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清朝历史上,最惨的皇帝肯定是溥仪,但是最憋屈的皇帝无疑是光绪,为什么这么说呢?光绪皇帝自打登基之日起,一直到驾崩,都在慈禧的阴影下生活着,溥仪虽然也当过傀儡皇帝,也曾遭到流放,但是最起码晚年还享了一段时间的清福。而光绪就不一样了,慈溪太后为了一己私欲,把四岁的光绪立为皇帝,自己则可以继续执掌大权。
光绪帝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他的生母生怕他当了皇帝之后被慈禧欺负,在光绪进宫之前非常悲伤,但又无可奈何。可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光绪在最初入宫的时候,竟然收到了慈禧不错的待遇,在光绪成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慈禧都跟对待亲儿子一样对待光绪,让光绪受委屈的人最后都被慈禧一顿整治,最开始的时候慈禧甚至会哄光绪睡觉,那段时间也是光绪最快乐的一段日子。
可是人总用一天会长大,光绪也总用一天会发现慈禧的真面目,当光绪感受到了自己是个假皇帝之后,免不了开始折腾,后来甲午海战的失败更是让光绪对国家忧心忡忡。光绪想要改革,想要让国家变得富强,但是在做这些事情之前,他需要先除掉一个人,那就是慈禧。慈禧把战败的锅让光绪背,光绪为了清朝不得已忍辱负重,但是,我们都知道,光绪还是没有打败慈禧。
其实,慈禧并不是不知道清朝已经岌岌可危,她不允许变法改革的原因是一旦光绪成功,那么自己的权力将会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所以慈禧如果想要继续当老佛爷,那就必须阻止光绪,但她没有想到的是,她不仅阻止了光绪想要掌握实权,更阻止了中国的发展。而光绪这边,为了能够扳倒慈禧,更是直接密诏袁世凯暗杀慈禧。
但或许是天意吧,袁世凯和荣禄私通,慈禧知道了这件事,大发雷霆的慈禧把光绪软禁了起来,改革派的头儿都被抓了,改革派自然树倒猢狲散。在光绪皇帝驾崩之前,他对醇亲王说:除掉项城。这项城就是说的袁世凯,袁世凯是项城人。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袁世凯阴差阳错地逃过一劫,而也正是他,逼得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从古至今人们就一直追逐着长生不老,当然,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古代王朝时代,历代的皇帝都是在追求的长生不老药,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但是往往这些皇帝的寿命并不是很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也是要求过徐福为他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不过最终也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清朝光绪年间出生的女道士, 一生看透生命,临死前只说3个字
这位女道士就是李诚玉,还有一个大名叫做白衣仙姑,他出生于光绪年间,从小体弱多病,李诚玉在郧阳府出生,几年后便被父亲许配给当地一位乡绅当童养媳,期间吃了不少苦,但好在李诚玉略通文墨,倒也能自乐。可是好景不长,在李诚玉和丈夫完婚之后不到三年,染上了肺痨,在过去,肺痨可是非常恐怖的。李诚玉无奈之下只得前往武当山求神消灾,希望可以治好自己肺痨,或许真的是上天有灵,李诚玉被武当山道士张至慎治好。之后李诚玉便出家入道,在武当山玉虚宫修行,一晃便是百年弹指而逝,李诚玉终是羽化武当山。姑就这样,她在道观里活到118岁才去世,也就是2003年才去世的,死前她依旧像个正常人一样,耳聪目明的。
白玉仙姑一直活到了118岁,在李诚玉临死前,她也是对死亡毫无恐惧,他临死前也是淡淡的说出了三个字:我去也,之后她便逝世了,她去世的时候正是2003年,道观里的徒弟也是帮助李诚玉处理了后事。
当老人临终之前,也出现了参透自然的现象,她将弟子都叫到身边,跟他们只说了三个字:我去也。之后便坐到床铺上,安静的离世了……或许这就是她修行百年的最好归宿吧。武当山之所以能够成为道教圣地,或许正是因为像白玉仙姑这样的道士,无论世事如何变幻,他们都能潜心修行,不被红尘的打扰,最终用自己的行为诠释道教的意义,以身修行、以身示范,才让道教得以传承千年、发扬光大。
根据“白玉仙姑”的徒弟说,师傅每天都会用这把木梳子梳头,而且这倒变成了他一习惯,因为在医学上这种方式可以疏通血管,其次的就是每天都是按摩鼻子底部,这样会防止感冒和伤风。李诚玉早就把这些当做了日常,并且每天也是准时遵守,在生活中她的毛病也是很少,其实最长寿的就是师傅有一颗平常的心。白玉仙姑应该就是用这个方法让自己活到了118岁的吧。
如今的社会是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每天都在拼命地奔跑着。其实我们不妨停下脚步,看看李诚玉的故事,学下她“平平淡淡就是真”的理念,学下她淡然平和的处世方法,也许会找到另一种人生,也将收获健康长寿的好身体。
良弼临死前说:“我一死,大清将亡”,去世10天后大清灭亡
虽然晚清时期朝廷昏庸无能,屡受列强欺侮,但是清朝还是有一些贵族曾经为了救国做出了一些行动,且不论最终的结果如何,仅是这个志向就足以让当时的贪官污吏汗颜。
晚清时有一个人曾经赴日本留学深造,回国之后还多次领兵为清朝而战,他一时间成为朝廷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就是良弼。当时清朝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革命军了,当时的革命军声势浩大,已经占领了半个中国,清政府也只是靠着一口气吊在那里。
往日风光无限的清朝贵族们一时间慌了神,他们不知道这时候到底能指望谁。很多人提出应该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只有他能挽救大清朝。但是良弼却认为,袁世凯虽然站在朝廷这一边,但是他本心里不是爱清朝,而是一种利益选择而已。
