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清朝的乾隆皇帝,那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了,当时的清朝经过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励精图治,到乾隆皇帝继位时,已经是极为富强;加上乾隆皇帝刚继位时,那还是比较英明勤勉的,故而国力昌盛,历史上称之为“康乾盛世”;而乾隆皇帝统治时期,也是清朝国力最鼎盛的时期。
这么说来,乾隆皇帝和西汉时期的汉武帝是何其相似?但汉武帝在位时,国家备受威胁,如北方的匈奴,南方的越国,东部的朝鲜等,所以汉武帝励精图治,不断扩充军备,寻觅名将,最终陆陆续续打败多个敌人,成为千古一帝。但乾隆皇帝,生来无忧,没有外敌,也没有内患,国泰民安,当真是盛世啊。
所以乾隆皇帝没事了发动几场战争,赚点功绩;然后就是不断拉动内需,有事没事就南巡,皇帝这一动,那就是花销无数啊!而且以现在的考古发现看来,乾隆皇帝自身那也是极为奢靡的,各种复杂繁琐的工艺,能上金漆就不上银粉;而且据说乾隆皇帝还是一个极为恋旧的人,他的第一个老婆富察氏死后,他总计写了一百多首追忆诗(虽然他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
说了这么多乾隆皇帝的为人,只是想说,乾隆皇帝是一个非常喜欢挥霍的人,是那种为了所谓的面子不惜打肿自己脸的人;但是乾隆皇帝有一个老婆死了以后,乾隆皇帝却显得极为苛刻,甚至可以说是苛刻得有点过份了,根据内务府档案记载,整个丧事仅用银200两7钱9分7厘,还不如一个低级朝廷官员。
而乾隆皇帝的这个老婆,就是那拉皇后,那拉皇后的本名叫辉发那拉氏。估计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是谁,不过说起“如懿”,应该是绝大部分人都知道的吧,毕竟《如懿传》那么火;没错,这个“如懿”的原型,就是这个那拉皇后了。而说这个皇后之前,还是要先说说那拉氏这个姓氏的地位。
那拉氏,又译纳喇氏、纳兰氏,满族人的姓氏之一,是满族的一个大氏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的王族姓氏。那拉氏在金朝时期被汉译为“纳兰氏”,是女真中的贵族姓氏;可见这个姓氏的不凡。这个姓氏也是出名人,比如纳兰明珠、纳兰容若、叶赫那拉东哥、孟古哲哲、阿巴亥等等,包括后来的慈禧太后,也是那拉氏人,出过不少皇后。
而这位那拉皇后,也是其中之一;在富察皇后死后,辉发那拉氏就成了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当然,这位皇后的家庭背景也不差,她的父亲是世袭正四品佐领辉发那拉·讷尔布;能世袭正四品,家庭背景能差?在辉发那拉氏被册封为皇后后,辉发那拉·讷尔布父凭女贵追封为一等公。
起初,这个辉发那拉氏也是颇受乾隆皇帝宠爱的,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给还没称帝的弘历为侧福晋,乾隆二年(1737年)册封为娴妃,乾隆十年(1745年)晋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册立为皇后。这速度,在当时,已经算是极快的了。
辉发那拉氏自正位坤宁以后,皇帝无论江南巡幸、盛京祭祖,还是木兰秋狝、皇陵展谒,都令皇后伴驾同行。而且辉发那拉氏还给乾隆皇帝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算是不错了。但是这一切在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的时候,却出现了转折,不知何故,夫妻俩反目。之后乾隆皇帝对辉发那拉氏待遇急转直下,虽然没剥夺皇后称号,但待遇却比最低等的答应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等于就是打入冷宫了,所以在第二年,辉发那拉氏就去世了,乾隆皇帝下旨以皇贵妃礼葬,不举行国孝三年,可以说是不废而废。但事实呢?如果是以皇贵妃礼葬都还不错了,关键是待遇远远不及啊;按皇贵妃的丧仪规定,每日应有大臣、公主、命妇齐集举哀、行礼一项,在辉发那拉皇后的丧事中,这项被取消了。
辉发那拉皇后既未附葬裕陵,也未单建陵寝,却葬在了妃园寝内,更有甚者,按惯例,凡葬在妃园寝内的,无论地位有多低,都各自为券,而辉发那拉皇后却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位于一侧。根据大清会典,皇贵妃棺木应用梓木,漆饰35道,抬棺夫96人。从内务府记载的档案中看,辉发那拉皇后所用的棺为杉木制,抬棺夫64人,仅为嫔等级而已。
另外,清制:凡皇贵妃、贵妃、妃死后都设神牌,供放在园寝享殿内,祭礼时在殿内举行,而嫔、贵人、常在、答应则不设神牌,祭祀时,把供品桌抬到宝顶前的月台上。而辉发那拉皇后既不设神牌,死后也无享祭,入葬以后也只字不提。根据内务府档案记载,整个丧事仅用银200两7钱9分7厘,还不如一个低级朝廷官员。
并且,在乾隆皇帝的各种画像中,原本有辉发那拉皇后的地方,经过现在的考究,发现都被以高超的技巧去掉了。原来,不止现在,在古代也是一样,爱之深恨之切,曾经爱得如胶似漆,一旦反目,简直比仇人还憎恨,当真是可悲可怜了;而且从辉发那拉皇后死后的各种情况看来,乾隆皇帝自始至终没有原谅过这个老婆。
