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什么才叫真正的礼贤下士!

众妙之门 2023-07-01 16:58:23

什么才叫真正的礼贤下士!

中国古代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贤明的君主。尽管封建制度不够完美,不像今天的共和,人人平等。但是,在那个年代,君王们已经做到了最好了。但是,光靠他们自己就够了吗?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人的辅助,还需要有人来指出缺点,自己在改正。明君和昏君最大的区别并不是自己有没有缺点,有没有做错事,而在于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之后,会不会改正。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一下历史上最有名的真正做到礼贤下士的人。

春秋时期,是一个非常乱的时期。各个诸侯之间谁也不服谁,都在想着相互讨伐。都知道,春秋一共有五个霸主,齐桓公是第一个霸主。那么齐桓公是怎么当的上春秋首霸的呢?原来他在历经千辛万苦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之后,没有杀掉曾经在自己逃亡上追杀自己的人管仲,而且还重用了管仲。管仲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在他的治理下,齐国开始变得日益强大起来。

说完春秋时期的齐国,再来说一说战国时期的齐国。众所周知,战国时期,秦国最强,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齐国远离秦国,所以说收到秦国的骚扰比较少。齐威王即位的时候,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不思进取,后来在听了皱忌的进谏之后,豁然明白过来,下了一道命令。如果有人可以当面指自己错误,或者是上书告诉自己错误,或者是在公众场合下议论自己错误的,都可以奖赏。这样一来,齐国开始变得开明强大,俨然成为了东方的霸主,和秦国相提并论。

西汉的开国皇帝是刘邦,但是平心而论,刘邦打不过项羽,个人能力不如项羽,但是他为什么成功的击败了项羽了呢?因为他礼贤下士,他重用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重用了可以治理后勤无忧,夜下追韩信的萧何,还重用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将军韩信。英雄不论出处,刘邦深刻的理解了这一点,并且运用到用人方面。这才是他最后胜利的关键。

东汉末年,都知道最后的三个势力是刘备,孙权和曹操。知道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刘邦本来的力量根本没有办法和孙权相比,更不要说曹操了。但是他为什么也能占据一方呢?因为他也能礼贤下士,重用贤能。为了得到诸葛亮,他曾经三次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被他的诚意感动了,答应了出山辅助他。后来遇到庞统也是的,尊重对他,没有一点歧视。这才有了后来的凤雏和卧龙一起为刘备效力的局面。

再来说一说,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吧。唐朝,在这个最强大的朝代中,有一个最贤明的君主,李世民。李世民本来是秦王,后来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得到了皇位。之后他没有杀掉自己兵变的时候,别的皇子哪里的谋士,魏征。他十分的重用魏征,对于他以前做的事他既往不咎,对于他以后对自己有时候甚至方面指出的缺点也是可以虚心改进,这才有了贞观之治的空前盛事。

《颜渊篇》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12.20 子张问: “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 子曰: “ 何哉,尔所谓达者? ” 子张对曰: “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 子曰: “ 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

【注释】

▲士:指读书人,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闻达:有名望;显达。闻达的人有声望,有地位,被人尊敬,被大家认可。

闻和达都指一个人有名望、有地位,区别是“闻人”有名气和地位,但不一定通达事理。“达人”是先做到通达事理,名望和地位随之而来。“闻”是名声超过实际能力,“达”是名望与能力相符。

▲质直而好义:品质正直,好行仁义。《颜渊篇》12.10“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察言而观色:本意是尊重别人,先人后己。不急躁,不唐突的意思。

《论语·季氏篇》16.6章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虑以下人:虑,是思想。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

“质直而好义”是内在品质;“察言而观色”是外在行为;“虑以下人”是从思想上,内心中做到谦恭好礼,礼贤下士,而不是表面装装样子。

▲色取仁而行违:表面上装作仁义,行动上违背仁义。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居之不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毫不怀疑。

【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做才算称作达?”孔子说:“你所认为的达是什么样子的?”子张回答说:“在诸侯国有名望和地位,在卿大夫家也有名望和地位。”孔子说:“这只是有声望和地位,而不是贤明通达。贤明通达的人,品质正直,好行仁义;能察言观色,做到先人后己;言行上谦恭好礼,礼贤下士。做到这样,在诸侯国和卿大夫家才是真正的贤明通达。而好名望的人,表面上看着仁义,行动上却违背仁义,自己也认为自己很仁义。这样的人,在诸侯国和卿大夫家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人而已。”

【知识扩展】

《孟子?离娄下》徐子曰:“仲尼亟[qì]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徐子问:“孔子多次称赞水,说:‘水啊,水啊!’孔子称赞水德什么呢?”

