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尚书是清朝朝廷中央的六大部部长,清朝的尚书与明朝有一些不同,清朝的六部尚书是有十二个人的,这十二个人有六个是办实事的汉人大臣,有六个人是基本不办事情的满人贵族。
而清朝的总督是掌管一方军政大权的重臣,手中牢牢掌握着1到3个省的权力,在他们的管辖区域内,除了皇帝,没有人的声望、权势能超过他们,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如果要说到清朝总督和清朝尚书的谁的权力更大一些,这其实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清朝每个总督、每个尚书手中掌握的权力都是不一样的。
清朝六部尚书的职权
我们就说清朝的六部尚书吧,清朝的六部尚书分别是吏部、礼部、刑部、户部,工部、兵部等六大尚书。
在这六部尚书中,每个人的权力都是不一样的,其中以吏部尚书所掌握的权势最为庞大,因为掌管着全国各地官员们的调免权,所以他们就是真正的万官之首、被称之为天官。
如果单纯从权力上来比的话,这一点任何清朝总督都比不过清朝的吏部尚书。
还有清朝的礼部尚书,在那个儒法统治天下的年代里,礼部尚书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任何官员以及皇帝都要受他手中礼节权杖的震慑,任何人都不能在他面前逾越自己的礼节。
所以在礼部尚书的面前,地方总督的地位是不如他的,但因为礼部尚书的身份仅是清贵、不掌权力,因此礼部尚书的权力并不如清朝的总督。
更不用说其他的刑部、户部、工部、兵部等尚书了,他们在权力方面,我觉得也是不如地方总督的。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刑部尚书,他的手中掌管着“公检法司”四大权力,是整个朝廷律法之首。
户部尚书掌管着整个国家的钱粮,工部尚书掌管着朝廷内外的各大工程,兵部尚书手中没有兵权,他们与现在的国防部长差不多,最多只有参谋的权力以及给军队运送粮草的后勤职责。
清朝总督所拥有的权力
然后我们再了解一下清朝总督的权力有多大,首先他们的管辖范围是在一个省到三个省之间的,所以他们的权力也在这个范围内收涨。
总督们可以直接调遣自己辖区内的军队、越过巡抚的职权指挥整支军队,因此他们的手中是有着军权的,这点相当于一个地区内最高的军队司令长官。
同时他们也管辖着一个地区内的粮饷大权,在古代那个以农为本的、各种工商业不是很发达的年代,这项权力所代表的意义也是非常大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他们想的话,他们是可以直接履行一省巡抚的职责、操控一切巡抚权力的。
可能大家对巡抚的职责不太了解,如果把他们比作现代的省委书记,那大家就应该了解到他们的权力了,而清朝的总督,他们在权力上可以相当于1到3个地方的省委书记。
从实际掌握的权力上来说,很多地方总督的权力都是远远超过朝廷中央六部尚书权力的,除了两个吏部尚书之外,我觉得其他十个尚书没一个人的权力比得上地方总督。
清朝六部尚书和总督的品级
讲完清朝六部尚书和总督的权力大小,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地位高低。
首先清朝的六部尚书官衔是从一品,比清朝总督正二品的官衔大上一个档次,不过因为清朝每个总督在下放到地方掌握地方大权的时候,清朝皇帝都会给他们赐予兵部尚书的加衔,所以清朝每一个总督在地位上都是不输于六部尚书的。
而在这众多的总督中,因为有些人会被皇帝授予正一品的大学士加衔,所以有时候、有些总督的地位是要比六部尚书的地位高一些的。
所以说清朝除了吏部尚书的权力比较大之外,在实权方面,地方总督的权力是要比其他尚书要大些的,而品级方面,一般的六部尚书和地方总督差不多,但是这其中也是有例外的,有时候个别加了一品大学士衔的总督品级会比六部尚书高一个档次。
清朝的总督共有十二名,分别为直隶总督、东三省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四川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
总督的全称是总督某某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负责一个省或者多个省的军政要务,总督为正二品,但是会通过加衔来提高品阶,加兵部尚书衔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的为从一品,而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为正二品。
而我们知道,清朝尚书共有六名,分别是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六部尚书的品阶都为从一品。
