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鄂尔泰和李卫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才能和治世功绩,雍正三大宠臣中是有排定的,论才田文镜不如李卫,李卫不如鄂尔泰,鄂尔泰最大的功绩就是西南边疆治理,而且论才能全面性也是最高的。
鄂尔泰作为雍正最倚重的大臣,也是因其能力颇大,雍正皇帝“改土归流”政策地提出、运行主要功劳就是他。因此,雍正十年将其提为首席军机大臣也并非清世宗只重满人。
雍正元年鄂尔泰和李卫都曾在云南为官,但五月份就被擢升为江苏布政使,因此,二人是否见过面儿、共事多长时间很难讲。
之后,从三年开始鄂尔泰就在广西、云南为官,已经是实际上的云贵总督(以巡抚治总督)。从鄂尔泰目前保存的500多份奏折我们可以看出,鄂尔泰这个人:政治观念极强,做事都是从大处着想。如何用人、如何为官说得头头是道。
鄂尔泰是“改土归流”政策的主要执行者,他对于雍正政策执行、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是田文镜、李卫也作为总督一级官员算承担的责任以及重要性是无法比拟的。
雍正十年后,鄂尔泰与李卫有了交集。两人之所以关系不好,其中既有李卫公正不畏上,敢动首席军机的弟弟的原因;也有鄂尔泰和李卫“争宠”心理,更有雍正的“制衡思想”
二人的主要矛盾在鄂尔泰的弟弟被李卫参劾上,而且是在鄂尔泰成为首席军机之后。这里面夹杂着:鄂尔泰作为“臣首”被雍正主动抑制、李卫性格得罪鄂尔泰、满汉大臣间的矛盾等多重因素。而且,里面更多的是“细节”积累,这些“细节”很难被留在清史中。似乎只能靠每个读者的人生阅历自己体味了。
雍正十一年九月,李卫参奏鄂尔泰的弟弟兵部尚书、步军统领鄂尔奇坏法营私、紊制扰民等罪,最终被查实。因为鄂尔泰的关系,对鄂尔奇进行了宽免。一年多后,鄂尔泰的侄儿鄂昌被人弹劾罢职。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这一切应该有雍正的“平衡术”,尽管,最终无论是鄂尔奇还是鄂昌都被赦免了。
但可以显示出,随着鄂尔泰进入权力巅峰,围绕他的地位的攻击也是全方位的。作为虽然不在京城但实属京城权力斗争核心的直隶总督来说,与首席军机不仅仅是权力斗争,也有日常的利益纠葛。特别是鄂尔泰家族。
鄂尔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鄂尔泰的家人又都是位居高位者。其家人、亲属、亲信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自然会较为“张狂”,这必然与直隶总督李卫有冲突。
再加上李卫、张廷玉等人都乃汉臣。满汉之间的矛盾,这些多是在平时的言谈举止、幕后故事,但久而久之,二人因为权力所导致的心理仇恨就更大了。
李卫在户部工作时,负责钱粮收缴工作。当时有一位亲王分管户部,要求每收钱粮一千两就加收平余十两。所谓“平余”即是各地在征收赋税中以加派、加征的份额解送给户部的,亦称“余平”“随平”。李卫觉得催缴难度极大,在多次劝谏该亲王建议取消平余无效后,他索性弄了一个大柜子,在上面写上“某王盈余”几个字眼,放在户部大厅,把该亲王弄得非常难堪,使其不得不停止加收。李卫因此而声名鹊起。
?
雍正曾对臣下高其倬谈及李卫,说“此人但取其心地”,意思是说李卫才力不够,可见雍正最初对李卫的印象并不是很好。李卫的表现虽然有许多粗狂和张扬之处,但其政绩表现却让雍正感到非常意外,于是,雍正屡次对其提拔重用。
雍正二年(1724年),李卫从云南道盐驿道一职擢升为布政使,雍正三年(1725年)任浙江巡抚,雍正四年(1726年)受命兼理两浙盐政,雍正五年(1727年)任浙江总督,雍正十年(1732年)任直隶总督,直至辞世。其升迁速度令同僚侧目。
?