孟子说:“有本源的水滚滚向前,不分昼夜,填满了低洼的沟沟坎坎又继续前进,一直流向四海。有本源的都是如此,孔子看中的就是这个特点。如果没有本源,七、八月间雨水滂沱,盈满了沟渠,但它们干涸也是很快的。所以徒有虚名,名过其实,君子认为是可耻的。”)

靠窃符救赵圈粉无数的信陵君,真相含有哪些深意?

战国末年,沛县有一位叫刘邦的小伙子整日游手好闲,常常被父亲训斥,刘邦心中不满,想做一番大事给大家看看。当时,刘邦心中有一个顶级偶像,刘邦决定离开家乡,投靠自己的偶像,遗憾的是,刘邦还没来到偶像的居所,偶像就死了,让刘邦颇为遗憾。刘邦的这位偶像,名叫魏无忌,也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

后世曾评价:

“六国中公卿将相,惟信陵真能下士,从谏若流,故独能抑秦。”

意思是,六国公卿中,真正做到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人,只有信陵君一个,这也是他能够抗秦的原因。

在历史上,战国四公子闻名遐迩,但真正论才干和名气,信陵君居首。信陵君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窃符救赵”,然而,把这件事捋一捋,细思极恐。

公元前277年,战国第五任君主魏昭王去世,他让长子魏圉继承国君之位,魏圉也就是魏安釐王。魏昭王还有一个幼子,名叫魏无忌,此人从小聪慧,深得父兄的喜爱。魏安釐王登基后,把信陵封给弟弟,从此,魏无忌被称为信陵君。

信陵君所在的时代,已经到了战国末年,当时,雄心勃勃的秦昭襄王持续“东出”,三晋不断受到秦国的威胁,魏国也屡次吃秦国的亏,信陵君礼贤下士,豢养大量门客,收集情报、出谋划策,为魏国对抗秦国立下许多功勋。

关于信陵君礼贤下士,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和侯赢的故事。当年,侯赢只是楚国都城的一位守门小吏,年近七十,垂垂老矣,信陵君听闻此人有大才,便亲自去接侯赢来家中做客。侯赢为了试探信陵君的诚意,故意让信陵君带他到“菜市场”去拜访自己的朋友、屠夫朱亥。信陵君毫无怨言,直接驾车带侯赢去拜访朱亥,当侯赢下车和朱亥闲聊时,信陵君耐心在车上等待,始终保持和颜悦色。这让侯赢非常感动,从此效忠于信陵君。

在奴隶社会,人生来不平等,信陵君作为王室公子,能够放下身段和门吏、屠夫为伍,的确非常难得。让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门吏和屠夫在“窃符救赵”中帮了信陵君大忙。

公元前260年,秦赵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国惨败,40万赵国将士命丧长平,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秦国在接下来连续攻打赵国,三年后,秦将王龁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赵胜向楚国和魏国求援。在楚国,发生了“毛遂自荐”的故事,在魏国,则发生了“窃符救赵”。

文言文礼眭邻而子而孔

1. 《礼子》一则原文,注释,翻译
孔子闲居,子夏侍。

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

此之谓民之父母矣。」 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

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

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子夏曰:「五至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子夏曰:「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子夏曰:「言则大矣!美矣!盛矣!言尽于此而已乎?」孔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

」子夏曰:「何如?」子曰:「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无服之丧,内恕孔悲。无声之乐,气志既得;无体之礼,威仪翼翼;无服之丧,施及四国。

无声之乐,气志既从;无体之礼,上下和同;无服之丧,以畜万邦。无声之乐,日闻四方;无体之礼,日就月将;无服之丧,纯德孔明。

无声之乐,气志既起;无体之礼,施及四海;无服之丧,施于孙子。」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

」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

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齐。

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

』是汤之德也。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

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

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其在《诗》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

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

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也。

三代之王也,必先令闻,《诗》云:『明明天子,令闻不已。』三代之德也。

『弛其文德,协此四国。』大王之德也。

」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孔子在家休息,子夏在旁边侍立。子夏问道:“请问《》上所说的‘平易近人的君王,就好比百姓的父母气怎样做才可以被叫做‘百姓的父母’呢?'''孔子回答说:“说到‘百姓的父母’一嘛,他必须通晓礼乐的本源,达到‘五至’,做到‘三无’,并用来普及子天下;不管任何地方出现了灾祸,他一定能够最早知道。

