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的后妃出身有高有低,有出自将门元后潘氏和继后郭氏、戴贵人,有出身微贱的刘皇后、杨淑妃、李宸妃,还有出身清贵的沈贵妃。
在真宗的后宫中,沈贵妃是唯一的清贵出身,宰相沈伦的孙女,因此,皇帝待沈氏与众妃不同,“故待之异众”。
沈伦【909-987】,字顺宜,原名沈义伦,因为避讳宋太宗的名讳改为单名沈伦。沈义伦是开封太康人,出身寒微,最初以讲学授徒为生,就是说,当初沈宰相没发迹前是做私塾先生的,“以讲学自给”。
后汉乾祐元年【948】,沈义伦投奔永兴军节度使白文珂门下去做幕府先生,开始走出改换门庭的第一步。
到了后周显德三年【956】,经昝居润的推荐,沈义伦和赵普同时投靠匡国军节度使赵匡胤门下做幕府,开启了沈家的腾达之路。
不用剧透大家也都知道赵匡胤是最后摘桃子的人,建立了北宋,沈义伦以佐命功在幕府中排名第四,主管财政,从此也可见沈义伦的特长是理财,因此后来做了三司使。
开宝六年【973】八月,跋扈的赵普罢相,九月,沈义伦就和薛居正同日升为宰相,也是赵匡胤幕府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任职宰相的。
开宝九年【976】十月,赵光义夺位后,沈义伦改名沈伦,依旧做次相,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六月,首相薛居正薨,沈伦升为首相。不过随即在九月份,因为赵普编造金匮之盟的功劳又被宋太宗任命为首相,沈伦再次沦为次相。
沈伦多少还有些文人的清高,史书评价他“清介醇谨”,和赵普那样没下限的人还是有不同的,他能够感觉到即将发生的政治风暴,不愿意助纣为虐参与迫害秦王赵廷美,又没有能力阻止,因此告病,随即上表请求致仕。
太平兴国七年【982】四月,宋太宗以沈伦没能察觉秦王党羽次相卢多逊的罪行而罢相,沈伦再次请求致仕,七月,以左仆射致仕,雍熙四年【987】薨,年79岁,赠侍中,赐谥恭惠。
沈宰相家里的八卦
沈伦原配妻子阎氏,夫妻俩渡过了年轻时代的微贱生活,阎氏一直没有生儿子,为了传宗接代,沈伦在发达后纳妾田氏,生子沈继宗。
沈伦的官越做越大了,儿子的名头有些不好看,阎氏就把朝廷赏赐的封邑坚决的让给田氏,她在老家,就像是变相的离婚不离家一样。
沈伦就在老家太康修建住宅给发妻居住,田氏在京城做宰相夫人,儿子沈继宗就有嫡子的名份。
沈继宗遗传他爹的理财本领,很善于经营,还讲究养生,不饮酒,不喜欢音律,不过就喜欢呼朋唤友开趴体,乐此不疲。宰相之子,又善于经营,自然不差钱,沈家真是又有钱又清贵。
沈继宗的儿子沈惟清娶了宋太宗的孙女宜都县主为妻,宜都县主是密王赵元偓的女儿,宋真宗的侄女,沈贵妃就是沈继宗的闺女,也就是说,沈继宗和宋太宗平辈,闺女嫁给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儿子娶了宋太宗的孙女宜都县主,这,这有点差辈啊!
