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史记》的错误理解,很多人都认为苏秦和张仪是同一时代的人,原因是史记的两个列传,张仪列传和苏秦列传,后来的人人认为这是姊妹篇,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苏秦为了帮助张仪用激将法迫使张仪投奔秦国,并帮助张仪打通关系的事情。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两个人不在同一时间段,张仪是先出现的,而苏秦是在张仪去世之后C才出现的,那么张仪的对手是谁呢?
张仪的对手在一则对话中可以看出原委,在《孟子》一书中有这样一则对话,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刘熙曰:“景春,孟子时人,为纵横之术者。”这句话中我们看到的是张仪和另外一个不知名的人“公孙衍”。公孙衍又是谁呢?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而他就是张仪的对手,曾经在秦国担任过大良造,是和张仪同一时期合纵的代表性人物,作为张仪的对手没有点能耐可是不行的,在当时张仪出使其他国家推广自己的连横之策,而和张仪政见不合的公孙衍就对此的阻挠张仪的政治活动,其中的一件事情可以证明这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当时的张仪在魏国推销自己的连横政策,这个时候的公孙衍为了阻挠张仪的政治活动,就派人去了韩国,说威望重用张仪是为了攻打韩国,然后就自我推销的说,如果韩王重用自己的话就可以让张仪的计划破产,后来在秦国的咄咄逼人的态势下,很多国家也都纷纷支持公孙衍的合纵政策。后来他多次的组织这些国家伐秦,但是均已失败告终,可以说他可能是只看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没有看到这些国家需要的是什么,于是各个国家离心离德,最终,他的政治目的没能成功,他也因在魏国的政治斗争中被人陷害,最终被魏王处死。
但是为什么历史中对这个人提及的非常的少呢?一点原因是这个人的事迹比较少,没有那么多的事迹流传下来,在就是在《史记》中公孙衍传系附于张仪传,同时在《战国策》中对公孙衍的描述也不多,第二点可能是这是一个失败者,同时为人臣而不忠,如何说呢?可以想象,如果他的合纵之术成功的话,后来估计就没有张仪什么事了,但是为何说他为人臣而不忠呢?他在秦国担任大良造的时候,就曾经鼓动秦国攻打魏国,魏国后来有些承受不住了,秦国马上就要赢了,但是这个时候的魏国让人花重金贿赂公孙衍,公孙衍接受了贿赂,然后建议秦国攻打西方的游牧民族,这可以说是误国之举,但是公孙衍却为了一己私利做了,可以说是个不忠之臣。
说起苏秦必定想起张仪,说起张仪毕竟想起苏秦,这两人的命运就这样紧紧相连,同是靠一张嘴走遍天下,成为历史声名显赫的外交官,苏秦张仪谁厉害呢?但却有专家提出两人生活在不同时代,并没有任何交集,苏秦张仪不同时代吗?
另外一种说法是苏秦张仪是同一时代的人物,两人师出同门,为师兄弟,后来张仪前往秦国成为了当朝宰相,政治主张为连横。而苏秦呢是掌管六国相印之人,主张合纵,两人虽为师兄弟但是在工作上,政治追求上确是死对头,而且只要说起张仪必定会想起苏秦,是纵横家中的两大代表人物。
其实是从权利角度分析,两人拜鬼谷子为师傅,学成后各自为政,苏秦出道比较早,通过自己的努力很早就是掌管六国相印的大官,这个简单说来就是六国的军事都掌握在苏秦手里。张仪出道时期,还要借苏秦的台阶踩一踩,虽然苏秦没有给张仪好脸色看,但是要不是苏秦的这种激将法,张仪不一定会有勇气走向秦国,更别说是当上一国宰相了。两人的权利就相当于苏秦是联合国秘书长,而张仪是一国的秘书长,这权利大小可想而知了。
从功绩来看,张仪明显要高一筹,张仪主张连横,把秦国作为强大的后盾联合周边小国灭其他国家,确实最后秦国统一六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张仪的策略和政治远见高于苏秦了。
张仪的成就来源于苏秦,当初张仪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但是屡不得志找到苏秦希望能帮其一把,但是苏秦没有,他知道张仪的才能不限于此,所以苏秦耍了一招激将法,表面上对张仪冷淡,怠慢更是看人低,激怒张仪让他去秦国一展拳脚,结果就是张仪成功了,而这一切也是源自苏秦的成全。要说苏秦张仪谁厉害,我认为苏秦比较厉害。
关于苏秦张仪不同时代吗?苏秦张仪谁厉害?我们已经介绍完毕了,这两个人物不论是同一时代也好不是也罢,其才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苏秦与张仪所处的并未为同一个时代,苏秦处在秦昭襄王时期,而张仪处在秦惠文王时期。《战国策》里讲苏秦起先以连衡术去说秦惠文王,可是现在学者以为多误,以为当是秦昭王。秦惠文王卒于前310年,秦惠文王于前325年称王,第二年因此改元,张仪才活动在这一时期,秦惠文王死后没两年,张仪也死掉了。
拓展资料:
苏秦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张仪是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苏秦
百度百科——张仪
有了张毅的出现,广交朋友,攻近的策略可以更好更彻底的贯彻。张译的才华不再是苏秦,但两人此刻都是才华横溢。所以我们说苏秦和张仪是终生的敌人,也是最大的敌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张仪成全了苏秦,苏秦成全了张仪!
