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如果北宋的灭亡是因为经济的问题,那么南宋被蒙古所灭则要复杂的多

众妙之门 2023-07-01 18:17:41

如果北宋的灭亡是因为经济的问题,那么南宋被蒙古所灭则要复杂的多

历史兴衰总有变数,时光兜兜转转,一个又一个朝代的更迭让人眼花缭乱,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故事,他们静静的躺在长河中,等待下一个聆听者,然后将那些沧海横流的变化娓娓道来。

宋朝,是研读历史绕不开的一个的话题,以靖康之乱为节点,整个宋朝分为南宋与北宋,然而两个朝代的繁盛最终都葬送与少数民族的政权之手,看似一样的结局其中却有着大不同的故事,犹如潮起潮落,值得人们去细细玩味。

当我们翻开泛黄的书页,目光掠过这段时光,仔细剖析之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造成北宋灭亡的,是金人的入侵,然而无力抵抗的真正原因,竟然是过于繁荣的经济。听起来这就像是一个伪命题,经济的繁荣竟然能造成一个国家的覆灭,其中的缘由,还得让事实娓娓道来。北宋从建立到宋徽宗继位,短短一百四十年的时间,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经济体,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汴京的情景就可见一斑,根据历史学家的调研,宋徽宗初年,人口户数超过两千户,整个人口数量达到了一亿人,这在当时的农业社会无疑是难以想象的。而当人们在物质上满足之后,往往就会在精神文明的追求中迷失了自我,我们可以看一下宋徽宗在位的所作所为,设立造作局、应奉局,开运“花石纲”,每逢几日便要临幸一处女,公然开设行幸局,同时在民间妓馆中寻花问柳,浪荡无度。同时不理朝政,醉心钻研艺术,在书法和花鸟画上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就。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一个帝王在盛世中留名的不是体恤民情的执政,反而是不问世事的书画,因此北宋的覆灭也就在所难免了。

皇帝如此,手下的大臣又能好到哪里去,由于变法派被严惩,一帮奸佞之臣揣摩宋徽宗的心思,通过玩弄权术博得宋徽宗的宠爱,以童贯,蔡京为首的六位宠臣在民间被称为“六贼”,他们广结党羽,彼此勾结,同时陷害忠臣,以至于直到金人兵临城下,宋徽宗才大梦初醒,不过为时已晚。

经济的繁荣不仅造成了上层执政结构的崩坏,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冗官和没有战斗力的军队,在宋仁宗时期,军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五万,然而国家一片祥和的背景下,官员整体无所事事,军队缺乏训练,很多人只是单纯将二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其实从北宋伐辽的接连失败已经不难看出,彼时北宋的军事实力更像是一只纸老虎,而联合金灭掉辽国之后,也让金人在试探中慢慢了解的北宋的真正实力,最终露出獠牙。

决策层的腐败,基层的冗杂,毫无战斗力的军队,造成了北宋的最终被金覆灭,而归根结底,正是经济的过度繁荣,让北宋在纸醉金迷的花红柳绿中,忘记了战斗的本能。

如果北宋的灭亡是因为经济的问题,那么南宋被蒙古所灭则要复杂的多,靖康之耻后,南宋在长江以南偏安一隅,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军事等各方面的能力,与繁盛期的北宋相比都处于下风,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因为决策者的昏庸无能。北宋中期的几代皇帝虽然不像开国的太祖太宗般运筹帷幄,但是守江山的能力却称得上合格,特别是王安石变法之后的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让北宋平稳的度过了一段时间,而南宋的九位皇帝,却在昏庸无度中将国家推向灭亡。

从高宗继位的一系列委命中不难看出,高宗既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任用主战派的李纲作为丞相,又担心二帝的迎回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因此任用了大量主和派的官员,这也造成了整个朝权的分散,也为今后朝政的崩坏埋下了伏笔,而当南宋在与金人的较量以及对内的消耗中不断衰弱之时,蒙元的却在一次次战争中渐渐崛起。此时的南宋根本无暇顾及这个强大的对手,咸淳七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并与咸淳九年攻破襄阳,至此,南宋再无抵抗之力,并最终在1279年彻底覆灭。

虽然南宋的灭亡有着诸多原因,无论是经过战争洗礼过于强大的敌人,还是常年与金人的牵扯,都比不过内部高层的腐朽,历朝历代的剥削已经造成民不聊生,而决策者们一次次的软弱苟且更是葬送了最后的机会。

回望这段历史,南北宋都在中华民族的文明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除此之外,更多的带给我们的是沉重与警醒,居安思危,方能不重蹈前人覆辙。

蒙古为什么可以灭掉宋,而辽金两代都灭不掉宋呢?

因为宋朝特别“抗揍”,尤其是南宋,其“抗揍”能力不是一般的强。所以,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和足够长时间的持续打击,要想灭掉宋朝几乎是不可能的!