哎哟,反正皇室联姻不看辈分。
沈贵妃【994-1076】,是宋真宗赵恒的妃子,宰相沈伦的孙女,光禄少卿沈继宗的女儿。大中祥符二年【1009】四月,沈姑娘入宫,因为其祖父做过宰相,直接就封了正五品才人,差不多和她一起入宫的帅哥戴兴之女才封了贵人【无视品中最高级,才人之下】。
史书中记载说沈氏“为人淑俭不华”,那就是贤良淑德不好奢华了,有一个善于赚钱爱开趴体的爹沈姑娘居然不奢侈,也挺难得的,这是她值得夸耀的优点。
史书只夸这么一条,大概沈姑娘在相貌上稍微有点欠缺,能进宫最少也是清秀之姿,但在后宫佳丽中就不起眼了。真宗对沈姑娘好是源自她的出身,是相门子,对她本人,大概不会有太多喜爱之情。
这么说的证据是什么呢?大中祥符六年【1013】正月,进宫四年的沈才人晋了一级,成为正四品的美人,但是初入宫才封贵人的戴氏在今年直接跳到正二品的修媛【正二品中的第十四级】,反而把沈美人甩在后面,成为后宫老三。
可见沈美人不得宠啊!徒有相门子的身份,只能在后宫熬着了。所幸沈氏性恬静,宋朝后宫待遇又好,沈氏不争不抢安然度日。
天禧二年【1018】九月,后宫大晋封,沈美人才升级升级位正三品的婕妤,在真宗朝,沈氏最高的位份也就是婕妤了。
宋史说真宗有意立沈氏为皇后,其实是谬论,真宗喜欢刘娥喜欢的死去活来,怎么可能去立沈才人,只不过,因为刘娥出身的问题被大臣诟病,很有可能是大臣推出沈才人和刘娥打擂台的。
高寿的沈贵妃
乾兴元年【1022】三月,赵恒驾崩,太子赵祯继位,四月,晋封先帝后宫,沈婕妤晋封充媛。
明道二年【1033】十一月,沈充媛晋封昭容;宝元元年【1038】十一月,晋封昭仪;庆历元年【1041】十二月晋封婉容;庆历四年【1044】九月晋封贤妃,随即又晋封德妃;嘉祐七年【1062】十二月,晋封贵妃。
话说仁宗对待沈氏真是不错的了,一直晋封到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相比较那位帅哥戴兴的闺女小戴戴,仁宗有点厚沈薄戴,仅仅给小戴戴晋封过一次。
嘉祐八年【1063】四月仁宗驾崩,嗣子英宗赵曙继位,对于沈贵妃来说,英宗就是她的孙子辈了。
治平四年【1067】正月,英宗驾崩,太子赵顼继位,是为神宗,沈贵妃是皇帝的曾祖母级别。
一直活到神宗熙宁九年【1076】十一月,沈贵妃薨,年83岁,历经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五朝,蛮高寿的。
神宗特别允许从沈家出殡,并亲自驾临祭奠,还辍朝三日以示哀悼,赐谥“昭静”,可以称呼她为昭静贵妃沈氏。
沈贵妃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的后妃,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祖父是宰相沈伦,父亲沈继宗为光禄少卿。沈贵妃于大中祥符年间入宫,初封为才人,后在宋真宗时期坐到德妃的位置,宋仁宗时期被尊为贵妃。, 人物档案, 姓名:沈氏, 别称:沈贵妃, 封号:昭静贵妃,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开封, 出生时间:994年, 去世时间:1076年, 夫君:宋真宗赵恒, 父亲:沈继宗, 祖父:沈伦, 性格:淑德、俭朴、不奢华, 职业:后妃, 晋升:才人——美人——婕妤——充媛——德妃——贵妃, 主要成就:位置贵妃,封昭静贵妃
, 大中祥符初年,沈氏因为是将相家族的女儿的原因被选入皇宫,最开始的时候只封了个五品才人的位分,后来升为美人,又为婕妤,再为充媛,一直坐到了德妃的位置上。, 史书中说沈贵妃“淑俭不华”,品性还是不错的。宋真宗也因为沈贵妃家世的原因,对她比较一般的嫔妃要好。甚至于在中宫位空之时,曾有过立沈贵妃为后的想法。不过此事后来有人从中作梗,阻碍多多,最后此事未曾。, ,《宋史。后妃传》言:“为人淑俭不华,帝亦以妃家世故,待之异众。”, 从这短短的一句话中,大致可以分析出这么几点要素来。首先史料中只说了沈贵妃性格很好,而没有提容貌,有很大可能是因为沈贵妃外貌不出色,长的不漂亮。尽管宋真宗待她比后宫其他嫔妃要好,但是却是因为她的家世。所以对沈贵妃这个人,宋真宗并没有太多的喜爱之情,宠她只是因为她家世清贵,祖父是宰相王伦,父亲是光禄少卿。