雍正在栽培李卫的问题上曾大费苦心,二人频繁的文字往来有时更像是雍正对李卫的“远程教育”。雍正曾在朱批上对李卫说:“尔为人刚直,居心莅事忠诚勤敏,朕所深知,但防太过,莫患不及。凡百处加详加审,方无鲁莽之失。”在众多官僚中,雍正为何对李卫如此偏爱?其主要原因在于李卫与科举出身的官员相比更加敢想敢干,执行法规毫不手软,在复杂的特殊的岗位上敢于铁腕出手,且卓有成效。另外,雍正看重的一点是,李卫曾为雍正的家奴,出身非常简单,与朝廷任何党派毫无瓜葛,是因工作出色而被选拔出来的官吏。
康熙晚年,盐政废弛,多年来遗留的各种后遗症大爆发,各地产生了大批垄断盐政、官商勾结、带有黑社会色彩的利益集团。李卫在云南弹劾了大批涉案官员,还大力整顿云南盐政,并在浙江打击了大批黑社会盐枭,深受雍正欣赏。正因为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办事、敢办事的官员,雍正就比较担心李卫的行为会招致官场不满,因此多次告诫李卫要“谦能”待人,避免“以气凌人之咎”,但李卫恃才傲物,对同僚粗鲁无礼的毛病还是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参他的奏折上说他称呼总督高其倬、巡抚杨明时为“老高”“老杨”,还说他在出行的牌子上写着“钦用”二字,偶尔还接受他人礼物。雍正在给李卫的批示中曾这样批评他:“嗣后极宜谦恭持己,和平接物。川马、古董之收受,俱当检点。两面钦用牌,不可以已乎?是皆小人逞志之态,何须乃尔!”李卫在奏折中向雍正保证:“不敢任性,亦不敢委蛇从事。”意思是工作中不敢任性胡为,也不敢敷衍不负责。雍正很赞赏他的回答,同时又进一步劝他要注重提高个人涵养和文化素质,别动不动就骂人爆粗口,凡事从小节上注意,等等。
李卫虽然是个大老粗,但是他非常聪明。袁枚曾记录过他处理文件时的神采,说他从不看文件,就让手下人念,不合意的地方随口就能纠正,非常复杂的文件经他一改,变得条理通畅,以至于“虽儒者文吏,皆心折骇伏,以为天授”。
雍正曾不吝热情地赞美李卫,说他“尔乃国家伟器”“乃成全圣祖之是也,岂止朕之功臣,乃朕之恩人也”。
李卫身体不好,甚至多次吐血,雍正不仅送给他药物,还找人给他看生辰八字,可见对他不是一般的关心。
有一回,雍正要臣下尹继善评价一下他最喜欢的三位总督:鄂尔泰、田文镜、李卫,问他三位模范总督中最该向谁学习,尹继善想了想非常巧妙而又生动地说:“李卫,臣学其勇,不学其粗;田文镜,臣学其勤,不学其刻;鄂尔泰大局好,宜学处多,然臣亦不学其愎也。”雍正听了哈哈大笑,认为他说到了点子上。
历史上真实的李卫
李卫 ,字又玠,1686—1738 并不是出身于市井的小混混,而是江南铜山 今徐州市一家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李卫花钱捐了一个官。《清史稿·李卫传》载:李卫“入赀为员外郎,补兵部。康熙五十八年,迁户部郎中。”据《小仓山房文集》载,李卫在户部供职期间干了一件让当时还是亲王的胤祯刮目相看的事:当时分管户部的一位亲王每收钱粮一千两,加收平余十两。李卫屡次谏阻都不听,于是在走廊上置一柜,写着“某王赢钱”,使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停止多收。雍正十分看重李卫“勇敢任事”的优点,一继位就任命李卫为云南道盐驿道,次年擢升为布政使掌管朝廷重要税源的盐务。