做到了这些,才算是百姓的父母啊!” 子夏说:“什么是‘百姓的父母’,学生已经领教了。一再请问什么叫做‘五至,?”孔子回答说:“既有爱民之心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奋就会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乐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乐至于百姓,就会有哀民不幸之心至于百姓。

哀与乐是相生相成。这种道理,瞪大眼睛来看,你无法看得到;支楞起耳朵来听,你无法听得到;但君王的这种思想却充塞于天地之间。

这就叫做‘五至’。” 子夏说:“什么是‘五至’,学生已经明白了。

再请问什么叫做‘三无’?”孔子回答说:“没有声音的音乐,没有丧服的服丧,大体上已经懂了。这就叫做‘三无’。”

子夏说:没有形式的礼仪,“什么是‘三无’,再请问什么诗最近乎‘三无’一的含义?”孔子回答说:“旧夜谋政,志在安邦',这句诗最近乎没有声音的音乐;‘仪态安详,无可挑剔’,这句诗最近乎没有形式的礼仪;‘看到他人有灾难,千方百计去支援’,这句诗最近乎没有丧服的服丧。” 子夏说:“您这番话太伟大了,太美妙了,太有哲理了!是不是话说到这里就算到头了呢?”孔子说:“怎么会呢?君子在实行‘三无’的时候,还有‘五起’呢。”

子夏说:”‘五起’怎么讲?”孔子说:“第一,没有声音的音乐,百姓不违背 国君的心愿;没有形式的礼仪,国君的态度从容不迫;没有丧服的服丧,设身处地地同样非常悲伤。第二,没有声音的音乐,心愿已经满足;没有形式的礼仪,‘态度恭恭敬敬;没有丧服的服丧,爱心延及四方各国。

第三,没有声音的音乐,上下心愿交融;没有形式的礼仪,上下和睦齐同;没有丧服的服丧,使万国之民竞相孝养。第四,没有声音的音乐,四方闻者曰益增多;没有形式的礼仪,‘天胜似一天,一月强过一月;没有丧服的服丧,使纯粹的道德曰益光明。

第五,没有声音的音乐,使响应之心纷纷而起;没有形式的礼仪,普及四海;没有丧服的服丧,传及后世子孙。” 子夏问道:“夏禹、商汤、文王的德行,与天地并列而为三。

请问怎样才可以称作是与天地并列而为三呢?”孔子答道:“要遵奉‘三无私’的精神,以恩德招揽天下百姓。”子夏接着问道:“什么叫做‘三无私’呢?”孔子答道:“就是像天那样无私地覆盖万物,像地那样无私地承载万物,像曰月那样无私地照。
2. 艾子有邻,皆齐之鄙人也
艾子之邻,皆齐之鄙人也。

闻一人相谓曰:“吾与齐之公卿,皆人而禀三才之灵者,何彼有智,而我无智?”一曰:“彼日食肉,所以

有智;我平日食粗粝(粗米,粗粮。),故少智也。”其问者曰:“吾适有粜(读音tiao四声。卖出谷物。)粟

数千,姑与汝日食肉试之。”

数日,复又闻彼二人相谓曰:“吾自食肉后,心识明达,触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穷理。”其一说:“吾

观人脚面,前出甚便,若后出岂不为继来者所践?”其一曰:“吾亦见人鼻窍,向下甚利,若向上,岂不为天雨

注之乎?”二人相称其智。

艾子叹曰:“肉食者其智若此!”

翻译:我的邻居,都是齐国的粗人。

听见一个人(和人)聊天时说:“我打交道的大官们,都是禀赋三才(天、地、人)的灵气的人,为什么他

们有智慧,而我没有智慧呢?”另一个人说:“他们每天吃肉,所以有智慧;我平日都吃粗粮,所以没什么智慧。”

那个问话的说:“我正好有卖粮食的钱几千(枚铜钱。),姑且给你天天吃肉试试看。”

几天后,又听他们俩聊道:“我自从吃肉以后,思维见识清晰高明,遇到事情都有能力解决,不但有解决问

题的智慧,还能深刻探究其中的道理。”另一人说:“我看人的脚面,从前面伸出很合适,如果朝后面伸出不是

要被后面来的人踩到吗?”那人说:“我也看到人的鼻孔,向下长很好,如果向上,岂不要被天上下的雨装满吗?”