, 沈伦于开宝六年任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管荆南、剑南水陆发运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对于宋朝政治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也难怪宋真宗会因此而善待沈贵妃了。, 沈贵妃在宋真宗一朝坐到德妃,宋仁宗继位之后,尊其为贵妃。熙宁九年,沈贵妃去世,享年八十三,算是寿终正寝。, 沈贵妃去世之后,宋仁宗特许沈贵妃的棺椁从她家中出殡,并辍视朝三日,亲自前往祭奠,为其上谥号“昭静”。
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万氏,即万贵妃:《罪惟录》载小字贞儿,山东诸城人。明宪宗朱见深宠妃。 历史上得宠的妃子很多,但若论情况之离奇却谁也比不过明宪宗的爱妃万贞儿。一个大皇帝十七岁的女人却牢牢占领了丈夫的心,并且拥有他一生的宠幸,这真是让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万氏是明朝首任得到认可的皇贵妃。《明史稿·嘉礼》:册妃之仪。自洪武三年册孙氏为贵妃(孙贵妃),定皇帝不御殿,承制官宣制曰:“妃某氏,特封某妃,命卿等持节行礼。”但授册,无宝,馀并如中宫仪。永乐七年,定册妃礼。皇帝皮弁服御华盖殿,传制。至宣宗立孙贵妃,始授宝,宪宗封万贵妃,始称皇,非洪武之旧矣。 1,端和恭顺温僖皇贵妃王氏,即王贵妃。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封庄嫔,十五年生皇次子朱载壑,晋昭妃。十八年,因皇次子立为皇太子,十九年正月晋为皇贵妃。三十一年太子病故,谥庄敬太子。次年她亦病死。谥曰端和恭荣顺温僖皇贵妃。葬于“世宗六妃、二太子墓(世宗贤妃墓)。
2,荣安惠顺端僖皇贵妃阎氏,即阎贵妃。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封丽嫔。十二年八月生皇长子朱载基,两月夭折,追封“哀冲太子”。十三年晋丽妃,十五年晋贵妃,十八年薨,追赠皇贵妃,谥曰荣安惠顺端僖皇贵妃。葬于“世宗六妃、二太子墓(世宗贤妃墓)。
3,庄顺安荣贞静皇贵妃沈氏,即沈贵妃。嘉靖十年三月册选的九嫔之一,封僖嫔。十三年晋宸妃,十五年晋贵妃。十九年,与庄敬太子生母王氏、哀冲太子生母阎氏,同时晋升皇贵妃。无子女。万历九年十月薨,年60多岁,谥庄顺安荣贞静皇贵妃,葬在孝洁肃皇后原先所葬的悼陵。 1,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王氏,即孝靖皇后,初为宫女,万历十年六月封恭妃,三十四年封贵妃、皇贵妃,三十九年薨,年47岁,葬于东井附近。因群臣、李太后拥护立她的儿子为皇太子而失意于神宗,一生受尽冷落和欺凌。育有一子一女,明光宗朱常洛、云梦公主。明熹宗即位,追尊皇太后,迁葬定陵。全谥”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
2,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郑氏,即郑贵妃。万历九年(1581年)册选的九嫔之一,为淑嫔,1584年生女儿云和公主后晋封德妃,生皇二子后晋封贵妃,1586年,郑氏生皇三子朱常洵后进封为皇贵妃。当时神宗未立太子,朝臣怀疑贵妃想谋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争言立储,章奏累数千百,皆指斥宫闱,攻击执政。神宗概置不问。由是门户之祸大起。明末著名的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皆与其有关。崇祯三年七月,薨,年六十多岁,谥曰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葬银泉山。崇祯十七年秋七月戊子,明安宗追尊皇祖妣贵妃郑氏曰孝宁温穆庄惠慈懿宪天裕圣太皇太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生称也;没而加之,非名也。)