苏秦的出现极大地阻碍了秦国的霸权。秦国虽然强大,但毕竟只是关中地区。这六国虽然弱小,却拥有世界上大部分的土地和人口。一个国家是弱小的,团结起来对抗强秦就足够了。让苏秦和山东知道秦不是无敌的。
结果苏秦出名了,戴着六国的印章,前呼后拥,比他的大臣们还厉害。而且六国都是安全的,又有苏秦的存在,秦不敢轻易派兵去索取什么。
然而,六国稳定没几天,又一个改变历史的人诞生了。他的名字叫张毅。
相传苏秦和张仪是鬼谷子的弟子,师从同一位老师学习艺术。两个人开始在世界上来回相遇。
所以苏秦搞联盟,张仪搞联亨,破坏联盟;张仪要联合恒,苏秦就复盟,灭联恒。
所谓联亨统一,要根据当时的世界局势来理解。以函谷关为界,将世界划分为六国:秦国占领的关中地区和魏初山东赵涵的燕齐。山东六国统一,竖线相连,称之为联盟。秦国和山东其他国家可以形成一条横线叫连横。
事实上,张仪的连横政策一直是秦国的既定国策。战国七雄中,秦国从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变成最强大的国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国制定了长期的国策。其实战国时期各国都进行过政治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除了秦,其他国家的变法都被废除,最后都停止了。秦的改革是最彻底、最深入人心的。其实从春秋时期开始,连横就一直在推行与外国交好,对外宣战的政策。
它与四个邻国接壤:朝鲜、赵、魏和楚。对于这四个国家,秦国大多选择了有选择地进攻,因为一旦进攻了已经取得的领土,就可以在那里建立郡县,使之成为秦国的一部分。就燕齐而言,两者之间没有陆地边界,所以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秦国试图与这两个国家保持和平,双方结成了联盟。即使他是四个邻国的敌人,秦也没有得罪所有的国家。相反,在进攻韩国时,他们与其他三国结盟,希望其他三国不要插手。当他们攻击赵时,他们与另外三个国家结盟,等等。交游交战国政策使秦国逐渐扩张。所以在秦始皇发动统一天下的战争之前,秦国已经占领了周边四国的大片领土。
但张仪的出现,让交朋友、近距离进攻的策略得到了更好、更彻底的贯彻。张的才华已经不逊色于苏秦,两人也是辉煌一时,难分高下。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张仪是苏秦的死敌,处处破坏苏秦的团结。其实张仪是苏秦的救星,拯救了苏秦六国的统一。为什么这么说?
苏秦几年前出道。在张仪出现之前,他已经基本完成了六国的整合。但是整合的基础并不牢固,秦国对六国的威胁也没有那么明显,山东六国之间也一直有冲突。所以,工会里经常会有争吵,甚至决裂。苏秦游历过六国,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张毅的出现,一切都变了。
起初有些国家只看到眼前利益,选择与秦国结盟,背叛了同盟,甚至连燕国这个老牌同盟国家也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但时间久了,山东六国才意识到整合的重要性。秦国不断分裂,侵占六国。混乱的战国时期,连遥远的燕国和齐国都无法单独保存下来。六国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联合六国。
所以我们说苏秦和张仪是一辈子的敌人,也是最大的敌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张译成全了苏秦,苏秦也给了对方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么多年真的很难找到这样的伴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45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张仪这么厉害,为什么最后会死的这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