晚清时期,面对列强的船坚炮利,民族危亡之刻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在力求救亡图存。但是不论是洋务派的器物层面的救国不可行,甚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体制改革也同样受阻。证明温和的变革对已经是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还是行不通的,唯有激进的革命才证明了是推翻封建社会的正确道路。
然而纵然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因为自身的软弱性使得他们向北洋军阀妥协,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是革命派虽然同意将大总统位置给袁世凯,但是却要求袁世凯逼迫宣统帝退位。不过这个过程遭到了以良弼为首的清政府主战派的抵制。
不过清帝最终也在2月12号选择退位,根本的推动因素就是1912年的一月份良弼被刺客刺杀,29号晚上不治身亡。良弼的死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彻底瓦解了清朝内部的顽固派。这也应验了良弼自己说过的话:“我死,大清必亡!”作为主战派的领袖都被刺杀而亡,对其他人起到震慑作用不言而喻,良弼死后的14天,宣统帝果然宣布退位,清政府也正式宣告灭亡。
良弼属于根正苗红的满足镶黄旗,他跟清末的其他八旗子弟不一样,他才华横溢,从小就对于教育尤为上心,立志要像自己的祖辈多尔衮那般扶持青王朝。良弼作为满清贵族,虽然从小接受新式教育和思想,但是难免思想因循守旧,留学日本的时候他就经常同别人辩驳政府的利弊,努力维持清政府的形象和利益。
学成归国的良弼在清政府军中帮忙练兵,在这段期间他也遇到了他一生之敌袁世凯。袁世凯在清末负责操练新军,其实也基本掌握了军事大权,成为一个新的军事集团。而这一切也都在良弼看在眼里,良弼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办法抑制袁世凯的权力。看到自己的八旗子弟不堪重用的他选择了从海外留学生中提拔精英骨干,组建能够与袁世凯相抗衡的势力。
清末新政实行以后,良弼与袁世凯的矛盾日益激化,甚至曾经向慈禧太后提出要杀了袁世凯以绝后患,但是这个建议被慈禧太后否决了。1908年良弼迎来了自己权力最高峰的时候,慈禧和光绪皇帝的驾崩,使得以良弼为首的集团对袁世凯直接下手,袁世凯很快就被支开了权力中心。而良弼则迎来自己的快速上升期,积极推行新政改革。
然而清政府早已经是强弩之末,1911年的辛亥革命使清政府的败局不可挽回。因为革命派的强势使得清政府不得不再重新启用袁世凯。而正如历史进程那样,袁世凯再次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获得了权力,并且通过为了做上大总统宝座联合革命军逼迫宣统帝退位。而站在他们面前的拦路虎就是良弼,一个不仅充满新式智慧还特别守旧的清朝大臣,除掉良弼,也就等同把清政府的最后一击。
1912年的腊月良弼被刺杀,就这样清末孤臣殒命,也正如他自己说得,他死就是清亡,如此想来也不是空口无凭,失去了顽固派支柱的满清,在他死后14天也正式灭亡。此人临死前感叹:“我一死,大清必亡!”14天后果然字字应验!
遗言是人在临死的时候说的话,或是某人嘱托某事,或是对自己的总结,或是对亲人或者这个世界最后的告别。我们俗语中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在死的时候,说的话也都是善意的。在历史上,我们有哪些人说了什么历史遗言呢?接下来,我主要讲述谭嗣同、韩信的遗言。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说完不久就被斩杀了。谭嗣同作为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参与者,致力于从西方学习先进制度、技术应用于清王朝,变法图强,拯救中华民族这个危亡的民族。奈何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势力。维新派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是行不通的,这场运动立马被镇压,逮捕了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没有逃走,他想让自己的死来激励后人勇敢前行,同时他也认为为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负现身是值得的。说完这句话,他就英勇就义了。他的是对后人、也是对自己说的。
西汉开国功将韩信,在自己临死的时候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意思是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自己起来谋反,以至于被这妇女、小子所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刘邦建国以后,认为韩信功高盖主,一直想要除掉他,所以他就默认了吕雉的做法。当时正值刘邦平叛之际,被贬的韩信心存不满,也想起来谋反。吕雉就让萧何把韩信哄骗到宫中来,随后刺杀他的。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遗言是对他自己这一生的悔恨。
滚滚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历史人物沉睡其中。他们的遗言犹在耳边,都留着些许遗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46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