两人互相称对方聪明。

我叹道:“吃肉的人智力不过如此啊!”
3. 文言文礼贤下士的翻译
【原文】

孔子闲居,喟然而叹曰①:“铜鞮伯华而无死②,天下其有定矣③!”子路曰④:“愿闻其为人也何若⑤?”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学⑥;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⑦。”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则可,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则可,夫有道又谁下哉⑧?”孔子曰:“由不知也!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⑨;以贵下贱,无不得也。昔者周公旦制天下之政⑩,而下士七十人,岂无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说苑》

【注释】

①喟(kuì)然:长叹的声音。然,词尾。②铜鞮(tí)伯华:春秋时晋国大夫羊舌赤,铜鞮是他的封地,伯华是他的字。而,如果。③其:大概。表揣度的语气副词。④子路:孔子的弟子,姓仲,名由。⑤何若:何如,怎么样。⑥敏:聪明。⑦下:对。。谦下,意动用法。⑧谁下:对谁谦下。谁,疑问代词作宾语而位于动词"下"的前面,属宾语前置。⑨消:消灭。⑩昔者:从前。"者"助词,与时间词构成双音词。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成王年幼,他摄政。制:掌握。

<;翻译>;孔子隐居在家时,有一天感叹道:“如果铜鞮伯华还没有死,天下大概就可安定了。”子路说:“我希望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小时候聪敏好学,壮年时有勇气有骨气,老的时候明白事理态度谦下亲近别人。”子路说:“小时候聪敏好学也就罢了,壮年时候有勇不屈也就算了;可得道后还怎么亲近不如自己的人呢?”孔子说:“这你就不知道了。我听说,以多数人攻打少数人没有不胜利的;以尊贵的身份去亲近不如自己的人,没有不得到他们尊重的。过去周公旦执政天下的时候礼贤下士七十多人,难道能说他不是明白事理的人吗?这是因为他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啊!所以说能礼贤下士的有道之人才算是真正的君子啊!”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孔 子 世 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A

小题5: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都分路行走;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四方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不必向有司求情送礼,都给予接待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小题1:A项中“下人”在文中的意思是“礼贤下士”,而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下等人”,差别很大,其它三项古今相同。

小题2:A项中“焉”,兼词,“于此”;B项“而”,表承接的连词;C项“乎”,介词,“在”;D项“以”(1)介词,“因为”;(2)连词,“用来”。

小题3:例句中“遗”本来是动词,但在句中作名词用,相当于“丢失的东西”,与其相同的是B项“有”,相当于“出产的物品”。

小题4:A项应该是孔子接受了批评,他引用的话的意思是由于富贵而快乐的人即使高贵了,也会礼贤下士。

小题5:无

参考译文:

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色。门人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来到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个话。但不是还说‘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吗?”于是就把扰乱政治的鲁国大夫少正卯杀了。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都分路行走;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四方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不必向有司求情送礼,都给予接待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齐国人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害怕,有人说:“孔子主持政治,鲁国一定会称霸,一旦称霸,我国离它最近,我们会先被吞并。何不送给它一些土地呢?”黎鉏说:“请先试着阻止它强大。如果阻止不成,再送给它土地,难道算迟吗?”于是从齐国挑选了八十名漂亮的少女,都穿上华丽的衣服,且会跳《康乐》舞,还有身带花纹的马三十匹,一并送给鲁国国君。齐国先把女乐和纹马采车安置在鲁城南边的高门外。季桓子身穿便服多次去偷看,打算接受,就告诉国君外出巡游,以此为名,整天在城南观赏齐国的美女、纹马,连国家的政事都不想了。子路见此情形,说:“先生,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孔子说:“鲁国如今就要郊祭,假如能按礼法把祭肉分给大夫,那么我们还可以留下来。”季桓子终于接受了齐国送来的美女,一连三天不问政务;郊祭结束,又没有把祭肉分给大夫们。孔子于是离开鲁国,在屯地住宿过夜。鲁国的师己赶来送行,说:“先生是没有罪过的。”孔子说:“我唱首歌行吗?”于是唱道:“那些妇人的口,可以把大臣赶走;亲近那些妇人,可以使国破家亡。悠闲啊悠闲啊,我只有这样安度岁月!”师己返回,桓子问:“孔子说了些什么?”师己照实告诉。桓子长叹一声说:“先生是怪罪我接受齐国那一群女乐的缘故啊!”
5. 文言文子守礼的全文翻译
【原文】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参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注释】

