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子如,字遵业,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东魏权臣高欢的重要谋士,后仕东魏官至司空、太尉,封阳平郡公。
后人论司马子如的行藏取舍,或者多着重于其与高欢自少年时代便“结托”为友,而且“分义甚深”,交情笃厚;或者着重于他个人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变形记”,这些都有道理,但究其本质,还得从高欢本人的立场地位说起。
(高欢,496—547,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北齐神武帝)
(尔朱荣,493—530,北魏末年将领、权臣)
从高欢本人的出身看,他其实和破六韩拔陵、尔朱荣气类相同或相近,与孝文帝改革之后的北魏朝臣们格格不入,其起家的资本就是尔朱荣的遗产。
我们先回过头看一下尔朱荣当初对葛荣叛军的处置:
于陈擒葛荣,余众悉降。(尔朱)荣以贼徒既众,若即分割,恐其疑惧,或更结聚,乃普告勒,各从所乐,亲属相随,任所居止。于是群情喜悦,登即四散,数十万众,一朝散尽。待出百里之外,乃始分道押领,随便安置,咸得其宜。擢其渠帅,量才授用,新附者咸安。时人服其处分机速。
尔朱荣的果断而巧妙的处置,使得葛荣旧部成为其手中重要的资本,这也就是后来高欢起家的资本。
从高欢本心来看,他并没有所谓勤王之心,尔朱氏更是其恩主和同类,他的崛起,是个人的野望和高乾、封隆之等人之前形成的局面形势相推崇的结果。
从高乾等人的角度,他们自身的武力不足以与六镇武装较量,必须分化和拉拢敌人中的旁系来对抗和诛杀嫡系,高欢与之一拍即合。
司马子如自称是西晋宗室南阳王司马模的八世孙,也确凿是北魏鲁阳太守司马兴龙之子,但少机警,有口辩,好交游豪杰这些特质,与孝文帝以降的北魏公卿士族气质非常不同,而更像一个在乱世中寻找机会的投机谋士,在这个意义上,对尔朱家族,司马子如其实谈不上心腹不心腹。
而将高欢考虑进来,与其说司马子如本是尔朱家族的心腹,毋宁说高欢本人就是尔朱家族的心腹,但时移世易,在利益的驱动下,心腹也可以变成敌人。
史载:高祖起义信都,世隆等子如与高祖有旧,疑虑,出为南岐州刺史。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
司马子如此时的表现,只是面临个人危险的做作表演,对他来说,作为尔朱家族心腹这层身份绝不会比高欢与尔朱家族关系更近,随着时间和形势的演进,他投奔高欢,或许再合理也不过。
司马子如,字遵业,河内温人也。八世祖模,晋司空、南阳王。模世子保,晋乱出奔凉州,因家焉。魏平姑臧,徙居于云中,其自序云尔。父兴龙,魏鲁阳太守。
司马子如少机警,有口辩。好交游豪杰,与高祖相结托,分义甚深。孝昌中,北州沦陷,子如携家口南奔肆州,为尔朱荣所礼遇,假以中军。荣之向洛也,以子如为司马、持节、假平南将军,监前军。次高都,荣以建兴险阻,往来冲要,有后顾之忧,以子如行建兴太守、当郡都督。永安初,封平遥县子,邑三百户,仍为大行台郎中。荣以子如明辩,能说时事,数遣奉使诣阙,多称旨,孝庄亦接待焉。葛荣之乱,相州孤危,荣遣子如间行入邺,助加防守。葛荣平,进爵为侯。元颢入洛,人情离阻,以子如曾守邺城,颇有恩信,乃令行相州事。颢平,征为金紫光禄大夫。
