饰甚好,十七阿哥、孙渣齐、萨尔那甚属尽心,敬谨效力。十七阿哥封郡王……”十六日正式“封十七阿哥允礼为多罗果郡王……”管理藩院事,相当于外交部,十分重要。
允礼不负圣望,上任后一展才华,曾秘密奏请蠲免江南诸省民欠漕粮、芦课、学租、杂税。
于是,六年后,雍正二月初五日,下旨给宗人府(管理皇室事务的机构)曰:“果郡王为人直朴谨慎,品行卓然。朕即位以来,命王办理理藩院及三旗事务数年,王失志忠诚,毫不顾及己私,执持正理,概不瞻徇,赞襄朕躬,允称笃敬。王微有弱疾,虽偶尓在家调养,而一切交办事件仍然尽心料理。今承我圣祖皇考六十余年至圣至神,化洽宇宙之恩,普天共享生平,固无庸似者年诸王效力于其间。朕以为若能尽心为国,备极忠诚,恪守臣子恭顺之道。其人为尤甚,其事为尤难,着将王晋封亲王,为朕之子弟及世世子孙之表范。”
一下子,由郡王而亲王了。这种恩宠,在雍正的众兄弟中,只有十三阿哥允祥可以比,剩下,怕是都难以企及。允礼在父亲那里没有得到的,在哥哥这里都得到了。他的兄弟们大多数人没有得到的,他也得到了。他是雍正兄弟们中,绝少得到雍正恩宠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5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揭秘,历史上第一个篡位的君主是姬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