3. 恭顺荣庄端静皇贵妃李氏,即李敬妃。万历二十二年十一月封敬妃,二十五年三月薨,追封皇贵妃。生二子:惠王朱常润、桂端王朱常瀛。明朝灭亡后,李氏的孙子朱由榔在1646年于肇庆登基,既是南明永历皇帝,追尊李氏“孝敬恭顺荣庄瑞靖敬天光圣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生称也;没而加之,非名也。) 1,皇贵妃范氏,即范慧妃:天启二年因生永宁公主朱淑娥,被封慧妃。天启三年生太子朱慈焴,封皇贵妃。但两个孩子皆夭折,她自己也失宠被斥往偏宫。1644年明朝灭亡,范氏逃离皇宫。清朝入关,她回到北京,由清廷出资赡养其生活。
2,皇贵妃任氏,即任容妃:权阉魏忠贤的侄外孙女,一说为义女。初封容妃,天启五年因生献怀太子朱慈炅,封皇贵妃,为人“丽而狡”。明朝灭亡时她逃离皇宫。清朝入关,她回到北京,由清廷出资赡养其生活。
3,皇贵妃王氏,即王良妃:天启元年(1621年)选美的前三名,入宫册为良妃,无子。明朝灭亡,王良妃逃出了皇宫,不知所终。(《国榷》记载她后来被封为皇贵妃,可能有误,待考证)。
《宸垣识略》又有承乾皇贵妃某氏,事迹待考。 1,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即田贵妃,名秀英,祖籍陕西,后来移居扬州。田氏纤细娇妍,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蹴鞠骑射无所不能。但她性格内向,不苟言笑。朱由检做信王时的妾室,崇祯元年封礼妃,后进皇贵妃。生四子:永王慈炤、悼灵王慈焕、悼怀王、皇七子。崇祯十五年(1642)七月去世,谥“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葬天寿山。后来明思宗、周皇后与之合葬,田妃墓亦升格为帝陵,即思陵。
2,皇贵妃袁氏,即袁贵妃,崇祯帝妃,曾封淑妃、贵妃。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凌晨,李自成挥军攻陷北京后直捣紫禁城,明思宗见亡国在即,便命周皇后与袁贵妃自尽。袁贵妃领命后,回宫悬梁自尽,但绳带却断裂,袁贵妃遂堕地昏去,许久后才苏醒。思宗见状,便拔剑对她乱砍了几剑,袁贵妃晕死在血泊中,思宗以为她死了,没有再砍。其实只是伤在肩部,后来被救活。清政府入关后,赐居所膳养袁贵妃,但她终因伤势过重、又伤心国破家亡,当年(1644年)逝世,并于同年五月己酉入葬,但葬地未详。明末《北游录》等书记录她于1654年逝世,葬金山。 1,皇贵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满洲镶黄旗人,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之女。康熙第三任皇后,也是他的嫡亲表妹。康熙十六年封贵妃;二十年晋皇贵妃,摄六宫事;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封为皇后,次日崩逝,实际上只当了一天不到的皇后,成为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全谥“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2,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孝懿仁皇后之妹。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贵妃,清世宗雍正二年尊晋皇考皇贵妃,清高宗乾隆元年尊晋皇祖寿琪皇贵太妃。乾隆八年癸亥四月初一年去世,终年七十六岁;五月谥为悫惠皇贵妃;十二月十一日辰时,奉安于景陵皇贵妃园寝,即双妃园寝。
3,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即和妃:(1683年-1768年),三品协领祜满之女。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六日。清圣祖时为和嫔、和妃,清世宗雍正二年尊晋皇考贵妃,清高宗乾隆元年尊晋皇祖温惠贵太妃、温惠皇贵太妃,与寿琪皇贵太妃等同,形成平级的双妃。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三月十四日,卒于宁寿宫,年八十六。五月,谥曰惇怡皇贵妃。十月十二日葬景陵双妃园寝。