尔朱荣之诛,子如有变,自宫内突出,至荣宅,弃家随荣妻子与尔朱世隆等走出京城。世隆便欲还北,子如曰:“事贵应机,兵不厌诈,天下汹汹,唯强是视,于此际会,不可以弱示人。若必走北,即恐变故随起,不如分兵守河桥,回军向京,出其不意,或可离溃。假不如心,犹足示有余力,使天下观听,惧我威强。”于是世隆还逼京城。魏长广王立,兼尚书右仆射。前废帝以为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阳平郡公,邑一千七百户。固让仪同不受。高祖起义信都,世隆等子如与高祖有旧,疑虑,出为南岐州刺史。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启贺,仍叙平生旧恩。寻追赴京,以为大行台尚书,朝夕左右,参军国。天平初,除左仆射,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右仆射高隆之等共朝政,甚见信重。高祖镇晋阳,子如时往谒见,待之甚厚,并坐同食,从旦达暮,及其当还,高祖及武明后俱有赉遗,率以为常。
子如性既豪爽,兼恃旧恩,簿领之务,与夺任情,公然受纳,无所顾惮。兴和中,以为北道行台,巡检诸州,守令已下,委其黜陟。子如至定州,斩深泽县令;至冀州,斩东光县令。皆稽留时漏,致之极刑。若言有进退,少不合意,便令武士顿曳,白刃临项。士庶惶惧,不所为。转尚书令。子如义旗之始,身不参预,直以高祖故旧,遂当委重,意气甚高,聚敛不息。时世宗入辅朝政,内稍嫌之,寻以赃贿为御史中尉崔暹所劾,禁止于尚书省。诏免其大罪,削官爵。未几,起行冀州事。子如能自厉改,甚有声誉,发摘奸伪,僚吏畏伏之。转行并州事。诏复官爵,别封野王县男,邑二百户。
齐受禅,以有翼赞之功,别封须昌县公,寻除司空。子如性滑稽,不治检裁,言戏秽亵,识者非之。而事姊有礼,抚诸兄子慈笃,当时名士并加钦爱,世以此称之。然素无鲠正,不能平心处物。世宗时,中尉崔暹、黄门郎崔季舒俱被任用。世宗崩,暹等赴晋阳。子如乃启显祖,言其罪恶,仍劝诛之。其后子如以马度关,为有司所奏。显祖引子如数让之曰:“崔暹、季舒事朕先世,有何大罪,卿令我杀之?”因此免官。久之,犹以先帝之旧,拜太尉。寻以疾薨,时年六十四。赠使持节、都督冀定瀛沧怀五州诸军事、太师、太尉、怀州刺史,赠物一千段,谥曰文明。
子消难嗣。尚高祖女,以婿、贵公子,频历中书、黄门郎、光禄少卿。出为北豫州刺史,镇武牢。消难博涉史传,有风神,然不能廉洁,在州为御史所劾。又于公情好不睦,公谮诉之,惧罪,遂招延邻敌,走关西。
子如兄纂,先卒,子如贵,赠岳州刺史。纂长子世云,轻险无行,累迁卫将军、颍州刺史。世云本无勋业,直以子如故,频历州郡。恃叔之势,所在聚敛,仍肆奸秽。将见推治,内怀惊惧,侯景反,遂举州从之。时世云母弟在邺,便倾心附景,无复顾望。诸将围景于颍川,世云临城遥对诸将,言甚不逊。世宗犹以子如恩旧,免其诸弟死罪,徙于北边。侯景于涡阳败后,世云复有异志,为景所杀。
世云弟膺之,字仲庆。少好学,美风仪。天平中,子如贵盛,膺之自尚书郎历中书、黄门郎。子如别封须昌县公,回授膺之。膺之家富于财,厚自封殖。王元景、邢子才之流以夙素重之。以其疏简傲物,竟天保世,沦滞不齿。乾明中,王晞白肃宗,除卫尉少卿。河清末,光禄大夫。患泄利,积年不起,至武平中,犹不堪朝谒,就家拜仪同三司。好读《太玄经》,注扬雄《蜀都赋》。每云:“我欲与扬子云周旋。”齐亡岁,以利疾终,时年七十一。