两宋由于坚持“重文轻武”之国策,使其在军事上无法取得像汉、唐、明等汉族王朝那样辉煌的武功,给后世留下一副被塞北王朝吊打的“弱鸡”形象。但实际上,宋朝的综合实力并不差,不然也无法在辽、金、蒙元这几个强大的塞北王朝的持续压制下,存活三百多年之久,而这也足见其“抗揍”能力之强。

不过,要说“抗揍”能力,严格来说北宋并不怎么样。毕竟,北宋的国力要比自己的尾巴王朝南宋要强,在与辽国的百年对峙中,实际上并没有处于劣势。至于对阵西北的西夏王朝,北宋虽然多次被其打得大败,但大部分时间,北宋其实是都处于攻势的。并且及至北宋后期,西夏已被北宋打得半死不活。

差劲。在靖康之变中,坐拥百万大军的北宋短瞬之间便被金国所灭,徽钦二帝连同京中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悉数沦为金人的俘虏。

相比之下,之后宋高宗赵构所建立的南宋,在“抗揍”这方面却表现出众。南宋从立国时起,便以淮河—大散关一线与金国对峙。虽然,期间南宋也曾主动发起过隆兴北伐和开禧北伐,但总体上还是以“挨揍”为主,前期是被金国揍,后期则是被蒙元揍,也算得上是从立国一直被揍到亡国。

但也正因如此,练就了南宋特别强悍的“抗揍”能力。南宋虽然综合国力不如北宋,但由于从立国时起,便需要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因此,南宋不像北宋那样文恬武嬉,而是需要时刻枕戈待旦,巩固边防。因此,南宋军队的战斗力十分强悍。

此外,江南人丁兴旺、商贸发达、物产富庶,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南宋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从而确保其能够长期应对巨大的战争消耗;再加上南方湿润多雨的气候,以及河网密布、丘陵连绵的复杂地理条件,又使南宋得以构筑起完备的河网防御网,从而有效的抵消北方骑兵强大的冲击力。

强大的军事力量、充足的资源保障和完备的防御网,这就使南宋形成了十分“抗揍”的能力,能够承受北方强邻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但世界上不存在“永远攻不破的堡垒”,南宋再怎么“抗揍”,最终还是无法躲过亡国的命运,因为蒙元实在太强大了。自成吉思汗时代开始,蒙古铁骑就以凶悍的战斗力,征服了大半个亚欧大陆,赢得了“上帝之鞭”的称号。在灭亡金国后,蒙古铁骑很快便将兵锋转向了南宋。

自公元1234年宋军端平入洛,到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兵败,南宋彻底覆灭,宋蒙(元)之间的战争,整整持续了45年之久。而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漫长抗蒙战争中,南宋先后三次遭受蒙元军队的全线进攻。

而期间的公元1253年,可谓是南宋最最孤独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陪伴了宋朝几个世纪的大理国也被蒙元给踏平了。从此,南宋完全被蒙元给包围。此后16年,南宋只能孤独的抵抗蒙古铁骑,最后又在孤独中灭亡,最终只留下崖山下的一曲王朝悲歌!

北宋为何败于金国,而南宋那么弱,却抵制西夏抵制蒙古那么多年?

1: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就是北宋的灭亡。

北宋灭亡于金朝,从远处看,好像很正常。宋朝和此前的隋唐不一样,它是纯粹的农耕国家,没有充足的战马,战斗力确实差劲。而对手,金国呢?兵强马壮,又是全新崛起。两相对比,北宋好像败得一点也不冤。

但是细想的话,你会觉得,这个事还是有点怪。

1125年,金和北宋开始打仗,当年金国就把开封打下来了。第二年,又打下来一次。再过一年,就把宋徽宗,宋钦宗掳走。北宋就亡了。前后就三年。

那么大的一个帝国,这种突然死亡的方法,也太奇怪了。

你要是说北宋的战斗力弱,确实弱,但是,这可不是这个朝代最弱的时候啊。南宋那么弱,和蒙古人还是缠斗了四十多年才亡国。北宋仁宗的时候,和西夏打仗,连续三次大溃败,国家也没怎么样。更何况,经过王安石变法,北宋中期之后的军力其实还是有所加强的。宋神宗时期,还能收复河湟地区。即使到了宋徽宗时期,已经是北宋末年了,太监童贯带兵,还能和西夏掰掰腕子。

2:弱者的尊严不见得要在战场上得到,那还能在另外两个地方建立起来

第一,如果弱者能严格守住道德的边界,信用的边界,他还能有尊严。这不是在空谈道德。道德和信用的作用,是能给对方一个稳定的预期,这就能确保弱者在谈判桌上还能有位置。

第二,如果道德和信用的边界也守不住,退一万步,弱者至少还能做好自己本分的事,至少还能确保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3:很多商业上的案例和北宋的失败很相似,不守信用,侥幸心理,以为别人都那么好骗,都是傻瓜,现在的不诚信和不守规矩付出的成本远远大于过去,现在的人多精明,社会信息量这么大,任何一个事情都有可能被大量传播在身边或行业扩散,所以靠谱很重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44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