4,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即敏妃,参领海宽之女。本满洲镶黄旗包衣,内务府宫女选拔入宫,入宫年岁不详,康熙朝时无册封,为庶妃。生一子二女:和硕怡亲王允祥、和硕温恪公主、和硕敦恪公主。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卒,闰七月初二被追封为敏妃。《陵寝亦知》记:(康熙)三十八年十月奉安。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 雍正下旨将敏妃家合族人等由包衣拨出编一佐领,连升两级追赠其为皇考皇贵妃,并且开了妃子从葬清帝陵的先例,将章佳氏迁葬于景陵。《清史稿》记追封迁葬敏妃缘由:“ 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进封。” 清朝皇贵妃从葬帝陵系由雍正开创。 1,敦肃皇贵妃年氏,即年贵妃:巡抚遐龄女。事世宗潜邸,为侧福晋。雍正元年封贵妃,三年十一月七月初二晋皇贵妃,同年七月二十五日薨。妃薨逾月,妃兄年羹尧得罪死。谥曰敦肃皇贵妃。乾隆初,从葬泰陵。子三:福宜、福惠、福沛,皆殇。女一,亦殇。
2,纯悫皇贵妃耿氏,即裕妃:事世宗潜邸,为格格。雍正间,封裕嫔,进裕妃。高宗时,屡加尊为裕皇贵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岁。谥曰纯悫皇贵妃。葬妃园寝,位诸妃上。子一,弘昼。 1,皇贵妃乌喇纳喇氏:即纯帝继皇后,佐领那尔布女。后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二年,封娴妃。十年,进贵妃。孝贤纯皇后崩,进皇贵妃,摄六宫事。十五年,册为皇后。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上方幸木兰,命丧仪视皇贵妃。自是遂不复立皇后。
2,令懿皇贵妃魏佳氏:即孝仪纯皇后,内管领清泰女。事高宗为贵人。封令嫔,累进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十月丁丑,仁宗生。三十年,进令皇贵妃。四十年正月丁丑,薨,年四十九。谥曰令懿皇贵妃,葬胜水峪。六十年,仁宗立为皇太子,命册赠孝仪皇后。嘉庆、道光累加谥,曰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3,纯惠皇贵妃苏氏:事高宗潜邸。即位,封纯嫔。累进纯皇贵妃。薨,谥曰纯惠皇贵妃。葬裕陵侧。子一,永瑢。女一,下嫁福隆安。
4,哲悯皇贵妃富察氏:事高宗潜邸。雍正十三年,薨。乾隆初,追封哲妃,进皇贵妃。谥曰哲悯皇贵妃,葬胜水峪。子一,永璜,为高宗长子。女一,殇。
5,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初,封贵妃。薨,谥曰慧贤皇贵妃。葬胜水峪。
6,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事高宗潜邸,为贵人。乾隆初,封嘉妃,进嘉贵妃。薨,谥曰淑嘉皇贵妃,葬胜水峪。
7,庆恭皇贵妃陆氏:初封庆嫔。累进庆贵妃。薨。仁宗以尝受妃抚育,追尊为庆恭皇贵妃。 1,皇贵妃钮祜禄氏:即孝和睿皇后,礼部尚书恭阿拉女。事仁宗潜邸,为侧福晋。仁宗即位,封贵妃。孝淑皇后崩,高宗敕以后继位中宫。先封皇贵妃。嘉庆六年,册为皇后。二十五年八月,仁宗幸热河崩,后传旨令宣宗嗣位。宣宗尊为皇太后,居寿康宫。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甲戌,崩,年七十四。宣宗春秋已高,方有疾,居丧哀毁,三十年正月,崩于慎德堂丧次。咸丰三年,葬后昌陵之西,曰昌西陵。初尊皇太后,上徽号。国有庆,累加上,曰恭慈康豫安成庄惠寿禧崇祺皇太后。逮崩,上谥。咸丰间加谥,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2,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即如妃:嘉庆初选入宫,为如贵人。累晋如妃。宣宗尊为皇考如皇妃,居寿安宫。文宗尊为皇祖如皇贵太妃。薨,年七十四,谥曰恭顺皇贵妃。子一,绵愉。女二,殇。