膺之弟子瑞,天保中为定州长史,迁吏部郎中。举清勤平约。迁司徒左长史,兼廷尉卿,以平直称。乾明初,领御史中丞,正色举察,为朝廷所许。以疾去职,就拜祠部尚书。卒,赠瀛州刺史,谥曰文节。
子瑞弟幼之,清贞有素行,少历显位。隋开皇中,卒于眉州刺史。子瑞妻,令萱之妹,及令萱得宠于后主,重赠子瑞怀州剌史,诸子亦并居显职。同游,武平末给事黄门侍郎。同回,太府卿。同宪,通直常侍。然同游终为嘉吏,隋开皇中尚书民部侍郎,卒于遂州刺史。
司马子如是高欢好友,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右仆射高隆之号称“四贵”,被高欢子高澄打击,高欢把他找去安慰他,《北史》记载,他拒绝高欢的赏赐,不承认贪污。高洋辅政,他和高隆之打击“二崔”把两人流放,后来高洋即位重新重用“二崔”,司马子如在东魏担任了司空、太尉,他比“二崔”去世早(二崔传),推荐魏收任职,亲近名士,也是有才能的,劝阻高欢立孝武帝,如果高欢接受,也不会出现元魏分裂成东西两国,他的政治立场复杂,对元魏也有感情。
大家好,我是我,说起元悌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元悌是孝文帝元宏之孙,14岁封王,成年之后娶了一位名家之女为妻子,此女名叫郑大车,其祖父郑道昭是北魏著名诗人和书法家,在当时与王羲之齐名,被誉为“北方书圣”。郑大车长大后,生得美貌绝伦,被选为了元悌的王妃,极为得宠。
只是好景不长,仅仅过了几年,元悌就丧命于尔朱荣之手,郑大车侥幸活了下来,成了寡妇,一直居住在邺城。六年之后,北魏权臣高欢拥立元善见为皇帝,建立东魏,并定都于邺城。高欢生性风流,当他见到美貌动人的郑大车时,心动不已,于是将其纳为小妾。
郑大车姿色绝艳,在高欢许多的妻妾中都极为突出,所以得到了高欢的专宠,在高家地位仅次于娄昭君。
不过,郑大车过了几年的苦日子,突然间境遇改变,重新享受到了荣华富贵,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就在嫁给高欢的第二年,她就做出了一件让高欢颜面尽失,怒不可遏的事情。
公元535年,游牧民族山胡部落在首领刘蠡升的率领下,起兵反叛东魏,高欢亲自带兵出征,讨伐刘蠡升。丈夫外出,郑大车独守深宫。此时高欢长子高澄已经14岁,生得高大威猛,英俊不凡,同时继承了父亲风流的毛病,所以不久后,郑大车就与高澄在一起了。
两人自认为事情非常隐秘,肆无忌惮。结果郑大车身边的一位婢女为了获得奖赏,在高欢班师回朝后,就立刻告发了两人。一个是爱妾,一个是才能突出的儿子,竟然一起做下如此事情,高欢当时就气得发抖,命人狠狠杖打了高澄,还准备废除他的世子之位。心腹司马子如和妻子娄昭君苦苦劝谏,他才原谅了儿子。
重责了儿子,高欢却没有舍得对郑大车动手,在她楚楚动人地哀求下心软了,没过多久两人和好如初,此后郑大车获得的宠爱不衰,还为高欢生下了第十四个儿子。从这件事情上,就知道她真的有颠倒众生的美丽,不然高欢也不会轻易原谅她了。后来高欢次子高洋称帝,郑大车被封为太妃,平静地度过了她的余生。
我国历史公元530年11月1日,仅仅只有37岁的尔朱荣被北魏皇帝元子攸诛杀以后,由于没有明确继承人是谁,所以尔朱兆、尔朱世隆、尔朱天光等各方尔朱家势力开始在北魏帝国的版图上短暂的成为了主角。由于他们相互间并没有统属关系,于是在许多人想象中,此时北魏各方尔朱势力开始了内斗。