乌拉那拉氏成为皇后,主要得益于太后对乾隆的催促和她高贵的身份。
富察皇后在乾隆的时候染病溘然长逝,六宫之首悬空三年之久,在这三年,高贵妃也在乾隆十年去世了,太后一直催促确立皇后,协力六宫事物,也是为皇帝母仪天下着想。册封皇后,从时间和资历来看,只有乌拉那拉氏和令妃有机会,但是令妃是汉人,在清朝,祖宗规定不可册封汉人为皇后,清朝刚入关几年里,甚至都不允许娶汉族女子。这个机会自然落在乌拉那拉氏的头上,当时的太后也是乌拉那拉氏,太后是有私心的,她想让乌拉那拉氏族永远享受无上的荣耀。
不料,乌拉那拉氏也只做了4年的皇后。在乾隆第二次出宫游历江南,带上了乌拉那拉氏和令妃。江南自古多美女,乾隆皇帝也添了风流多情的毛病,多染指青楼女子。为了皇帝着想,乌拉那拉氏几番劝阻皇帝无效,她采取非常错误的方法劝阻乾隆,剪短自己的头发。在清朝,只有自己的丈夫去世,女子才能剪短头发陪葬。彻底激怒乾隆皇帝,下旨打入冷宫,冷宫第二年,乌拉那拉氏因病去世。乾隆皇帝十分不喜欢乌拉那拉氏,就连她去世,也只用200两银子下葬,更别提陵墓。
下面我一起来看看,乾隆皇帝为什么如此讨厌乌拉那拉氏,我认为原因有三点。一是乌拉那拉氏是父亲赐婚的,只是因为她是正黄旗出身,他不想娶,但是皇命难违,也许看到乌拉那拉氏,他心里就来气。二是乌拉那拉氏自身的原因,她并没有出众的相貌和才华,性格有点孤僻,比较闷,不会讨乾隆皇帝开心。三是处处拿祖宗法制来劝诫皇上,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情商太低,察言观色的能力太差,差到亲手断送自己的前途。
作为清朝时期,皇后数量最多的皇帝之一,乾隆皇帝的后宫可以说是很多观众都好奇的,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乾隆皇帝的三位皇后的死因。其中,三位皇后其实都是生病去世的,其中孝贤纯皇后是因为接连丧子导致身体垮掉,后来身体不堪重负而亡,而继后那拉氏则是因为郁郁寡欢才去世的,孝仪纯皇后是正常生病死亡,她跟古代的大多数妃嫔死因一样,都是年纪逐渐大了,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不治而亡。
首先来说说孝贤纯皇后,孝贤纯皇后是乾隆皇帝最爱的女人,孝贤纯皇后给乾隆皇帝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然而女儿嫁到了蒙古去,两个儿子也是接连去世,这对孝贤纯皇后的打击非常大,可以说是导致孝贤纯皇后去世的直接因素。
当初孝贤纯皇后怀上七阿哥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多岁了,此时生孩子对孝贤纯皇后身体的消耗非常大,所以后来孝贤纯皇后的身体才会越来越差。
其次,乾隆皇帝的继后那拉氏完全就是因为心情不好,才导致了众多身体疾病,最终不幸去世的。根据清朝时期的记载,乾隆皇帝的继后那拉氏在最后一次南巡的过程中,居然主动断发,虽然当时皇帝并没有废后,但是那拉氏皇后的地位已然岌岌可危,回宫以后一直被软禁,茶不思饭不想的那拉氏皇后,逐渐染上了各种各样的疾病,最终离开人世了。
最后,孝仪纯皇后之死其实和孝贤纯皇后的死差不多,孝仪纯皇后一共生了六个儿女,所以她的身体亏损非常严重,再加上十四阿哥和十六阿哥早夭,这对孝仪纯皇后的打击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才会慢慢积累成疾,最终死于四十九岁这一年。
简单来说因为孝贤纯皇后的去世给乾隆的打击太大,导致乾隆变了个人,特别是只要有关孝贤纯皇后的丧事一点不合他心意,他就开始他的暴政。其实乾隆一生算是位明君,但是这位明君在自己的皇后孝贤纯皇后去世后,行事风格大变,搞得朝堂上人心惶惶。首先我们要说的便是他的两个儿子,就是皇长子和皇三子,按理说都是乾隆的儿子,怎么都有机会当皇帝的。但是由于二人是庶出,乾隆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他们立储的事。
这两个人对于此事耿耿于怀,觉得不是很公平。所以在孝贤纯皇后去世时,他们并没有特别伤心。这被乾隆发现了。首先直接宣布这两人不可能继承皇位,然后跟两位相关的老师或者官员都被处罚了一遍。这是其一。再来有一年的某一个天乾隆去翰林院查看皇后册文的时候,发现有个词写错了,他们将?皇妣?写成先太后了,然后乾隆又发火了。刑部这个部门都大改了。首先刑部尚书先是被秋后处决,再就是刑部大部分官员都被革职了。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还没有,然后乾隆又觉得光禄寺给皇后的祭品看起来不是很好,然后将光禄寺很多官员都降级了。工部因为办理皇后册宝,乾隆觉得过于粗鄙,然后又是一波降职处理。然后大家都知道乾隆行为大变,于是很多地方官员表示孝贤纯皇后去世都是十分伤心,反正都是最伤心的,简直就是肝肠寸断。乾隆看到这些并没有说什么,但是那些没这么写的,都被降职了。然后在孝贤纯皇后的祭祀典礼上,发现来的大臣并不多。这让他很生气。
由于满族有一些恶旧习,其中有一项就是帝后之丧,百日内不得剃头。然后凡是被发现百日内剃头的大臣都被干掉了。个人觉得就是孝贤纯皇后在世的话也不会愿意看到乾隆那把模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49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