3,和裕皇贵妃刘佳氏,即諴贵妃:事仁宗潜邸。嘉庆初,封諴妃。进諴贵妃。宣宗尊为皇考諴禧皇贵妃。薨,谥曰和裕皇贵妃。子一,未命名,殇。女一,下嫁索特纳木多布斋。 1,全皇贵妃钮祜禄氏:即孝全成皇后,满洲镶黄旗人。苏州驻防将军颐龄女,清宣宗道光皇帝的第三位嫡妻,清文宗咸丰皇帝的生母。全谥:孝全慈敬宽仁端悫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极受道光帝的宠爱,初封全贵人。晋全嫔、全妃、全贵妃、全皇贵妃,道光十四年立为皇后。二十年正月十一暴崩,死因至今众说纷纭,成为清宫疑案之一。
2,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静成皇后。刑部员外郎花良阿女,原为蒙古科尔沁左右翼人,死后抬旗入满洲正黄旗。她育有3子1女,是恭亲王奕?的生母,咸丰帝的养母。受宠。初入宫为静贵人,十四年为贵妃,二十年为静皇贵妃,摄六宫事。咸丰帝即位,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咸丰五年七月尊为康慈皇太后,七月初九日崩,享年44岁。她虽然身前未成为皇后,但死后被咸丰帝追封为皇太后,同治帝时改谥。全谥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
3,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即琳贵妃:笔帖式灵寿女,光绪帝的祖母,生有3子1女。初为琳贵人,十七年降为秀常在,十九年复晋为琳贵人,二十年十一月封琳嫔,二十二年五月晋琳妃,二十六年十二月晋琳贵妃。咸丰帝即位,进尊为皇考琳贵太妃。同治帝即位,进尊为皇祖琳皇贵太妃。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二十六逝世,年四十四,谥庄顺皇贵妃。葬慕东陵。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光绪帝即位,特诏增加陵寝祭品,十九年又加崇其园寝的规制。 1,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即丽妃:主事庆海女,咸丰帝后宫第一美女,咸丰二年五月初九封为丽贵人。四年十二月二十四封为丽嫔,五年五月初七,生下女儿荣安固伦公主,成为第一个为皇帝生儿育女的妃嫔,晋封丽妃。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十,同治帝尊封丽妃为丽皇贵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光绪帝尊封丽皇贵太妃。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十五逝,年五十四岁,葬入定陵妃园寝。谥号庄静皇贵妃。
2,端恪皇贵妃佟佳氏,即祺嫔:头等侍卫裕祥之女。咸丰八年(1858年)三月二十五日入宫。佟佳氏并非通过八旗选秀进入皇宫,而是直接由母家接入皇宫。在清朝可说是特例,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封为祺嫔。佟佳氏出身高贵,不苟言笑,虽然容貌美丽,但很快就失宠,在咸丰一朝未再进封。同治帝时才被尊封为皇考祺妃。光绪帝尊封祺贵妃。宣统帝尊封为祺皇贵太妃。宣统二年逝世,谥号端恪皇贵妃。宣统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入葬地宫, 始时距清皇朝灭亡只有九十四日。她是清朝唯一一位历经五朝的皇贵妃。 1,淑慎皇贵妃富察氏,即慧皇贵妃:员外郎凤秀女,同治十一年选入宫。慈禧太后本瞩意立她为皇后,未成功,封为慧妃,无生育。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晋封皇贵妃,同治帝刚死半个月,慈禧又封富察氏为敦宜皇贵妃。光绪二十年正月封“敦宜荣庆皇贵妃”。皇贵妃得到四个字的封号,在有清一代仅此一例,足证她在慈禧心中的地位。光绪三十年二月二十八日逝世,终年四十五岁,是同治帝的所有妃子中享年最短的人。谥为淑慎皇贵妃。入葬惠陵妃园寝第一行正中(其他都葬第二行)。