关于尔朱家族内斗的说法极为普遍,由此关于尔朱家族的覆灭原因基本都会归咎于此。
然而当我们抛开想象去细读历史,此时各方尔朱势力之间,或许互有防备与不满,但彼此合作、相互依托其实才是主旋律。手足相残、亲族相杀的惨剧在尔朱家族其实并没有出现。
但是,尔朱家族还是从团结走向了团灭,这其中最关键的祸首非尔朱兆莫属。
尔朱兆,字万仁,尔朱荣的堂侄。史书对他个人的描述大体是:骁勇刚猛,善于骑射,缺乏谋略。
然而将其称为“尔朱荣后第一人”,只因为在《魏书》、《北史》这样的纪传体史书上,他的列传总是跟着尔朱荣出现的,古人对排名的讲究,我想了解中华文化的人是应该懂的。
当然《北史》上,跟着尔朱荣出现的是他的两个儿子,儿子嘛!跟着出现也是正常的。而在尔朱兆之后还有尔朱兆的三位叔叔尔朱彦伯、尔朱仲远、尔朱世隆(此三人为亲兄弟,按年龄大小排序),最后才是尔朱荣最欣赏的侄子尔朱天光。
为什么史书如此排序?或许只是因为“栽赃”尔朱荣的需要。
当尔朱荣在世之时,史书记载了这么一段。有一次尔朱荣问手下:“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谁能接我的班统军?”手下都说应该是尔朱兆,但尔朱荣不赞同的说:“不,尔朱兆统军最多3000,多了就乱了,能接替我的只有高欢。”
史书还记载,尔朱兆随尔朱荣游猎征战,在悬崖深渊等别人不能跨越的地方,他一定走在前面开路。徒手与猛兽搏斗,毫不犹豫和逃避。尔朱荣对他是喜爱的,他的勇武也得到军中将领的赞赏。只是他的这种人格魅力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他智商上的缺失,所以从统帅的角度来看,尔朱荣给出了他一个极低的评价。
事实也证明,在尔朱荣一手遮天,掌控北魏权柄之后,尔朱兆也是最后一个成为封疆大吏的,即便成为了封疆大吏,他也只是在距离尔朱荣大本营晋阳最近的汾州,担任汾州刺史,依然在尔朱荣权力的覆盖范围之内。其实,尔朱荣在世之时,尔朱兆在家族中的地位真的不高。
得益于尔朱兆所在的汾州极为靠近晋阳,于是当尔朱荣死后,尔朱兆第一时间占领晋阳这个尔朱家的中枢。随后,尔朱兆发兵洛阳,与尔朱世隆汇合,希望给尔朱荣报仇。
在实力足够的情况下,尔朱兆的愚蠢开始显现。他先带头攻入洛阳,随后活捉北魏皇帝元子攸,之后与尔朱世隆一起废了元子攸的帝位,共立元晔为帝。
当然,元子攸作为一个阴谋家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尔朱兆攻入洛阳之前,联络了敌人河西叛贼首领纥豆陵步蕃攻击尔朱故地秀荣川,并进逼晋阳。
即便此时,尔朱兆依然握有一手好牌。他可以选择固守洛阳,占据大义,在军力上尔朱兆强于尔朱世隆,他的话语权是能够保证的,甚至可以派尔朱世隆去救援晋阳;又或者他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带着新皇帝元晔一起回兵救援晋阳。
然而,尔朱兆偏偏做了个愚蠢的选择:带着废帝元子攸回兵救援晋阳。当然,这绝对不是尔朱兆做的最愚蠢的事情,更愚蠢的是:尔朱兆回到晋阳后,亲手将元子攸勒死。要知道,此时的元子攸已经不是皇帝了,根本没有实权,但作为曾经的皇帝,他又是一个杀不得的人物,谁杀谁就是逆贼;可对尔朱家的人来说,元子攸亲手杀了尔朱荣,又是一个不得不死的人。所以对待元子攸,养上几年,然后让他“病死”,可能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然而尔朱兆急吼吼的杀了元子攸。正是这个愚蠢的举动,让尔朱兆这个本来在尔朱家族内部地位不高的小人物,因为史书立场的需要,被后世史家列为了尔朱荣身后的第一人。