雍正三年 1725年 又被擢升为浙江巡抚兼理两浙盐政。雍正五年,李卫“寻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翌年,朝廷又以“江南多盗”,而地方官又“非戢盗之才”为由,命李卫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将吏听节制。”雍正七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傅,雍正十年又内召署理刑部尚书,寻授直隶总督。
李卫任浙江、直隶总督十多年倒做了几件让世人称赞的好事。李卫管理盐政不仅加强了沿海各关隘的巡缉,打击不法商贩盗卖私盐等活动,同时还改革盐政税赋制度,“诸场有给丁滩者,以丁入地,计亩征收;无给丁滩者,暂令各丁如旧输纳。”此举,既稳定了盐业生产,又增加盐业税收。当时,因浙江人汪景琪著《西征随笔·历代年号论》中,影射雍正年号不吉利和礼部侍郎查嗣庭在科举考试中取“维民年止”句为试题所犯下“大不敬”之罪,“停浙江人乡会试。”李卫出任浙江总督后一面“文告严督,”一面上书朝廷“浙江士子感恩悔过,士风丕变,乃命照旧乡会试。”李卫治理海塘成绩卓著。他在海宁自翁家埠至尖山间的近百里海塘险要塘段抢筑乱石塘、柴塘近2300丈,缓和了危急形势;并且设塘兵200名及千、把总等员弁分驻沿塘常年修护。在海塘“招民垦田,於本年起科;设灶煎盐,官为收卖;渔舟入海,给牌察验;鱼盐徵税,充诸项公用。”李卫剿匪十分称职,“盗匿山泽间,诇得其踪迹,遣将吏捕治,必尽得乃止。以是所部乃无盗”。李卫对整肃吏治也著有成效。江南督臣范时绎、按察使马世 庇护张如云及其党羽以符咒惑民,李卫毫不徇情上书弹劾,使“时绎夺官,世 、空北皆坐谴,云如等论斩。”雍正十一年,李卫不顾忌户部尚书兼步军统领鄂尔泰的地位和眷宠均在自己之上,公开上书指参其弟鄂尔奇“坏法营私,紊制扰民,”使鄂尔奇被革职查办。雍正十二年,他“疏发诚亲王府护卫库克与安州民争淤地”;雍正十三年,他“疏劾总河帡藻贪劣”。所以,雍正对李卫的评价是“嘉许之怀,笔莫能罄。……非深悉朕衷,毫不瞻顾,安肯毅然直陈。”
当然,李卫也是一个“维吾尔族姑娘”满头小辫子———缺点不少,诸如恃才傲物,对上司无礼,在自己的执事牌子书写“钦用”,有时也接受礼物等。为此,雍正也曾多次告诫他“嗣后极宜谦恭持己,和平接物。川马、古董之收受,俱当检点。两面‘钦用’牌,不可以已乎 是皆小人逞志之态,何须乃尔。其克慎毋忽。”并且很严肃的警告他“书云习与性成,若不痛自刻责,未易改除。将来必以此受累,后悔何及 ”但是,这一些,都不足以影响雍正对李卫的信任。原因何在 雍正在浙江总督程元章密参李卫离任后还干预浙江事务的奏子上批道:“李卫之粗率狂纵,人所共知者,何必介意。朕取其操守廉洁,勇敢任事,以挽回瞻顾因循,视国政如膜外之风耳。”可见,雍正有知人和用人之明。
乾隆元年(1736),兼管直隶河道总督。三年病死,谥敏达。李卫识字不多,操守廉洁,任事勇敢。幕客为著《钦遵圣谕条例事宜》(与田文镜之作合为《钦颁州县事宜》),在浙江、直隶任内分别主持修撰《浙江通志》、《畿辅通志》。他的部分奏折收在《朱批谕旨》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4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