①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人,增点之子,孔子弟子。以至孝著称,传孔子之道,述《大学》,作《孝经》

②隅:角落

③华而皖:华美而光滑

④箦:席子

⑤易:更换

⑥革(jí):通“亟”,危急

⑦幸:希望

⑧细人:小人

⑨姑息:迁就,随意

⑩得正:得到我所应得的。

【翻译】

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严重。乐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脚下,书童坐在角落拿着蜡烛。书童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享用的竹席吧?”子春说:“住嘴!”曾子听到了,突然惊醒过来说:“啊!”书童又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享用的竹席吧?”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氏的赏赐,我没有能换下它来。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希望能等到天亮,我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书童啊。君子爱人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我现在还求什么呢?我只盼望死得合于正理罢了。”于是大家扶起曾子,换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还没有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
6. 帮我翻译一下这段文言文
歧路亡羊

发音 qí lù wáng yáng

释义 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出处 《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的一位哲学家。有一天他的邻居家跑丢了一只羊。邻人立刻率领亲戚朋友们去追寻,还来邀请杨朱的仆人一同去。

杨子不太情愿地说:“瞎!跑丢了一只羊,何必要这么多人去追寻呢?”

邻人解释说:“你不知道,那里的岔路太多了!”

过了一会儿,邻居带人回来了。杨子问道:“羊找到了吗?”

邻人说:“跑丢了。”

杨子又问:“这么多人怎么会找不到呢?”

邻人答道:“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站在岔路口,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去找,所以就回来了。”

杨子听了这话,忽然神情忧愁,变了脸色,好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

他的门徒都感到奇怪,便向他请教说:“羊是不值钱的畜生,况且不是先生家的,您这样闷闷不乐,究竟是为什么呢?”

杨子陷在沉思之中,没有回答。门徒们还是摸不着头脑。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里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

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向同一位老师学

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

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怎样的呢?’

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

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全。’

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

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自带粮食

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而获利与受害这样

截然相反,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

出来后,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迂回,老师又回答得这样怪僻呢,我越听越糊了。”

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东西不是从根本上不相同,从根本上

不一致,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差异。只有归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质上,才会没有得失的感觉,而不迷失方向。你长

期在老师的门下,是老师的大弟子,学习老师的学说,却不懂得老师说的譬喻的寓意,可悲呀!”

《歧路亡羊》原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杨子的邻居家跑丢了一只羊,就立刻率领亲戚朋友们去追寻,还来邀请杨子的仆人一同去。杨子说:“啊,丢失了一只羊而已,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呢?邻人说:“因为岔路太多了。”他们返回了。杨子问道:“你们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羊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返回了。”

寓意(启示):

本文告诉人们:在研究一门学问时,要把握方向,注重领会其实质,而不要被各种表象所迷惑。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B(去:离开。)

2.A(介词“在”/介词“对”;B都是“虽然”;C副词“于是就”,D都是副词“将要”) 3.B(A中“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说明的是孔子的经历,并未说明“好学有才”;C中“于是反鲁,鲁复善待”说明的是鲁国对孔子的态度,并未说明“好学有才”。D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说明的是孔子对职位变动的态度,并未说明“执政才能”。

) 4.C(得到了善待。) 参考译文: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孔子十七岁那年,鲁国大夫厘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

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

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

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鲁君又善待孔子。

鲁昭公二十年(前522),这时孔子大约三十岁了。齐景公带着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从前秦公国家小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他能够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

秦穆公亲自拔用五张黑公羊皮赎来的百里奚,授给他大夫的官爵,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就与他一连谈了三天的话,随后就把执政大权交给他了。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主还算是小的呢。”

景公听了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发生了变乱。

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景公。他与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就学习了起来,有三个月的时间竟尝不出肉的味道,齐国人都称赞他。

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再用你了。”

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 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理国相职务,脸上露出喜悦神色。

他的弟子说:“听说郡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句话,但不是还有一句‘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的话吗?”于是就把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杀了。

孔子参预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价了;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样。 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的己丑日。

太史公说:《诗》中有这样的话:“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42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