耿直BOY尔朱兆杀死元子攸的行为,不仅为后世做实尔朱荣的“逆贼”身份提供了实证,更彻底将尔朱家族推向了所有人的对立面。尔朱兆的愚蠢行为带来的恶果是逐步展现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引出了高欢这个尔朱家族的噩梦。
过程简单来说是这样的:尔朱兆回兵晋阳之后与纥豆陵步蕃大战,连续战败,于是向高欢求援;后高欢与尔朱兆联手攻灭纥豆陵步蕃;胜利后,高欢借平灭新一轮的六镇叛乱的名义,欺骗并脱离了尔朱兆。之后高欢倒戈相向,几乎尽灭尔朱一脉,并参与了北魏的分裂,成为了分裂后的东魏权臣。
关于高欢的背叛,很多人总以为是尔朱荣养虎为患,高欢早有野心等等,殊不知真正促成高欢背叛的正是尔朱兆杀元子攸这一事件。这又是另一段迷雾般的历史细节,容后再叙。
反正,尔朱兆终于通过自己的愚蠢,放出了尔朱家族的终极噩梦:高欢。
在北魏末年,尔朱荣被杀,尔朱家族各方势力在北魏大地之上肆虐,这是事实。然而,由此臆测尔朱家族内斗导致北魏的灭亡,那就真的只是臆测而已了。事实上,直到尔朱家族团灭之前,他们都是一个出奇团结的家族,期间虽有互相防备,却从没有手足相残、亲族相攻。
当尔朱兆发兵洛阳,与尔朱世隆会合之后是合作,合作攻陷洛阳,并立新帝元晔;当尔朱天光回兵洛阳之后,与尔朱世隆做的还是合作,合作废元晔,立节闵帝元恭。而废元晔立元恭的事件也发生于尔朱兆杀元子攸之后,因为尔朱兆的行为已让他参与拥立的元晔失去了对北魏帝国的说服力。甚至后来尔朱兆被高欢攻击,尔朱家人的选择依然是救援。
而此时尔朱诸脉在北魏帝国的肆虐,针对性也是非常明确的,就针对那些拥护元子攸反尔朱家族的人。但只要有叛贼将威胁北魏这个帝国之时,他们都坚决的站在北魏一边。
尔朱天光这么干过。即使知道尔朱荣被杀,他是先安定好北魏的边境战争才回援的;甚至愚蠢如尔朱兆,当纥豆陵步蕃入侵之时,他也放弃稳居洛阳的最佳选择,回兵平叛。当然,我们可以将尔朱兆的这一行为解读为守护大本营,但实际上又何尝没有保护到北魏帝国的利益呢?只是,无论史书记录尔朱荣如何试图篡位,期间多少是存有疑点的。但蠢货尔朱兆却彻底将“逆贼”的身份为尔朱家族做实了。
即便如此,尔朱家族依然是团结的。极具政治智慧的尔朱世隆没有选择最聪明的方法:扑杀尔朱兆,而是与尔朱天光合作废元晔、立元恭了事。
直到高欢高举大义旗号攻灭尔朱氏之时,尔朱兆、尔朱世隆、尔朱天光、尔朱彦伯、尔朱仲远等人依然相互依托、彼此支援,与高欢对抗。然而大义不在,即便如司马子如等尔朱氏死党,都在尔朱氏与高欢战局尚不明朗之前,选择了投向高欢。
尔朱家族因团结而强大,但最终也因盲目团结而招致灭亡。这个家族应该是爱他们的北魏帝国的,只是这种爱不是出于对帝王的忠诚,在忠君高于一切的年代,这就是他们的取死之道。
而最后导致尔朱家族盛极而亡的罪魁祸首,并不是手刃尔朱荣的元子攸(他不配),也不是亲手操刀的高欢(没有高欢,也会有刘欢、王欢等出现),却是亲手为尔朱荣完成了复仇的尔朱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49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