另外从一品的官职还有都察院左右都察御史,九门提督(步军统领),协办大学士,八旗的都统,各省的提督,还有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还有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但是六部尚书也极有可能也是三殿三阁大学士,那么就会成为正一品了,如果不算就只讨论六部尚书和总督自身的品阶来说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六部尚书是从一品,而总督是正二品,那么六部尚书是要高过总督的。
但是有考虑加衔的话,那么大部份情况下,六部尚书的品阶还是高过总督的,当然也有一些直隶总督也是三殿三阁大学士的情况,但总的来说,六部尚书的品阶确实是超过或者等于总督的。
那么六部尚书和总督谁的实权大呢?这个不太好说,如果这个六部尚书不是大学士,没有进南书房和军机处的话,那么就只是一般的尚书,比如工部尚书,礼部尚书,那么比地方上负责多省的总督的实权是要少一些的。
否则,像吏部尚书,户部尚书这些最为重要的尚书,基本都是大学士,军机处大臣的,那么实权上还是高于地方上的总督的。从根本上说,谁受皇帝的器重,和皇帝比较亲近,那么谁的实权就大。
但是,在太平天国之后,像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这些封疆大吏的实权,却是要高于六部尚书的。
文/肥猪满圈
今儿,不写《红楼梦》了,有点累了,写不动了。
总督,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直隶总督李鸿章袁世凯等。
大清的总督简直特厉害了,汇总督抚一方军政,这叫总督。一个省或者几个省的军政大权,基本都是总督说了算(不完全是,防喷子,特加此一句)。
总督也是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但是,总督是外官儿,而非京官儿。
大清的总督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东三省总督。
其实大明大清,都有河道总督以及漕运总督。大清没空云也没高速公路更没铁路,运送大件重要物资,基本都得靠水运船运,因此漕运总督非常重要。
大清的总督,为地方最高级军政长官,而不单是行政长官,品级为正二品。除非加衔儿,比如加兵部尚书或者督察院右都御史,那就是从一品了,也算是一品大员。
如果不加衔儿的,那就是总督兼任兵部右侍郎或者督察院右副都御使,那还是正二品。
估计有些人总也不明白,怎么总督还得兼着兵部尚书呢?因为,总督要提督一方军务,不兼军职,怎么提督?
那么总督兼任督察院右都御史也是一样,因为总督要督抚地方行政官员,比如说总督下面还有巡抚呢,巡捕只比总督小半格儿。而督察院相当于现在的纪委和国家监察委,就是提督(监察百官)官员的。即便我的官职比你小,我都有权提督你。
职责所在,不好意思。
说完了总督,咱再说尚书。明清都是六部,六部是兵 刑 工 吏户 礼,即兵部、刑部、工部、吏部、户部、礼部。
六部的最高长官为尚书,比如礼部尚 书刑部尚书,六部尚书都是从一品。六部一共12位尚书,满汉各一人。汉人相当于常务尚书,管理部里的常规常务工作。满人一般是皇族,平常不大管事儿。
很显然,不加衔儿的情况下,尚书级别上比总督高半格儿。
但是,如果总督加衔儿兵部尚书,那也是从一品大员,而总督所管辖督抚的巨大广袤地区,某种意义上,那就是方圆几十万甚至百万平方公里的皇上啊,因此其实权要比尚书大的多。
在大清,实际上总督,总体还是侧重於军权,而巡抚则是纯地方民政事务官员。巡抚的最大职权,就是发展民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我们都知道张之洞,曾经做过湖广总督,而张之洞的官名是【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使总督两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有些总督可能还有大学士衔儿,那就是正一品了,就高于各部尚书了。
当然,部分尚书也有大学士衔儿。
我个人认为,总体而言,同样是从一品的总督和尚书,还是总督权力大地位更高,当然责任也大。
尚书是京官儿,皇帝身边,干不好大不了滚蛋。而总督是督抚一方军务政务,弄不好会出大乱子的。比如你说督抚的地区出个什么义和团啊红枪会儿啊什么天平天国等等,那可就麻烦大了。
因此我认为,大清还是总督重于尚书,而且尚书的实权不如总督。
北京作家编剧老李
19102020於京
一个在中央,是京官之首,一个在地方,是疆臣之首,不好比较,不过吏部尚书与总督历史极其重要,非皇帝极其重视信任之臣决无可能担任,如果从影响力的角度而言,直隶总督和吏部尚书基本持平,不分上下,而其它总督则要稍低于吏部尚书,但仍可与其它五部中的兵部、礼部、刑部、户部这四位尚书基本持平,比排在六部之末的工部尚书则要高一点儿(不包括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这两位是专职总督,与工部尚书平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42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清朝六部尚书排名如何,谁才是六部之首