2,恭肃皇贵妃阿鲁特氏,即珣妃、庄和皇贵妃:蒙古镶蓝旗人,同治帝孝哲毅皇后的姑姑,同治十一年封为珣嫔。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晋升为珣妃,无生育。光绪二十年正月晋珣贵妃。光绪皇帝死后第四天,宣统皇帝尊她为皇考珣皇贵妃。清朝灭亡后,1913年农历二月初五,溥仪尊封她为庄和皇贵妃。1921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初七)病死,终年六十五岁,谥为恭肃皇贵妃,同年十二月初七入葬惠陵妃园寝。
3,敬懿皇贵妃赫舍里氏,即瑜妃、献哲皇贵妃:知府崇龄女。据说她是同治四妃中最美貌多才的,自号懒梦山人。同治十一年封为瑜嫔,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晋瑜妃,无生育。光绪二十年正月晋瑜贵妃。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慈禧挟持光绪出逃,同治帝四妃被留宫中,由她处理宫中事务。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宣统帝尊封为瑜皇贵妃。1913年3月12日(农历二月初五),溥仪又尊封她为敬懿皇贵妃。她性格强势,在隆裕太后死后,她曾企图以溥仪养母的身分谋取皇太后之地位,但因袁世凯的指令没有如愿。民国十三年同溥仪先后被赶出皇宫。1932年2月5日(阴历辛未年除夕)病死,终年七十七岁,23日举行奉移礼。场面空前隆重,也是出现在北京人面前的最后一次皇家葬礼。满洲国朝廷谥为献哲皇贵妃。1935年3月14日葬于惠陵妃园寝。
4,荣惠皇贵妃西林觉罗氏,即瑨嫔、敦惠皇贵妃:满洲镶蓝旗人,主事罗霖之女。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封为瑨贵人,十三年十一月晋瑨嫔,无生育。光绪二十一年封为瑨妃,二十一年五月初六日尊为贵妃,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尊为皇考瑨贵妃。民国二年二月初五日尊为荣惠皇贵妃,十一年称荣惠皇贵太妃,十三年十月廿五日被赶出宫,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1933年5月18)下午7时卒,享年七十八岁。谥曰敦惠皇贵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1935年3月15日)与献哲皇贵妃葬双山峪惠陵妃园寝。 1,温靖皇贵妃他他拉氏,即瑾妃、端康皇贵妃:礼部侍郎长叙之女。光绪十四年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初为瑾嫔,二十年晋升瑾妃,不久因妹妹珍妃得罪慈禧太后受到牵连一同被降为贵人,次年复妃子位号,无生育。溥仪登基后,尊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宣统逊位后,上徽号为端康皇太妃,掌六宫事。终光绪一朝除隆裕皇后外,以瑾妃地位最尊。民国十三年病逝,享年五十二岁,以端康皇贵太妃的身份,葬于崇陵妃园寝,溥仪谥温靖皇贵妃。
2,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即珍妃,光绪帝最宠爱的妃子,无生育。端康皇贵妃的妹妹。初为珍嫔,晋珍妃,无生育。以忤太后,谕责其习尚奢华,屡有乞请,降贵人。逾年,仍封珍妃。二十六年,慈禧太后逃跑,命将其投于井淹死。二十七年,还京师。追封皇贵妃。葬西直门外,移祔崇陵。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46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